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我在民国捡漏,开局百万倍利润

我在民国捡漏,开局百万倍利润 第79节

  听到这个回答,苏木慈和谢丹青同时松了一口气。

  “放心,小慈很有耐心的。”谢丹青保证道。

  “那就行。”曹子建看向苏木慈,自我介绍道:“我叫曹子建。”

  “走吧,我带你去教书的地方看看。”

  “嗯。”苏木慈应了一声。

  望着曹子建和苏木慈离去的背影,谢丹青暗道:“先生之大义,绝对乃我平生仅见阿。”

  不知不觉间,曹子建在谢丹青心中的地位又拔高了几分。

  。。。。。

  在去张海山住所的路上。

  曹子建将孩子们的大致情况跟苏木慈简单介绍了一下。

  听到十一个孩子中还有三个女生,苏木慈一脸惊讶道:“还有女孩子?”

  “不管男女,每一个孩子都是可以绽放的花儿。”曹子建开口道。

  苏木慈闻言,脸上震惊之色更浓。

  她发现,面前这个比自己大不了几岁的青年,好像观念跟其他人完全不一样。

  同时,曹子建也对苏木慈有了一个大概了解。

  苏木慈的祖上算是大户人家。

  家里十分重视子女教育,所以从小就让苏牧慈学习诗文、绘画。

  可惜,天有不测风云,苏父还没来得及看到女儿破茧盛开,就因病去世了。

  不过谢丹青跟苏父是故交,看着孤儿寡母的没有生活来源,也会时不时的去接济她们。

  当听到曹子建需要教书先生,且只用教孩子识字之后,立马就想到了苏木慈。

  张海山的破旧小院。

  一来到这,曹子建就看到小院的边上有着几个工人正在铺砖盖瓦。

  至于孩子们,则在小院里追逐打闹。

  看到曹子建过来,十一个小孩停下了活动,朝着曹子建齐声喊道:“老大。”

  “老大?”听到这个称呼,苏木慈一脸疑惑的看着曹子建。

  “称呼而已,苏老师不必在意。”曹子建简单解释了一句,而后朝着曹奎等人开口道:“我身边这位,以后就是你们的老师。”

  “老师?”孩子们一个个脸上都是露出疑惑之色。

  显然,不知道老师代表的是什么意思。

  “就是教你们识字的。”曹子建解释道。

  孩子们再次露出疑惑之色。

  曹子建见状,也不知道该怎么解释了,只得将问题抛给了苏木慈,道:“苏老师,还是你来跟他们说吧。”

  苏木慈点了点头,这就耐心给孩子们讲解起来。

  至于曹子建,则是去找张海山了。

  茅草屋的大门依旧紧闭,不过通过纸窗曹子建看到了里面的情况。

  此时的张海山正躺在床上,嘴里咬着一块布,脸上的表情十分痛苦。

  同时,一双手也在抓绕着全身,好似身上有虫子在爬。

  曹子建一眼就看出这是烟瘾犯了。

  这一次,曹子建没有进门,而是站在门口默默的看着。

  这一过程,足足持续了一个多小时。

  亲眼看着张海山挠烂了自己手臂,曹子建都没有要进门的意思。

  因为他清楚,自己提供的那些戒烟方法终究只是辅助工具,能不能彻底断了烟瘾,还需要本人的决心。

  直到张海山因为痛苦陷入昏迷之后,曹子建才推门而入,探了一口对方的鼻息。

  还有气。

  这才稍稍放下了心。

  而后重新关上门退出了房间。

  此时,孩子们正笔直笔直的坐在院子的长凳上。

  在苏木慈的手上,则多了一本书本。

  曹子建瞥了那书本一眼,发现其上的字迹都是手写的。

  想来应该是苏木慈自己准备的。

  对于苏木慈怎么教,曹子建并不关心,他只注重结果。

  随即出了院门,找到了那几个堆砖砌瓦的工人,交代了他们一些事后。

  这就离开了张海山的住所。

  并不是回琉璃厂,而是去镇上购买一些学习用品。

  就在曹子建去到镇上的路上,两俩黄包车从他边上经过。

  与此同时,一道熟悉的声音在曹子建耳边响起。

  “曹公子?”

  曹子建闻言,扭头看去。

  只见一辆黄包车上探出了一个脑袋。

  居然是张好好。

  “车夫,停一下。”张好好朝着拉车的车夫吩咐了一声。

  随着车子停下,张好好从车上下来,朝着曹子建开口道:“曹公子,好巧阿。”

  “你这是干嘛去阿?”曹子建问道。

  张好好没有回答曹子建的问题,而是反问道:“曹公子,你听说过阎立本吗?”

第88章 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

  对于阎立本,曹子建自然是知道。

  初唐画家,中原人士。

  尤以人物画堪称一绝。

  阎氏一家父子三人皆善画。

  著名的浮雕《昭陵六骏》据说就是阎立本和他哥阎立德亲自起稿设计的。

  这组雕刻作品生动描绘了六匹曾随唐太宗李世民征战天下,立下汗马功劳的神骏。

  是唐代石刻中的精品,国家一级文物。

  “飒露紫”和“拳毛騧”两石刻在1914年时被盗,辗转于文物商之手,最后流失海外,入藏漂亮国的一家博物馆。

  其余四块也曾被打碎装箱,不过最后被截获。

  他早年追随秦王李世民时,为王府中蓄养的文人学士作过《秦府十八学士图》。

  经过历代传摹,粉本得以流传。

  李世民登基之后,阎立本不仅为唐太宗画像,还奉命效仿《麒麟阁十一功臣图》与《云台二十八将图》。

  绘出了《凌烟阁二十四功臣图》,供太宗旌表下属之用。

  其兄阎立德逝世之后,阎立本以将作大臣的身份代兄成为工部尚书。

  后又因为画技出众,升为右相。

  但他并非宰辅之才。

  与当时在边疆立下赫赫军功的左相姜恪形成鲜明的对比。

  时人也借千字文中的典故嘲讽道:“左相宣威沙漠,右相驰誉丹青。”

  这给阎立本带来了巨大的精神打击。

  不过也从侧面反应了初唐帝国对于不同专长人才的包容和赏识。

  阎立本的绘画题材主要为当时的重大事件,历史人物,名臣写真,及帝王的日常活动等。

  “当然知道。”曹子建点头。

  “曹公子有空吗?要不要一起去观摩一下?”张好好邀请道。

  “有人手里有阎立本的墨宝?”曹子建一惊。

  “是阿,我有一朋友,他跟我说,乡下有个老农收藏了一幅阎立本的墨宝。”

  “据说是从清宫里面带出来的,只是价钱有些高,他买不下,于是,就问我有没有兴趣。”

  “你对瓷器这么了解,想必也清楚,唐代的书画作品,能流传至今的寥寥无几,所以我二话不说就跟他过来了。”张好好解释。

  “自己世界的张好好并没有收藏过阎立本的作品阿。”曹子建心中暗道:“难道是因为双穿门的关系,导致历史发生了一些变故?”

  心中这么想着,曹子建决定跟着张好好去一趟。

  阎立本的画作,这名气可太大了。

  像被誉为华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的《步辇图》就是他创作的。

  还有如今在漂亮国博物馆的《历代帝王图》,就是后人根据他的创作临摹的作品。

  两人聊天的功夫,前面那辆黄包车也是停了下来。

  车上的坐着的男子看到张好好和一个年轻人在聊天,便是从车上下来,来到了两人的边上,朝着张好好询问道。

  “张公子,这位是?”

首节 上一节 79/397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华娱:重生了,还逼我做渣男啊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