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

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 第466节

  不需要全面解析法家思想,只要针对某一个方面进行突破,也是一样的。

  根据‘信赏必罚,以辅礼制’,发展出法治思想,和儒家的人治相对立。

  然后用‘法治’思想武装司法系统,让整个司法系统变成自己的门徒。

  不就完成立言了吗?

  当然,他很清楚自己占了陈景恪的便宜,一开始还不好意思这么做。

  陈景恪就通过马皇后,向他转达了自己的意思。

  法治思想虽然是我提出的,但思想不受限制,谁都有权力去完善。

  只要承认我是这个概念的创立者就行。

  言外之意就是,我是创立者,你是完善者。

  李善长自然明白这个道理,对于陈景恪的气量,发自内心的敬佩。

  他找陈景恪讨论灵感,也不全是为了交流。

  还有个原因,就是增加陈景恪的参与度。

  这样他就可以对外说,这新思想是我们两人一起完善的。

  陈景恪有那个肚量,我也不能当小人。

  这就是他的想法。

  对于陈景恪来说,和李善长交流,也大大增长了他对法家思想的了解。

  对于他构建心目中的‘伟大思想’,有着极大的帮助。

  就在陈景恪忙碌的时候,边关又一个情报传来。

  晋王和燕王即将凯旋,大约在八月份到达洛阳。

  为了迎接两个儿子归来,也为了彰显大明的武德充沛,朱元璋命令礼部制定了高规格的迎接仪式。

  非但如此,他还命人翻修了洛阳宫。

  才刚刚入住没几年的新宫殿群,竟然就要翻修,自然遭到了群臣的反对。

  但老朱一意孤行,必须翻修。

  咱平日里那么节俭,偶尔奢侈一把怎么了?

  就连马皇后都出面,说满足一下皇帝这个小要求吧。

  群臣这才不情不愿的同意。

  只有极少数人才知道,他翻修洛阳宫的真正目的,是为朱标登基做准备。

  就在群臣为两位亲王凯旋做准备的时候,周王朱橚低调的进入了洛阳城。

第315章 朱橚眼中的大明

  朱橚这一次回来确实很低调,低调到他在皇城门口递牌子请求进宫,马皇后才知道自己的五儿子回来了。

  老太太连忙让人把他迎进来。

  都不是那种矫情的人,并没有抱头痛哭的场面。

  不过毕竟一年多没见,嘘寒问暖是少不了的。

  老朱得知儿子回来,嘴上很是不屑一顾:

  “回来就回来了,还要让咱亲自去迎接不成?”

  然而身体却很诚实,以最快的速度打发走觐见的臣子,火急火燎的赶往坤宁宫。

  见面后又故作姿态,说道:

  “晒黑了,不过身体看起来比以前强壮了许多。”

  “看来这一年多你没有躲起来享福,咱很欣慰。”

  朱橚就只有点头的份儿了,天然惧怕父亲,他可不敢还嘴。

  马皇后没好气的瞪了他一眼,就会装模作样。

  也不知道是谁天天抱怨老五不孝顺,都不知道回来看看。

  不过她也没有揭穿老朱,就让他保持严父的形象吧。

  随后朱标也得到消息,带着朱雄英和几个孩子,一起过来看望。

  后宫其她嫔妃得知周王回来,自然也要有所表示。

  要么派人过来探望,要么亲自过来。有孩子的,则让孩子过来看望兄长。

  一时间坤宁宫热闹起来。

  不过大家都知道,现在是一家子团圆的时候,也就没有多留,坐一会儿就很识趣的离开了。

  之后一家子就开始闲聊起来,主要是朱橚讲述一路的见闻。

  为了研究医术,在初步掌握了手术技巧之后,他就开始游历全国。

  至于为什么要游历全国……和当时的社会形态有关。

  医生需要大量病人练手,才能提高经验增长医术。

  现代社会交通发达,都是病人找医生。

  医生坐在家里等着病人上门就可以了。

  古代信息闭塞交通不便,医生想要提高医术,只能自己主动走出去寻找病人。

  这也是为何古代名医都喜欢到处跑的原因。

  朱橚游历全国,也是这个目的。

  在游历过程中,他还可以和各个地方的医生就行交流,顺便普及他制定的简易手术标准。

  不要把古人想的太愚昧,手术的起源很早。

  只是因为疼痛和发炎问题,发展非常缓慢。

  即便如此,经过上千年的发展,到了明朝时期,民间已经发展出部分专用手术工具。

  只是因为‘死者为大’的思想,解剖学未能发展起来。

  医生对人体结构的了解,非常的笼统。

  所以外科手术始终未能形成系统,也没有什么固定标准。

  朱橚将这一块的空白给填补了,且还无偿将自己的医术传授给天下人。

  这个时代本就尊师重教,再加上他亲王的身份……

  就被捧成了外科手术的祖师爷。

  朱橚自然不敢当这样的称呼,就努力解释,这一切都是老师教的。

  真要说祖师爷,那也应该是我师父陈伴读。

  对于陈景恪的大名,医学界自然是如雷贯耳。

  《防疫手册》、《疫病论》、《防虫论》等书籍,已经在大明普及开来。

  尤其是‘疫气’理论的提出,解答了困扰医学界几千年的疾病起源、传播等问题。

  让他在医学界的地位,直追张仲景、孙思邈等神医。

  也就是他现在还活着,等将来没了,地位绝对能排进医家前三。

  现在听说朱橚是陈景恪的弟子,所有人都恍然大悟。

  难怪,难怪,真是名师出高徒啊。

  一切都合理了。

  但……你就别谦虚了,陈神医只提出了设想,是你一点点让它变成现实的。

  所以,外科手术方面你依然是祖师爷。

  朱橚无奈,只能写信向陈景恪道歉。

  陈景恪自然不会在乎这件事情。

  真要论起来,他的头衔太多了,没那个兴趣和徒弟争抢。

  更何况,外科手术确实是在朱橚手上完善起来的。

  于是,他给朱橚回信,好好的享受荣誉吧。

  如果觉得不好意思,那就继续深入研究外科手术,让自己变得名副其实。

  朱橚这才接受了这个赞誉。

  但他没有丝毫骄傲,反而更加用心的研究和推广医术。

  去年年初,他启程前往西南,将云贵川转了一遍。

  如果不是因为老朱要禅位给朱标,他要回来参加大典,估计要到明年才会回来。

  朱橚知道大家对医学不感兴趣,并没有讲太多关于这方面的事情。

  讲的最多的,反而是民间的情况。

  “……民间依然不富裕,虽然朝廷分配了土地,可时间太短还未来得及恢复生产。”

  “尤其是偏远地区的百姓,普遍存在着靠野菜充饥的情况。”

  “即便是富庶之地的百姓,也是半粮半野菜。”

  “且人心也多有不稳……”

  一来是频繁迁徙人口,百姓害怕哪天自己被迁走。

  二来是政策频繁变动,百姓无所适从。

  朱标眉头皱起,说道:“百姓会有这方面的担忧,还是对新政了解不够造成的。”

首节 上一节 466/1027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我刷的视频成了古人的百科全书!

下一篇:直播穿越:开局给政哥送世界地图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