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反清:从金田起义开始

反清:从金田起义开始 第424节

  而进犯天津的唐军不过数千之数,或可占据天津,但却绝对无力进犯京师。

  明眼人都能看得出来,现在的唐军也有点打不动了。

  既然如此,自然是可以谈一谈的。

  即便谈不拢,奕也不觉得唐军敢用数千人来打大清的京城。

  胜保看完军报,脸上是明显的激愤。

  “皇上,这沙俄是什么意思?”

  “欺我大清无人乎?”

  “奴才愿领一支八旗新军北上出关,驰援黑龙江,让那些毛子见识见识我大清勇士的厉害。”

  “还望皇上恩准!”

  和唐军打的勇气胜保没有,但说起打沙俄来,他还是不怂的。

  既然当年圣祖爷能打服沙俄,那现如今的大清同样可以。

  奕闻言,思索一阵之后说道。

  “可以,但是,等你率军抵达关外之后,不要急着去同沙俄发生冲突。”

  “先同那边接触一下。”

  “能谈的话,就先谈一谈!”

  “我大清当前之主要精力,依旧要放在经营开垦关外上,并没有多余的精力去发动战争,同沙俄争夺北边的荒地。”

  当年康熙远征雅克萨,大军为了维持后勤,便已经能够算是劳师远征了。

  要知道,当时大清可是才刚入关没多久,关外还没有彻底荒废。

  这时候康熙远征雅克萨,是能够此乃关外就近调粮往前线运输的。

  可即便如此,雅克萨之战满清满打满算也就拉过去几千人和沙俄开片。

  可现在呢?

  关外几乎已经彻底荒废,满清失去了从关外就近补给前线的能力。

  若现在要再打雅克萨之战,清廷想要维持大军后勤,所需付出的代价只会更大。

  这种情况下,如果可以谈判的话,奕并不想和沙俄爆发冲突。

  否则,即便仗能打赢,也将拖慢清廷开发关外的进度。

  胜保闻言,当即抱拳应下。

  ……

  鹅毛大雪飘飘洒洒的降落人间。

  一夜之间,整个天地都银装素裹,白茫茫的一片。

  等到第二天天亮,风雪才逐渐消停。

  嘎吱!嘎吱!

  人踩在雪地上的嘎吱声不断响起。

  厚厚的积雪上被人踩出了一条小道。

  黄河沿岸,灾民们正在冒着严寒,推着推车往黄河大堤上转运修补大堤用的建筑材料。

  “快!大家都加把劲儿!”

  “前面就是工地了,工地上有热腾腾的姜汤等着咱们呢……”

  带队的灾民扯着嗓子大喊。

  众人闻言,齐齐应了一声,继续推着建筑材料往大堤方向行去。

  虽气候严寒,但灾民们干起活儿来却是热火朝天。

  修黄河大堤,是关乎所有人切实利益的事情。

  如果黄河大堤不趁着冬天枯水期修好,等到来年涨水,只怕要再生水灾。

  到时候,受苦的还是他们这些居住在黄河沿岸的灾民。

  很快,灾民们便抵达了黄河大堤上。

  几名小吏上前来简单检查了一下建筑材料,然后给灾民们一人发了一块刻字的竹简,算是凭证。

  有此凭证,他们就能去地方官府领取粮食,衣物,木材,煤炭等过冬所需的物资。

  甚至是凭借凭证,向官府兑换无主土地的使用权。

  大唐在山东赈灾,自然不会只是简单的施粥。

  李奕虽然在意灾民,但也不想用大唐的民脂民膏,去养那些只想吃白饭的懒汉。

  大唐官府的施粥只针对那些活不下去快饿死的灾民。

  一般而言,施粥的时间也就一个月。

  简单来说也就是,朝廷免费让灾民吃一个月的粥,算是福利。

  一个月的免费施粥吃完,便不能再赖在难民营中吃白食了。

  赈灾的模式,也就从施粥,变成了以工代赈。

  从这时候开始,灾民们需要参与到黄河大堤的修复工程中来。

  借此来换取养活自己家人所需的粮食和物资。

  以及,兑换朝廷手上的无主之地的使用权。

  山东属于北方的人口稠密区,按理来说应该是没有无主之地的。

  但是,一场人祸天灾之后,灾区百姓死伤严重,自然也就空出了很多无主之地。

  所以,李奕便将这些无主之地给利用了起来。

  用于调动灾民们参与灾后重建工作的积极性。

  至于说是否会有人不愿干活,只想吃白食,薅朝廷的羊毛?

  答案是肯定的。

  有的人就是懒,宁愿每天半饱不饱的吃朝廷的赈济,也不愿去干活为自己和家人争取更好的生活。

  但是没关系,对于这种人,大唐也有法子应对。

  徭役了解一下?

  李奕说的只是免灾区三年赋税,他可从来都没有说过要免灾区徭役的话。

  如果灾民愿意接受以工代赈,那自然是最好的。

  李奕乐得通过这种方式,为大唐收拢一波民心。

  可伱要是不愿意,呵呵……

  不好意思,那就只能拉你去服徭役了。

  反正,修复黄河大堤的事情拖不得。

  整个灾区的所有民众,都要参与到其中来,谁也躲不掉。

  灾民们接过竹简,珍而重之的收好。

  一人喝了一碗几乎已经稀释成白水了的热姜汤,又推着推车,继续干活去了。

  中国人自古以来都很勤劳,只要给他们一点盼头,一个个比牛马都更能吃苦耐劳。

  更何况李奕现在给的可不只是盼头,而是实打实的甜头。

  不管是生活物资,亦或是土地使用权,这可都是实打实看得见摸得着的甜头。

  虽然昨夜的风雪很大,但今日的黄河大堤工地上,却依旧干的热火朝天。

  在灾民们一声声的号子声中,高耸的黄河大堤,正在一点点成型。

  站在黄河大堤上,抬眼向四周望去,白皑皑的积雪下,有着点点翠绿。

  那是被积雪覆盖的麦田中,正在风雪严寒的考验下,一点点汲取土地中的养分,期待着来年茁壮成长的冬小麦。

  这片曾被水患横扫的土地上,一种名为希望的东西,正在积雪下酝酿……

第320章 保护生态?保护尼玛个头!

  李奕走在一段新修成的黄河大堤泰安段上,视察着工作。

  在他身边,是一队保护他安全的禁卫师士兵,以及负责黄河大堤修葺工作的营建司官员们。

  黄河大堤泰安段负责人韩梁,正在向李奕介绍着黄河大堤的修建情况。

  “王上,自从今年夏黄河自铜瓦厢决口之后,黄河便开始向北改道,大体趋势是借黄河故道,经由大清河入黄海。”

  “但由于黄河故道废弃已久,且大清河的河水容量严重不足。”

  “以至于各支流都出现了河水倒灌的情况。”

  “受此影响,整个黄河故道中下游,几乎全部变成了黄泛区……”

  黄河改道是个大工程,不是一决口,河水一改流向,就能改完的。

  不说别的,光是黄河故道已经几百年没走过水了,河道的情况岂能支撑的住黄河入海?

  河道支撑不住会怎么样?

  溃堤,支流倒灌,乃至于水患扩散,将整个故道所经过的州府都变成黄泛区……

  这个过程中,始终都在进行着。

  直到河水将黄河故道给冲刷的能容纳改道后的黄河经由入海,这个过程才会停下。

  也就是说,现在,黄河其实仍在继续改道,只是随着冬季枯水期到来,没那么激烈了而已。

  大唐现在所做的,便是趁着冬天黄河枯水期,水量减小的档口,抓紧修建大堤,企图人为规束水流,让黄河水流到该去的地方去。

  以加快黄河改道的进度,减少黄河改道对地方的危害。

首节 上一节 424/814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大秦:腹黑始皇,在线吃瓜!

下一篇:炮火弧线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