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激情年代:开局成为七级工程师

激情年代:开局成为七级工程师 第126节

  昌城汽车厂,厂长办公室。

  “江总工,你来我这边一趟是真难得呀,找我有什么事尽管说,有什么困难我能解决的尽量解决。”

  余开宏笑着开门见山的对来找自己的江成说道,他其实也不想这样直接了当的谈话,是想跟江成闲聊唠嗑一下的。

  但是他现在是真的忙,很多事情要他操心。

  让厂里大量招工,加上让职工加班,但以现在的进度最多增加百分之五十的产量。可广交会那边的订单多的让人难以相信。

  余开宏刚来昌城这边,就把计划产量给提了上去。但以广交会那边的订单来看,那提上去的计划产量也就是一个笑话,他现在想两边都顾及根本不可能。

  关键是现在放弃计划任务订单,厂内也不好安稳。余开宏虽然问上面要来了五十吨粮食,但这是建立在厂内不继续扩张的情况下,能支撑一个月。

  但现在汽车厂必须继续招人,那粮食就撑不了多久了。而且不光是粮食的问题,福利问题也开始出现状况了。

  以前在兵工厂那边担任厂长,厂长是不需要考虑福利方面事情,是有上级部门特殊照顾的。上级部门对兵工厂和军工厂都会有优先调配福利物资的安排,而地方企业工厂是由地方部门安排的。

  但是地方工厂企业的福利一般是分为两种结合,一个是地方部门按照工厂的级别,工人人数和规模统一调配一定的物资。

  这一部分是汽车厂不用操心的,但是地方部门调配的物资不会太多,还需要企业自己想办法去解决一部分。

  现在汽车厂就出现一个问题,计划生产提上去了,意味着很多部门都能获得到汽车,大家还不需要付出什么代价。

  但是才一个月的时间而已,就告诉大家这半年的计划产量可能都要取消,等于大家比以前其实更难获得汽车了。

  而私下汽车厂也没有多少计划外的车辆购买名额,那么问题来了,你汽车厂就算规模再大,为国家创造多么巨大的外汇,跟他们那些部门单位有什么关系。

  “余厂长,也没有什么事,主要是因为科研研发,需要建一座小型的电弧炉。这是申请的文件表格,想找你批示一些。”江成见余厂长这样直接,也就立刻说明了来意。

  “建一座电弧炉?”余厂长有点震惊到,这是汽车厂,他不明白搞一个研发,怎么还要建电弧炉。

  余厂长拿过申请文件开始查看起来,然后皱起了眉头。

  他也是搞技术出身,对于技术研发其实是很支持的。但他也是搞管理的,讲究研发对自身单位的实用性。

  建设电弧炉,竟然是为了把石英砂炼制为硅材料。这对于汽车厂来说投入的有点不合理,硅材料的制造还不属于能使用的工业硅,还要在生产出来的硅材料上面进行纯度提炼。

  但是材料方面不需要汽车厂来自己解决,直接申请采购就是了。如果采购的多了,上面觉得一直这样采购不划算,自然会由上面单位去负责原材料的问题。

  厂里使用硅晶体制造三极管,就这方面也投入了不少资金,不过是在余开宏到任之前就已经弄好了的。

  余开宏也查看了这方面的情况,一个硅晶体三极管,只需要两克多的高纯度硅。一斤高纯硅四百块钱,等于一个硅晶体三极管的硅成本两块钱不到,然后加上制造设备和人工成本。

  一个硅晶体三极管卖十块钱,现在汽车厂的产量每年能达上万辆,这算是值得投的。关键是自己不投也买不到成品硅晶体三极管。

  但是基础硅材料也要自己生产的话,余开宏认为没有必要。一斤硅晶体能解决两百多辆车的启动装置,一百斤能解决两万多辆。

  也就是说只要花四万块钱就能解决汽车厂一年的用量,但是自己生产硅,这还是第一步,后面还要提纯,最关键的还是能直接买到的问题。

  “江总工,这事情我看不急,这硅晶体成品材料也能购买的到,并不影响我们在硅晶体材料上面进行后续的研发。这事情我们以后再找个时间研究研究如何。”余开宏说道。

  江成听到余开宏这样说,神色有点难看起来。他也不是职场小白了,这话看似没有完全拒绝,给你的感觉是延后。

  其实这是大多数领导的一种说话方式,为的只是拒绝的不那么生硬,出现争执的场面。

  “余厂长,我们汽车厂其实对这硅晶体后期使用量非常巨大,我们现在还在研发集成电路系统。一旦研发成功,就需要大量的硅晶体作为芯片材料,然后可以运用在汽车的空调,制动系统~~。”

  江成没有办法的开始跟余开宏解说道,他也知道以现在厂里硅晶体的用量,的确不太适合专门自己去生产材料。

  但是材料要是能自己生产,那就不怕浪费。四百一斤的材料在这个年代知道意味着什么吗,一个普通工人一年都可能挣不到的工资。

  这样贵的材料,对于科研人员进行研究的时候,他们也会小心翼翼的去使用。可能每次要使用多少在研发小组里都要去申报。

  江成在给余厂长讲硅晶体的重要性,汽车厂来制造硅晶体,前期哪怕投入几十万都是值得的。何况只是一个小型的电弧炉,而且国内已经有制造电弧炉的技术了,江成和黄文仪预计把硅材料生产出来,前期投入要不了二十万。

  后面提纯之类的,虽然还要投入,但是在江成看来,跟以后的收益相比,这根本算不了什么。

  余开宏看了看手表,思考了一下江成的话。他是搞技术的,很明白一点就是外行别指导内行。

  但是还有一点,搞技术的人最喜欢用技术来忽悠人。什么集成电力,什么制动电子系统,防抱死装置。

  江成讲的这一切都让余开宏听不懂,余开宏认为自己的技术水平并不低,他可是带着队伍搞过压缩机,搞过发动机的。

  要是江成自己带队去搞什么集成电路,哪怕余开宏听不懂这是什么东西。但凭借江成的资历和成就,余开宏也可能把这个项目给批了。

  可现在不管是材料的制造和集成电路的研发,主导带领人都是江成的学生黄文仪。

  一个大学生,让她主导材料提炼制造,余开宏相信这不算什么。但是余开宏都听不懂的东西,也让她去带队研发。

  余开宏感觉江成就是故意在给自己的学生造势,申报的项目目的不纯。

  “江总工,我看这样吧,我让厂里专门去买一万块的材料,让你的学生去搞集成电路。我这边现在是真的太忙了,你也说了,很多东西都是以后才需要的。万一在今年年底又出现比硅更好的材料呢,有些事情我们可以看的长远,但步子不一定要迈的那么多,可以走一步看一步嘛。”

  余开宏再次拒绝的说道,并且当着江成的面,时不时的看一下手表,意思就是告诉江成,他还有其他事情要处理,没事的话就不要耽误他的时间了。

  江成从口头里掏出香烟,点燃吸了一口,然后也没有吭声,收拾好申报的文件就起身离开了。

  集成电路的研发,主要是芯片的制造。有材料和设备的情况下,投入的金钱倒是要的不多。

  这个项目余开宏是没阻止,但材料制造被拒绝了,江成也知道这是思路和立场不同的问题,可同样也是眼光的问题。

  这让江成挺怀念老周在的时候,他技术不行,但他认可江成的能力,所以江成干什么事情,他哪怕看不懂,也会直接支持。

  现在是大炼钢时代,江成还想老实一点,让余开宏折腾两年再说。因为现在组织部很支持余开宏的做法,认为他的行为是在跟着时代走。

  就连老康,也是尽量配合着他的工作,随他去折腾。

  江成一边往自己的办公楼走去,一边吸着烟。

  忍,还是让他继续折腾,这是一个问题。

  按照江成的想法,其实他是想求稳一两年,前期的扩张太快,需要内部慢慢消化。

  但大炼钢的局势,让他想退缩一下,不想跟局势对抗。所以有一个迎合局势的厂长过来,他其实很开心的,因为他想着等最后这局势过去,厂里出现问题,他再力挽狂澜的出现。

  可退缩不代表技术研发也要受阻碍,碰到一个在技术研发观念不同的人,真是让人头疼。

第202章 等待契机

  一九五八年,五月十三,昌江医院。

  离上次江成去找余厂长已经相隔了十天,对于采购电弧炉制造硅材料的事情,江成暂时选择了忍让。

  但这只是暂时的,江成就算是要反击,也要有一个详细的计划来反击,否则神仙打架遭殃的是普通人。

  汽车厂首先不能乱,而且余开宏为了完成广交会的订单,本来就忙得不可开交。江成要是在这时候不顾大局给余开宏发难,就算能整治的了他,可能也会给汽车厂带来不必要的损失。

  汽车厂可以说是江成一手建立起来的,他可以允许汽车厂出点乱子,但不允许汽车厂出现危机。

  而现在江成对于工作上的事情一点心思都没有了,老二要出生了,他在手术室外焦急的等待着。

  江成其实也想看孩子到底怎么生出来的,这真的不是好色,就是纯粹的好奇。可医院里的人员不让他进去。

  江成就奇怪了,自己媳妇,什么地方他没看过。江成觉得他要是在站在媳妇身边,说不定还能给她力量呢。

  “老师,别急,师母没事的。”黄文仪抱着江平说道。

  “嗯,我也没急,你师母生小孩快着呢,她说她上次一个来小时就把平平生出来了。”江成回应道,他现在是真没担心谭雅萱的安全问题。

  总不能跟黄文仪说他其实是想看谭雅萱怎么把孩子生出来的吧,后世的人脑思路有点跳脱,这个年代的人不懂。

  这次的预产期其实算的挺准的,五月一号过后谭雅萱就没去厂里上班了。

  今天早上江成和黄文仪本来要吃过早饭就去单位的,吃早饭的时候江成还在逗弄着儿子玩,要出发的时候,江成把一岁出头的儿子抱到谭雅萱怀里,谭雅萱也就是使了一下劲,然后就要生了。

  江成和黄文仪两人把谭雅萱送到了医院,然后拿医院的电话给厂里科技办公楼那边汇报了一下情况。

  上午要是有人找江成或者黄文仪有事,在厂里那是找不到了。江成是给郑可打的电话,让她到时候跟江燕和谭悦也说一下。

  江成现在的话是带有一点玩笑的意思,但也算是一种祈祷,希望谭雅萱向上次一样生孩子不会出现什么困难。

  黄文仪听了江成的话,也是笑了笑,然后继续跟江平逗弄着玩。

  很快产科手术室的门就被打开了,出来了一个产科护士。

  “江总工,恭喜你,生产很顺利,母子平安。”

  护士一出来,就跟江成道喜着。

  听护士这样一说,江成也知道谭雅萱又给生了一个儿子,这样的话,她要给自己生三个儿子的目标已经完成三分之二了。

  其实江成想要一个女儿,那种漂亮可爱类型的乖乖女。特别是今天是十三号,给女儿取名叫江十三,等长大了,人家得喊她十三姨。

  这既然老二也是儿子,第二个名字其实也早就定好了。老大叫江平,就是江成希望自己的子女在改革之前平平安安,这老二自然叫江安了。

  黄文仪听到师母顺利产子,也是在边上恭喜着。然后两人在门口又等待了一会,谭雅萱才被推了出来。

  然后送到了产妇病房,像谭雅萱这样生产顺利的,在这个年代大部分人都是当天回家的。

  到了病房后没多久,护士就把刚出生的孩子抱了过来,皱不拉几跟一个小老头一样,六斤二两。

  江成看了一会,毕竟是自己的孩子,刚出生没长开倒是不会嫌弃,但是也不好玩呀。

  “雅萱,让文仪先陪着你,我回去买一只老母鸡然后炖鸡汤过来。到时候再买些糖果给医院的产科医生和护士也发一发。”江成对着谭雅萱和黄文仪说道。

  “老师,要不让我去买鸡和炖鸡汤吧,你在医院陪着师母。”黄文仪开口说道,她认为这些跑腿的活交给她更合适。

  “你不懂,我又不亲自炖鸡,我买只鸡去厂里的食堂,让食堂的何主任去处理就可以了。你师母在厂里除了跟调度科的人关系好,就是食堂那边的人了。”江成笑着拒绝了黄文仪的好意道。

  江成是相信黄文仪会炖鸡,但是手艺肯定没食堂的何主任好。而且江成家里还有滋补的一些药材,就是适合跟老母鸡一起炖,然后适合刚生产的孕妇喝。

  黄文仪听到老师这样说,就没执意要替他去效劳了。

  江成也是看谭雅萱没有其他交代,就离开了妇产科病房。

  这人逢喜事精神爽,江成刚才虽然在病房里没有把老二当宝贝看待,但想到自己又多了一个儿子,这走路也是带劲。

  江成现在依然每个月都会去捕一两次鱼或者打鸟什么的,所以家里的肉票和家禽票一直有不少存留。

  回家后,直接拿了各种需要的票证,还有一些药材就又出门了。药材是上一年从广州回来的路上,在清江县药材商店就配好了的。

  等江成在市场上买了一只老母鸡到厂里后,他是先去调度科找了一下自己的妹妹和小姨子的。到了那边才知道她们得知谭雅萱生产了,已经请了假去医院看望她的。

  只是谭雅萱跟鱼一样‘甩子’甩的太快,又跟第一胎那样一个小时内就生出来了。这导致江成离开医院的时候,江燕和谭悦还在厂里安排今天上午的工作交接。而江成来医院的时候,她们又正好离开了。

  江成是带着鸡找到了何主任,人家亲自动手去食堂帮他炖的鸡,而且还弄了一些香菇放进去。

  鸡炖好后,江成回到医院,病房里已经有很多人了。郑可和他的丈母娘也在,丈母娘那边应该是小姨子回去通知的。

  郑可也请假来医院,是又抱着认干儿子的目的来的。

  ~~

  江成又多了一个儿子,今天肯定是要一天都不去厂里。但下午除了丈母娘在医院,其他人都要去上班,包括黄文仪。

  这丈母娘家里没有儿子对于江成来说是真好,起码能特别看重自己女儿生的孩子。

首节 上一节 126/137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每日盲盒,我赶山打猎喂饱全家!

下一篇:华娱从捡到玉女掌门开始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