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警察啊,犯罪技能系统什么鬼 第141节
顾一鸣当兵出身,正常这个点对于年轻人来说,可能是夜生活的刚开始。
但江一见到顾一鸣的时候,他脸上已经带着一丝的困意。
不过喊他的人是发小,顾一鸣二话不说就穿上衣服出来了。
这要是换做别人,他指定是不出来的。
不管是对江一来说,还是对顾一鸣来说,都是第一次来洛西县。
这人生地不熟的,又是大晚上的,两个人就漫无目的的沿着街道走,寻思着看到什么饭店、小摊还营业,随便对付两口得了。
距离中秋节虽然还有一个月,但是夜空中的明月,已经很圆整了。
行走在月色之下,颇有一种古人深夜睡不着觉在外面遛弯的诗意。
“案子既然破了,能不能讲讲细节啊?到底谁杀的那女的?”
“还没结案,按理说是不能透露的,不过凶手已经落网了,说一句凶手是谁也不算违规,你可以猜猜。”
“男朋友?”
“不是,不过比较接近了。”
“那是男朋友的狐朋狗友?对这女的图谋不轨?然后女的誓死不从,凶手就一气之下将其杀害?”
“想象力很丰富,再补充几句一部狗血伦理小说就要出来了,可惜还是猜错了。”
“那是....路人?见色起意?”
“也不是,凶手是男朋友的父亲,至于具体的细节......我就不能透露了,你可以继续发挥你的想象力大胆猜测一下。”
第150章 家门口的命案?
在洛西县待了一晚上,第二天。
江一跟顾一鸣各自躺在自己的床上还在呼呼大睡时,房间门忽然被人从外面敲响了。
“江一,是不是有人敲门?”
顾一鸣虽然早睡,但愣是不早起,迷迷糊糊的冲着江一喊话。
“有吗?我怎么听不见。”
江一自然是听见了,但为了不去开门,愣是装做什么都没听到。
“你逗我呢吧,这么大的声音你听不到?”
顾一鸣本来都把头用被子给蒙住了,一听江一这么说,掀被而起。
“哪有人敲门啊,你他妈幻听了吧。”
江一继续躺尸。
“还我幻听?你等着,我给你开门让你看看是不是有人敲门。”
顾一鸣把裤子给套上,上半身还是裸着,提上拖孩就去开门了。
“警察同志,你敲错房门了吧?我们这儿没找小姐。”
一开门,见到门外站着的是穿着警察制服的民警,顾一鸣赶紧解释。
“江一没在这个屋???”
利国涛手里拎着一个袋子,里面装的是送给江一的感谢锦旗。
“啊,你找江一啊,害,我还以为你是来扫黄的呢。”
“一般都是早上查酒驾,扫黄的,还是比较少见。”
利国涛笑了笑,主要是看在顾一鸣是江一朋友的面子上,不然高低得调查一下以前是不是犯过类似的错误。
好家伙,一开门见到警察就直接说没找小姐......
你这不是此地无银三百两吗?
“他是不是还没起?”
“起来了,利队,早上好。”
听到门外是利国涛的声音后,江一穿上衣服就出来了。
“这是......锦旗吗?”
看到利国涛手里拎着个袋子,看那形状,江一隐约猜出来了。
“还真什么都瞒不住你,没错,一大早去找了个印刷店专门制作的,落款是我们洛西县局。”
“落款是洛西县局??”
这下,江一真的被惊了。
他想着落款可能会是县局的刑侦中队,或者顶天就是刑侦大队。
但没想到,竟然能是县局的名义。
这东西制作起来虽然不花什么钱,但是背后的含金量,是助你更上一层楼的必要基础。
更不要说还是这种警务系统内部间主动赠送的锦旗了。
都是当警察的,也不是同一个区域的,正常情况来说,应该是谁都不服谁。
还给你送锦旗?给你送个钟兴许有可能,送锦旗,太少太少。
“这是我们领导.....就是成大队长的意思,他说你是个人才,以后要是我们遇到什么疑难杂症的难案了,估计还得请你来帮我们侦破。”
这看似是送一面锦旗,实际上是在结交人脉。
别说他有没有能力,就凭借着一个最年轻三等功,就已经值得这么做了。
况且江一的办案能力,短短一天,接触过的民警没有一个不说好的。
要是光靠着利国涛主导案件的侦破工作,估计等到凶手都润完了才知道谁是凶手。
“谢谢利队,也谢谢成队长。”
“客气啥。”
“冯春木的小舅子有消息了吗?”
“手机昨天晚上23:04已经关机了,关机前的定位还是在省城,23:01接了一通他老婆的电话,估计是他老婆给他通风报信了。”
“那这么说来,他老婆有包庇罪的嫌疑啊。”
主动给逃犯通风报信,传递情况......结果你人也不跑,就在老家待着。
你这是多不相信警方的办案能力啊。
“有嫌疑,已经派人去旧镇抓人了。”
“那女孩的家里边,知道情况了吗?”
江一有些担心李心如父亲,李看山的精神状况。
就这么一个女儿,被人害死了,而且杀人凶手还是以后的亲家——冯春木的父亲。
“已经安排了几个心理专家去家里边安抚受害家属的心理状况了。”
随着现在人道主义的进一步普及,以前可能这种人员,只有一些一线大城市的地方才会有。
不过现在,洛西县这个五六线的小县城,也已经有这样的专业人士了。
跟利国涛又聊了一会儿,后来,利国涛接到了要开会的通知,打了个招呼便离开了。
案子已经结了,钓鱼钓了个尸体,江一短时间内是不会有再碰鱼竿的想法了。
担心再钓中什么乱七八糟的东西那就不礼貌了。
“要我说你运气不可能有那么差,钓到一个尸体就算了,还能接二连三的再钓中啊?”
周末还有一个下午,今天是多云天,风很大,凉飕飕的,很舒服的天气,顾一鸣钓鱼瘾犯了,下午还想去钓鱼。
对于他来说,见到尸体不是什么稀奇事,没什么可大惊小怪的。
在部队的时候,每次演习都有死亡指标,伤员、尸体,见的次数不算少。
这种场面对于他来说,洒洒水了。
除非江一在鱼塘里面钓了个核弹头,那估计会引起他的震惊。
别的像是尸体啥的对于真正的资深钓鱼佬来说根本不重要。
资深的钓鱼佬只关心今天的鱼开不开口.......
“要去钓鱼你去吧,我下午想要回一趟老家。”
“回老家?好好的回老家干啥。”
“几个月没回去过了,回去看看我爷爷。”
“你爷爷?你这不就见到了吗?”
“去你大爷。”
之所以忽然提议要回老家一趟,还是因为遇到了李看山。
李看山的年龄虽然跟父亲江丰年相似,但是由于半辈子都干农活,所以四十多的年龄,看上去跟江一六十多岁的爷爷,反而挺相似的。
爷爷就是纯真的庄稼人,至今在老家种的还有粮食。
老一辈的庄稼人,住在城市里面天然就不习惯,更别提家里种的还有好几亩地。
虽然几亩地生产的粮食,有可能还不够收割机来收一茬的费用。
不过即便如此,粮食也依旧是要种的。
这是刻在每一个中原人DNA中的基因,粮食大省,历来如此。
正因为他死活不愿意放弃这一亩三分地,不然江丰年、江一也不会让他一个人独自生活在村镇里。
这传出去了,父子俩人在城市享清福,留下一个老爷子在村镇里。
这名声传出去肯定是个人都得骂几句狗东西、没良心、白眼狼......
虽然江丰年和李看山年龄相仿,也算是同一辈分的人。
但江丰年当年上完了专科之后就分配到了厂房,基本算是没接触过农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