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 第159节
福清公想了想,说道:“我也是听临安姐姐提过一次。”
“韩国公认为你编撰《洪武算经》的目的不单纯,或许是在拉拢算学大家。”
陈景恪并不觉得惊讶,以李善长的能力,要是看不出来才奇怪。
福清公主继续说道:“不过韩国公对此很不以为然,他认为算学成就有限。”
“你身为太孙伴读,应该广交读书人,以为将来臂助才是。”
陈景恪不禁摇头,没想到就连李善长也不能摆脱,读书人固有思维。
不过也正常,如果他不是穿越者,没有后续一连串计划,拉拢算学大家确实没有太大意义。
福清公主好奇的道:“我也奇怪,以你的身份应该结交读书人才对,为何从不见你和他们打交道?”
陈景恪轻笑道:“因为我们不是一条赛道。”
见她一副茫然的样子,就解释道:“就好像两个人比赛爬山,他们走的是崎岖山路,我走的是登天梯。”
福清公主还以为他说的是终南捷径,直接成为太孙伴读,确实是捷径。
就不以为然的道:“可是无论如何,做官都需要志同道合之人帮衬。”
“靠一个人,终归是能力有限。”
陈景恪笑道:“公主以为,若让他们得知我支持太孙的兵制改革,还会支持我吗?”
福清哑口无言,这简直就是在要读书人的命,怎么可能支持。
“但总会有人支持的,不是吗?”
陈景恪摇了摇头,说道:“其实我一直在寻找、培养志同道合之人。”
“比如徐允恭,比如翰林编修方孝孺。”
福清公主惊讶的道:“等等,你说方孝孺是你的人?”
陈景恪纠正道:“不是我的人,是我认可之人。”
福清公主并没有纠结这个,而是道:
“你可知你离京这些时日,他都做了些什么?”
陈景恪颔首道:“知道,我们一直有书信往来,他将翰林院一大半人都得罪了。”
主要是《华夏简史》的编修,这些人果如陈景恪所想,在书里动了手脚。
方孝孺先是据理力争,发现对方争不过就开始拿所谓礼法压人。
他更直接开喷。
不是泼妇骂街那样,而是写文章喷。
方孝孺的文章那堪称一绝,一个脏字没有,就把人给骂的体无完肤。
将那群儒生气的牙痒痒,却又拿他无可奈何。
要知道,方孝孺身上可还挂着‘疯癫’标签的。
正面争论不是对手,喷又喷不过。
找朱元璋投诉,反而是他们被批,说他们不解圣意胡编乱造。
这下那群儒生彻底无奈了,只能捏着鼻子将自己夹带的私货给删了。
方孝孺将这些全都写信告诉了陈景恪,还再三保证,有他在谁都别想搞鬼。
陈景恪自然是非常高兴。
说实话,最开始改造方孝孺,只是想尝试一下。
成了最好,不成也无所谓。
没想到效果竟然这么好。
最让他高兴的是,方孝孺不再是孤军奋战。
他特立独行的行为,和骂人的那些文章,成功的吸引了七八个追随者。
这些人正在逐渐接受他的某些观点。
可以说,分裂儒家传播新思想,已经在路上了。
福清公主并不知道这些,皱眉道:
“翰林院是朝廷培养人才之所,你可知这么做的后果?”
陈景恪轻笑道:“那公主可知,他这样做是我一手策划的。”
福清公主不敢置信的道:“啊?为何?”
陈景恪淡淡的道:“为了发出属于自己的声音。”
福清公主嘴巴张了又张,她想说陈景恪狂妄。
可一想到今日他在爹爹面前的表现,又觉得一切都正常了。
越是有才的人就越是狂妄,也就越特立独行。
“你这么做,爹爹知道吗?”
陈景恪点头道:“知道,我做事从来不背着陛下。”
看着自信到狂妄的他,福清公主有些恍惚。
脑海里不由自主的,浮现出爹爹方才对他说的话:
咱知道你有能力,甚至是这个世界上想法最独特,看的最长远的人。
有什么想法就和咱说,咱听不懂就给太子说,太子听不懂就过几年给太孙说。
只要你是为大明好,咱保你无忧……
原来是这样吗?难怪爹爹会说出这样一番话。
然后,又不禁想起了几日前,朱元璋和她说的话:
闺女啊,爹给你找了个如意郎君。
你们若是成了,咱不给你建公主府,全折算成钱粮土地给你。
你们小两口就住在自己家里,过你们的小日子。
当时她以为是爹爹疼爱自己,不想让自己困在公主府。
现在看来,这份殊荣不是给自己的,是给陈景恪的才对。
爹爹是怕他受不了驸马的约束,不肯同意这桩婚事。
所以才破例不建公主府。
再说的直白点,她不是尚驸马,而是下嫁陈家。
认识到这一点,她心里很难受,可又不禁升起强烈好奇心。
他到底做了什么,让爹爹如此信任他,给予他如此特殊的待遇。
第147章 太孙好像有点不正经
福清公主的心情非常复杂。
一开始以为自己地位特殊,怕自己受委屈,爹爹承诺不建公主府。
然后发现特殊的是陈景恪。
自己只是父亲用来拉拢他的工具人罢了。
陈景恪确实有才华,又备受爹爹、大哥和太孙重视,倒也是个良配。
为人也很温和,与传闻里差不多。
然而做事却只能用狂来形容。
看不上外面的读书人就罢了,竟然还指使人攻击翰林院编修。
要知道翰林院是给有才之人,学习政务、培养声望的地方。
能入翰林院,不代表就一定能成为高官。
但能成为高官的,十之七八都当过翰林。
大明刚刚建国才十几年,这种情况还不明显。
但也已经初露端倪。
将这里的人都得罪了,未来朝堂处处皆是敌人。
能不能活下来都不好说,更遑论做事了。
陈景恪难道不知道这个后果吗?
看样子他是知道的,只是毫不在意。
所以她只能用‘狂’这个字来评价。
这让她很是难受。
正如她喜欢李白的诗,却不喜欢这个人一样。
你想当官就脚踏实地,至少要和同僚搞好关系。
让高力士给你脱鞋,瞧不起这个看不上那个,真让你当了高官,朝廷还不立刻就大乱?
此时陈景恪在她眼里就是另一个李白。
能力确实很强,但性格太狂。
从这里来看,他非良配。
但聪明如她,并没有匆忙就下结论。
她不了解陈景恪,却了解自己的爹爹和大哥。
这俩人一个比一个务实。
上一篇:我刷的视频成了古人的百科全书!
下一篇:直播穿越:开局给政哥送世界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