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华娱:重生了,还逼我做渣男啊

华娱:重生了,还逼我做渣男啊 第383节

  他的五官异常清晰,几乎看得见脸上的每一根毛孔。他的脸非常光滑,头发打理得一丝不苟,身着一件很少见他穿的黑色修身西装,内搭白色衬衫,领口微微敞开,露出一点锁骨。

  唯一跟他年龄匹配的是,他没有系领带。

  他目视着镜头,眼神平静,略带一点冷冽。

  上方用简洁有力的白色字体印着“Nuo Chen”。

  下方则是较小字号的:“1800万Y世代美国人的新王。”

  扎克伯格盯着那行小字看了挺久。

  他抬眼看了看,坐在他对面的雪莉桑德伯格点了点头,示意他继续,“13页。”

  翻到十三页。

  第一段问答让他也跟着皱眉。

  记者问:“你好,NUOCHEN。你如今在社交媒体上坐拥 1800万粉丝,这数字太惊人了。回想最初,你在中国刚踏进演艺圈的时候,有没有预想过有一天会在美国的社交媒体上达到这样的高度?”

  陈诺:“当然没有,那个时候我………………”

  扎克伯格没有细看,抬头问道:“所以,一直都没有提到过FACEBOOK?”

  雪莉桑德伯格道:“不,第14页,倒数第二段。”

  扎克伯格翻了一页,只见,

  “记者问:对你1800万Y世代的跟随者,你有什么话想对她们说?

  陈诺:感谢facebook这个平台令我们相遇,感谢你们喜欢我所分享的东西。我非常庆幸我从事了演员这个工作,让你们能够看到我,关注我。同样,我也希望未来无论发生什么事,你们也能一如既往的支持我。

  记者问:陈,你觉得在未来,你会离开facebook吗?

  陈诺:我很想说不会,但是我从小就知道一句话,永不说永不。说实话,我现在正在考虑自己创业。假如facebook在这一点上对我有所约束的话,可能就到了我们彼此应该分开的时候了。

  记者问:演员创业的例子屡见不鲜,但是他们往往都失败居多。你能介绍一下你的创业方向吗?这和你与facebook的合作有冲突么?

  陈诺道:我认为没有冲突。我的创业方向,是一种是打造一款聚焦于视频分享的平台。

  记者问:视频?是像youtube那样吗?

  陈诺道:不不不,youtube相对我想做的事来说,像是一个破旧的老爷车。我要做的这个平台,它拥有一种神秘的算法推荐系统,它可以依据用户习惯,将符合用户兴趣的东西推送给他们。就像魔法一样,你知道吗。不需要你寻找,你所爱的一切,会自动汇聚于你的面前。”

  “当然,这个算法还没有做出来。我也只是有这么一个想法,对此我其实一窍不通。但是我有信心把它做出来。”

  “因为我在中国北大有个学习信息科学的朋友,他是个天才,真正的天才”

  扎克伯格看到这里就抬起头来,皱眉道:“他是不是疯了?他知不知道他在胡说八道一些什么?”

  ps:

  记得刘奇的举手!

第314章 天才

  “从纯粹的商业角度来看,被报道的好处远远超过了弊端。”

  “这真的是很有趣的事情,非常有趣。”

  “即使是纽约时报上一篇含有批评性的报道,可能对你个人有伤害,但是,对你的业务却可能非常有价值。”

  “关键是,如果你有点与众不同,或者有点离谱。或者如果你做了大胆或有争议的事情,媒体不用邀请,就会争先恐后的报道你。”

  “这正是你需要的。”

  “在这个过程中别管他们,保持平常心。别听那些假新闻骂你,做你自己的事。”

  “因为,他们在帮你通往成功的第三步。”

  ……

  ……

  第二天,还是同样的时间,穿着工装一字裙的雪莉·桑德伯格,又一次走进了扎克伯格的办公室。

  这次女人的表情带着一种无奈的表情。

  在头一天,两人经过讨论,认为陈诺在《时代》里的回答,或许只是他偶然头脑发热的奇谈怪论,可以暂且不管。

  但是,这一天,2009年9月15日的《人物》周刊却证明了,那个人并不是一时的头脑发热。

  他是一直头脑发热。

  而且是过热。

  《人物》比起《时代》来说,侧重点并非是放在了他目前的社交账号上,它更关注他的本职工作,也给予了这位亚洲演员更多的版面。

  整整七页的采访,

  从2005年的柏林开始,到最近的戛纳,几乎涵盖了陈诺从最初到现在的这几年全部的演艺生涯。

  人物的记者不仅谈到了过去的成绩,也谈到了他即将开拍的科幻电影。

  或许就真的如同在开篇时所说,这是一次暌违三年的采访,想问他的问题有很多。

  但是,当被采访人谈到科幻电影之后,又聊了聊未来世界之后,整个采访画风突变。

  他又开始大谈特谈他那个视频平台,谈那个子虚乌有,闻所未闻的程序算法,给人的感觉好像马上就要从演员转行企业家了似的。

  “facebook在这方面对我很宽容。我已经在中国注册了一个科技公司,专门准备做这件事。可能整个周期需要两到三年时间.”

  看到这,扎克伯格抬起头来,摇摇脑袋道:“雪莉,你怎么看?”

  雪莉·索德伯格道:“马克,会不会他是因为对我们的新合同不满,所以借此向我们施加压力?马克,我没有接触过他,我不了解他这个人。你的意见才是关键。”

  扎克伯格转了一会笔,随后摇头道:“我无法判断。有可能你说的是对的。不过……”

  他忽而笑了起来,“他真的对此一窍不通。他也选错了方向。我相信不用我们出声,自然会有人告诉他,他说的这些,是一个多大的笑话。”

  小扎说得没有错。

  接连两日在《时代》周刊与《人物》杂志上发表的言论,历经数日的酝酿、发酵,开始逐渐进入更多媒体的视野,引发广泛传播。

  然而,报道的风向却大多充斥着奚落与嘲讽之意。

  众多科技领域的专业人士纷纷表态,认为这就是典型的好莱坞低学历群体所展现出的浅薄见识。

  那种魔法算法,简直就是外行中的外行才会诞生的想法。就目前的硬件基础以及数据处理能力而言,完全就是个童话故事。

  一时间,铺天盖地媒体上都是对他的种种嘲笑。

  在fb总部,扎克伯格以及雪莉见此也不由得放下心来。

  这一下,这个突发奇想的中国人总该知道自己有多错,从而闭嘴了吧?

  但是,出乎意料的是,在9月20日的纽约时报中,陈诺再次露相,并又一次提到了他那个被所有人嘲笑的视频交流平台。

  “唐纳德慈善晚宴共筹集千万美金,NUO CHEN竞下2009年海湖庄园圣诞晚会冠名权,称将用作他视频平台的宣传。”

  “在发言中,他称已经为视频平台想好了名字,叫做Instagram,意思是即时的电报,它将可以让用户像电报一样,飞速分享视频。”

  当扎克伯格看到这篇报道的时候,和雪莉·桑德伯格一样,是真的搞不明白陈诺究竟在想什么。

  为什么对一件毫无意义,看上去并没有任何成功可能的事情上如此执着?

  排除掉对方已经疯了的选项……

  这件事一下子就变得吊诡起来。

  主要是这个人不是什么阿猫阿狗。

  在fb上拥有近两千万的粉丝群体,被成为《时代周刊》称之为新王的男人,哪怕只是在慈善晚会上看似大放厥词的一通发言,也足够又在第二天掀起一股子媒体的报道。

  不过依旧是嘲讽,依旧是无人看好。

  诸如 ABC、CBS、NBC等请来的专家,在节目中谈及此事时,无一不是摇头叹息,言语间尽是对其言论的质疑与批评。

  全美国都认为,这个人已经不理智了,这个年轻的中国明星,在巨大的成功面前忘乎所以,故而出了一个大大的洋相。

  可是,舆论风波也就在这样的嘲笑之中越刮越烈。

  这件事在极其短暂的时间里,便在欧美主流群体人尽皆知。

  五天之后,9月25日。

  雪莉·桑德伯格再次拿过来了一份报纸。这次她的脸色就已经变得凝重了许多。

  是当天的华尔街日报,其中有一段对PayPal的联合创始人,如今华尔街著名的天使投资人彼得泰尔的采访。

  彼得·泰尔提到了陈诺口中的视频网站。

  他并没有跟随其他人的看法,在言谈之中对陈诺口中那个视频网站非常感兴趣。

  尤其是里面的算法,他认为虽然难度很大,但是一旦研发成功,将会对现有的互联网格局产生翻天覆地的影响。

  这好像是一发信号弹。

  在接下来的三天时间,许多网络上的blog博主都纷纷开始正儿八经的讨论起来,假如这种算法真的存在,它有些什么应用前景,包括陈诺口中的那个所谓的视频分享网站又究竟会是什么样子。

  到了9月28日。

  雪莉·桑德伯格再度拿来了一份报告,这次她的表情不仅严肃,甚至可以说是阴沉。

  “马克,我想你现在就该和他再谈谈。不能让他再这么继续高谈阔论下去了。”

  “雪莉,我们内部研讨过了,他的想法至少五年内都不可能实现。你担心什么?”

  “马克,请看看这一句话,看看现在这些人,提到他的这个视频网站,都是怎么说的?”

  扎克伯格看到报告里的关键词,皱眉重复道:“下一代的网络交互范式?”

  “没错。下一代互联网交模式。这个说法如今已经在网络世界里不胫而走。马克,你想想,这对我们未来的IPO会造成什么样的影响。尤其是这话出自咱们最具影响力的用户之口!”

  “在我们还没有上市的时候,我们的Facebook,就已经成了‘上一代’。你让华尔街的投资者们怎么认为?单就这个称呼蒙上的阴影,就会让资本市场对我们公司的想象大打折扣。”

  扎克伯格眉头紧锁。

  雪莉·桑德伯格再次补充道:“赶紧叫他闭嘴,马克。至少问问他究竟是什么意思。”

  在多家五百强企业都挂有董事席位的犹太女人,可不是什么唯唯诺诺的应声虫。

  她跳槽而来得到的FB的190万B类股,也足够让她为自己未来的利益发声。

  但是,最终小扎还是摇了摇头,道:“不,这只是他耍的花招。这是他的弥天大谎。”

  “他一定是对合同里的某一款不满意。想要对我们施压。只是我不知道是钱,还是那些约束性条款,又或者是,我们的竞争对手已经在我们不知道的情况下,和他有了联络,给他夸下了一些海口。”

首节 上一节 383/626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再少年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