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清:从金田起义开始 第576节
“拿一把来,朕试试手!”
李奕话音落下,武仲当即点头应是。
然后拿过一支53式步枪递给了李奕。
李奕接过步枪,先是上手掂了掂,然后便是拉开枪机检查。
这把枪的整体质感相当不错!
胡桃木的枪托打磨的十分光刷,且还刷着桐油,扳机,枪栓等构件,也是十分精巧,摸起来完全没有毛刺。
简单检查一下之后,李奕亲手拿起几枚子弹装填。
完成装填,拉栓上膛,李奕举枪瞄准前方。
然后扣动扳机!
啪!
脆响声中,一面靶子应声倒地。
李奕拉开枪栓,金属弹壳抛飞出来,随后再度上膛。
啪!
又是一声脆响,靶子应声倒地。
接连开了五枪,枪枪命中,李奕放下手中的步枪,微微颔首,对自己在射击方面的天赋感到满意。
随后,笑笑说道。
“呵呵,53式栓动步枪性能不错,造价几何?”
武仲开口说道。
“回陛下的话,当前一支53式栓动步枪的造价大约在三十块银元左右。”
“但是,等到生产线铺开,产量上去,研发投入被摊平,造价应该能降低到10块银元上下,甚至更低。”
李奕闻言,了然的点头道。
“很好,既然如此,那便尽快量产装备军队吧。”
“对了,兵工厂中尽快再扩建几条子弹生产线,等到我军大批量装备53式栓动步枪之后,金属定装弹的消耗量必然大大增加。”
“以如今的产能,只怕是不够。”
在说这话的时候,李奕下意识揉了揉自己被步枪后座力震的生疼的肩膀。
其实,在步枪弹使用无烟火药后,步枪口径采取7.62是有些大的。
小鬼子三八式步枪的6.5口径,其实更适合亚洲人。
但是,大唐现在的转管机枪口径是7.62。
为了实现步枪弹和机枪弹的通用,进而方便后勤,步枪口径大也就大点了。
武仲闻言,当即点头表示明白。
皇帝的指示不管有没有道理,应下就是了。
质疑那是谏臣该去做的事情!
和他没关系。
李奕则是继续视察起了其他的新型武器。
武仲继续向李奕介绍道。
“陛下,这支是53式骑枪。”
“和53式步枪比起来,主要是枪身长度大大缩短,方便马背上使用。”
“该款骑枪的全枪长度仅为650毫米,只有步枪的一半,但也正因为如此,53式骑枪的射程要比53式步枪短一些。”
“有效射程只有300米!”
李奕闻言,只是点头。
关于骑枪的射程比步枪短,李奕并不怎么在意。
因为,骑兵骑在马背上的时候,你不管是300米外开枪,还是400米外开枪,其实没什么区别。
因为压根不可能打的中!
所以,也不差这么点!
“陛下,该款机枪被任命为53式机枪。”
“是我们针对原来的元年式机枪做出的改进款。”
“最该的改进在于整枪重量,我们对元年式机枪的整体结构进行了重新设计和简化,整枪重量从80公斤,降低至了52公斤。”
“哪怕是加上机枪底座,整体重量也不超过一百公斤。”
“大大增加了重机枪的机动性!”
“除此之外,就是该款机枪的射速也是有所提升,从六枪管增加至8枪管,从原来的每分钟300发,提升到了每分钟500发,火力压制效果更加突出。”
李奕微微颔首,随后又亲自上手体验了一下改进款的转管机枪。
听着机枪倾泻火力的哒哒声,李奕脸上是明显的笑容。
随后,武仲又继续介绍道。
“然后,就是这一款新式机枪。”
“该款机枪的整体结构和之前的需要人来进行转管才能连射的转管机枪完全不同,该款机枪采用火药燃气为能源,驱动枪机结构进行供弹。”
“换句话来说,这完全是一挺划时代的自动武器。”
“该款机枪的口径为 11.43毫米,枪重65公斤,采用枪管短后坐式自动方式,水冷枪管。”
“供弹则是采用容弹量为333发6.4米长的帆布弹带供弹,弹带可以接续,理论最高射速 600发/分。”
“可以单发射击,也可以连射进行火力压制,甚至还可以调整射击为慢射速,以每分钟100发子弹的射速进行射击。”
“……”
摆在李奕面前,乃是一款类似于马克沁机枪的重机枪。
但是,这其实是景山兵工厂自己搞出来的研发成果。
为了锻炼大唐兵工厂的研发能力,李奕只是给了他们一个大概的设计思路。
至于说具体的图纸,设计方案,则全部都是景山兵工厂这边的技术员自己搞定。
并且,成果还相当不错!
……
PS:今天就一章了。
第430章 迫击炮和鱼雷
李奕微微颔首,然后又接着看起了兵工厂的其他研发成果。
比如说新型手枪,霰弹枪等。
很快,李奕便走到了一门火炮前方。
武仲赶忙上前几步,开口介绍道。
“陛下,这门火炮被命名为51型150毫米舰炮。”
“该火炮口径为150毫米,适用爆炸弹,破甲弹等多种类型炮弹。”
“炮管倍径为30倍,有效射程3公里,射速两分钟一发。”
“连带炮塔设备,整体炮重为11.25吨。”
“有效射程范围内,只要取得命中,便可对敌军战舰造成毁灭性杀伤。”
“即便是加装了防护钢板的蒸汽铁甲船,一但被炮弹命中,也将受到重创。”
唐军现在的火炮主要分为两种。
一种是陆炮,一种是舰炮。
其中,陆炮的口径主要有75,100,120,150等几种。
其中75口径的火炮为步兵支援炮,口径较小,机动性较高,打直射弹道,主要用于短距离支援步兵火力。
100口径的则属于野战炮,虽也是直射弹道,但比起75口径的步兵支援炮来火力和射程都要稍强。
120和150口径的火炮,则属于重炮了。
可以打直射弹道,也可以打曲射弹道,威力也较为可观。
再往上的口径,不是造不出来,而是造出来也没必要。
火炮的口径再大些的话,重量就太重了,转运起来太过困难,甚至跟不上部队的行军速度。
不适合步兵使用!
但对于舰炮来说,150的口径只能算是刚刚开始。
且火炮倍径也是开始直线上升。
以这个时代的技术条件,很难控制火炮重量,陆炮的倍径顶天了到二十,再大就转运不了了。
可舰炮呢,四五十倍的倍径比比皆是。
因为,舰炮是不用顾虑转运问题的。
追求口径,追求杀伤就对了。
李奕看着自己面前的这个庞然大物,上手摸了摸,感受了一下金属冰冷的触感。
然后说道。
“开两炮试试!”
武仲闻言,当即点头应下。
然后开始筹备火炮的试射。
上一篇:大秦:腹黑始皇,在线吃瓜!
下一篇:炮火弧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