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反清:从金田起义开始

反清:从金田起义开始 第303节

  吕贤基和赵瑜铭闻言直接愣在了原地。

  好家伙,他们这些汉臣还想着要守城以报大清呢,结果福济这个满人先降了?

  更重要的是,你丫贪生怕死投降事贼也就算了,你踏马来庐州城下招降是几个意思?

  生怕庐州能守住是吗?

  这踏马的叫个什么事情啊!

  ……

  今天918,铭记历史,勿忘国耻!

第229章 福济:识时务者为俊杰!

  吕贤基和赵瑜铭两人均是神色大变,跟着李鸿章往另一段城墙跑去。

  他们在到达相应位置之后,抬眼往城外望去,只见福济正被几名贼兵簇拥着,站在城外冲着庐州城大声呼喊。

  “弟兄们,大唐王师杀来了,庐州守不住了,大家都降了吧!”

  “我这个满人都降了,你们这些汉人还犟什么呢?你们又不是八旗,为了八旗的江山把自己的命搭进去真的值得吗?”

  “都投降吧,大唐天兵一定会善待大家的!”

  福济扯着嗓子大声喊,声嘶力竭。

  虽然离的不算近,但庐州城墙上的清军士兵却也是能听得清福济在喊什么。

  听着福济的喊话,清军士卒们纷纷脸色变幻。

  因为,福济的话实在是说到他们的心坎里了。

  是啊,就连福济这个旗人出身的安徽巡抚都降了,他们这些汉人大头兵还有什么理由继续坚守庐州?

  豁出自己的性命来保卫八旗的江山,真的值得吗?

  城外的福济继续扯着嗓子大喊道。

  “吕大人,赵大人可在城头?”

  “听我一句劝,都降了吧,大唐的王上求贤若渴,只要诸位肯降,将来绝对缺不了高官厚禄……”

  “识时务者为俊杰啊!”

  城头的吕贤基和赵瑜铭等人也是面色不断变化。

  不得不承认,就连他们都被福济给说的心动了。

  “吕大人,福济如此作为,庐州只怕是不可守了,我等该如何是好?”

  赵瑜铭有些慌乱的说道。

  随着福济在城外劝降,庐州守军的军心开始明显动荡。

  那些守城的兵士看向他们几人的眼神已经有些不对了。

  说不准正在盘算着拿了他们,去向大唐投降请赏的事情。

  吕贤基闻言,下意识打量了一眼四周。

  他还没来得及说话,一旁的李李鸿章便开口说道。

  “大人,不若投降吧。”

  “庐州守不住了,安徽只怕也要沦陷,我等乃是安徽籍,宗族亲眷,身家性命皆在安徽境内,我们即便不为自己考虑,也得为宗族亲眷考虑不是?”

  “这个时候可不能犹豫,行事当果断才是!”

  李鸿章这个人对大清其实也就那样。

  忠心肯定是有的。

  否则的话,他为了组织安徽团练不至于打算毁家纾难。

  但死忠却也不至于。

  否则的话,现如今他也不会眼见事不可为,干脆决定投了。

  嗯,要知道,历史上的东南互保可就是老李头牵头搞出来的。

  要说搞出东南互保,关键时刻背刺慈禧的老李头对大清有多忠心,那就是搞笑了。

  而他李鸿章之所以打算毁家纾难练团练,说白了就只是想要往上爬。

  既然现在大清这边事不可为,李鸿章便决定要换一个赛道试试。

  没准就成了呢?

  反正他想要的也只是往上爬,至于说究竟是在大唐还是大清,那是无所谓的。

  吕贤基闻言,刚想要呵斥李鸿章大胆,转头便看到了一旁的赵瑜铭也是眼巴巴的看着自己。

  赵瑜铭虽然是安徽布政使,算得上是大权在握,但献城投降这种事情,却也不是他一个人能够说了算的。

  如果能够得到吕贤基的支持,自然是再好不过。

  更远处,那些守城兵丁也是将目光看了过来。

  虽然没有明说,但他们的态度展露无疑。

  你吕大人要是不降,那我们可就要拿你当投名状了。

  吕贤基张了张嘴,最终还是开口说道。

  “唐军来袭,庐州危若累卵。”

  “我等做父母官的,岂能坐视庐州百姓横遭兵祸?为了庐州百姓,这献城而降的坏名声,我等背了也无妨。”

  吕贤基不是城外那个没皮没脸的福济,他还是要脸的。

  他虽然投降,但却嘴硬的表示自己这不是贪生怕死,不是贪图荣华富贵。

  而是为了庐州百姓考虑。

  一旁的赵瑜铭也是颇为认同的点头说道。

  “是啊,为了庐州百姓,我等做父母官的哪怕背上些非议也无妨。”

  虽然他们平常时候贪污腐败,徇私枉法,但在今天,在这个时候,他们可都是一心一意为庐州百姓考虑的父母官。

  还有就是,谁要是敢在这个时候站出来反对投降献城,那他就是为了自己的一己私名,要陷庐州百姓于不顾。

  吕贤基和赵瑜铭等人,便可以光明正大,名正言顺的为了庐州百姓而杀之了!

  其余几名官员闻言,也是纷纷开口附和,表示为了庐州百姓,他们愿意背此骂名。

  吕贤基深吸一口气,转头对一旁的李鸿章说道。

  “渐甫,你这便代表我和赵大人出城一趟,去同城外的唐军商议投降献城的事宜。”

  “告诉城外的唐军,除非他们答应入城之后保持军纪,善待我庐州百姓,否则,本官宁愿与城同殉,也不会向他们投降。”

  李鸿章闻言,当即面带喜色的点头道。

  “大人放心,下官明白。”

  李鸿章知道,这是吕贤基在给他露脸的机会。

  否则的话,像是这种商议投降事宜,没有风险且能积攒资历的机会,可没那么容易到他手上。

  ……

  安庆城外!

  重炮的轰鸣声响起,唐军的攻城部队在火炮和火箭弹的掩护下完成登陆。

  向着安庆城冲去!

  轰!轰轰!

  接连几发炮弹射去,安庆的城墙上被实心炮弹砸出一个个坑洞。

  就连城门楼子也是在炮火集火之下被轰塌。

  在火炮的掩护下,唐军的攻城部队开始向着安庆城墙发起了攻势。

  “杀啊!”

  “杀清妖,分田地。”

  “大唐万岁,王上万岁!”

  “……”

  整个安庆城外,到处都是震天动地的喊杀声。

  李奕正举着望远镜观战,远处跑来了一名通信兵。

  通信兵飞奔至李奕面前,开口说道。

  “报!”

  “启禀王上,江北庐州急报。”

  “庐州大捷,我军成功攻克了安徽重镇庐州,俘获清军若干……”

  李奕闻言,脸上的表情先是错愕,旋即便是欣喜。

  自从咸丰元年太平军主力东征之后,安徽一省的省府便被咸丰从安庆改为了庐州。

  并且,庐州还是当前清廷在安徽的后勤重地,几乎整个安徽各府的粮草都是先汇聚到庐州,再向安庆等地进行转运的。

  若张乐行他们能在此刻成功攻取庐州,那对大唐来说,确实是一件好事。

  别的不敢说,最起码大唐东征战事发动时,不用担心江北的清军来袭扰唐军粮道了。

  从通信兵手上接过战报,李奕翻阅了起来,只是他的脸色开始逐渐变的古怪。

  因为在这封战报中,张乐行和陈承瑢他们对庐州之战的描绘很是简略。

  【满人出身的安徽巡抚福济战端未开便弃城而走,出城后被唐军生擒,为了保命,果断出面替唐军招降庐州,随后,庐州归降。】

  李奕有些咋舌,这福济还真尼玛是个人才啊!

  他原本还以为张乐行他们要打庐州这座坚城,得付出不少流血牺牲。

首节 上一节 303/814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大秦:腹黑始皇,在线吃瓜!

下一篇:炮火弧线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