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公,你要支棱起来呀 第557节
光这几大类,就足够大家扑进系统化的工程里。
其实已经有人从中找到了感觉,就是随着大团队做过这类东西,然后就能自己琢磨着做些一直心心念念的小软件。
实在是这会儿的所有的程序都说不上多复杂。
内存和存储空间就那么点。
什么图书管理软件,诗词歌赋软件,工程制图软件,各种各样的想法都能几条枪就捣鼓出来看看效果。
让卫东都笑眯眯的几十、几百到几千收了,说回头拿去给外国工程师看看。
于是大家又尽量做英文版,方便老外看。
总之从让卫东回来,就把整个电子大厦的气氛拉起来了。
硬件不用拉,所有人都眼巴巴的看着鹏圳那边的晶圆厂、封装厂,期待完工投产后能够去看看。
很多人隐姓埋名这些年都是在钻研相关项目,能看到最先进的产线引进国内,都很期待。
不过几天后关于黑珍珠的信息汇总起来,闽建已经在搞了。
那边是侨乡,更是和右岸隔海相望,有各种渠道接触新鲜物件,尤其是能从右岸到东瀛搞到很多主芯片。
半导体器件厂、无线电元件厂、电子仪器厂扎堆儿建立。
再结合高校无线电系的科研实力,这两年已经扩展出各种一拖几的无绳电话,大功率话机。
只要有台座机线,甚至能拖八九台子机,这种子机在相互间又能“免费”呼叫通话,就是个让卫东知道的集群对讲机系统。
保安队必备品啊。
就像他说的那样,让卫东立刻取消想在这上面发力的思路,只派人去大量订购。
一套上千到好几千也订了成百套,算是支持这些先发厂家的努力。
但不跟他们争抢市场,还要帮着观察市场政策,毕竟这玩意儿是触规的,需要必要时候在上面说话。
自家还是专注在计算机上发展。
既然新的286芯片可能要覆盖到国内,那就可以拉开规模档次。
学校用的、单位用的,家用的,尤其是专注到银行系统、税务财会系统的电脑,从硬件到软件的配套都要区分出来。
到八月底,全国相关计算机研究所各单位已经有两百多名专家技术人员汇集到鹏圳西区码头。
如饥似渴的参与抵达的晶圆厂设备安装组线调试。
当然在西山产业群的主导下,全都换了最普通的技术人员工装混在里面,问就是让总安排的本地工程师团队,未来招募技术工人也要从现在做储备。
林望复在电话里确认后,其实是很感激这么多专业人手来帮他。
陆续抵达HK的花旗技术专家,主要就奔着拆费率宾封装厂去,林望复又要往费率宾跑。
老方默默的把让卫东那辆三菱和司机都配给这位住在工地上的新坡加技术专家。
陈文亮确实有口碑,按时抵达收费合理,港机吊装集装箱在码头上,老方就拿黑珍珠打电话说一机部、四机部都悄悄派人围过来,迫不及待的要求通关放行。
让卫东调侃通什么关,这是外商投资建厂的设备,该缴纳关税怎么定额是海关的事儿,我们才不承担这个风险呢。
帮花旗资本家省什么建厂费呢,这是他们该给的钱。
老方都有点豁然开朗,他大刀阔斧的搞码头,难免会有些先斩后奏的行为,也被批评过好几次。
其实按照二三十年后越来越成熟的架构,就是我做我的,但每一步按照规则来。
哪怕这进关设备想免税之类,都要按照流程打报告,由海关按部就班,就像让卫东在工业区已经做了两块园区,全都把所有申报手续、地块详情做得滴水不漏。
是现在码头工业区没有这个国土、商业等相关部门的审批单位。
周围几个小镇、远处的县里甚至鹏圳市里都还没来得及完善这部分政府职能。
但我把我该做的做好了,最多算个边建边批,起码老方拿了直接到部级单位就能备案或者审批通过。
这样后来就没有痛脚。
再譬如陈文亮自己联络上秦志明到沪海。
这边货轮完成交付到沪海正好装货,近两千万美刀货款在HK交付,秦羽烨划拨资金给震华港机,人家就直接能给海外配件商交易。
而秦羽烨再划拨外汇到真空电子厂、合资电脑厂HK账户,这样不占用沪海眼巴巴的外汇回收。
现在虽然是各方关系良好,不说什么。
但每台电脑出海换来的外汇,有很多人盯着的。
没准儿什么时候来个外汇留存的罪名就嘎了。
把每个步骤都尽量做到无可挑剔。
起码表达个我是懂规矩的。
但相应的这么大美金划拨动静,是不是码头这边就该给个说法,让卫东又额外付出近千万美元。
再给百分之二三十的股份不可能,但关于港机这块可以单独成立家民营公司,负责管理维护出租给码头用。
是不是就绕开了现在看似合资公司,实际上依旧国营思维的迟缓运转,用真正的民营公司来带动各个环节。
还不触动任何国资流失。
老方在电话里都连声说好。
让卫东这么做,肯定不是为了他个人私利,只是在这种局面下驱动活力的变通办法。
不过要不是让卫东“一意孤行”,秦羽烨都怀疑这什么港机是不是能完成合同,就十几个人的草台班子!
哪有签合同就一次性付80%货款的。
让卫东还得劝她,现在这类改制的厂其实背靠原来的大厂,实力不容小觑。
等着看结果吧。
秦羽烨终于才问了下孕妇情况如何啊。
让卫东连声说还好还好,然后新婚夫妇都赶紧跳过这个话题。
其实几乎天天都有打电话了。
无论有意无意,有这么多事要联络,江州、沪海、港圳这三点规模确实起来了。
平京还差点。
哪怕各方都在叫他进京。
让卫东都拖着,这马上就要生了。
还不能明说。
特么那边刚在HK跟女港商结婚,就算知道是有目的的纸面婚姻,也不能说这边孩子都要生了。
人家怎么看,尤其是平京那些位。
让卫东尤其在乎这种观感。
他三天两头去江州市里面汇报工作,都是为了表达个我对组织上很亲近,特么实在是刚回来走不开。
厂里也还好,每天又能看到他在篮球场生龙活虎,各部分就安心振奋。
那就扯江州北区那个商业中心建设紧锣密鼓。
江州化妆品厂不是把地块腾出来来,员工们都租住到了江南厂区么,也有少数按照让卫东当时说的,想参与这个商业中心的工作,所以继续呆在这边。
让卫东过去跟他们交流,还拍照,表明看看我现在多忙,这是江州很重要的商业体制改革试点。
才算勉强把平京各种要求过去给按捺住。
毕竟金卓群的电视传媒大厦已经封顶,正在做外墙装饰,老耿已经要求老张派人过去装修各家公司在平京的办公楼层了。
而且那边的人通报回来个小信息,说金总已经把整个裙楼部分展开了大面积的装修。
让卫东之前是有建议过他可以做个小商场之类。
但现在看起来这位善于钻营的聪明人,又有了自己的新思路。
然后就又捅了篓子。
第626章 血脉压制的起点
其他平京那边的酒店进度慢点,但平汽宿舍群大楼交付完第一轮,第二轮三栋施工又展开。
腾出来的宿舍区地块怎么搞汽车大厦,那位之前的厂长果然是但求无过的不敢担责,只想让卫东过去划拉立项。
老程也需要让卫东过去支持工作。
总之这段都等等吧。
让卫东还是通知了爹妈,夫妇俩嗖的从商州冲过来,惊喜的围着大肚子凤雏,天天捧着进出。
本来当年就稀罕这个地级市高材生小姑娘,满意得不能再满意吗,立刻炖汤熬粥照料得无微不至。
一直没体验过父母宠爱的董雪晴直接感觉掉进糖罐子里。
但让卫东也没抽身去商州出差。
继续陪伴照料下,还真有点家庭气氛。
除了沈老三稍微有点多余。
她自己烧菜做饭是半点不会,但敏锐的发现弟弟妹妹混迹在周围让夫妇俩不习惯,就连忙踢飞自己生活去。
换自己来各种巧言附和。
当初她包着手混迹在麻辣烫铺子的时候,让妈还是很喜欢这个江州市里的妹子,期盼着能当儿媳妇。
结果怎么从小少妇变成了她妹妹。
肯定有点呐呐的不好意思,
加上还有个平时不咋给好脸色的娃,老让夫妇颇为心虚的不敢多言。
那就加倍的对孕妇好。
搞得董雪晴都有点惶恐了,晚上孩子睡了才悄悄抱怨:“别这么照顾了,还是就我们几个自由自在的过日子,看着爸妈忙碌还要看我们脸色,我更小心翼翼。”
让卫东也发现:“搞不好搞不好,等你生了孩子,他们绝对是最惯着娃的那种,还有小蝶在旁边,肯定区别对待,不能在一起过日子。”
董雪晴真小心翼翼提建议:“要不……要不让爸妈住我们市里面那套房,小时候给他们带带,我上班中午给他们玩会儿。”
上一篇:和女神同居后,我激活了奖励系统
下一篇:从零开始开荒,打造最强部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