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娱:重生了,还逼我做渣男啊 第1157节
……
非常有可能……
才怪。
38.76,这是第一天facebook的收盘价。
如果说,这个价格勉强保住facebook的面子的话,那么第二天,Facebook股价以 36.5美元开盘,随后失去支撑,盘中最低跌至 33美元,最终收盘下跌 4.20美元至 34.03美元,跌幅为 10.99%,收盘价远低于 38美元的发行价,就的的确确在马克·扎克伯格的脸上,狠狠地来回抽了两记耳光。
当然,把责怪完全归咎于那封公开信,陈诺觉得,这对扎克伯格来说,也并不怎么公平。
发行规模超预期,原始股东大量套现,估值水平过高,这些其实都是原因。公开信,只是一个导火索。让一切都有了一个合理的理由。
尤其是第二条。
俄罗斯投资家米尔纳旗下投资基金 DST,对,就是那个当初同样花了2亿美金,买了2%股份的机构,说起来陈诺能够和fb签下同等合同,都是托人家的福。开盘当天减持幅度高达 40%,第二天更是继续清仓式减持。
除此之外,高盛基金以及老虎基金这些股东们,也全都出售了其 50%的持股,远高于此前计划的减持比例。
机构带头跑路,充分说明,扎克伯格不是说笑,这人是真的他妈的不准备赚钱。
如此一来,散户们还有信心买进去吗?
如果扎克伯格像某些A股公司,写一点小作文稳住股价也好,可这人就不写!
那么,facebook按上市第二天股价 34美元计算,未来 12个月预期市盈率为 57倍,而同期谷歌呢?市盈率只有 14倍,本来就是一个很难下手的价格,倔强的人收获惨淡的结果也就不足为奇了。
至于说为什么陈诺要睁着眼睛说瞎话。
那自然是facebook董事这个位置,实在是有些诱人。
对于fb这家公司来说,股东是股东,董事是董事,董事不一定是大股东,大股东也不一定能够成为董事,因为想要进入董事会,看重的不是股份,而是获得公司管理层,特别是 CEO扎克伯格的认可与同意。
那么,做一个 Facebook董事,有什么好处呢?
实质性好处,比如分红、工资几乎没有,Facebook董事的薪资远低于其他公司。
但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它的好处却是无价的。
“facebook董事会成员”这个头衔,带来的声望与人脉资源,可以让人在硅谷乃至全球资本圈获得巨大的隐性加持,而且,随着facebook的日后的日益壮大,这个身份和名头带来的影响,也会水涨船高。
说得明白点就是:
在没有这个身份之前,哪怕陈诺再有钱,哪怕抱着几千万美金去投项目,许多硅谷的头部初创公司依旧不会搭理他。
因为——硅谷从来就不缺钱。
全世界成千上万的投资机构,数以万亿的金钱,每天都在这里流动,寻找着下一个facebook,而每一个初创科技公司呢,也都幻想着自己就是下一个facebook。
在这种情况下,每一个有理想的创业者,除了钱之外,都更看重的是资本背后的“关系网”和“背书力”。他们要的是资源协同,是能够为公司未来发展打开更大空间的战略投资者,而不是一个只会撒钱的好莱坞土豪!
在这种生态之下,一沓美元,绝对没有一张对口的名片来得珍贵。
而现在,陈诺的名片之上,加上“Facebook董事”这个头衔,他就不再只是一个“傻乎乎的好莱坞有钱凯子”,而是一个硅谷同行,一个跟扎克伯格、彼得·蒂尔等人处在同一资本链条、社交生态、资源网络中的人物,一个有眼光有能力的科技圈新贵!
这个身份,就能成为他在硅谷这个名利场上的一块巨大敲门砖,从此,这里99%的公司的大门,对他不再设防。
其中,就包括他脑子里清清楚楚记得的——那些在未来会发光发热、改变世界的公司名字!
这简直就是为他这个重生者量身定制的作弊器!
试问在这种情况下,他睁眼说一两句瞎话又有啥关系?
哪怕扎克伯格说太阳围着地球转,他都会点头说哥白尼真该被烧死的好吗!
不过,他心中的巨大蓝图,却注定不会被外界所理解的了。
当第二天,陈诺在网上看到那些浅薄的媒体和舆论,还是把目光聚焦在他的名字出现在fb的股东名单上一事,不由得嗤笑一声,摇头暗叹。世上目光短浅之人,何其多也!
看看那些新闻吧。
CNN的财经频道一副见鬼了的样子,说什么“中国演员的名字,赫然名列昨日上市的 Facebook十大股东行列!这不是盗梦空间里的电影剧情,是在真实世界里发生的梦幻故事!”
彭博社则冷静中透着讽刺的感觉:
“一个好莱坞的中国面孔,出现在了硅谷的财富盛宴中。可以合理推测,这是他在 2009年与 Facebook签下那份代言合同时所附带的股权条款。在当年那个全世界都抛弃 Facebook的至暗时刻,他选择了逆行,而这一逆行,为他带来了数十亿美元的回报。这笔交易,足以让他跻身史上最具远见的投资人之列,让 99.99%的专业投资者都感到汗颜。从今天起,他甚至可以宣告:电影演员只是他的副业。”
而CNBC的口吻更像是在报道一场突发公共事件:
“可以肯定,全世界的投资者看到‘chennuo’这个名字出现在 Facebook十大股东名单的第八位时,第一反应都是:‘我是不是看错了?’接着,在得知这个 chennuo就是那个陈诺之后,所有人都只想对着天花板大喊一声:‘OH MY GOD!’这简直是财经圈和娱乐圈双重爆炸的大新闻!如果可以,我宁愿现在冲进陈的面前,把话筒塞进他嘴里问一句:WHY!?你不是代言人吗?怎么就成股东了?你是有什么毛病?”
其余的娱乐媒体就更夸张了。
TMZ则保持了一贯的狗仔风格,简直是在报道世界末日一般惊悚:
“比他拿 100座影帝奖还震撼!1.8亿美元的片酬已经过时了。光是这公开曝光的 2% Facebook股份,就价值超过 20亿美元,直接把他送入好莱坞最富有明星的行列,成为美国娱乐圈的财富顶流。而他真正的隐性资产究竟还有多少?没人知道。”
对于《好莱坞报道者》来说,这也可能是除了小行星撞击地球之外最大的新闻,否则不至于在当期封面上,用120pt的字体写着在当期封面写着:
“陈主宰了这一天的硅谷!”
并在内页里面极尽夸张之能事的写着:“在此之前,有谁能想到,昨天全美科技圈最大 IPO登场。但在众多财富故事中,最令全世界财经记者与娱乐记者抓狂的,不是扎克伯格登顶最年轻最有钱的亿万富翁,也不是 Facebook当天的股价大起大落,而是一个名字:陈诺。一个中国演员的名字,在硅谷财富中心引爆了所有人的认知。相信对于陈的影迷们来说,这将是足以令他们狂欢的一天,因为他们的偶像又一次让所有人大跌眼镜。要我说,上海电影节如果说明了他的胸襟,那么名列脸书大股东第八名的成就,说明了他的眼光!”
在这些疯狂的媒体报道之中,《综艺》的专栏作家帕特里克弗拉特则是相对冷静的一个。他在名为《比电影还要传奇的财富奇迹诞生!陈是如何做到的?》文章中,开始抽丝剥茧的分析这件事的来龙去脉。
“陈是如何想的,又是如何让马克·扎克伯格这个控制欲极强的冷血动物,同意他在facebook这么一个明星企业里拿到这么高额的股份。答案,或许就在两年前那一场离奇的,让我们摸不着头脑的风波之中……还记得在那个陈即将和fb续约的时候,他做了多少疯狂的事吗?他甚至回到中国去投资了一所大学,创办了一家科技公司……当时所有人都在嘲笑他疯了,而现在,我有80%的把握,这些手段只是逼迫马克·扎克伯格让步的策略……事到如今,事实证明,那些嘲笑者们都应该向他公开道歉。事实也证明,陈不仅在电影里有着精湛的演技,他在现实世界里的表演,也同样值得一座影帝奖杯。”
除了这些近水楼台先得月的美国媒体,中国那边又是什么反应呢?
第二天陈诺陪扎克伯格呆了一天,亲眼目睹了fb破发的历史性瞬间,也亲身送别摇头叹息的扎克伯格回去硅谷,筹备他两天之后的婚礼,并没有时间去看微博。
但是,在他接到的来自那些茫茫多的问候电话里,除了莱昂莱多,塞隆,艾玛·斯通这些对此咋咋呼呼的美国好友之外,也不乏来自中国那边朋友的电话和短信。
像是高媛媛,这么一个看似不在乎金钱的文艺女青年,都发了个短信过来,写道:“新闻说的是真的吗?你真的现在有那么多钱?”
这足以说明,华语媒体的渲染程度,丝毫不输美国同行。
不过,就在陈诺准备上去微博看看,究竟那边是怎么吹的,说的是他现在有多少钱,以便如实回复人家高媛媛的时候,他位于希尔顿酒店顶楼套房的门铃却突然被按响了。
古丽娜扎去门口看了看情况,之后回来说出的名字,让他不由得嘴角一翘,站起身来,整理一下衣襟,而后说道:“请他们进来。”
当他看到那一头蓬松稀疏的金毛,正想说两句大度的欢迎之词,以显示一点儿胜利者的风度,
却没想到,对方来了个先发制人,语速飞快,怒气冲冲的说道:“陈!我听了你的——大错特错!我在前天开盘就买了那该死的Facebook股票,39.40美元一股——几千万的仓位,现在我已经亏了几百万。完全的灾难!糟糕的建议,真的,非常糟糕。你说现在怎么办?”
第511章 他妈的女人
陈诺上辈子大概在三十二岁左右的时候,就明白了一个道理:
人性是复杂的,世界也不是非黑即白的二极管。
一个人,他愿意在雷雨天把唯一的伞借给你,并不代表他某一天不会借了你的钱后把你拉黑删除。
反过来,一个到处留情的渣男,也未必没有过一颗真心,真诚地去爱一个人。
他是这样,他相信唐纳德也是这样。
或许每一个在红尘乱世里沉浮半生的人,都会在尔虞我诈、勾心斗角的岁月里,变成一个复杂的、深藏算计的利己主义者。
唐纳德,在抛出这么一个香喷喷的大饵,把他当成“凯子”准备钓他上钩的时候,有没有一丝当他是朋友的成分?
陈诺觉得,多多少少还是有的。
否则,说出那番话的时候,这老头也不会眼神飘忽,不敢与他对视——
日你妈的唐纳德。
……
3000万,10%。
陈诺觉得,唐纳德应该是认错人了,把他的国籍搞错了。
唐纳德的集团,于上世纪20年代创立,他是第二代,在曼哈顿房地产业陷入萧条的70年代,凭着胆大心黑路子野,从银行大肆借贷,四处购入低价地产,从而奠定日后房地产帝国根基。紧接着从70年代末期开始发迹,到现在,旗下资产遍布欧美,涉及范围包括豪华住宅与商业地产,高尔夫球场,酒店与度假村,娱乐与赌场,电视媒体,品牌授权等多个领域。
至于说每年赚多少钱,具体的固定资产和品牌价值加起来有多少?
由于唐纳德集团始终未上市,是一家100%私人控股公司,几乎所有股份由唐纳德本人控制,集团内部的财务、资产、债务状况始终是个彻头彻尾的“黑箱”。
没人知道它到底赚了多少,也没人知道它究竟欠了多少。
有人说它早已资不抵债,一文不值,也有人估算它资产超百亿,是“地球上最懂运作品牌的地产商”。
如果他真是个20多岁的小演员,机缘巧合在好莱坞火了一把,赚了点快钱,或许真会被这3000万美元的“股份”唬住了,觉得好像有个便宜可以占,搞不好就稀里糊涂的答应下来。
可惜——他不是。
自从老唐在2016年参选总统开始,到处摆出“亿万富豪”“商界巨人”的架势,《福布斯》《彭博》《财富》等一线财经杂志就发表过很多文章剖析此人到底身家有几毛钱。
《福布斯》评估他的实际净资产在25亿~30亿美元之间。《彭博》给出的估值保守一点,在15亿~20亿美元区间。
《财富》呢,在考虑其负债和抵押因素后,给出过的最低估值,大约在10亿美元。
这些还是主流杂志,一些小道报道什么的,更是不计其数。
但凡一个人在那个时候在美利坚上网,就不可能躲过这些文章的轰炸。
陈诺呢,恰好在2016年的时候,就呆在LA,跟韩国妹纸谈恋爱,因此他对这些记得真的很清楚。
而现在,唐纳德本人给他报的价是3000万美金,换10%的股份。
换句话说,就是这老头子给自家公司的估值是3亿美金。不到2016年的财富杂志给他的估值的三分之一。
按照老头有一块钱恨不得吹成十块钱的个性,居然如此低估自己的产业来给他送钱?
如此一来只有两个可能。
第一,老头真的老年痴呆了。
第二,就是把他当成了日本人来整。
至于哪个是真相。
还用说嘛?
如果他答应下来,对他来说,最好的结果可能就是老唐这一两年缓过劲来后,把钱还他,再用一些手段,让他乖乖知难而退。
最不好的结果,那估计他的钱连本带利,一毛都回不来。
说是股东,可每年给他这个小股东的财务报告,估计不叫他补钱就算不错,还想分红,年年亏损你分鸡毛啊分。
哪怕他请会计团队查账都查不出来问题。
人当初怎么在美国国税局的眼皮底下逃那么多税?
靠一张嘴吗?
上一篇:再少年
下一篇:我在民国捡漏,开局百万倍利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