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

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 第165节

  有钱的人越来越有钱,穷人被剥削越来越穷。

  然而,人都有求生之心。

  当穷人实在活不下去的时候,就会拿起武器,把富人全部杀死夺回一切。

  然后一切归于混沌,开始新一轮的轮回。

  如果不想迎来大破灭,就需要一个人来行使天的权力。

  抑制财富兼并,给百姓最基本的生活保障,让他们有改变命运的机会。

  谁来扮演天的角色,行使天的权力呢?

  皇帝。

  只有掌握天下大权的皇帝,才有这个能力代天行权。

  而皇帝也必须要想办法抑制财富兼并,让百姓活下去。

  否则大破灭到来第一个倒下的就是他。

  所以,英雄若想享有崇高的地位,想保住自己的位置,就必须顺应民意。

  如果皇帝没有了,天的权力会落在谁的手里?

  普通百姓吗?

  不,只会落在富人手里。

  可富人会损害自己的利益,保护百姓吗?

  不会,他们行的是人道,只会加大力度剥削百姓。

  百姓如果不想被剥削,不想被饿死,就必须要支持皇帝。

  因为只有皇帝,才能领导他们对抗权贵官绅。

  “皇帝其实也是人民的一部分,利益和人民是一致的。”

  “所以历朝历代,都在寻找办法抑制土地兼并,保护百姓利益。”

  “朝廷收税,用税收赈济活不下去的百姓……”

  “这一切都是损有余而补不足,是在代天行权。”

  陈景恪一口气说完,才长长的吁了口气。

  这其实就是胡扯,皇帝作为最大的剥削头子,利益怎么可能会和百姓一致?

  但在皇权社会他能怎么办?

  高呼打倒皇帝,实现皿煮和兹有?

  那就是找死。

  他只能在宣扬人民史观的同时,确保皇权的地位。

  他相信,出身平民的朱元璋,会很乐意接受这一套理论。

  这样会让他所做的一切,更加合理合法。

  至于别的东西吗,以后看情况再说。

  饭要一口一口吃,事儿要一点一点做。

  而且也要给后人一点信任。

  基础都已经打好了,等时机到了,自然会有后人站出来振臂高呼。

  方孝孺听完这一席话,脸上露出了如释重负的表情。

  “精彩,景恪之思之想,实在令为兄叹为观止。”

  陈景恪谦虚的道:“方兄过奖了,希望这番话能对你有用。”

  方孝孺肯定的道:“有用,实在太有用了,我已经知道自己的路在哪里了。”

  “待我将自己的学问梳理完成,就离开京城深入民间。”

  “看一看大明万民的生活,到底是什么样子的。”

  “了解他们在想什么,又需要些什么。”

第150章 你就这么想喊我姑父?

  作为穿越者,陈景恪比谁都清楚,坚船利炮并不是无敌的。

  否则前世的中国经过百年沉沦,也不可能重新崛起。

  思想有时候比钢铁更能武装一个人。

  若没有正确的思想指导,越努力离目标就越远。

  作为一个医生,他没有能力构建一套完整的,适合当下的思想体系。

  但他可以引导别人,让别人去做。

  方孝孺是第一个,但绝不会是最后一个。

  接下来,陈景恪并没有进一步深聊。

  再说下去太容易出事儿了,要是不小心涉及到屠龙术乐子就大了。

  而且也容易对方孝孺造成干扰。

  没有给他讲王阳明的心学,也有一部分这方面的原因。

  他对心学了解也不多,还不知道适不适合方孝孺。

  万一不适合,只会影响他领悟自己的道。

  最好的办法,就是将他引到正确的方向,任由他发挥去吧。

  方孝孺的人品毋庸置疑,作为读书人,他是有忧国忧民之心的。

  这是一切的基础。

  以后只要他相信唯物论和人民史观,整出来的思想就不会差到哪去。

  而且陈景恪也坚信,一旦方孝孺将这两个概念抛出去,必然能吸引到一大批追随者。

  中国自古以来,就不缺‘为生民立命’的仁人志士。

  包括当下,愿意为了道义赴死之人也不在少数。

  到那个时候,他分裂改造儒家的目的就达成了。

  就算方孝孺最终悟出的道不甚理想,也无所谓。

  只要他将人民史观和唯物论的概念宣扬出去,就足够了。

  早晚会有人走上正确的道路。

  只能说,方孝孺这一步闲棋,确实走对了。

  接下来两人就没有再聊这方面的话题,转而说起了近期的事情。

  主要是方孝孺说,陈景恪的事情涉及机密,实在不好说。

  从他那里,陈景恪得知了一些京城的舆论风向。

  其中陈景恪最关注的就是黄河改道之事。

  “现在民间普遍支持改道,北方、淮水沿岸、南方,三地百姓都支持。”

  陈景恪心下非常高兴,此事已经成了七成了。

  “难道百姓就不怕失控决堤吗?”

  方孝孺说道:“怎么不怕,但黄河最可能在山东地区失控,山东人自己宁愿被淹,也希望黄河回去。”

  你最危险的山东都不怕,其他地区的人就更无所谓了,反正淹的也不是他们。

  陈景恪叹道:“河南、山东太需要黄河了啊。”

  方孝孺颔首道:“现在是没人能承担的起失控的责任,事情就此僵住了。”

  “其实最大的责任还是在工部,一群尸位素餐之辈。”

  “若他们还有一点为国为民之心,早就应该将此事拿到朝堂上摊开来说了。”

  “将来就算朝廷真的要施行改道计划,也要将这群无胆鼠辈换掉,认命一批敢于任事的人方可。”

  陈景恪没有细说,只是道:“相信陛下定有打算……”

  方孝孺凑过来,说道:“我不信你一点消息都没听到,给我透漏一点风声。”

  陈景恪顿了一下,连连摇头道:“黄河回归故道这么大的事情,哪是我一个小小的太孙伴读能知道的。”

  “再说了,你一个翰林编修,操这个心做什么。”

  方孝孺眼睛一亮,脸上也露出喜色,嘴上却吐槽道:

  “不说就不说,就算你不说我也能猜到,以陛下的雄才大略,早晚会同意此策的。”

  之后,两人就果断转移话题,谈起了别的趣事。

  话题不知不觉就转到了叶兑和叶云流身上。

  方孝孺讥讽的道:“叶四梅临了还是没能把持住本心。”

  以前他称呼叶兑都是尊称为叶先生、四梅先生。

  现在称呼其为叶四梅,显然是发自内心的鄙夷。

  陈景恪自然知道他说的是什么,摇摇头道:

  “都是为了儿孙啊。”

  方孝孺傲然道:“借口罢了,真正信念坚定之人,纵使刀斧加身亦不改其志,更况呼儿孙富贵。”

  别人说这话,陈景恪肯定会怀疑。

  但唯有方孝孺说,他深信不疑。

首节 上一节 165/1027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我刷的视频成了古人的百科全书!

下一篇:直播穿越:开局给政哥送世界地图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