娱乐:四百斤的胖子,力捧张天艾 第19节
沈飞说:“是的,预计等到《余罪》这部电视剧上映前一个月,余罪的实体书也会在各大网络平台和线下发售。
这是一册书,总共分八部,我现在拍摄的《余罪》第一季和第二季,只占据总体篇幅的四分之一,
到时候广大网友也可以先去看一下实体书,看看好不好看,再决定看不看这部电视剧。
但是我相信一定不会辜负大家的期望的。”
记者再问:“请问沈导,您写这《余罪》这个故事的初衷是什么?”
沈飞回答:“我以前看过很多美剧,比如《24小时》《国土安全》《绝命毒师》等等。
在欣赏这些精彩剧集的同时,一个念头总是在我脑海中盘旋——为何我们不能拍摄出一部深深植根于中国土壤,展现独特华夏风貌的刑侦犯罪剧?
一个讲述我们自己的故事,充满华夏智慧的刑侦传奇。”
沈飞此话一出,仿佛整个开机发布会都得到了升华。
现场立刻响起洪亮的掌声。
与此同时,闪光灯此起彼伏。
相机镜头不断捕捉着这一激动人心的瞬间。
看得出来,大家对沈飞这一番抱负和志向还是非常佩服的。
沈飞一开始打算拍这部剧的时候,整体城市氛围是照着《哥谭市》去做的。
但是毕竟这只是一部网剧,资金有限。
就算预算多加几百一千万也不够。
很多场景要求根本没有办法实现。
而且制作时间紧张,专业团队上也有很多不专业的地方。
但是不妨碍他把调子起的高一点,毕竟喊喊口号又不犯法。
电视剧宣传都是如此做的。
到时候有什么事情就甩锅给爱奇艺。
.......
.......
024 混娱乐圈不靠演技
之后记者又采访了其他人一些关于这部剧的相关问题。
这场开机发布会也就算是正式结束了。
凡是所有过来的记者和媒体,沈飞都给了车马费。
他们采访完以后便回去写夸赞《余罪》这部剧和沈飞的通稿,然后发布到网上。
沈飞找到了男主角张亦山,准备和他聊聊有关拍摄的事情。
“我听别人说,你这半个月去部队待了?”
“是的,沈导,我们大学军训的时候有燕京特警大队的教官来军训我们。
这次不是要拍警察的剧吗?
我特意找他去南剑部队待了半个月,每天都和他们同吃同住在一起,日子过得非常充实。”
“不错,当演员的最重要的就是体验生活,既然你这么努力,我相信你一定能够把余罪这个角色演好的。”
沈飞看着张亦山被太阳晒得有些黝黑的皮肤,整个人看起来也壮实了不少,知道他这段时间肯定非常辛苦地在训练。
便拍了一下他的肩膀,也算是对他的认可。
但是张亦山被沈飞拍了一下,整个人身形都有些摇晃,差点摔倒。
毕竟沈飞体重摆在那儿,就算没有太过用力,但是在拥有各种因素的加成下,也不是张亦山这个小身板能够承受住的。
“没事吧?我没控制好力气。”
“没事的,沈导。”
张亦山喘了口气,这才站稳了。
“那你打算怎么演余罪这个角色?”
“沈导,我看过《无间道》和《潜行狙击》,这两部以前就很喜欢。
但我看过的剧中角色还没有这么小就去卧底了。
港产卧底片基本都是成年的警察,所以我觉得没有可比性。
从余罪角色本身出发。
我把自己当成余罪,他原来也从来没当过卧底,身边也没有这样的人,就这么被许平秋处长生生设了个套放进犯罪团伙。
其实他刚进去时都没觉得自己是个卧底,就觉得自己是个小流氓,混进了一个犯罪团体,捎带脚帮他们拿点线索,就这么简单。
所以我觉得不需要刻意学当卧底,学了就不是卧底了,而要跟着这个人物自己的心理走,慢慢去适应。”
“而且余罪这个人性格非常市井,我其实和他有点相像的地方。”
“比如说跟哥们在一块,我从小是生活在北京四合院,胡同里,有很多好朋友,经常跟他们撸串、去大排档,这点还是挺像。
而且我也挺懂人情世故,也会说点善意的谎言,搞个恶作剧什么的。”
“生活里就有点痞里痞气的,特别肆无忌惮不拘小节,所以角色状态能很快。”
“不错,不错,你对这个角色理解得非常深刻,而且也做了充足的准备,相信你一定能演的很精彩的。”
“哪里,哪里,都是沈导指导的好。”
“行了,别在这里谦虚了,这些都是你自己琢磨的,我可不敢居功。”
“赶紧去把服装造型弄好,今天第1天拍戏,我可希望一切顺利,讨一个好彩头。”
“放心好了,沈导,我肯定不会ng一次。”
张亦山拍着胸脯向沈飞保证。
...
......
前世,有人批评张亦山在饰演余罪时表现得过于用力。
然而,这种表现恰恰符合角色设定。
余罪,一个尚未从警校毕业的年轻小伙,初出茅庐便遭遇了人生剧变——自己不慎捅了人,锒铛入狱。
面对这一系列突如其来的变故,他自然是懵懵懂懂、情绪激动。
因此,张亦山在表演中用力稍猛,非但无过,反而更显真实。
这个角色,恰恰不怕用力过猛,反倒畏惧过于平淡。
平淡无奇的表现,只会让这个角色失去灵魂,无法触动观众的心弦。
想到这里,沈飞看着小跑着离开的张亦山,还是觉得有些可惜。
这娱乐圈真不是你有演技就能混出头的,张亦山的演技已经足够吊打一大片小鲜肉了,但是前世靠余罪翻红以后,依旧没有掀起什么水花。
当然也跟他自己选剧的眼光有些问题。
在与张亦山的一番交谈之后,沈飞拿起手机,发现网络上已经掀起了关于《余罪》这部剧的热烈讨论。
“太子妃沈导沈飞携手张亦山,共赴刑侦剧《余罪》新挑战。”
“张亦山新作《余罪》来袭。”
“沈飞誓言打造华夏独有的刑侦剧精品。”
“《余罪》能否续写《太子妃升职记》的辉煌?”
没有什么太爆的新闻点,所以这几条热搜排名并不是特别高,但它们的存在无疑为《余罪》增添了不少关注度。
《家有儿女》毕竟还是很多人的童年经典,还是有很多人关注张亦山的成长。
所以张亦山新剧一出,立刻引起来很多人围观。
这便是演员与导演之间的微妙差异:
演员只需凭借一部佳作、一个经典角色,便能迅速深入人心;
而导演则需通过连续不断的成功作品,如张亿谋般积累起广泛的国民认知度。
不过《余罪》这部新剧能够上这么几条热搜也是得益于《太子妃升职记》的热度还没有下去,再加上有爱奇艺在背后推波助澜。
但是沈飞相信等这部剧上映以后的热搜还会更多,毕竟现在只是刚开机而已。
接下来,剧组还将持续发布物料、海报、花絮等内容,以保持宣传的热度与连贯性。
相较于《太子妃升职记》时期,沈飞在拍摄《余罪》时拥有了更为优越的环境。
毕竟,他已经凭借前作取得了成功,拥有了代表作的加持,自然会有更多观众期待他的新作。
对于沈飞而言,现在的任务就是全力以赴,将《余罪》这部佳作完美呈现给观众。
由于是剧组首次合作,沈飞在首日拍摄中选择了几条较为简单的戏份,以确保拍摄过程顺利进行。
这也让剧组进行了一些简单的磨合,只有磨合好了日后拍摄的进度才能突飞猛进。
........
........
025 剧组片场的声音,《余罪》杀青
炎炎夏日,炽热的阳光炙烤着大地,剧组片场内外一片热气腾腾。
“哥们儿,来,喝点儿水解解渴。”一位群演手持水壶,热情地招呼着同伴。
“哎,这鬼天气,简直是热得让人受不了啊!”另一位群演抹了把额头上的汗珠,抱怨道。
几个人聚集在稀疏的树荫下,聊着天,吹着小风扇,试图以这种方式来驱散一些暑气。
“可不是嘛,感觉这天气都能把鸡蛋烤熟了。幸好这个剧组还算体贴,中午最热的时候让我们休息两个小时,不然可真得晒成人干了。”一位群演感叹道。
上一篇:我在民国捡漏,开局百万倍利润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