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清:从金田起义开始 第607节
旋即,哥尔查科夫便带着队伍,出了库伦,于车臣汗等人一起,往京城方向赶去。
队伍从库伦出发,一路南下。
刚开始行在漠北时,四周是肉眼可见的荒凉。
但是,当使团抵达漠南之后,四周的荒凉却是变了。
枯黄的土地,开始变成翠绿。
绿色的青草覆盖大地,空气中满是清新。
路过湖泊和溪流时,经常可以见到成群的牛羊,经常可见牧民喊着号子唱着歌纵马掠过。
和荒凉破败,人口稀少的漠北比起来,整个漠南繁华了不止一个度。
其实吧,这些牧民刚开始还对大唐的统治有些疑虑,生怕汉人皇帝会针对他们这些蒙古人。
但随着时间流逝,他们也就发现了,大唐和大清其实没什么区别。
草原上的日子依旧是该怎么过就怎么过!
大唐没加税,没征兵,只是头顶的官老爷换了一批,其余一切照旧。
大概该放牧放牧,该修庙修庙,甚至大唐和满清一样,也在帮他们修庙。
牧民的利益没有被损害,王公贵族在投降大唐后还得了一笔赏赐,算是捞了些好处。
唯一的不同,也就是清字旗换成了唐字旗。
自然,草原也就安定下来了!
在经过漠南之后,使团很快便抵达了长城沿线。
看着前方那道蜿蜒万里,将长城内外分割成两个世界的巨大城墙,哥尔查科夫眼睛里闪过一抹难以掩饰的震惊。
“这……这堵城墙究竟有多长?”
“实在是太壮观了!”
一旁的车臣汗见此,笑呵呵的说道。
“长城有多长?”
“具体我们也不知道,但万里总是有的,要不然怎么叫万里长城呢?”
说罢这些之后,车臣汗又继续说道。
“这万里长城,当年可是汉人为了防御我等蒙古人的祖先而修的……”
在说这话的时候,车臣汗一脸的骄傲和嘚瑟,为自己祖先的强大而感到荣耀。
哥尔查科夫闻言,笑着说道。
“成吉思汗的威名不光是响彻东方。”
“在西方,他也是一等一的伟大君王,是一位无与伦比的统治者!”
一旁的札萨克图汉也是说道。
“那是当然,成吉思汗可是我们蒙古人最令人敬仰的祖先!”
这段时间同行下来,哥尔查科夫和车臣汗等人已经混的很熟了。
身为目前沙俄最好的外交家,当哥尔查科夫想要和一个人搞好关系的时候,其实非常简单。
以他的情商,很容易就能拉进与人之间的距离。
嗯,成吉思汗就是蒙古人的骄傲。
想和蒙古人打好关系,聊成吉思汗肯定没错。
当然,如果你要和蒙古人聊忽必烈,那就是另一回事了。
作为首位带着汉军打进自己老家,还把老家给屠了,设立宣慰司的蒙古皇帝(汉人大汗),忽必烈在蒙古人中的风评,大概并不比汉人这边的吴三桂,秦桧之流强多少。
而在和几个大汗打好关系之后,哥尔恰科夫也是了解到了漠北究竟发生了什么。
据他所知,如今的漠北是真的被唐军给打服了。
否则的话,几位大汗也不至于直接投了。
不过,这更能说明唐军的战斗力够强。
很快,使团便从张家口入关,而后沿着官道,一路往京师行去。
在进入关内后,哥尔查科夫发现,大唐的关内和关外简直就是两个世界。
官道两侧,密密麻麻的分布着一座座村庄。
村庄中人流密集,农人在农田中忙碌,农田中是郁郁葱葱的农作物。
绿色的麦苗随风摇动,让人挪不开眼神。
虽然这些农人大多穿着破烂,面黄肌瘦,但他们的脸上却满是希望。
因为,大唐在拿下地方之后,便在地方上组织了分田,农人所种的地都是属于他们自己的。
并且,大唐还对税务进行了改革,轻徭薄赋,与民休息。
所以,即便现在劳作起来很累,但农人心中依旧充满希望。
他们相信在皇帝的英明领导下,自己的生活一定会越过越好!
哥尔查科夫虽然不知道这一点,但他却也能够通过人口数量,来对大唐的国力有一个简单的判断。
而在这个工业发展刚刚起步的时代,人口很大成都上便也代表着国力。
人口越多,一个国家的实力也就越强!
至于说百姓过的怎么样?
这点其实并不重要,因为同时期地球上的其他国家的民众,其实也都是这个样子的。
饿肚子几乎是一个持续性的状态!
偶尔才能吃饱。
就拿沙俄来举例,沙俄的农奴们过的可要比大唐的百姓惨多了,但这依旧不影响沙俄继续做自己的欧洲宪兵。
甚至和英法联军在克里米亚死磕!
深吸一口气,哥尔查科夫收回自己看向四周的目光,使团继续向前。
四月底从库伦出发,至六月初,使团终于抵达了京师城外。
不同于对大唐对于农村的改变只是分田和轻徭薄赋,随着朝中大力推动工商发展,城市的变化要直观的多。
一座座工厂在城市周边凭空出现,烟囱林立,新建的工厂带来大量的劳动岗位,为很多百姓解决生计问题。
大量的人口开始向着城市聚集!
老旧的建筑被拆除,新的高层建筑拔地而起,道路被扩宽,道路上随处可见来来往往的行人和商队。
整座城市和国家,到处都充满希望和发展的际遇。
来到京师,看着面前那宽阔的柏油马路,以及道路两旁衣着光鲜的行人,来来往往的车马人流,哥尔查科夫脸上的表情明显有些复杂。
和死气沉沉的沙俄首都圣彼得堡比起来,大唐的京师,完全就是另一副样子。
使团继续沿着柏油路面向前,很快,便在一座城门前停了下来。
如今,大唐的京师虽然正在进行城市改造,城墙被拆除了好多。
但城门却还是被保留了一部分,准备当做文化古迹来处理。
嗯,外国使团要进京师,自然得走城门才行。
也算是一种仪式感吧!
郭嵩焘笑着对当面的哥尔查科夫说道。
“本官为大唐外交部部长郭嵩焘,奉命前来迎接大使阁下!”
至于说车臣汗等人,则是在入京的第一时间,就被带去府邸安顿了。
为了安车臣汗等人的心,李奕特意在京城中为他们赐下了宅邸。
今后很长一段时间,车臣汗等人都需常驻京城了。
最起码,在通往漠北的铁路修通之前,是这样的。
谁叫他们率军抵抗了王师呢?
虽然几个大汗最终投了,但是在投之前,可是在投降之前,那也是和王师做过对的。
李奕虽然不至于和他们算后账,搞什么战后清算。
但防备一些也是正常!
哥尔查科夫闻言,也是满脸笑容的回道。
“见过郭部长!”
“不知我等何时可以去觐见皇帝陛下?”
“我这里有沙皇的问候和亲笔信,想要亲手转交给大唐的皇帝陛下!”
郭嵩焘闻言,并不应声,只是依旧笑着说道。
“大使不要着急!”
“使团匆忙入京,还是先休息休息,接风洗尘之后,再说面见陛下的事情吧。”
李奕现在其实并不忙,他之所以拒绝立即接见哥尔查科夫,主要是为了好好晾一晾他。
以及,让外交部先和哥尔查科夫谈着。
等他们谈妥之后,李奕再出场不迟。
他是皇帝,要面子的,无论如何也不可能亲自去和外国使者谈判扯皮。
等事情敲定之后,他出面下令签订合约就是了。
上位者,自然要有上位者的腔调。
……
京城,英国公使馆。
上一篇:大秦:腹黑始皇,在线吃瓜!
下一篇:炮火弧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