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 第146节
陈景恪这套标准,则是完全针对高血压来的,很多地方他看不懂很正常。
陈景恪将高血压详细为他讲解了一遍,都不用做过多解释,他就已经明白这个套餐的用意。
对陈景恪自然是既感激又佩服。
感激他无私传授知识,佩服他的渊博以及心胸。
朱标才二十八岁,正是年富力强的时候。
之所以高血压会如此严重,皆是因为劳累加负面情绪。
只要减轻工作量,恢复正常作息,再佐以合适的治疗,恢复的会很快。
在陈景恪的监督下,只是过了一周,他的精气神就有了明显改善。
这让所有人都松了口气。
对陈景恪的神医之名,也就更加信服。
也就是在这个时候,陈景恪接到了一封来自应天的信。
朱元璋的亲笔信。
内容先是询问了朱标的情况,叮嘱他悉心治疗。
如果朱标不配合,就让他写信回来云云。
信的最后,才说出真正的目的,求援。
李文忠病了,御医救治不见效果,问他有没有什么办法。
后面还附上了一份诊断书。
李文忠,那可是朱元璋的亲外甥,大明开国六公爵之一。
难怪老朱会这么着急,还写信求援。
陈景恪拿着诊断书看了又看,却露出了疑惑。
这李文忠的症状,怎么越看越像是精神方面出了问题。
倒不是说他得了精神病,而是他这症状更像是受到惊吓,导致的心神不宁、惶恐不安。
说白了,就是吓出来的病。
可李文忠是堂堂曹国公,谁能将他吓成这个样子?
第140章 新都畅想
就在陈景恪疑惑的时候,朱标问道:
“景恪,可知曹国公所患何病?”
陈景恪点点头回道:“具体不好说,不过根据御医的诊断,我以为应当是心病。”
“他似乎受到了惊吓……可我实在想不到,还有什么事情值得他如此恐惧的。”
“心病?”朱标愣了一下,似乎想到了什么。
不过他什么都没说,而是问道:“你可有办法治疗?”
陈景恪摇头道:“没有,正所谓心病还须心药医,一来我不知道他的心结是什么,二来也不擅长治疗这种病。”
朱标颔首道:“我知道了,此事你不用管了。”
“我正好有事要写一封信回应天,正好将此事一并说了。”
陈景恪笑道:“那感情好,省了臣许多麻烦。”
之后陈景恪就借故离开。
等到了无人处,脸上的笑容陡然消失,变成了庆幸。
朱标的反应,让他想到了一个可怕的真相。
能让堂堂曹国公如此惧怕,甚至吓出病来的,整个大明朝只有一个人。
朱元璋。
可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能让李文忠如此恐惧?
只能说细思极恐。
这里面定然隐藏着极大的秘密。
而朱标的反应,说明他是知情人。
他让自己别再过问此事,其实是在保护自己。
想通了这一点,陈景恪心中无比的感激。
他虽然很好奇,可还不想死。
有些事情还是不要知道的好。
还好,自己先一步离开了应天,否则以自己的医术和名声,是必然躲不过去的。
到时候不论能不能治好李文忠,恐怕都落不了好。
一想到这里,他心中就无比的庆幸。
或许这就叫吉人自有天佑吧。
说起来还真踏马要感谢一下朱樉。
要不是他把朱标气出病,自己很难躲过这场是非。
只希望自己回京之前,这件事情能得到妥善的解决。
陈景恪不知道的是,他还真是逃过一劫。
前世李文忠病死,朱元璋怀疑给他看病的医生下毒。
将淮安侯华中降爵,全家驱赶到苦寒地区,没多久华中就死了。
其余医生尽皆满门抄斩。
具体发生了什么,已经没有人知道。
但从朱元璋的反应来看,是有些不正常的。
以陈景恪的重要性,即便参与治疗,朱元璋杀他的概率也不大。
但肯定会惹一身骚。
这次意外避开这场是非,确实是运气加身了。
另一边,看着手中的诊断书,朱标也是非常的无奈,又有些气愤。
他自然知道李文忠在害怕什么。
当年在军中嫖妓,被自己父亲训斥,他因恐惧准备投降张士诚。
后来父亲在母亲的劝说下熄了怒火,写信安抚。
他又改变主意,并把自己的同谋给杀了。
李文忠自以为事情做的隐秘,可老朱是什么人?
到处都是眼线,他做的事情早就被知道了。
事后李文忠自己也意识到,事情瞒不过朱元璋。
于是就落下个心病。
说起这件事情,朱标自己也感到无语。
李文忠是自己的亲表哥,朱文正是自己的亲堂兄。
俩人竟然都有过投敌的举动……
老朱家怎么就出了这么多奇葩?
朱文正已经有了实际行动,所以处罚较重,被抓起来圈禁。
没多久就死于惊惧。
李文忠只是产生了这样的想法,并没有实际行动。
再加上朱元璋也是事后才知道,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假装不知道此事。
没想到这么多年过去了,李文忠自己还没有放下。
朱标的信息更加及时准确,知道的也更多。
其实从数年前开始,李文忠就有些不对劲儿了。
事情还要从朱文正说起。
虽然他因为惊惧而死,但他有个儿子叫朱守谦。
从小被朱元璋和马皇后抚养长大。
后又封其为靖江王,封国也放在了桂林。
可以说,完全是将他当亲儿子对待。
但朱守谦性情暴戾引的天怒人怨。
朱元璋就将他叫到应天批评,他非但不知悔改,还写诗嘲讽。
说我们本来就有杀父之仇,你假惺惺什么,搞的我多稀罕你的爵位一样。
老朱彻底怒了,废了朱守谦的爵位,圈禁在凤阳守陵。
或许是因为兔死狐悲,从那时开始李文忠的情绪就不对了。
前几天李文忠又因为某些政事上书劝谏,被朱元璋斥责。
估计就是因为这件事情,导致心态彻底崩了。
朱标想的更深。
朱樉被废之事,恐怕就是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上一篇:我刷的视频成了古人的百科全书!
下一篇:直播穿越:开局给政哥送世界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