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民国捡漏,开局百万倍利润 第23节
一进院,王管家就认出了曹子建。
“小兄弟,您来了阿。”
“王管家,这些东西都还没卖掉吗?”曹子建指着院内十几个装满物件的箩筐,问道。
“是阿。”王管家轻叹一口气:“昨天倒是来了两个人,看了东西后说回去合计合计。”
“就再也没过来了,想来是没看上这些东西。”
“哦?”曹子建闻言,眉头一挑。
前些天他之所以不入手,并不是这些东西差,而是手头比较拮据。
现在腰包鼓了,完全可以将这些东西给包圆了。
“老夫人呢?”曹子建问道。
因为这些东西的价格,是要找贾老太太谈的。
“刚有事出门了,算算时间,也差不多该回来了。”王管家答道:“您找老夫人有什么事吗?”
“上次手里头钱不够,所以就收了几样东西,今天特地去凑了点钱,准备将这些东西全包圆了。”曹子建答道。
“所以想跟老夫人谈谈价格。”
王管家闻言,脸上顿时露出一抹喜色。
对于这些东西,他也想早点卖掉。
原因无他。
王家还欠着自己好几个月工钱没发呢。
之所以还留在这,是因为王老爷子生前对他有恩。
他总不可能在王家最落魄的时候离开吧?
现在,有人愿意将这些东西全收了,他能不高兴嘛。
当即便是一脸热情道:“小兄弟,我去里屋给你搬张椅子,你坐着慢慢等。”
说着,也不给曹子建拒绝的机会,便是去里屋搬了张官帽椅出来。
同时,还给曹子建沏了一壶茶。
现在的曹子建,在王管家眼中,那就是王家的座上宾。
等待的功夫,曹子建看到上次来讨债的李老板过来了。
对方一进院,就朝着王管家喊道:“王管家,今儿卖出去了多少阿?”
“李老板,我知道你很急,但是您先别急。”王管家开口道:“您明天再过来,我保准将钱给您还上。”
“也就是说,今天一个子都还不上了?”李老板眼睛一瞪。
王管家张了张嘴,想说点什么。
只是话还没说出,曹子建的声音便是率先响起。
“李老板?”
“嗯?”李老板闻言,顺着声音来源处看去。
发现是一个自己并不认识的年轻人,这就开口问道:“你哪位?”
“我是谁不重要。”曹子建摇头道:“王家还欠你多少?”
“本来是三百六十大洋,不过昨天已经还了一百大洋。”李老板答道。
“还欠两百六十大洋是吧。”曹子建说着,从身上掏出一叠银圆券,点了二十六张出来,递给了对方。
“你数数。”
“没问题的话,将借据留下。”
见有人替王家还债,李老板大喜过望,赶忙接过银圆券检查了起来。
“没问题,数额没问题。”李老板笑着将借据交给了曹子建,笑道:“老板,这是借据,您收好。”
说完,喜笑颜开的离开了王家。
李老板前脚刚走,贾老太太后脚就回来了。
看到坐在院里的曹子建,点了点头,算是打过招呼了。
而后便是朝着王管家问道:“管家,怎么回事?”
“老夫人,什么怎么回事?”王管家被问的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刚才我回来的路上碰到李顺正,他莫名其妙的跟我来了一句,说我们王家遇到贵人了。”贾老太太苦笑道:“你说,这可笑不可笑?”
王管家闻言,露出恍然之色,立马解释道:“老夫人,我们王家确实遇到贵人了,现在贵人就在院里坐着呢。”
随即,王管家就将曹子建要把院里的东西包圆,以及帮王家还了债的事,一五一十的说了一遍。
“原来如此。”听完之后的贾老太太朝曹子建投去了感激的眼神,道:“既然你帮我王家还了债,那这些院子里的东西,你全拉走吧。”
“贾老太太,这不合适。”曹子建开口道。
贾老太太闻言,眉头一皱。
还以为曹子建是想借机跟自己压价呢。
但听到对方下面一番话,才知道自己误会人家了。
“之前您给我开的价是一件两块大洋,这里两百多件,我不能占你便宜。”
“你的样子,一点都不像商人。”贾老太太笑着摇了摇头。
曹子建不置可否,没在这个话题上继续,而是指了指自己身下坐着的官帽椅,道:“贾老太太,像这样的家具,您出售吗?”
第26章 满屋子明清家具
“整个王家,除了我这把老骨头外,其他能卖的上价钱的东西都卖。”贾老太太答道。
“那这张椅子什么价呢?”曹子建问道。
“一张椅子而已,你喜欢的话,就当你买下那些东西的附赠品吧。”贾老太太开口道。
“直接送?”曹子建心头一惊。
显然,在老太太眼中,这张椅子并不值钱。
但在曹子建眼中,这张官帽椅的价值已经超过了面前两百多件瓷器的总和。
这是一张高靠背四出头官帽椅。
椅盘下面未采用常见的券口结构,而采用了四面等高的牙板,可谓四面有工。
使椅子看起来更加空灵雅致。
搭脑造形弯弧有力,二端上翘,中成枕形。
一弯素面靠背板二端嵌入搭脑下方与椅盘大边。
后腿上截出榫纳入搭脑,下穿椅盘成为腿足,与后腿足一木连做。
前腿足也是相同造法。
三弯弧形的扶手以飘肩榫接合后腿上截,中间支以一弯形上细下大的圆材联帮掍。
椅盘格角攒边,四框内缘踩边打眼造软屉,下有二根托带支承,抹头可见透榫。
整器连接处没有使用一颗钉子,全是采用卯榫结构连接。
种种特征都在说明,这是一件明式家具。
同清式家具的沉穆、庄重、华丽、富贵不同。
明式家具结构严谨,尺度适宜,风格典雅,追求的是一种潜在美。
椅子的选材更是上乘,用的是被古代皇宫称为三大贡木之首的海南黄花梨。
海黄,一种生长在华国琼台独有的珍稀树种,学名降香黄檀。
其木性十分优越,有着缩胀率小,不易变形,手感温润,坚同耐腐的特点。
是专做贵重家具和雕刻工艺品的上等材料。
散发的降香味能使人闻香开窍,且降血压,所以又被称为降压木。
在《本草纲目》、《海药本草》、《本草经疏》等医书著作都阐述了黄花梨的医疗作用。
加上生长极为缓慢,非百年不能成材。
所以,凡是海黄制作的器物,价格都十分昂贵。
关于海黄的鉴别,对于曹子建来说并不算难。
无非就是一闻,二看,三摸。
闻,就是闻味。
海黄有独特的降香味,它厚重浓浓的香味,如中药的香气一般,给人一种沁人心脾的感觉。
看,就是看表面的纹理和光泽。
海黄的纹理变化多端,大而清晰,有如木头上作画的感觉,给人以美的享受。
加上本身含丰富油质,因此在光线良好的地方,其表面会呈现出强烈的光泽和质感,犹如玉石一般。
摸,则是海黄表面细腻,光滑如婴儿皮肤。
温润如玉是它的一大特征。
按照曹子建的估计,面前这张明式黄花梨四出头官帽椅的价值在300w左右。
转念一想,曹子建便明白了为什么贾老太太会将其免费送给自己了。
因为这年头,还没有古玩商收藏明清家具。
所以,明清家具的价格,在现在,一直都没有一个明确的数字。
关于明清家具的收藏,最早还是在30年代后才开始的。
而且那时候收藏明清家具的并不是国人,而是外国人。
上一篇:华娱:重生了,还逼我做渣男啊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