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反清:从金田起义开始

反清:从金田起义开始 第335节

  李奕最先接见的,便是大唐的参谋部征兵司司长赵正勇。

  赵正勇虽姓赵,但和李奕的母亲赵氏其实并没有关系。

  能混到如今征兵司司长的位置,几乎全靠自己的能力和勤勉,李奕对这个历史无名的“乡野遗贤”非常看好。

  赵正勇在李奕面前坐下,然后递交报告。

  李奕一边翻阅报告,一边询问道。

  “我军今年的征兵工作进行的顺利吗?具体成果如何?”

  赵正勇闻言,没有任何的犹豫,开口回报道。

  “回王上的话。”

  “今年一年我军设于各地的征兵点一共募集兵员73125人,其中有62113人已经完成新兵训练,被用于补充部队战损,和组建新编制。”

  “现已经组成了四个整编师,分别是第十一,第十二,第十三,第十四步兵师。”

  “剩下的11012人则是尚还在接受新兵训练。”

  “征兵司方面已经圆满完成了今年的征兵,以及新兵训练工作。”

  “请王上示下!”

  之所以过去一年只征兵征了七万多人,其实并非百姓不愿从军。

  在中国,只要从军能分田,就绝对不会缺了兵员。

  主要是现在唐军已经过去刚开始那个是个人就要的阶段,开始实行精兵政策,对兵员素质有所要求了。

  比如说,现在唐军的征兵标准就是18岁以上30岁以下,身高1.6米以上,体重一百斤以上的良家子。

  且还对兵员的体能有所要求,必须得在一个小时之内能够跑完十公里负重越野,并且举起一百斤重的石锁。

  也就是说身高过低,身体素质太差,过于瘦弱的兵员,大唐是不要的。

  可即便如此,大唐还是征兵征到了七万人。

  如果李奕肯放宽标准,征兵数翻个几倍也不成问题。

  李奕听完之后,微微颔首说道。

  “做的不错!”

  “这应该只是陆军吧?海军呢?”

  “海军的兵员招募情况如何?”

  赵正勇闻言,不假思索的回道。

  “回王上的话,今年一年海军方面总共募集兵员8790人,大部分都是沿海的渔民和疍民出身,几乎全部精通水性,兵员素质十分优秀。”

  “现如今他们已经被编入了各部,正在熟悉战船和舰炮的操作。”

  李奕微微颔首,然后说道。

  “很不错!”

  “我军今年的扩军进度进展的很不错,孤相信很快就会有他们的用武之地。”

  说罢正事,李奕又同赵正勇聊了一会儿天,这才命他退下。

  在赵正勇退下之后,紧接着进来汇报工作的是大唐军械司司长王傅,以及兵工厂新任厂长梁铭。

  在赵科担任军械司司长的时候,王傅就是他的副手。

  赵科被调走之后,工作完成的相当不错的王傅便被顺势提拔了起来。

  而梁铭,则是技术工人出身的官员。

  其曾经担任过后装火炮,爆炸弹,转管机枪等项目组的组长,积功升迁成为了兵工厂的负责人。

  在李奕这里算是红人。

  待两人坐下之后,李奕开口询问道。

  “先汇报一下我军兵工厂的产能吧。”

  梁铭闻言,当即站出来说道。

  “启禀王上,在过去的一年里,我军兵工厂的规模和产能得到了长足的进步。”

  “截止目前为止,我军兵工厂的工人数量已经达到了1.2万人,共有大小厂房七百余间,各类武器生产线一千二百余条。”

  “除此之外,我军兵工厂的产能也是取得了飞跃式发展,后装步枪的产能扩张为月产7200支。”

  “火炮方面,前装火炮的产能现如今已经大大削减,月产能稳定在了一百门的地步。”

  “而后装火炮的产能则是达到了月产五十门。”

  “除此之外,在火药产能,子弹炮弹产能等方面,我军的佛山兵工厂较之去年几乎翻了两番。”

  ……

  欠白银大佬的加更总算还完了……

  说是欠十章,一共还了十一章,我是真尽力了,现在总算还完了。

  那啥,月末了,还双倍月票期间,求一下月票了。

第255章 年终总结

  今年一年,随着李奕的政策扶持和资源投入,佛山兵工厂获得了长足发展。

  不仅是兵工厂的规模扩张,就连产能也是获得了跨越式发展。

  就拿后装步枪的产能来举例,去年的时候,佛山兵工厂的后装步枪产能才只有每月四千支。

  但在今年,这个产能已经扩充到了每月7200支。

  几乎增长了近一倍!

  进度不可谓不喜人。

  梁铭继续汇报道。

  “其中,后装步枪所使用的纸壳定装弹的产能,已经从每月一百万发,扩充到了每月四百万发。”

  “各类口径的后装金属爆炸弹的产能则是从每月千余发,扩充到了每月八千发。”

  “除此之外,火箭弹,手榴弹等相应武器的产能也均有所提升。”

  李奕继续翻看着报告,脸上是明显的若有所思。

  待到看完报告,听完梁铭的汇报,李奕转头将目光看向了王傅,开口询问道。

  “王司长来汇报一下我军各部当前的军械装备情况吧。”

  王傅闻言,当即神情一凛,将自己手中的报告呈递给了李奕。

  然后开口汇报了起来。

  “启禀王上,根据当前军械司的已知的统计数据。”

  “我军目前完成后装步枪全面换装的部队,一共有四个师,分别是禁卫师,第一师,第二师,第五师,第这几支部队。”

  “除去这四个师之外,第三师和第四师的后装步枪装备率达到了百分之七十。”

  “第六,第七,第八师装备率达到了百分之五十,差不多两人一条枪。”

  “剩下各部的后装步枪装备率则是在百分之五到十左右。”

  之所以不全面换装,当然不是李奕不想。

  而是目前佛山兵工厂的产能提升速度,依旧跟不上唐军的扩军速度。

  并且,为了尽可能发挥后装枪的火力优势,李奕始终是紧着精锐部队优先换装。

  其余各部则是先换装一部分,其余人等则是继续使用前装枪和冷兵器混用。

  而那些新组建的新兵编制,百分之五到百分之十的装备率。

  这都不能叫装备。

  最多算是给发的训练器材,让他们先熟悉一下后装枪的使用,方便后续大规模换装。

  李奕听罢,只是微微点头。

  然后继续询问道。

  “那后装火炮和元年式重机枪的装备率呢?”

  王傅稍稍回忆了一下,然后说道。

  “回王上的话,关于后装火炮的装备,我军这边已经集中组建了两个后装炮团,以及一个后装炮营。”

  “分别为一个50式野战炮团,一个75式野战炮团,还有一个100式榴弹炮营。”

  “这其中50式野战炮和75式野战炮大多都只能作为步兵支援火力使用。”

  “而100式榴弹炮,则是可用于攻坚的重火力。”

  “除此之外,我军剩下的各部炮兵的装备则依旧是以前装火炮为主。”

  很明显,大唐的佛山兵工厂再次成功取得技术突破,研发出了口径更大的后装火炮。

  这100式榴弹炮,便是他们的最新成果。

  如今已经开始量产装备军队了!

  说罢后装火炮,王傅以及汇报起了元年式重机枪的装备情况。

  “而元年式重机枪的则是已经下放到了团一级别,一般而言是一个团配备一个机枪排,下辖三个机枪班,每个班一挺机枪。”

  李奕微微颔首,然后做出指示。

  “接下来的一段时间,军械司方面要尽量优先为两广战区各部补充武备。”

  “至于说湖广战区和江南战区,则是可以先放一放。”

  李奕之所以这样说,原因很简单。

  因为他知道,接下来洋人的远征军如果来犯,那么,广州必然首当其冲。

  作为迎敌的第一线,李奕自然会尽可能的加强广州这边的驻军的武备,为接下来的战事做准备。

首节 上一节 335/814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大秦:腹黑始皇,在线吃瓜!

下一篇:炮火弧线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