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清:从金田起义开始 第60节
事情很明显,王安之所以如此表态,便是在代替李奕试探高层将领们的心思。
看看究竟有谁依旧对太平军念念不忘!
将来也好做些针对性的应对。
王安话音落下,陈玉成第一个站出来表态道。
“总制,末将认为不可!”
“现在太平军主力尚被清妖重兵围困在东乡,我们现在赶去和主力汇合,那和自投罗网又有什么分别?”
陈玉成的态度很明确,但立场却有些模糊。
因为他的表态是从客观角度上说的,但却没有表明自己的主观意见。
简单来说也就是,他只是说东乡不能去,但却没说自己不想去。
这两者之间是有着本质的区别的。
但李奕对此也实在是没什么好说的。
因为,以陈玉成的立场,他能如此表态就已经足够了。
虽然俗话说的好,忠诚不绝对就是绝对不忠诚。
但要明确一点,李奕和太平天国之间的关系从来都不是对立的。
他们只是闹掰了而已。
差不多就是恩爱夫妻闹矛盾,然后分居了的意思,但也就仅此而已,双方都还没离婚组建新家庭呢。
除去萧朝贵之外,李奕和太平天国的其他人都没有无法化解的仇怨。
眼下的太平天国和李奕之间的关系,说一句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是不过分的。
就拿陈玉成来举例,他现在是李奕的人,但他的叔父却是冯云山的绝对亲信。
所以,陈玉成的身份显得很尴尬,同样的道理,陈承瑢因为陈玉成在李奕这边,身份同样也很尴尬。
但从某种程度上来讲,陈玉成和陈承瑢就是李奕和太平军之间的沟通渠道。
只是暂时用不上而已。
正因为如此,现在的李奕其实是能容得下忠诚不绝对的骑墙派。
嗯,即便是他容不下,动手清洗骑墙派,也不会是现在。
怎么说呢,将来事情谁也说不准,李奕和太平天国未来说不定还得联手共抗清廷呢。
现在撕破脸,肯定不是一个好选择。
其余诸将闻言,也是纷纷开口表态。
“是啊,末将附议!”
“还望总制大人明鉴,东乡去不得啊!”
“总制大人,太平军前段时间才刚刚出卖过我们一次,让我们身陷重围,差点全军覆没,不管说什么,我都反对继续去和太平军合营。”
“……”
大家的态度都很明确,东乡不能去,他们和太平军誓不两立。
李奕见此,眼神中闪过一抹微不可查的满意,终于开口表态道。
“嗯,大家所言有理。”
“东乡确实不是一个好去处。”
“那我们接下来所需讨论的,就是不去东乡该去哪里了!”
李梁站出来开口说道。
“启禀总制,末将建议我军可以沿着浔江,东下广东。”
“广东人丁兴茂,富庶繁华,且反清氛围浓厚,我军若是杀入广东,定可以一呼百应,应者云集,极大的壮大我军声势。”
李梁的建议和当时太平军决议东下时,洪秀全的想法一致。
东下广东确实是一个好主意。
但也没那么好!
因为现在两广的清军主力尚存,你要是这时候杀去广东,那就是在当靶子,引仇恨。
清廷为了防止两广反贼合流,或者说是广西的兵和广东的钱粮合流,必然把伱往死了针对。
甚至有可能干脆放着太平军的主力不管,然后集中兵力来围杀李奕。
一但清军真的这样做了,就凭李奕的细胳膊细腿肯定是扛不住的。
……
PS:求追读,求收藏,求月票!
扑街作者跪求支持!!
第69章 东下之策
李奕即便要东下广东,也不会是现在。
等太平军出广西,入湖南,攻武昌,杀奔江南,将清廷的注意力全部牵扯到他们身上的时候,才是李奕东下广东,让粤桂合流的最佳时机。
所以,李奕开口说道。
“东下广东之策不错,但东下广东是我军要实行的长期战略,而不是短期战策。”
“从长久来看,东下广东几乎是最适合我军的发展方向,但短时间内来看,行不通。”
语罢,稍微顿了顿,李奕开始解释为什么东下广东不可行。
“一但我们选择东下广东,那清妖必然将注意力从太平军主力转向我们。”
“到时候,我们就需要直面两广地区的清妖主力。”
“而这,是我们所无法抵挡的。”
说句不好听的,李奕现在还是太弱了。
他手上一共就八百战兵,这八百人就算是全身是铁,又能捻几根钉?
一但清军全力围剿,他们扛不住的!
众人闻言,不由得为李奕的清醒而吃惊。
旋即,王安询问道。
“那总制你的意思是?”
李奕略微沉吟一阵,然后开口说道。
“东下,但不能直接杀向广东。”
“我的建议是我们可以去岑溪一代发展。”
语罢,李奕命人去一幅舆图上来。
待人将舆图挂好之后,李奕这才指着舆图说道。
“我之所以选择岑溪为我军的落脚点,原因是多方面的。”
“首先,就是岑溪只是一个县,而非州府,我们即便占下来,也不太显眼。”
“二是因为岑溪背靠云开大山,若清军主力进剿岑溪,我军可以退入云开大山,暂避锋芒。”
“其三,便是因为岑溪距离广东很近,若局势有变,我军可以北上梧州,沿西江东进,杀入广东,甚至直驱广州城下。”
“其四,便是因为凌十八所部义军正在郁林州一带活动,我军若能进抵岑溪,便能和凌十八所部相互策应,分摊清军所带来的军事压力。”
凌十八,原名凌才锦,广东信宜人,也是拜上帝教的一员。
曾经被冯云山吸收入教,然后回乡组织起义。
在金田起义之后,他同样接到了团营令,率军从广东信宜前来广西准备和太平军主力汇合。
现在应该是正在郁林州一带活动,准备北上浔州。
历史上,太平军自武宣东乡突围北上时,凌十八便率部进攻郁林州,借此来吸引清军的注意力。
为太平军北上突围分担了极大的军事压力!
只可惜,当时的太平军所面临的情况实在是过于危急,没有时间也没有精力去接应凌十八所部。
在自己北上突围的同时,将凌十八所部落在了郁林州,进而间接导致了凌十八所部的覆灭。
但是,如果李奕能够和凌十八相互策应,或许便能够改变凌十八所部的结局也说不定。
还有一点李奕没说,那就是岑溪的矿产资源较为丰富。
他可以募集岑溪的矿工成军,也可以利用岑溪的资源来发展初步的工业,建立自己的军工体系。
别的不说,李奕觉得自己最少也得先建立一条子弹生产线才行。
否则的话,全靠面板商城补充,长久来看肯定不是个办法。
众人听完李奕的讲述,齐声应道。
“总制英明!”
李奕微微颔首,然后说道。
“传令全军,各部各自修整,待到明日,大军便行东下。”
诸将闻言,再次齐声应是。
之所以不在浔州多停留一段时间修整,主要是因为李奕有些担心武宣方向的清军主力反扑。
否则的话,留在浔州一段时间整兵其实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李奕略微沉吟一阵,然后继续吩咐道。
“各部切记注意维持军纪,不可随意滋扰百姓,但有奸淫掳掠,破坏军纪者,一律军法从是,绝不留情!”
“丑话说在前头,到时候,谁来我这里求情也没用!”
在吩咐完这些之后,李奕挥手示意诸将退下。
上一篇:大秦:腹黑始皇,在线吃瓜!
下一篇:炮火弧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