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华娱:重生了,还逼我做渣男啊

华娱:重生了,还逼我做渣男啊 第1097节

  “本届上海电影节拥有创纪录的参展影片数量,从6月16到25日,上海上百家影院,将会为展映我们带来总数量超过500部来自全球的电影。其中包括我国台湾省著名导演李安的新片《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好莱坞著名硬性本·阿弗莱克的新片《逃出德黑兰》。东方卫视将全程为你报道本届上海电影节的盛况。”

  政治媒体,娱乐杂志,网络新闻,电视报道……

  随着第十五届上海电影节的日益临近,中外媒体上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大量报道,大多数围绕着那部稀奇的美国电影,也有其他是报道这场在几天之后,就即将在中国上海的张开电影盛会。

  除此之外,在一些看得到或者看不到的角落,也有关于这一次电影节的讨论正在发生。

  “哈哈哈哈,张局,目前这效果,可以说得上是旗开得胜啊,恭喜恭喜。”

  “这都是各位上级领导的支持,才能达到现在这样的效果。现在我这个组委会主席,总算松一口气。”

  “谦虚了啊张局,明明就是你带领广电局的同事们一起辛勤工作的结果。在此,我建议我们在场的同仁,一起以茶代酒,敬张局一杯。”

  “好。”

  “好!”

  ……

  一个小时后。

  “张局你看过本届的入围影片没有?听说这一次,可是藏龙卧虎啊。”

  “我没看,但的确,由于吸引了大量世界上的优秀影片,本届的入围影片的质量,比去年要大大的上了一个台阶。可以想见,这一届的评委不好当。哈哈,不过,有能人在,我们就坐享其成就是。”

  “是啊,哈哈。古话说,梧桐树下,有凤来仪。谢谢张局您为我们上海载下这么一棵梧桐树,才有今天万邦来潮,凤鸟云集的景象,来,我再以茶代酒,敬你。”

  ……

  “那个,张局,这一回我们国内的电影也有两部入围是不是?”

  “是啊。”

  “……张局,不知道这方面咱们是怎么考虑的?”

  “考虑?”

  “是啊,那两部片子怎么样,好不好?张局你了解吗?”

  “呃,这个我也还没看,不太了解。怎么了?……李总有话不妨直说?”

  “哈哈,其实说来也没啥。只是张局,我在这跟你私下说啊,我有点担心。”

  “担心什么?”

  “担心这一回我们中国的电影到时候竹篮打水一场空,到时候面子上不太好看。”

  “哦。”

  “张局你觉得呢?”

  “有点道理。”

  “是啊,毕竟是咱们中国自己的电影节,到时候万一我们自己的电影却拿不到奖,这事……只怕到时候没办法交代啊。”

  “那你的意思,应该怎么做?”

  “我的想法,是看张局您是不是能够安排一下,趁着这还有三两天时间才开幕,跟我们中国的几个评委们沟通沟通?正好,你也是他们的领导不是?只要您打声招呼,想必没人敢不买您的面子,您说呢?”

  “哪部电影需要我去沟通?”

  “嗨,张局,我也不瞒您,是这样,这次神探这部电影,是光线、银润还有缘鑫的赵总共同作为出品人。赵总呢,跟我是老熟人了。他跟光线他们,其实已经跟李缤冰和张制片打了个招呼,现在,就剩下最后一个…………实在是想不到办法,只好找到我这边来。知道我要跟你碰面,说一说这电影节的事儿,于是托我一句问问您,看您能不能给打个招呼?”

  “不能。”

  “呃。”

  “李总,别怪我回答得快,其实之前为这事,我们局里还专门开了一个会。”

  “那……结果呢?”

  “结果就是不能。但是,我们两人私下我推心置腹的说,从我个人的角度,我不排斥你们去试试。毕竟,为国争光,人人有责嘛。哈哈,酒话酒话,好了李总,今天咱们就到这。”

  ……

  ……

  2012年6月16日,似乎老天爷也在为本次上海电影节加油打气,在这一天,上海迎来了一个天清日明的好天气。

  而当日13时30分,金爵奖评委媒体见面会如期举行。

  当七个评委依次在上海大剧院的玫瑰厅里依次亮相,一篇篇现场传回来的记录和报道,飞快的出现在微博以及各大门户网站的娱乐版块上。

  其实按理说并不只有这么快,毕竟,见面会啥的,都是些套话官话,并不会有太多读者感兴趣,通常做个一篇报道就行了。

  但这一次,是真的不同。

  当那一行人走出来,立刻是全场大哗。

  每个现场记者的眼睛都盯着其中一人的头发。一个个张口结舌,像是见鬼了一样。

  不过马上,每个人都兴奋起来,纷纷开始在笔记本上键盘上噼噼啪啪。

  等到13点35分,新浪微博热搜榜上,“陈诺红头发”这五个字的头条,就以沸腾之势,空降榜单第一名。

  这一波老天爷给的热度,每一家媒体都欣喜若狂,每一个带图的新闻媒体的下方,评论少则数百,多则几千,而其中热度最高的,是一个名字叫师宁伟的博主。

  其人照的照片位置又近,角度又好,而且还异常高清,瞬间就引起了众多网民的围观。

  “第一时间抱走我的红头发诺诺。”

  这个点赞数超过5000的评论,正是来自今年初大出风头的那位知名糯米,已经拥有60多万粉丝的时尚博主“美美的小白羊”。

  在她之下,则是一句“从今天起,花美男这个称呼,其他谁都不许再用!”得到了3000多个心。

  在之后,各种评论就开始五花八门起来。

  “看着屏幕流口水的,请给我点赞。”2000多个心,和50多条评论。

  “7年了,我终于看到诺诺换造型了!”1000多个心,300多条评论。

  “这种发色,全天下绝对只有诺诺能驾驭住,360度无死角神颜。帅就一个字,我只说一次。”900多个心。

  “博主好人,一生平安。多发一点诺诺单人照,求求了。”800多个心。

  虽然师宁伟这个时候没有看到这最后一条评论,然而,他今时今日终于下定决心,抛弃掉越来越式微的新浪博客,跟着韩寒一起转战新浪微博,在今天专门来到现场,不是因为别的,正是准备复刻往日的成功路径。

  这个时候,他哪里还用得着提醒?拿着相机,对着某人一阵狂拍。

  至于说台上的人正在讲什么,他根本听都没听。

  回想当年那个倔强的,热爱电影的,想要写出一篇篇振聋发聩文章的影评人,怎能让人不感慨物是人非。

  不过,还是有比他更加专业的记者的。

  比如新浪娱乐的一个美女小编,便拿着笔记本一边听着台上来自世界各地的评委们发表对本届电影节的看法,一边噼里啪啦的在键盘上敲击,把即时的图文信息,从qq发给新浪编辑部,再由编辑部发到新浪娱乐的账号上。

  所以,除了报道,她也会添加一些个人意见上去,以便新浪总部的人发微博的时候,参考她的意见。

  “洛珊·班尼蒂玛说:很高兴来到中国,很高兴和陈诺共事,她从很早开始就注意到陈诺,因为她是一个专注于女权的女性导演,因此陈诺的某些观点她非常赞赏,今天,她能够在上海电影节跟他一起讨论电影,她十分兴奋。(小兔几:这个导演看上去是陈诺的粉丝,之后可以挖掘一下。老何:明白。)”

  “娜塔莉·波特曼说:这是她第三次来到上海,每次过来都感觉有着非常大的变化,她喜欢这个城市,这次她作为评委参加上海电影节,是因为她非常喜欢中国的文化。(小兔几:她老公和孩子都来了,就在现场。她百分百是看着陈诺的面子来的。建议后续采访跟进。老何:收到。)”

  “李缤冰说:她今天中午买了几笼上海小笼包给大家吃。她认为上海国际电影节是中国最重要的电影节之一,在这里,中国爱电影的人能看到很多平常看不到的电影,外国电影人也可以更加了解中国电影。(小兔几:请小笼包,缤冰姐真大方呀。老何:有得吃不错了。)”

  “乔治·巴勒菲说:这次参加上海国际电影节,对他来说是一个重要的学习机会,希望通过这次机会可以认识更多全世界的电影人,体验不同的电影。(小兔几:匈牙利居然也有电影。老何:有的。)”

  “张家振说:非常荣幸受到组委会的邀请,这是莫大的荣誉。会以专业视角感受影片的情感与表达,兼顾艺术性与故事性。(小兔几:介绍一下他的履历,《赤壁》《赛德克·巴莱》《风语者》制片人,不然读者不知道他是谁。老何:明白。)”

  “克林特·伊斯特伍德说:我这次来到中国,不想带任何期待,这样能有更新奇刺激的体验过程,我等着电影节上的电影能给我带来怎样的震撼和感受,期待在参赛影片中看到独特的故事。(小兔几:陈诺的朋友圈真不是盖的。可以从这个角度做个后续报道。老何:收到。”

  “最后是评委会主席中国演员陈诺,他说:这一次受到组委会的委托,作为评委会主席,他会履行这个职位的责任,对本届上海电影节的每一个奖项负责。(小兔几:这一条微博一定记得给我配图,配很多很多他的图!妈的,现场看,红头发的诺真的太帅了。你们这些人,羡慕不羡慕?老何:刘主任叫你认真工作。)”

  美女小编顿时打了个寒颤。

  妈呀,那个老巫婆也在。哼,平时屁事不做,今天这么积极,估计还不是看诺诺来的。还叫她认真工作。我呸!

  每个人评委都发言完毕之后,现场的主持人说道:“好了,接下来是记者提问环节……第一排左手边第三位的那个女士。”

  “主持人,各位评委好,我是网一娱乐的记者魏薇,我想请问陈诺一个问题,这么年轻,就成为了上海电影国际电影节的评委会主席,你有什么想对公众说的嘛?你领导下的评委会,对于本届电影各大奖项的评选标准是什么?”

  陈诺说道:“首先,我想诚挚地感谢组委会的邀请我担任本届评委会主席。也感谢其他评委将与我共同赏析和讨所有的参赛影片,并且为所喜爱的影片未来进行颁奖,我非常荣幸。”

  “电影让我们有机会,从世界各地聚在一起,能够在同一个时间和地点,庆祝我们的不同性、多样性,也分享我们的共同性。这是非常难得的一件事。希望大家都能享受其中。”

  “至于说本届评委会对于电影的评选准则,我想只有两个字,公平。”

  “谢谢。”

第497章 是非功过 任人评说

  “好,那打扰了。”

  “没关系,张制片,晚安。”

  “晚安。”

  张家振走了。

  口头上说他明白了,但陈诺知道,这个人并未明白。

  作为一个经过系统训练,又拍了这么多部戏的演员,一些基本微表情背后的含义他都学过。当张家振听完他的话,下意识做出的那个嘴角微微下撇的动作,他知道,就是明显的不以为然的样子。

  但他自然不会再多说什么。

  因为这本来就不是小孩子的口舌之争,而是两个成年人之间的信念之争。

  最后谁对谁错,当然不是用口水,而是用事实去证明。

  ……

  第二天上午,当本届上海电影节评委会集体看片的最后一个120分钟,在放映厅中结束。

  七个评委不约而同的发出了并不热烈,但非常积极的掌声。

  等到掌声停息下来,伊朗女导演洛珊·班尼蒂玛说道:“5天,看了17部电影,在这期间我无数次渴盼它早点结束,但当它结束了,我居然又有一点遗憾。”

  匈牙利导演乔治·巴勒菲笑着道:“绝对的。我觉得我还能再看一部。”

  克林特·伊斯特伍德伸了个懒腰道:“不包括我,上帝,在我有生之年,这肯定是我最后一次做评委。100多个小时之内看了17部电影。我真的很爱电影,但现在我看到那些电影公司的LOGO,我真的很想吐。”

  “哈哈哈哈哈哈。”

  大家都为这个美国老头子的话笑了起来。

  在这几天的相处过程中,几个评委里,人缘最好的不是非主流造型的陈主席,也不是李缤冰和娜塔莉两个中外美女,而是这个直言不讳,又有一点美国式幽默的六七十年代好莱坞硬汉动作巨星,如今的奥斯卡最佳导演。

首节 上一节 1097/1300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再少年

下一篇:我在民国捡漏,开局百万倍利润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