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清:从金田起义开始 第130节
“第六,今后大英对清国,要有片面最惠国待遇……”
刚刚文翰之所以晾了伍崇曜这么长时间,不光是为了拿捏伍崇曜,其实他是召集包令等英国驻港的官员们,商议这些条件去了。
嗯,这些条件差不多也就是第二次鸦片战争后,英国人在《北京条约》和《天津条约》中所提出的相关要求。
说罢这些,文翰继续说道。
“如果广州方面可以答应这些条件,那么,本督便可以做主答应借师助剿的事情。”
“当然,军费清国方面肯定得出!”
伍崇曜闻言,忍不住嘴角一抽。
这样苛刻的条件不是他一个商人能决定是否答应的。
甚至就连广州将军都不一定能做主……
深吸一口气,伍崇曜只是开口说道。
“还望总督阁下稍待,兹事体大,在下无法擅专,尚需去请示将军大人。”
文翰闻言,端起面前的咖啡杯喝了一口,然后说道。
“请便!”
伍崇曜抱拳告辞。
……
在伍崇曜离开之后,文翰召集了政务官密迪乐,驻军长官何伯,广州领事包令等重要官员议事。
“文翰爵士,你说清国方面会答应我们的要求吗?”
广州领事包令开口询问道。
文翰很有底气的说道。
“那是当然,据我所知,现在叛军已经打到了肇庆,而肇庆距离广州府仅一步之遥。”
“清国的广州将军如果不想丢掉自己的驻地,只有答应我们的要求这一选择。”
“现在我们所需要做的,不是清国方面会不会答应我们的要求,而是尽快做好武力干涉广州局势的军事准备。”
“何伯上校,你立刻去军营召集部队,做好随时出兵武力干涉广州局势的准备。”
何伯闻言,当即点头道。
“爵士放心,我明白!”
文翰点点头,忽然像是想起来了什么,转头又对包令说道。
“包令领事,你再派人去和叛军联络一下。”
“向叛军也提出我们的要求试试,看叛军怎么说。”
“虽然清国那边大概率会答应我们的要求,但我们最好还是做一下两手准备。”
第116章 英使来访
文翰缓缓吐出一口浊气说道。
“现在清军南方的局势实在是太糟糕了,即便我们大英武力干涉,清国也不一定能保住广州。”
“万一清国最后没能保住广州,那我们就要做好和叛军进行接触的准备。”
“当然了,叛军毕竟和清国不同,给他们的条件苛刻一些也无妨。”
说白了,文翰这是准备两头下注。
即便清国那边答应了他的要求,他也不一定会出兵帮助清国,而是会再看一下叛军给出的条件再说。
清国和叛军谁给的条件好,那他就帮谁。
洋人嘛,就是这样的。
唯利是图,见利忘义,他们在乎的只有利益,只要有利益,信誉那就是擦屁股纸。
包令闻言,微微欠身应了一声是,然后转身离去。
……
在离开总督府之后,伍崇曜没有停留,一路快马加鞭返回了广州城,回到了广州将军府复命。
“回禀将军大人,英夷那边松口答应了我大清借师助剿的请求。”
“但却提出了好些颇为苛刻的条件……”
伍崇曜来到穆特恩,叶名琛,柏桂三人面前汇报道。
穆特恩闻言,开口询问道。
“什么条件?又能有多苛刻?”
他做了这么多年的广州将军,和英夷接触颇多,对于英夷的贪得无厌,他早已有了心理准备。
伍崇曜闻言,开口复述起了文翰所提出的要求。
“首先,英夷便是要求我大清再次割地……”
片刻之后,听完英夷要求的穆特恩,叶名琛,柏桂三人皆是面面相觑。
他们曾设想过洋人提出的条件会很苛刻,但却没想到会苛刻到这般地步。
就连柏贵这个历史上出了名的汉奸投降派,一时间都感觉有些无法接受。
“这……这英夷也太过分了些吧?”
叶名琛一言不发,只是冷着一张脸,完全不做表态。
从他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英军攻陷广州时的“不战、不和、不守,不死、不降、不走”,以及被俘后不食英粟的表现来看,他这个人其实很别扭。
贪生怕死,但又顾惜名节,不愿承担责任,却又想有一个好名声。
也正因为如此,他的做法才会显得很矛盾。
而现在,他顾惜名节而又贪生怕死的一面开始显现了出来。
叶名琛不想因为答应英夷的无理要求,而被骂做卖国贼,但也不想因为拒绝英夷的要求,而导致英夷拒绝借兵,以至于广州沦陷贼手。
是故,他保持了沉默。
且不管谁来问,他叶名琛都不会在这件事上有所表态。
穆特恩也是忍不住呲牙道。
“英夷的要求实在是太过分了,这些条件本将军实在无法答应。”
穆特恩也是有些不敢答应英国人的这些要求,一是害怕朝中后续问责,二是害怕自己被骂国贼。
片刻之后,柏贵咬咬牙开口说道。
“不若,我等先召集民团守守看吧。”
“万一广州能守住呢?”
“若实在守不住,再答应英夷的这些条件借兵不迟。”
穆特恩闻言,也只能是点头道。
“也只好如此了!”
“传令下去,召集诸将准备商议守城事宜吧。”
又思索了一阵,穆特恩开口说道。
“传令给虎门沙角等炮台,让他们将各炮台上的岸防炮都给转运到广州来,当做城防炮用。”
“炮手也一起来,协助广州守城……”
……
肇庆城外,光复军重兵云集。
看着远处的那座城池,李奕意气风发的开口询问道。
“诸将,谁愿替本督取下此城?”
李盛,王安,赵祥等诸将纷纷请战。
罗大纲也是开口说道。
“大都督,末将自率军来投,尺寸之功未立,便忝居如今之高位,实在惭愧。”
“还请大都督给末将一个报效的机会!”
李奕闻言,思索一阵之后说道。
“好!”
“那此战便交由罗旅长来打。”
“务必一战取胜,不得有误。”
罗大纲闻言,当即抱拳道。
“卑职遵命!”
李奕微微颔首,然后转头对光复军的炮兵指挥白光祯说道。
“炮兵方面也要做好准备,为我军的攻城部队提供火力掩护。”
白光祯闻言,当即抱拳道。
“大都督放心,我军炮兵最近刚得了两门十五斤炮,如今,正好拿这肇庆城练练手。”
十五斤炮,是光复军兵工厂的最新产品,对标的就是西方的16磅炮。
连带火炮本身,外加炮车等配套设施,全重达到了惊人的3000斤。
这样口径的火炮已经不能够被称为野战炮了,一般只会被当做要塞炮和舰炮使用。
开起火来威力相当的惊人!
只是可惜,该款火炮尚且处于技术摸索的阶段,未能真正的定型量产。
这两门十五斤炮便是被送来前线战场,做技术验证的。
上一篇:大秦:腹黑始皇,在线吃瓜!
下一篇:炮火弧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