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清:从金田起义开始 第775节
只要大唐需要,他不是也是。
可如果大唐不需要,那他是也不是。
至于说联盟国也是美国?
这个也不重要!
屠杀驱逐印第安人的是美利坚联邦国,关联盟国什么事呢?
人家联盟国都叛离联邦了,再拿联邦之前的罪行和人家算账,这岂不是耍流氓吗?
左宗棠闻言,张了张嘴,但见李奕心意已决,他最终还是无法再劝。
李奕身为一个开国皇帝,他的威望可谓巨大。
很多事情,只要他下定决心,那就一定能做的下去!
外交部长张靖林见此知道大局已定,只能站出来献策道。
“陛下,我大唐若要干涉北美战局,北美距我大唐万里之遥,光靠我大唐一国之力,恐力有未逮。”
“微臣以为,我大唐可以出面联合英国等欧洲列强,共同组成联军,干涉北美局势。”
李奕闻言,微微颔首道。
“不错。”
“此策可行!”
“不过如今英国正在克里米亚同沙俄开战,恐怕没有余力再去参与北美战事……”
如今沙俄和英国在克里米亚打的正是激烈的时候。
张靖林继续道。
“陛下,或可联络法国。”
“在欧洲,法国也是份量不弱于英国的列强,且法国不管是海军还是陆军,成色均很不错。”
“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对象!”
“除此之外,西班牙,荷兰,普鲁士等次一等的国家,也可联络。”
“只要法国表态愿意参战,想必这些国家也不介意一起凑凑热闹。”
李奕闻言,只是稍一犹豫便点头表示认可。
“可以,此事便交由卿家去操办。”
“尽快推动下来!”
随后,大唐海军部部长,方海洋也是站出来询问道。
“陛下,我大唐若要征伐北美,当是以海军为先。”
“不知陛下准备抽调哪支舰队参战,又准备走哪条航线,如何发兵北美?”
李奕稍作沉吟,然后询问道。
“卿家对此事怎么看?”
李奕对于指挥海军作战只是一知半解,所以,他也就不强行给自己刷存在感了,而是准备征询相关人士的意见。
方海洋沉吟一阵,然后说道。
“回陛下的话,在微臣看来,我大唐或许可以从各大舰队中抽调精锐,组建一支大西洋特遣舰队,专门用于北美战事。”
李奕闻言,点头表示认可。
方海洋继续说道。
“除此之外,就是我大唐若要征讨北美,大军航线应该是从南洋出发,经由马六甲,前往印度洋,再从好望角绕过,横穿大西洋前往美洲……”
李奕闻言,露出一个好奇的表情。
“那为什么不横穿太平洋,然后绕过南美洲前往北美呢?”
“这样不是更近吗?”
方海洋闻言,开口解释道。
“回陛下的话,之所以选择走印度洋,大西洋航线,而不是走太平洋航线。”
“一方面是因为太平洋要远比大西洋广阔。”
“太平洋最大宽度为小两万公里,而从大唐抵达南美,差不多走的就是最宽的这条航线。”
“而大西洋最窄的赤道航线,不过才2400公里。”
“横跨大西洋的难度,要远比穿越太平洋小。”
“二是因为印度洋和大西洋沿岸比太平洋方便补给。”
“我大唐如今虽和夏威夷王国签署通商条款,但偌大的太平洋上,只有夏威夷这一个较大补给点,可以满足我舰队补给所需。”
“其他的补给点都实在太小,最多满足商船补给,没办法给我舰队补给。”
“所以,太平洋补给十分困难。”
“而大西洋和印度洋沿岸,却是有着大量的补给点,且控制这些补给点的西方列强,大多都和我大唐签署有通商条约,我大唐舰队可以在他们的港口停靠补给。”
“三是,我大唐的舰队如果从印度洋,大西洋沿岸走,可以更快同其余国家的舰队汇合,大家好一同向北美用兵。”
李奕闻言,点头应许下来。
他明白,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太平洋实在太宽了。
随着技术进步,大唐的船用蒸汽轮机的性能越来越好。
大唐的钢铁战列舰的最高航行速度几乎达到了22节。
虽然不如一战二战时期战列舰的航行速度,但在这个时代却是已经足够冠盖全球。
当然了,舰队航行不可能全程使用最高速度。
否则的话,蒸汽轮机撑不住的。
一般的巡航速度,也就10节左右,和一战二战时期的商船差不多。
就按照10节来算,那一天就是240海里,一海里等于1.852公里,240海里也就是差不多450公里。
而大西洋赤道航线才2400公里宽,大唐的舰队如果从赤道航线走,五六天就能横穿大西洋。
哪怕中途蒸汽轮机需要休息,需要找地方补给,满打满算十天肯定是够的。
可太平洋呢?
那可是实实在在的19900公里,小20000公里宽,而赤道尼玛一圈才40000公里,一个太平洋占地球表面积三分之一,体积占全球海洋总体积的一半以上。
太平洋实在是太大了!
小20000公里的路程,如果算上中途补给休息所需的时间,想要横穿太平洋,差不多最少也得两个月。
在海上飘两个月看不到陆地,和飘十天看不到陆地,正常人都知道怎么选!
所以,为什么是欧洲人发现新大陆,而不是中国人?
原因就在这里。
大西洋可要比太平洋窄多了。
如果哥伦布是从亚洲出发的,累死他也不可能发现新大陆。
随后,众人又开始商讨起了用兵的具体细节。
包括特遣舰队的组成,司令员的人选,是否派遣陆军参战,以及筹备战略物资等各方面,都需要进行讨论。
……
结束议事,李奕便去休息了。
昨晚熬了一整夜,如今的他眼皮好似沾了胶水,实在困的不行。
待李奕一觉醒来,时间已经到了下午。
他简单吃了点午饭,便开始继续批阅奏章。
忽然,李奕看到了一个令他很感兴趣的东西。
佛山兵工厂向朝中汇报,他们成功研发出了可随步兵机动,并在进攻过程中进行火力压制的轻机枪。
如今,已经完成验证工作,开始着手量产。
最新一批产品已经被运往京城,李奕对此很感兴趣。
开口吩咐一旁的王忠道。
“王忠,替朕安排一下行程。”
“准备动身前往景山兵工厂视察。”
没错,佛山兵工厂做出的新型军火,在运抵京城后,便被送到了景山兵工厂。
当然,不是让景山兵工厂剽窃他们的设计的。
而是整个京城,只有景山兵工厂有一座试验场,李奕如果想要过目新型军械,就只能去景山兵工厂。
王忠闻言,当即点头表示明白,而后转身前去安排。
不多时,他便从外边返回来,来到李奕身边道。
“陛下,车子已经安排好了。”
“随时可以出发!”
李奕轻轻点头,然后说道。
“走吧!”
说话间,他从椅子上起身,迈步向外走去。
王忠亦步亦趋的跟随。
一行人出了圆明园,坐上车子,一路向京城郊外的景山兵工厂行去。
自从有了汽车,李奕要出行视察的步骤简略了许多。
不像以前,出行只能坐马车或者轿子,远不如汽车舒适便捷。
上一篇:大秦:腹黑始皇,在线吃瓜!
下一篇:炮火弧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