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反清:从金田起义开始

反清:从金田起义开始 第764节

  如果从天空往下看,整栋大楼完全就是一枚铜钱的形状。

  值得一提的是,这座铜钱大楼不光是用作办公之用,在其地下,就是大唐皇家银行最重要的几个银库之一。

  其中的存银量,最少的时候都有三五千万块银元!

  多的时候,里面甚至是金山银海。

  时间到了年末,一年一度的总结大会就要召开,宗端行作为大唐皇家银行的行长,手头的事务也是异常繁忙。

  每日里,都有海量的各类文件,账目被送到他的面前,需要他亲自过目。

  宗端行鼻梁上戴着一支金丝眼镜,穿着一声得体的衣裳,整个人都显得文质彬彬,像是个老好人。

  只不过,在眼镜后面,那双眼睛里所闪烁着的神采,却是令人明白,这并非什么老好人,而是一个老谋深算的老狐狸。

  “山西分行那边是怎么回事?”

  “今年的营收怎么比预期少了这么多?”

  宗端行合上手中的一份文件,脸色难看的询问道。

  在他的对面,秘书开口说道。

  “回行长的话,根据山西分行方面回报,晋商银行于今年年初在山西境内全面铺开。”

  “晋商银行为了抢存款,抢贷款,进行了大范围的涨利降息,晋商银行通过增加存款利息,降低贷款利息,从我们手中抢走了好几笔大的贷款生意。”

  “所以,山西分行方面的利润才会有所下降!”

  如今的大唐,不光只有一个大唐皇家银行。

  如晋商搞出来的晋商银行,广州那边的南洋开发银行,徽商搞出来的江南银行等都在不断的铺开生意。

  说一句百花齐放,那是毫不为过!

  所以,大唐皇家银行在渡过刚开始的高速发展期之后,如今也要开始面临来自民间的竞争者的威胁。

  宗端行闻言,脸上的表情略显复杂。

  但最终也没说什么。

  晋商银行的行为是再正常不过的商业竞争,他即便不满,也说不出什么来。

  秘书见此,开口询问道。

  “行长,我们是否也可以学着晋商银行一样,涨利降息呢?”

  “如果我们也涨利降息,相信很快就可以把流矢的用户都给拉回来。”

  宗端行闻言,先是沉吟一阵,然后说道。

  “这倒也是个法子,不过此事毕竟事关重大,还是得先召开董事会,请董事们一起商议才行。”

  宗端行虽然是行长,但很多事情并不是他所能够一言而决的,而是需要开会决定。

  秘书闻言,点头将此事记下,记在了宗端行的行程之中。

  就在这时候,伴随着一阵敲门声。

  另一名秘书从外边走了进来。

  “行长,圆明园方面传信,陛下召见!”

  宗端行闻言,先是一愣神,旋即立刻吩咐道。

  “胡秘书,你立即命人备车,准备出发前往圆明园!”

  胡秘书闻言,点头表示明白,然后转身下去安排。

  宗端行则是简单整理了一下自己桌案上的文件,将有关今年大唐皇家银行业绩的报告拿上,然后大步向着办公室外走去。

  走出办公室,宗端行带着秘书来到电梯前,然后坐着电梯下到一楼大厅。

  而后,又带着秘书往大唐皇家银行总部大楼外走去。

  当他走到大楼门前时,另一名秘书已经命人将车子开了过来,正站在车门前等候。

  车子启动,一路向着圆明园的方向驶去。

  如今大唐的京城虽然常驻人口数量已经飙升到了五百万,但是,由于如今汽车高昂的价格,哪怕京城人口暴增,可街头的汽车数量却依旧没有多少。

  宗端行的车子驶在柏油马路上,一路向着圆明园而去,全程都没有堵车。

  他仅仅用了半个小时不到,车子便驶到圆明园外。

  嘎吱一声,车子停下,几名禁卫上前来进行安检。

  在完成安检之后,宗端行被领进了圆明园。

  走在圆明园内的道路上,抬眼打量着四周的景观,宗端行忍不住侧目。

  虽然这不是他第一次前来圆明园向皇帝汇报工作,但对于圆明园,他真的是看一次便忍不住惊叹一次。

  这地方当真是繁华精美,好似人间仙境,不愧被人称之为万园之园!

  宗端行将目光收回,跟着前来迎接自己的小太监,一路进了圆明园,沿着回廊向着皇帝所在的九州清晏行去。

  很快,宗端行被带到了九州清晏的一间书房内。

  在进入书房后,他第一时间向李奕欠身行礼。

  “微臣参见陛下,陛下金安!”

  李奕见此,只是微微抬手,示意宗端行坐下。

  一旁的王忠十分有眼力见的,上前来为宗端行搬来一张椅子。

  宗端见此,略显拘谨的在椅子上坐下。

  李奕见此,这才开口说道。

  “今日朕传唤卿家前来,是有一件事需要咨询卿家的建议。”

  “事情是这样的,我大唐的新任驻日大使赵鑫培传回来最新消息,德川幕府有意向我大唐筹借一笔款子。”

  “数目还挺大!”

  “朕毕竟不是专业人士,不好专断,是故请卿家来咨询。”

  宗端行闻言,深吸一口气询问道。

  “敢问陛下,德川幕府方面要借多少款子?”

  “又是以什么做抵押?利息是多少?”

  借款,肯定是需要抵押物的!

  如果没有抵押物,万一对方赖账,那问题就大了。

  哪怕是国与国之间的借款,照样需要抵押才行。

  李奕闻言,笑笑说道。

  “幕府方面主动提出的借款,款项是一亿块银元,至于说抵押物和利息,对方没提。”

  “便由我大唐说了算吧!”

  宗端行闻言,忍不住吃惊。

  一亿块银元……

  这个数字也实在太大了些!

  “陛下,一亿块银元,大唐皇家银行不是拿不出来。”

  “可真要是借出去,那银行的存银只怕就是要枯竭了,如此一来,如果发生挤兑事件,只怕银行要无法维持……”

  如果是千八百万的借款,宗端行巴不得可以借出去。

  因为,借款是要给利息的,而利息就是银行的盈利,这点毋庸置疑。

  否则的话,款子待在银行里,非但没盈利,甚至还得支付存款利息。

  这一进一出,差别可大了去了。

  所以,一般而言,银行对于借款肯定是欢迎的。

  但是,这次的情况却是实在特殊。

  一亿块大唐银元,快赶上大唐岁入的两三成了,数字实在太大,宗端行不敢冒险。

  否则的话,一但这笔款子借出去收不回来,那他宗端行可背不动这口大锅。

  李奕闻言,笑呵呵的说道。

  “朕知道!”

  “但是,谁说这一亿块银元的借款,只能用现银来兑付的?”

  “给日本的借款,用纸币和实物来兑现也就是了。”

  大唐如今的货币制度,并非是单纯的金银贵金属货币,而是贵金属货币与纸质货币并行。

  并且,随着工业革命,经济发展,货币需求量越来越高,纸币在日常的生产生活中所占到的比重,正在逐渐增加。

  而且,如今大唐工业发展进度颇快,地大物博,外加整个东亚,东南亚,乃至于南亚,都是大唐的势力范围。

  在这些范围内,大唐的纸币可都是硬通货,使用纸币,几乎可以购买到一切需要的商品。

  所以,大唐的纸币的含金量还是很高的,用于对外借贷,对方大概率得认。

  嗯,不认不行,如果不认的话,大唐不介意打到他认为止!

  至于说用实物兑现,则是李奕知道,日本方面之所以向大唐借款,便是想要借款来效仿大唐发展工商,进行改革。

  而日本若想发展工商,则各类工业设备就是少不了的。

  这些东西,日本只能向大唐购买!

  说白了也就是,日本要用从大唐借来的款子,购买大唐的设备和商品。

  里外里一倒手,钱是大唐的,商品订单是大唐的,订单创造就业岗位是大唐的,就连贷款的利息也还是大唐的。

  这些综合起来所能带来的利益,简直就是一个天文数字。

  如果有后世人在这里,估计会忍不住惊叹,这踏马哪里是借款,明明是黑网贷啊!

  这么说吧,在这场借款中,日本可能不亏,但大唐肯定血赚。

首节 上一节 764/814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大秦:腹黑始皇,在线吃瓜!

下一篇:炮火弧线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