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明星不想再卷了 第47节
拒绝广告,拒绝综艺。
那是因为他能吃饱,至少不那么缺钱了。现在的何冰虽然说不上有多穷,但是一样缺钱。
他想给父亲买个进口呼吸机。
他的父亲是汽车仪表厂八级钳工,因为机床车间粉尘导致尘肺三期。
一台好的进口呼吸机要上万。
今年是行业寒冬。
外资撤资、制片厂改制、主旋律挤压商业片空间,除了头部演员,大量中年演员面临无戏可拍。
何冰也是其中之一。
至于话剧……那是人艺的工作,国企可不会给你什么片酬,光是发工资就行了。
一个月180块钱,攒两年都够不上一台进口呼吸机。
像何冰这种有节操的,有时候为了把话剧排的更好,可能还要自己贴钱。
既然苏超他们不是骗子,他就动了心思想接点活。
第34章 鳑鲏也是鱼啊!
那根俩老头都眼馋的竿子,阴差阳错的证明了苏超的财力。
能用得起几百块钱的竿子,肯定没有必要骗小孩子那点钱,也不会不给老师发工资。
“那个,我想问问,你们培训班还缺老师吗?”
何冰彻底落入了苏超的陷阱。
自己开口请,请不请得到另说,那待遇肯定也不能太差。
但是何冰自己提出来,可操作的空间就太大了。
而且,他自己找过来,就不会各种质疑各种打探。
就跟泡妞一样。
你自己去追的妞,她永远都会低看你一眼,就算跟着你过日子,也会经常说当初怎么眼瞎看上你。
但是如果是倒追你的妞,就算有什么委屈她也会自己咽下去。
现在,何冰就在倒追。
苏超这才像是刚反应过来似的,盯着何冰打量了一番,然后恍然大悟:
“哎呀,你不就是那个……演过《我爱我家》的……”
“我叫何冰,演的胡三。”
何冰很无奈。
他能够让人印象深刻的就只有这个角色,但是《我爱我家》里头火的角色实在是太多了,根本显不出他来。
而且,他的荧幕角色大部分都是“胡同痞子”这种形象,和他本人在现实里完全不一样。
面对面都认不出他的情况太多了。
至于《三国演义》里的诸葛恪,假胡子一贴,更没有人能认出他来。
“幸会幸会,我们培训班刚开始,老师肯定缺,就是不知道何老师您……”
苏超还是在故作为难。
这个时候,秃顶大爷也算是看明白了。
人家这培训班挺正规的,连老师都要进行严格筛选,不是你想进就能进的。
虽然一大把年纪不缺少阅历,奈何苏超的年纪太有欺骗性了,谁能想到自己会在这样的后生仔面前栽跟头呢。
“我是中戏87级的,现在在人艺工作,对台词方面有点儿研究。”
何冰心里有点悲凉。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何人不识君。
可问题是,娱乐圈这一行就是如此的现实,你不成名就真的一文不名。
其实,娱乐圈哪有人不想红。
说不想红的,要么是撒谎,要么他已经很红了。
“要不,咱们对一对?”
演戏要演全套,苏超现在扮演的就是“正规”培训班的管理者。
“走,去那边没人的地方,那是我爸,鱼竿你放心。”
何冰拉着苏超去了远离河岸的一棵大树下。
这边其实也不清净。
大早上的就有人耍太极剑。
穿着专业的练功服,剑也是专业的太极剑,仙风道骨,可惜……水平一言难尽。
苏超看了就难受。
非常想过去纠正纠正对方的动作。
您老人家这样耍,不仅锻炼不着身体,时间长了还会腰肌劳损。
不过,江湖规矩让苏超不能多事。
如果老头是别人家教的,你上去说别人教错了,那就属于拆台踢馆。
“你最近看过什么电影?”
何冰不知道苏超什么水平,干脆迁就苏超一下。
“最近没看什么电影,咱们临时设计剧情,我是弟弟,你是哥哥,我和嫂子有染……这个不介意吧?”
苏超信手拈来。
他们做培训班的,最擅长的就是课题设计。
“没事,不介意,我都还没对象呢。”
何冰笑笑,稍微酝酿了片刻,就开始冲着苏超发作起来了。
他的控诉不是大吼大叫,恰恰相反,他用最低沉的声音表达最激烈的指控。
就像《雷雨》里周朴园逼繁漪喝药那段。
虽然声音很低,但是喉音的爆破、声带的拉扯,甚至连句尾的颤音,都被何冰给完美的表达了出来。
苏超更是注意到了他的呼吸控制。
这种控制贯穿整段台词,表现出了极其牛掰的专业能力。
为了表现出自己不是草包,苏超把何冰刚才这段台词的表现给分析了一番。
很多东西,不是专业人士,就算能看出来好,也顶多就感慨一句好牛逼。
有的甚至看不出来牛逼不牛逼。
而苏超能够准确的指出他用了哪些技巧,就给他一种同道中人的感受。
让何冰对他也刮目相看。
“恭喜你,你就是咱们培训班的台词老师了。”
苏超伸出手。
“咳咳,我没教过,咱们以后多交流。”
何冰竟然也有点儿小激动。
“咱们培训班刚开始,报酬可能开不了太高,一个课时暂定给你60块钱,一个月差不多上十个课时,以后学生多了再加。”
苏超非常坦诚,他没有文化人开不了口谈钱的毛病。
六十块钱一个课时,一个月下来就是六百块钱。
相当于普通人两个月的工资了。
而且这种培训班上课时间特别弹性,也不耽误他排话剧。
当然,六十块的课时费肯定不算高价。
这年头,确实有很多过气演员私下授课补贴生活。
贵的可能都有一课时上百的高价。
“行,咱们从什么时候开始?”
何冰没有想那么多,他对这个价格还挺满意的。
为什么过气明星能够拿上百?
那是因为,能够用“过气”这个词,至少说明人家出名过。
“咱们明天正式开班,你要是明天有空,可以去这个地址,到时候一起吃个饭,庆祝咱们的事业开始。”
苏超提出邀请,递过去一张纸壳裁的名片。
何冰业务水平高,而且是人艺的。
以后说不定还有其他合作的机会,苏超不希望和何冰只是简单的临时雇佣关系。
“梦想之家,我明天一定去。”
何冰看到名片上写了培训班的名字:
梦想之家表演艺术交流兴趣中心。
也好,打的不是培训班的旗号,他出来做兼职的风险又降低了不少。
1991年,俞敏洪兼职办培训班,而且是打着学校的名义办,被北大给开除了。
他在北大开除他之前辞职。
只要我辞职的足够快,就没有任何人能够开除我!
上一篇:年代:道法通神,你说我迷信?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