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民国捡漏,开局百万倍利润 第224节
只是,这事情让他感到不对劲。
首先,邙山距离京城有近1600里。
以现在的交通状况,为什么对方不选择直接在当地出货?非要千里迢迢的跑来京城?
是京城懂行的人多?能卖的上价?
还是说,另有隐情?
在没看到实物之前,曹子建不敢妄下结论,这就朝着张福继续问道:“福伯,都是什么类型的青铜器你知道吗?”
“这我就不清楚了。”张福摇头。
曹子建沉吟半响,这就将福伯住所的钥匙还给了对方,告辞离开了。
六个小时的车程,曹子建回到了京城。
第233章 还未来得及入手
曹子建看了看时间,下午6点。
这会眼镜行都已经关门,去那找张好好显然是碰不到了。
索性,曹子建直接来到了张好好的府邸。
随着院门被曹子建敲响。
不多时,门被人打开。
只是开门的并不是张好好,而是府上的管家。
管家并没有见过曹子建,但看对方跟自己少爷年纪相仿,礼貌性的开口问道:“公子,不知有何贵干?”
“我找好好,他在不在府上?”曹子建开门见山道。
管家没有直接回答曹子建的问题,而是反问道:“公子,不知道怎么称呼您?”
“曹子建。”
听到这个被少爷经常挂在嘴边的名字,管家先是一愣,转而露出一个笑容道:“您就是曹公子啊,久仰大名。”
“久仰大名?”曹子建疑惑道。
“是啊,少爷说您在古玩这方面,十分之厉害。”管家答道。
曹子建‘哦’了一声,这就将话题重新扯了回来,询问起张好好有没有在府上。
“今儿天还没亮,少爷就已经出门了,至今还没回来。”管家答道。
“曹公子,你找少爷有什么事?方便的话可以跟我说,到时候等少爷回来我替你转达,或者您进来坐着等会?”
“毕竟这个点,少爷也差不多快要回来了。”
听到张好好不在,曹子建既没跟管家说自己找他什么事,也没进屋,而是道:“等好好回来后,跟他说我回京了,让他有空去我那一趟。”
“好的,曹公子。”管家应了一句。
就在曹子建转身准备离开的时候,一道熟悉的声音从远处传来。
“子建兄...”
曹子建闻声望去,只见一袭青衫长袍,手里除了一把折扇外,再无其他东西的张好好正朝自己这边挥手。
等到张好好来到曹子建跟前,正准备询问曹子建这几天干嘛去的时候,曹子建率先开口道:“好好,你没入手那批青铜器?”
“你也听说了?”张好好听到曹子建这个问题,讶然道。
“对。”曹子建点头:“我今天跟福伯碰过面,关于京城出现大批青铜器的事就是他告诉我的。”
“他说你昨天回京的,为的就是怕那批青铜器落入外国人之手。”
“哎,别提了。”张好好叹息道:“我今儿一大早就出门,连眼镜行都没去,为的就是去打听这批青铜器的下落。”
“可是问了好些古玩行内的人,要么说不知道的,即便知道,也不愿透露卖家信息给我,好似生怕我一个人将那批青铜器给包圆了。”
“忙活了一天,才让我终于打听到,卖家叫三爷,在京城的一处郊外。”
“可等我赶过去的时候,那卖家说我来的不是时候,今儿不做生意,让我明天再过去。”
“东西毕竟是人家的,我也不好说什么,只能先回来了。”
“所以,你到现在也没见过那批青铜器长什么样?”曹子建开口道。
“差不多。”张好好点头:“只是隔着老远瞅了一眼,那种类之多,让我咋舌。”
“有青铜镜,青铜鼎,青铜爵,觚,簋,觥等等。”
“都是东汉到北魏时期的?”曹子建问道。
“不仅只是东汉,据那些给三爷打下手的人说,还有战国,商代,西周的。”张好好答道。
这话让曹子建眉头一皱,这朝代跨度有些太大了。
不得不让曹子建怀疑这批青铜器的真实性了。
想了一下,开口道:“明天咱们一起过去看看,我感觉这批青铜器有问题。”
“不能吧?”张好好接口道:“我收到消息,京城已经有好几个对金石器有研究的老藏家们已经入手了,他们都说这批青铜器没问题。”
“在我自己没上手看过之前,什么所谓老藏家的话,我一概不信。”曹子建摇头道:“因为那终究是别人的判断,并不是我自己的判断。”
“更何况,从概率方面去看的话,这批青铜器是真品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这跟概率有什么关系?”张好好不解道。
“是不是有消息传出,这批青铜器出自邙山?”曹子建先是问了一句。
“对。”
“那我问你,邙山那边埋葬的都是什么时期的帝王将相?”
“东汉到北魏....”张好好刚说出这个问题的答案,脑海中便是闪过一道信息,当即露出恍然之色道:“我懂子建兄想表达的意思了。”
“东汉到北魏的墓穴,怎么可能会出现这么多商代,乃至战国的青铜器陪葬品?”
“不错。”曹子建点头:“虽然说,后朝的人也会将前朝的一些陪葬品带入自己的墓地中,但不可能会这么多。”
“还有,如此多的青铜器,那卖家得盗多少古墓才能挖掘出?”
“其次,敢明目张胆的在京城这地界出售青铜器,就不怕被官府盯上?”
张好好闻言,若有所思道:“子建,你这么一说,好像确实有些道理。”
“既然如此,咱们也别等明天了,今儿我就带你去看看那批青铜器。”
“你不是说那卖家今天已经不对外做生意了嘛,咱们上哪看去?”曹子建问道。
“今儿我从三爷那回来的时候,看到有人拎着东西离开,想来已经入手了。”张好好答道:“而且那人我认识,让他给咱们鉴赏一下,问题不大。”
当即,张好好领着曹子建来到了西城一处二进式的四合院前。
在张好好的敲击下,院门被人打开。
开门的是一个年约二十五六的青年。
对方看到来人是张好好之后,惊咦道:“张少,什么风把您给吹来了?”
“你父亲在家吗?”张好好直接道。
“在的。”青年点头,扯开喉咙喊了一句:“父亲,好好少爷找您。”
随着青年话音落下,从里屋走出一个年过半百,留着白须,带着一脸春风的中年男子。
“李老。”张好好朝着对方打了个招呼。
“是好好阿,找我有什么事?”李福胜笑容满面的问道,好似今天的他遇到了什么大喜事一般。
“李老,你今天是不是在三爷那入手了青铜器?我跟子建兄想欣赏一下。”张好好开口道。
“你怎么知道?”李福胜疑惑道。
“因为我今儿在三爷那看到您了。”张好好笑道。
“原来如此。”李福胜恍然道:“刚才光顾着跟对方谈生意,没注意到您。”
“既然张公子这么有兴致,那我就拿给你瞧瞧。”
第234章 买定离手,不找后账
将两人领进院中之后,李福生从里屋拿出了一个锦盒。
随着盒子被打开,曹子建看到了其内的物件。
是一件青铜爵。
该爵伞状柱靠近流折,长流尖尾,鋬无兽首饰,三锥形足外撇。
腹饰云雷纹组成的简化兽面纹,流、尾下方腹部饰两道扉棱,口沿、流、尾部外壁均饰蕉叶纹。
“青铜爵,还带云雷纹,看着像商代的。”张好好盯着看了一会后,开口道:“而且包浆和铜锈看着也没什么问题。”
“眼力不错。”李福胜笑道:“这确实是一件商代云雷纹青铜爵。”
“子建兄,你那概率学好像出现了一点纰漏。”张好好笑着看向注意力还放在青铜爵上的曹子建。
曹子建没有回答张好好的问题,而是征求起了李福胜的同意:“李老,我能上手看看吗?”
“当然。”李福胜点头。
曹子建这就将青铜爵拿在手中,仔细端详了起来。
确实如张好好所说,这青铜爵的包浆和铜锈看着没什么问题。
只是张好好不知道的是,利用化学反应,想要制作出近似真品器物上的包浆,难度不大。
单单曹子建知道的,就不止一种技术。
比如将伪器浸入酸、石灰、盐、与色素混合液中,接下来再将器物埋入约一米的地下静待三至四年。如此可产生化学反应。
或者利用硫酸与氨的混合物,将器物置于极潮湿的地方三到五天,器物表面即会覆上一层绿包浆,而且难以除去。
所以曹子建的注意力更多的是放在纹饰上。
本来曹子建的视力在系统的改造下,就已达到了常人无法企及的高度,加上这会他的专注。
上一篇:华娱:重生了,还逼我做渣男啊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