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民国捡漏,开局百万倍利润 第270节
想来就是这场寿宴的主持人。
曹子建这就放下筷子,将目光转向舞台之上。
“今天是范文石老先生的八十大寿。”
“花开花谢,潮起潮落。”
“不经意间,我们正走向人生的暮年,从呱呱坠地到两鬓染霜,岁月的行囊里,装满了人生的经验。”
“时光知味,岁月沉香。”
“在这八十年里,四季轮回,不变的是家人之间的温情,而改变的仅是我们的容颜。”
“老人家这一辈子,没有做过惊天动地的丰功伟业,但却用勤劳的双手,养育了三个子女。”
“下面,请范文石老先生的子女上台,给老先生送上最真挚的祝福。”
随着主持人话音落下,台下顿时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
而后,两男一女来到了台上。
分别是范阳的父亲范明至,范阳的二叔范峰飞以及范阳的姑姑范海烟。
三人上台,自然就是一大段对范老爷子的祝福话。
随着话说完,三人将范文石请到了台上。
此时,范文石正坐在一张太师椅上。
“爸,我们兄妹三人一起给您准备了一件贺寿之礼,希望您能喜欢。”范明至率先开口道。
“都一家人,还送什么礼阿?”范文石语重心长道:“只要你们身体健康,无病无灾,就是给我最好的礼物了。”
三兄妹笑了笑。
范明至也是将手中的盒子递给了范文石。
范文石接过,打开盒子,将其内的东西取出,仔细端详了起来。
与此同时,曹子建也是抬眸朝着舞台上看去。
只见范文石手里拿着的是一个盘子。
盘撇口,浅弧壁,平底,圈足,粉彩装饰。
盘内外壁绘桃蝠纹,釉上粉彩绘一枝虬曲的桃枝自盘外壁过墙延伸至内壁及底,枝干棕褐,显古老沧桑,枝上有盛开的桃花和花蕾,八颗嫣红的桃实悬挂枝头。
五颗在盘内,三颗在盘外,浑然连成一体。
里三外二共五只蝙蝠翩翩飞舞其中。
“清雍正粉彩过枝福寿双全五蝠八桃纹盘,大开门的物件。”曹子建暗道。
“八桃取『八仙祝寿』之意,五蝠寓意『五福临门』、『五蝠捧寿』之意。”
“确实很符合寿礼。”
显然,范文石对这盘子也很喜欢,拿在手中端详了许久,都没舍得放回去。
等到送礼环节结束,接下来自然就是在华国必须要走的流程:敬酒。
范阳看着来敬酒的人自己一个都不认识,实在有些无趣。
所以他以去招待自己朋友为由,溜到了曹子建这一桌来喝酒。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
曹子建见其他酒桌上已经有人开始陆续离场,感觉时间也差不多,这就朝着范阳开口道:“范阳,等会你还要帮你爷爷送客,咱们下回再喝把。”
这话也是得到同桌人的认可。
“行。”范阳点头:“那下回咱们再喝。”
随着曹子建等人离开之后,范阳重新回到了主桌位。
这一桌坐的都是他们范家的人,有他的父亲,二叔,姑姑以及一些堂兄弟姐妹。
刚一坐下,范阳就想到了什么,一拍自己的额头:“差点将这事给忘了。”
“孙子,忘了什么事阿?”范文石开口问了一句。
“我有个朋友,给你准备了寿礼,我忘记拿给你了。”范阳说着,这就从口袋里取出一个红包。
范文石见状,眉头一皱,道:“小阳阿,这事你做的就不对了。”
“今天让你叫朋友过来,是为了热闹,你怎么能收你朋友的红包呢?赶紧给人家退回去。”
“爷爷...”范阳张了张嘴,刚想说点什么的时候。
他的姑姑范海烟却是一把拿过范阳手中的红包。
捏了捏厚度,道:“范阳,你这朋友可以阿,居然包这么厚的红包。”
说着,好奇心旺盛的她便是打开红包瞥了一眼。
只是这一看,范海烟的表情顿时变得有些古怪了起来。
坐在他身旁的范明志见状,忍不住开口道:“小妹,你这是什么表情?”
“哥,还是你自己看吧。”范海烟没有过多的解释,直接将红包递给了范明志。
范明志接过一看,不解的看向自己儿子。
因为里面并不是钱,而是一叠红纸。
“爸,姑姑,我可从没说过这红包里包的是钱。”范阳开口道。
“可这送一张红纸,有点奇怪吧?”范海烟道。
“姑,你不懂这张纸的含金量。”范阳立马反驳道:“这可是我那哥们给爷爷写得贺寿词。”
“孙子,替我谢谢你那朋友,他有心了。”范文石先是表达了一下谢意,而后朝着范明志开口道:“明志,将红包给我,看看小阳他朋友给我写了什么。”
范明志点头,将红包放到圆桌的转盘上,转到了范文石的面前。
范文石拿过,将里面的纸条给取了出来。
一共有两张。
随着其中一张打开,范文石看着其上的八个字:福寿绵长活百岁。
就这简单的七个字,让他的手不自觉的颤抖了起来。
七个字,气势磅礴,展现出庄严肃穆的氛围。
这种磅礴的气势源于书写者刚劲有力的笔画。
这些笔画不仅线条粗细适度,而且起伏变化明显,为观者带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颜体...”
第287章 民国世界的第一个支线任务
“爷爷,什么是颜体?”酒桌上,一个对于书法不研究的小辈好奇问了一句。
然而,范文石的心思还沉浸在曹子建书写的贺寿词上,因此对于这个小辈的提问置若罔闻。
范阳的二叔范烽火见状,主动解释道:“小牧,你爷爷口中的颜体,就是唐代书法家颜真卿所创的一种字体。”
“此人能文能武,在书法上的造诣,放眼整个华国,那都是排的上号的。”
“在大文豪苏东坡眼里,这位还是可以跟王羲之、王献之父子比肩的存在。”
“因为他引“篆籀法”入楷、行书,丰富了书法发展的脉络,可以说扭转了之前以“二王”为宗的单一发展格局。”
“换句话解释,就是颜真卿开创了另一个全新的宗门。”
听到二叔这话,范阳心中顿感疑惑:“咦,子建之前书写的不都是王献之的笔法嘛?怎么换成颜体了?”
带着疑惑,范阳从座位上站起,来到范文石的身后,准备看看怎么个事。
只是他前脚刚到,范文石就将手中的洒金红纸递给了范阳,道:“小阳,你帮爷爷先拿着,我看看另外一张纸上的内容。”
“好。”范阳应了一声的同时,接过了洒金红纸。
还没等他细看,范明志开口道。
“范阳,拿给爸看看。”
老爹发话,范阳自然就顾不上自己先看了,当即将手中的洒金红纸交给了范明志。
由于范烽火就挨着范明志的座位,所以他也是近距离的看到了曹子建这幅贺寿词的内容。
两人看着其上的字,心头皆是一震。
至于站在两人身后范阳嘛,脸上则是露出惊讶之色。
虽然不是王献之的笔法,但这字体给他的感觉同样雄秀端庄。
“爸,二叔,你俩不是对书法有研究嘛,我朋友写的这幅贺寿词怎么样?”范阳等了一会后,开口问道。
“非常棒。”范明志神情激动道:“这书法功底,恐怕秦省书法家协会会长,都要自愧不如。”
范阳闻言,心头一惊。
对于曹子建的草书功底,他是知道的,属于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存在,没想到这楷书也这么厉害。
“这字体,我怎么感觉在哪看过啊。”范峰火用手托着腮,自语了一句。
“二叔,嘟囔什么呢?”范阳问道。
范烽火抬手,道:“先让我好好想想。”
半晌过后。
范烽火突然‘唰’的一下从座位上站了起来,指着曹子建写得字,难以置信道:“我想起来了,我想起来了。”
众人都被范烽火的举动给搞懵了。
一个个都带着疑惑之色的看向他。
范阳更是出声询问道:“二叔,你想起什么了?”
“还记得我前些年去过脚盆国的事嘛?”范峰火朝着范阳问道。
“当然,当时你说要去脚盆国各大博物馆看看早些年被他们掠夺而去的华国文物。”范阳答道。
上一篇:华娱:重生了,还逼我做渣男啊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