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反清:从金田起义开始

反清:从金田起义开始 第320节

  “贼子,尔要杀便杀,勿要那般多的废话!”

  僧格林沁是普通牧民出身,甚至小时候还替他人放过羊,家境如何可想而知。

  只不过,他的运气比较好,被绝嗣的札萨克多罗郡王特纳木多布济收为继子,这才冒了头,得以成为札萨克郡王,成为晚清官场上一个极为重要的人物。

  他格林沁能从一介贫苦牧民,摇身一变成为郡王之尊,可谓是深受皇恩。

  不管是出于本心,亦或是为了名声,僧格林沁几乎都不可能背叛大清。

  他会做出这样的选择,李奕是可以理解的。

  一旁的琦善闻言,却是一脸纠结,他本来是想投降保命的。

  这货在鸦片战争期间,能因为畏惧英夷兵威,就能擅自和英军谈判,签订《穿鼻草约》,擅自割让香港。

  在太平天国破江南大营之时,他能在扬州不战而逃,退守淮安。

  为了保命,他琦善什么事情都能做得出来!

  只是,僧格林沁表态的实在太快,太坚决,直接把琦善给架了起来。

  但在纠结一阵之后,琦善还是开口说道。

  “小人,小人愿弃暗投明,归降大唐,还望王上宽恕前罪……”

  最终琦善对活命的渴望,还是压过了脸面。

  他可不想和怡良一样,被押上刑场去凌迟处死。

  僧格林沁闻言,瞬间转过头来。

  一脸不敢置信的望着琦善,那眼神仿佛是在说。

  你踏马还是个人?

  我一个蒙古人都愿为大清赴死,结果你这个满人却是贪生怕死,屈膝降贼,你踏马还要脸吗?

  “琦善你要降贼?你这么做对得起大清,对得上皇上吗?!”

  僧格林沁怒视琦善,开口呵斥。

  琦善闻言,只觉面上无光,但还是厚着脸皮说道。

  “我琦善为大清操劳了半生,如今战败被俘,也并非我的错。”

  “我也该为自己考虑考虑了!”

  语罢,琦善又将目光看向了李奕,眼神中满是期许。

  李奕见此,笑盈盈的说道。

  “恭喜琦善你做出一个正确的抉择。”

  “相信大唐一定不会亏待你这样的人才的……”

  虽然日后对琦善很大概率是被高高挂起当个吉祥物,但这并不妨碍李奕当着他的面说几句好话。

  反正这玩意又不要钱,当然不需吝啬。

  语罢,李奕又将目光看向了僧格林沁,然后说道。

  “孤希望僧王能再好好考虑一下归降我大唐之事。”

  “若僧王肯归降,孤可以保证官职爵位均不会亏待,将来大唐北伐草原之时,也会善待科尔沁部……”

  李奕虽然不太喜欢僧格林沁这个满清忠犬,对科尔沁部这个满清的铁杆狗腿子更没好感。

  但政治嘛,只讲利益,不讲好恶。

  若僧格林沁这个札萨克郡王可以做大唐的带路党,那么大唐北伐草原时,所要面临的阻力将会小很多。

  并且,在政治上也能对清廷造成巨大打击!

  所以,李奕愿意耐着性子招降僧格林沁。

  只是,僧格林沁闻言却依旧不为所动,只是冷哼一声道。

  “唐贼,要杀就杀,莫要多做聒噪,羞辱本王。”

  “本王宁愿赴死,也绝不会和琦善这贼子一般屈膝事贼的!”

  僧格林沁的态度很是坚决,李奕见此,也就不再坚持,只是摆手命人将僧格林沁和琦善都给带下去。

  然后,他将目光看向了一旁的阿礼国和泰勒两人。

  不等李奕说话,便见阿礼国主动开口说道。

  “尊敬的国王陛下,我是大英帝国新任驻华公使阿礼国,我想此前发生的事情应当都是误会。”

  “为了大英和大唐的传统友谊,我们应该放弃敌对行为,携手走向未来……”

  阿礼国明显是在扯犊子,想要缓和一下氛围,生怕李奕会像杀文翰一样杀了他。

  李奕闻言,只是冷笑着说道。

  “是吗?”

  “误会?孤看不见得吧?!”

  “你们英夷不是已经组织了联军,想要远征我大唐吗?”

  “别告诉孤,你们英国费尽心力联合欧洲各国组织联军,然后派遣联军远跨重洋前来东亚,是来和孤开玩笑的!”

  李奕对英国人是真没好感。

  向中国倾销鸦片这种害人的东西被查禁之后,选择对中国开战,发起鸦片战争也就罢了。

  还在广州之战爆发时,选择站在满清一边对抗大唐。

  如今更是亲自下场帮着满清同太平天国以及大唐作战,甚至还准备派遣远征军来东亚征伐大唐。

  双方现在完全处于敌对状态。

  可是,即便如此,阿礼国在战败被俘后,竟然还有脸说什么这是误会。

  可见这些昂撒人究竟有多不要脸,有多恶心!

  李奕是真的烦透了他们。

第243章 江宁改名

  阿礼国闻言,当即无言。

  但为了活命,他还是昧着良心说道。

  “尊敬国王陛下,我愿意为这件事从中转圜,利用自己的能量促成大唐和大英的和谈,以免战火重燃。”

  李奕闻言,只是撇了撇嘴说道。

  “真的吗?”

  “孤不信!”

  李奕不信阿礼国这个驻华公使能有这么大的能量,改变英国本土内阁和议院的决断。

  还有就是,即便阿礼国能改变英国本土的想法,这一战其实也无法避免。

  举个不恰当的例子,正如六大派围攻光明顶,六大派从全国各地往光明顶赶,刚开始可能还是打着去凑凑热闹的主意,不一定动手。

  但是,当六大派从全国各地跋山涉水赶到光明顶之后,耐心早就被遥远的路途给消磨殆尽。

  之前凑凑热闹的想法早就消失了。

  现在他们只想除魔卫道,干死魔教!

  否则的话,他们这一路上的罪岂不是白受了?

  这次英国组织联军前来远东进犯大唐也是同样的道理。

  我在海上漂了这么长时间才赶到东亚,结果你说不打就不打?

  这仗要是不打,那老子这一路上的罪岂不是白受了?

  所以说,这一仗是必打的!

  在双方没分出个胜负之前,即便维多利亚女王亲自下令,都不可能进行和谈。

  原因无他,组织联军进行远征前期投入实在太多,沉默成本太大。

  谁也担不起劳师远征,然后中途收兵不打了的责任。

  上一个敢这么玩儿的,还是周幽王,嗯烽火戏诸侯的那位。

  阿礼国闻言,用力点头道。

  “国王陛下,我愿意向上帝发誓,我所说都是真的。”

  “如果我对尊敬的陛下有所欺骗,便让我死后下地狱去与撒旦为伍!”

  为了活命,阿礼国毫无心理压力的拿上帝发誓。

  他琢磨着,先活下来再说,大不了等他回到欧洲之后,多买两张赎罪券!

  相信上帝一定会原谅他的!

  李奕闻言,差点气笑,但最终还是没有发作,而是说道。

  “呵呵,孤确实需要同你们英夷谈判。”

  “但不是现在!”

  “你啊,还是乖乖进大牢里待着吧!”

  按照李奕的估算,由英国牵头所组织的新十字军,最早在年后就会抵达广州,最迟也超不过昭武三年的年中。

  也就是说,大唐和洋人的第二次战争就要来了!

  此战唐军陆战稳赢,对于这一点李奕是有把握的。

  内河和近海作战大概也问题不大。

  唐军的海军舰队虽然大船没几条,但能发射火箭弹的舢板船随随便便就能凑个几千条。

  真要是在内河和近海打起来,光靠火箭弹的数量,唐军也能堆死洋人的远征舰队。

  可洋人又不傻,近海打不过他们可以往外海跑。

首节 上一节 320/814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大秦:腹黑始皇,在线吃瓜!

下一篇:炮火弧线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