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反清:从金田起义开始

反清:从金田起义开始 第595节

  “郭部长,婆罗洲的布鲁克王国是我大英的保护国。”

  “据我所知,现在大唐有对布鲁克王国动兵的打算,大英方面希望大唐能妥善考虑这件事情,暂停动兵。”

  “不要冒然破坏大英和大唐之间的传统友谊!”

  布鲁克王国,是由一个英国人在1841年于婆罗洲上建立的国家,就在沙捞越地区。

  距离兰芳不远!

  这个国家在建立建立之初,便得到了英国的扶持。

  是英国在东南亚扩张自己势力范围的重要棋子。

  且布鲁克王国还是英国的保护国。

  如今,大唐要对布鲁克王国动手,英国人自然不会坐视不理。

  出兵不至于,但提出抗议是肯定的。

  嗯,虽然大概率没啥用。

  郭嵩焘闻言,只是冷着脸说道。

  “据本官所知,布鲁克王国也参与了荷兰人对南洋华人的战事。”

  “既然如此,他们自然得为自己的所作所为付出代价!”

  “至于布鲁克王国是英国的保护国?”

  “呵呵,南洋华人还是我大唐的子民呢!”

  不同于满清视南洋华人为海外弃民,在大唐眼中,南洋华人就是大唐的子民。

  大唐如今对南洋华人是很包容的,只要你能拿得出族谱证明,就允许你落叶归根,入大唐的户籍。

  柏尔德密闻言很不高兴,皱了皱眉头说道。

  “在全世界范围内,还没有人敢这么对我大英说话!”

  郭嵩焘冷笑一声。

  “现在不就有了吗?”

  “英法联军连近在咫尺的沙俄都摆不平,难道还要来远东和我大唐开战吗?”

  “大唐不是沙俄,南洋更不是克里米亚!”

  “英国若是想开战,我大唐奉陪到底!”

  郭嵩焘这话明面上是讽刺,但实际上却是在提醒柏尔德密,别忘了克里米亚。

  柏尔德密闻言,脸色不禁一黑。

  但最终还是什么都没能说出来,拂袖而去。

  远东是大唐的主场,东亚东南亚各国都早已习惯了做天朝上国的藩属。

  英国对这里,真的是鞭长莫及!

  ……

  京师,南海子!

  大唐皇家第一农业试验基地。

  基地内,是一顶顶玻璃大棚。

  大棚内,则是种植着不同种类的作物。

  一处大棚中,里面种着嫩绿的小麦,划分成了数片小块土地,只是稀疏程度各有不同。

  李奕负手站在试验田的田垄上。

  在他身边,则是一名研究员在向李奕做着介绍。

  “启禀陛下,在这块试验田中,我们进行了最新型的化肥试验。”

  “在严格控制光照,灌溉,温度等各项客官因素的前提下,对试验田各个区域分别施以不同数量的,氮肥,磷肥,钾肥等不同种类的化肥。”

  “根据我们的试验结果可知,如果种植的是小麦的话,单一种类的化肥虽也能起到增产的效果。”

  “但是,如果想要最佳效果,还是以复合肥最佳。”

  “每亩地施加30到40斤的复合肥,便可有效提升作物的产量和抗旱抗倒伏能力,亩产量甚至能直接翻倍。”

  听着研究员做出的报告,李奕脸上满是发自内心的笑容。

  大唐如今所面临的最大的问题,便是国内的人地矛盾。

  说白了,也就是有限的土地养活不了太多的人口。

  三亿多近四亿的人口,几乎已经到达了这片土地的承载极限。

  李奕曾在京城四周视察过,几乎每一座山都是光秃秃的,每一寸可以耕种的土地,都被开垦成了农田。

  可即便如此,这片土地上,依旧有无数人需要饿肚子。

  想要解决这个问题,除去向外移民扩张,获得更多的土地之外。

  也就只有提升田亩产量这一个选择!

  而想要提升田亩产量,除去杂交培育优良品种之外,化肥是最简单有效的。

  是故,李奕早在广州时,便已经着手投入资源,对化肥进行研究。

  如今,总算是出了成果!

  “那化肥的造价多少?能否量产?”

  李奕继续问道。

  化肥这种东西,只有大规模应用才有意义。

  如果不能量产,那么化肥即便再能提升亩产,象征意义也将大于实际意义。

  研究员闻言,当即回道。

  “陛下放心,当前化肥的生产成本虽确实有些高,每吨化肥的生产成本约为一百块银元。”

  “但是,等化肥厂开建,化肥大规模投产之后,生产成本必然可以大幅降低。”

  “相信用不了多长时间,化肥就可以得到大规模应用。”

  李奕闻言,这才满意的点头。

  “如此甚好!”

  “化肥厂的用地批文和建设资金很快就可以拨下去,尽快开建吧!”

  李奕知道如今化肥的生产成本依旧有些高。

  化肥增产出的粮食甚至都不足以填补化肥生产成本,但这不重要。

  正是因为成本高,所以才需要投产。

  因为,只有投产,才能建设起一个完整的产业链,才能靠着产业链去卷技术,卷生产。

  然后,化肥的成本才能降的下来。

  至于说前期的投入?

  朝廷的财政部就是用来干这个的吗?

  李奕把钱用来投资化肥厂,总好过满清拿钱去修园子!

  在李奕看来,初期赔点钱无所谓,只要能把化肥的成本降下来,让化肥得以大规模应用,增加粮食产量。

  这些都是值得的。

  说话间,李奕迈步走下田垄,行走在麦田之中。

  他伸手拂过麦苗,感受着麦穗从指尖划过的感觉。

  用指甲掐断一根麦穗,将麦穗捻开,看着那一颗颗饱满的麦子,李奕心中满是热切。

  “自即日起,朕要天下,再无饥馑!”

  李奕话音落下,四周众人齐齐下拜道。

  “吾皇圣明!”

  李奕微微抬手,示意众人站起来道。

  “这些事情,光凭朕一人是做不到的。”

  “还需诸位卿家与朕共勉!”

  众臣闻言,齐声道。

  “臣等遵命!”

  李奕哈哈大笑,然后继续在试验田中转悠。

  看着田地中绿油油生机盎然的作物,李奕的脸上是发自真心的笑容。

  ……

  太阳东升,朝霞漫天。

  草原,库伦城外!

  一望无际的草原上,两支军队遥遥对峙。

  一面,是衣甲整齐,大旗摇曳的唐军。

  一面,是衣服杂乱的蒙古骑兵。

  这些蒙古骑兵,有的来自车臣汗部,有的来自三英诺颜汗部,有的来自土谢图汗部,有的来自札萨克图汗部。

  说白了,这就是一支由漠北诸部为了反抗大唐,而联合凑起来的一支军队。

  足足有数万之众!

  整个漠北几乎全部的能战之兵,都已经在此了。

  呜!呜呜!

  低沉的号角声响彻。

首节 上一节 595/814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大秦:腹黑始皇,在线吃瓜!

下一篇:炮火弧线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