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公,你要支棱起来呀 第631节
西区码头这边就是个半岛,隆起点山脉尖嘴对着HK,是几大线路中泅渡人员最热衷的点。
实际上进入半岛的脖子很细,让卫东当时自己开车选工业园位置,就挑了最细脖子处。
当时是觉得这里卡在码头和这边村镇间,又有发展前途,又能让自己的人马更有生活气息。
他不是很喜欢码头那边完全空荡荡的只有一座大酒店,全都只能以码头为家的气氛。
结果现在有点“左右逢源”,不好水不排污的工厂朝着湾内发展,晶圆厂、封装厂朝着外侧就是珠江口发展。
这细脖子一共就三公里左右宽度,让卫东不知不觉的就用厂区来筑起一道“隔墙”。
把之前的山野荒地、芭蕉林荔枝树、水塘海滩,慢慢全都改造成街道建筑群!
就一字排开,真正形成现代化厂区规模,让那些悄悄穿过的人群能看看。
现在这条航母,也是这个目的。
要矗立在街区之间。
只是在搞定河流深度前,暂时停放在港湾里。
还是男人好玩。
两人顺着这边公路、村镇逛了圈,打听各种当地地形,要不是高级宝马车停在旁边,警惕性颇高的村民都要怀疑他俩是想泅渡了。
最后还在海鲜大排档舒坦的吃了顿,商量好方案才回去。
结果基建团的头头们都没回来,据说全都挤在海边和上船了。
这俩乐得又聊半宿。
第二天一早才迫不及待的去航母上。
已经有基建战士吊挂在船舷上,拿铁刷子打磨遍身锈迹。
外国人只觉得要占用资源,维护成本太高。
吃了百年苦头的内地人,只想着有这玩意儿才能保护家园,抢着干。
还好这种商船底子的二战量产型航母,也没夸张到几万吨级那么大,轻飘飘的浮着五六层楼高吧。
侧面半截有大型机库口,敞开式的,让卫东还在小船上就琢磨要做个宽宽的梯步方便上下,更方便搬运物资:“哎哟,我得去HK搞条起重船……”
结果人家这甲板上就有起重机可以伸出来到码头上吊装飞机上去。
只是现在卷扬机什么都肯定都被拆了,基建团说肯定没问题能装回去。
让卫东才跟林望复钻进巨大的船舱里游荡。
比他想象的简单多了。
两百二十米长,二十五米宽,就是标准的小巴拿马型货轮尺寸。
之前的发动机底舱已经被拆空,所以船身才飘得有点高,然后二三层是船员舱、物资仓、弹药库之类。
这都是暗无天日的仅有几个圆形舷窗。
到四层五层的机库、飞行员楼层、餐厅、才宽敞明亮起来。
六楼就算飞行甲板了,也是五千多平的广场,相比之下舰岛就巴掌大,五层楼高里面都局促狭窄得要命。
让卫东看得津津有味:“这上面先搞个露天电影院,嗯,篮球场也可以,美食街吧,这里几个厂未来很快就是上万人规模,家属搞副业,吸引游客……”
五千多平米的甲板规模,其实就跟自家厂里那个食堂美食街面积差不多。
也不是多巨无霸,主要是新鲜。
有这个噱头,吸引鹏圳市区那边的游客来都没问题,现在停在鹏圳湾区里远眺四周,哪哪岸边都是人在观望,没准儿远处HK那边都在看。
林望复小心翼翼的在甲板边探头:“要做栏杆保证安全……游客上来爬着还是累吧。”
让卫东手一挥:“没事,我有电梯厂,实在不行搭缆车都行。”
那就更要把船只拖到陆地上固定住。
鹏圳、HK也是有台风袭来,让卫东这次在沪海周边海岸线找寻码头,就听专家普及过这些自然条件冲击。
而且这么大个铁皮盒子,在热带天气暴晒下,里面的温度可想而知,还得装中央空调。
总之原本就有容纳一千多人生活的分布,现在没了机库、弹药等武器部分占据空间,清理出来肯定相当可观。
而且空旷高大的机库,还能再搭建出挑空二层来。
鹏圳的基建公司、电子公司、商业销售公司,基本上都可以把办公区放到这里来。
而且大家不约而同的把舰岛上那个三面带大窗的指挥中心,留出来给让卫东当办公室。
英式军舰上面,就跟海盗船时代的传统差不多,舰长就是整条船的国王。
让卫东嘻嘻乐的到那个舵盘后的高脚凳上坐了坐,非但没感觉君临天下的主公味儿,反而笑骂这每次上班都要爬近十层高楼,自己脑子是不是秀逗了,所以还是尽快搞个电梯吧。
所以这得多好玩啊。
等到晚上电工迫不及待的把挂了一天的灯泡串给点亮,十几个刚做好的水泥漂趸也做出来,用绳索串联固定成线,再搭上跳板,好多市民已经迫不及待的想上来了。
让卫东才觉得可以邀请港商们来看看这座码头的成色。
第714章 一招鲜,吃遍天
之前是再怎么吹得天花乱坠,西区码头确实在行家眼里还差得很远。
最大就一个3.5万吨级的散货船泊位,集装箱泊位还是简易的门机吊臂。
去年整年不到三万个货柜,平均每天才八十个。
只有HK港的千分之七!
全年只有新坡加一天的吞吐量。
属于既没那么大的货量,也没那么大能力。
全靠让卫东画饼。
两台岸机安装完毕,西区码头才算有了现代码头的雏形。
稀稀拉拉的码头货柜,面积不算太大的实际规模,仅有两台岸桥的的吞吐量、运行流程都还差得远。
让卫东一直在琢磨如何使西区码头看起来别那么冷清。
不能怪老方严格控制别像市里那么癫狂过热,但也要用个红火点的气氛来带动说法。
现在莫名其妙的这条航母似乎可以担当这个重任。
所以马上把内外装饰改造做起来。
而且说干就干,用大货车从粤州油漆厂购买成吨的彩色防锈漆。
虽然受到这会儿的产品限制没那么多花色。
但天蓝色、纯白色、大红色也没问题,有什么买什么。
只要看起来明快亮丽就行。
数百上千的基建兵拿着加班补贴,吊挂在船舷打磨除锈,刷上底漆,再来面漆。
还有人发明了拿十几米长的竹竿挑着辊筒,就能轻松大面积滚刷内弧收紧的船身。
都知道是清理出来这么条海上“大楼”作为宿舍,住惯了建筑板房、甚至就是简易竹棚的基建团官兵战斗力极强。
几天时间就能看到整条船如同被高速打印机横扫过去。
露出在水面之上的所有部分,迅速旧貌换新颜。
把已经斑驳陈旧的钢铁巨兽,魔术般的清理成丝毫不具军事威胁性的五彩斑斓。
没什么图案纹样,就是把采购到的几种颜色,按照竖着两三米宽一条条给刷出来就行。
宽窄不一,居然有种莫名的美感,让卫东觉得有点像在高原看到那种最炫民族风。
之前一切都要为工业开发区服务的老方,看了这花里胡哨的东西,也破天荒的同意按照企业用电分配,把现在还很珍贵紧张的进口电输送到船身上。
驱动那些漂亮的油漆彩灯把巨兽点亮成游乐园风格。
让卫东更别出心裁的要求在航空甲板上全面张挂红白条遮阳蓬,除了晚上好看,就是白天能降低整个甲板白天直晒的高温炙烤。
这样新的白铁皮通风管道才能不那么吃力,就能输送更换舱内空气。
幸好趁着这会儿夏季没到来,由商州机械厂定制可以安装在船尾的大型水冷空调机,等几个月后送过来安装上,整个船身内部的温度才能保证凉爽宜人。
内部改造就有点匪夷所思了。
前舱几层清理出来隔成几十间集体宿舍,容纳上千人居住,后舱则利用原本给军官、飞行员、技术人员的生活舱,分出上百间给有家属的夫妻生活,尤其是带娃的优先分配。
最后在中部的机库大厅,作为前后船舱的连接中转,以及基建公司、旅游公司的办公区。
原本有五六米高的机库里,学厂房办公区那样做个挑空二层,就能容纳相当多的工作人员上班。
恰好得了消息的刘晓勇从沪海带几个设计技术人员赶过来,本来是奔着立刻出方案改造李雪红敲定的两座建筑内部做酒店。
看了这边巨轮上的动静,连忙给老大提建议:“防火规范要做到位,我在花旗学习大楼摩天大楼建设,人家特别强调这方面细节,我这边立刻给船舱内部装修重新做方案,保证住得舒适漂亮又安全!”
这就是让卫东当初要把测绘员们送出去的目的,开心的说好。
刘晓勇还有点遗憾:“我们也有带这类书籍回来,其实这种舱室内装修最简单就是用木工完成,然后做防火涂料,我让他们把书寄过来。”
让卫东笑骂他这隔壁不是HK嘛,自己带了护照就申请手续过去买。
那几位有沪海的建筑专业大学生、也有测绘员,真心羡慕这位已经留过学的带头人。
刘晓勇还是没舍得花费宝贵的时间去HK,打电话通知同伴寄书,立刻夜以继日的带着自己的小组,连同这边的测绘技术员上百人,把市区的酒店和船舱内部改造方案全面提升档次。
能够出来在改革狂潮中翻腾了三四年,李雪红的工作风格已经俨然是半个特区地头蛇。
轻而易举的敲定风驰汽车公司那座楼和附近另外一栋八层楼。
分别都能做到百余间房上下。
按照她的思路本来是建议可以全面购买,她肯定明白能买航母的老大,买现在几十百来万一栋的砖混建筑根本不成问题。
她拿出来的报价也明显很合理,甚至有点低于市场价。
让卫东却只吩咐把她已经拥有几套房的那栋楼其他房产,分别用这边基建单位的名义买下来,另一栋还是租。
“原因很简单,我们根本不在乎这点房产,一来不在这个阶段去凸显我们有多少房产,免得树大招风,二来就是考虑到全国各地的类似酒店,各地分公司多半还是只能用租的方式,要这样全程梳理出一整套完整样板,以后好教各省分公司照做。”
何月梅跟着跑,也调了不少粤州的“酒店一期生”过来实习:“好像是跟你说的沪海那边不一样。”
上一篇:和女神同居后,我激活了奖励系统
下一篇:从零开始开荒,打造最强部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