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 第508节
工商矿业几乎都能管得到,权力属实有点大。
但没有办法,现在大明的工商业底子太薄,分太多衙门会造成人力资源的浪费。
只能先弄一个综合部门统一管理。
等工商业发展起来,再根据实际需要对其进行分拆。
对于这个机构,众人自然是非常的认可。
还是那句话,五年计划之所以推行缓慢,很大一个原因就是缺少专门的机构负责。
市管司填补了这方面的空白。
关于新衙门,陈景恪暂时就只弄了这两个,再多实在没必要。
况且他又不是万能的,没办法在计划阶段,就将事情做的十全十美。
前世政府机构确实很多,但大多都没办法照搬。
只能先提出一个大致的框架,然后在实施的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这本来也是设立特区的目的。
接着众人就商讨了市管局的具体职务范围,以及某些事情具体如何展开。
比如不同行业的注册流程。
开小卖部和开商行肯定不一样,开木工作坊和开矿也不一样。
放在前世,你一个中枢机构去做这些芝麻绿豆大的事情,属实有点不务正业了。
然而在大明,这一切都是开创性的,之前没有任何经验可以参考。
还真就得他们这些决策者去思考拿主意。
如果他们不去思考,而是交给市场自行运作,然后再根据运作情况总结经验。
效率会非常的慢,且会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他们拿出一个大致的框架,不管是否有瑕疵,总比没有任何规矩要好的多。
有什么问题,再根据实际操作来完善即可。
等第一套流程被制定出来,下面的人知道是怎么回事儿。
就不需要他们这些决策者,来思考这些细节问题了。
这节课一直上了一个时辰才结束。
不是事情全部解决了,也不是不想继续往下讲,而是没办法继续往下讲了。
大家都很忙的,每天能抽出一个时辰上课,已经很不容易了。
时间再长会影响到中枢运转。
即便已经严格控制讲课时间,每天依然会堆积很多工作。
七位内阁大臣,要加点班才能全部处理完。
等其他人都离开,大堂内就只剩下陈景恪、朱元璋祖孙三人。
老朱才开口说道:“难怪以前你经常说,大明朝廷就是一个草台班子。”
“当时咱还不服气,现在看来确实如此。”
朱雄英插话道:“皇爷爷您说错了,景恪说的是历朝历代都是草台班子。”
朱元璋笑道:“不用安慰咱,你爷爷咱还没那么脆弱,这是有感而发罢了。”
陈景恪检讨道:“其实我这话说的并不对,是对古人的不尊重。”
“人类的文明并非一蹴而就,本就是从无到有的过程。”
“从简单到复杂,从简陋到完善。”
“我们对世界的认识,也在一点点加深。”
“对国家、对人民、对权力,对责任和义务等等这一切的了解,都是逐渐加深的。”
“没有前人的积累,就没有我们的今天。”
“今天我们站在古人的肩膀上,趾高气昂的说他们看的不够远,是傲慢的。”
“未来的后人,也会用同样的态度来点评我们。”
“轻视古人,就是在轻视我们自己。”
朱元璋笑道:“行了行了,别给咱讲那么多大道理了。”
“你说的这些咱都懂,刚才不过是想从侧面夸你两句,你还给当真了。”
陈景恪笑道:“那也不能只怪我一个人,是太子先当真的,我是被他影响了。”
朱元璋和朱标开心大笑起来。
“那也没办法,谁让他是太子呢,这个锅只能你来背。”
说笑了一会儿,朱雄英突然开口说道:
“等到特区计划施行的时候,我去那边盯着如何?”
陈景恪并不意外他的决定,事实上此事两人早就商量过。
朱雄英从来都不是那种消停本分之人。
只是他很懂得分寸,平时表现比较低调。
现在这么好的锻炼机会,他自然不愿意放过。
朱元璋并没有直接说决定,而是问道:
“哦,给咱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朱雄英解释道:“特区需要一个有足够身份地位,又懂新政的人去坐镇。”
“在没有比我更合适的了。”
朱元璋不禁颔首,朝廷符合这个标准的,基本都有重任在身很难走的开。
朱雄英还真就是最合适的人选。
“其次,特区是大明的未来,我去那里能更直观的了解新政,为将来做准备。”
这个理由更加的充分。
未来的皇帝,自然是懂新政更好啊。
朱元璋已经被说服,不过他没有做决定,而是说道:
“此事和你爹商量吧,他说了算。”
朱标也没有谦虚,颔首说道:“你说的也不无道理,去那边看着也好。”
“不过,景恪可不能跟你一起去。”
一来陈景恪有更重要的任务,二来也是锻炼朱雄英独立自主的能力。
朱雄英早就有这方面的准备,说道:
“我知道,这次去我也没准备带他。”
说到这里,他话锋一转道:“我能带妙锦去吗?”
闻言,老朱啥话都没说,起身背着双手离开了。
朱标没好气的道:“有胆子你和你皇祖母说去,看她揍不揍你吧。”
朱雄英缩了缩脖子,说道:“那还是算了。”
陈景恪看着他耍乖卖萌的样子,很是无语。
这小子,天天净想好事呢。
别说两人还没成婚,就算成婚了,也没有带着太子妃去外地历练的规矩。
之后,两人就跟随朱标去了乾清宫,一起帮着处理一些公务。
等到快下班的时候,突然有内侍过来传递消息:
朝鲜王送来了请安奏疏,一同送来的还有编撰完成的《辽东书》。
陈景恪心头一震,随即脸上露出了喜色:
方孝孺回来了。
第337章 属于华夏的学问
谁最希望方孝孺赶紧回来,这事儿还真不好说。
但陈景恪肯定是其中之一。
一来是方孝孺唯物学小成。
通过书信交流,他大致了解了方孝孺的这套理论的基本情况。
虽然有其局限性,但确确实实是正儿八经的唯物思想。
最关键的地方在于,虽然都是唯物学,和前世照搬西方哲学理论不同的是。
方孝孺的唯物学,是在华夏传统文化的基础上推理出来的。
他将诸子百家思想里,关于唯物学的思想全部摘出,化用到了自己的唯物学里。
是原滋原味的华夏哲学思想。
这是前世无数中国哲学研究者,想做而未能做到的事情。
倒不是说编写一套这样的理论有多难——事实上也确实不容易。
可那么多学者,真要下功夫去做,肯定能做到的。
为什么没人去做?
因为西方哲学思想已经深入人心,你编出来了别人也不认。
上一篇:我刷的视频成了古人的百科全书!
下一篇:直播穿越:开局给政哥送世界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