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公,你要支棱起来呀 第553节
让卫东头痛,都想叫毛儿来跟这位对话了:“熟归熟,乱说话也可以告你诽谤,他是自杀,有警察出的情况说明!”
江湖人的思路就是:“好手段!这批货到了能不能提走电脑,现在确实是抢手货。”
让卫东也在棘手这个事儿:“我那边出货在沪海,已经有两万台成品,五万台散件,国内运过来也很麻烦,你能不能去沪海提货?”
他从三年前就尝到火车皮的苦头,现在国内几个海运码头之间严管得厉害,总不能把自己那几条内河驳船开到沿海来吧,发HK的船也要排期。
陈文亮一口应承,然后才绕着弯靠近:“珠江口那个新建的码头是你的?如果你能让我靠岸卸货,收益你我二一添作五。”
这个瞬间就能清晰的感受到从古至今那些历史课本上的“通商口岸”是什么含义了。
就是一条条白银铺就的路。
沪海、粤州,哪个不是顺着这条路富庶起来的。
现在整个内地的生产力要爆发时,出口通路集中到个人,这财富想都不敢想!
连走私佬都明白。
所以说还是得自己有钱有底气,让卫东对这允诺的泼天财富眼都不眨:“正规到港报关进口货物,有多少要多少,我还能给你返点给好处优惠,走私货物一丝一毫都别来,这里是全国都金睛火眼盯着的改革案例,第一家国家之外经营的远洋码头。”
陈文亮翻动三寸不烂之舌:“这是不是还不是你一句话,交点少点优惠点那就不是了……”
税务大院的老保安真是瞬间明白,偷税漏税这个词可不就是这意思,有意无意的少点、忘了、搞错了,就把税逃掉了。
甚至利用名目繁多的各种税目选择最低的来靠近,就美其名曰合理避税。
最后是什么,总量凑起来就打靶啊!
跟让卫东谈什么报关外贸、码头集装箱,他真的不懂,但说到税上面的把戏,那真是看了几十年。
秒懂,原来还是这么回事儿。
为什么各地要搞工业区、开发区,因为地方上搞了这个,就能获得一些政策支持,无非就是工商税务的减免,以及审批手续的快速通道。
然后各地后来为什么搞免税区、保税港,道理原来也是这样。
有些政策支持,减免点税务,可不就把进出口关税省下来一些。
这么一想通,原来海关也是税务同行,只是专门查海外贸易关税。
让卫东哈哈哈的笑:“陈老板,我有很大的量进出口,但肯定和海关不沾边,他们该怎么做就怎么做,但你有没有想过,如果你把偷偷摸摸的生意做大,利润一样不少,那些什么船王还不是从一两条船做起来的,你为什么就不能做成船王呢,老家伙们也把持够了,该腾地方了!”
当初HK老富豪们给让卫东讲这个海底的时候,就满是调侃揶揄,陈文亮确实是他们那帮抱团的地方富豪里年纪小资历浅又没把手洗干净的,所以才会在论功行赏的时候随便塞了个代理权糊弄他。
让卫东也年纪小,但让卫东把持了跟内地各地方打交道的通路,这年头双方都需要这么个担保人、过渡人,所以他才特别重要。
但让卫东知道也就这几年的事儿,一旦政策更加明朗放宽,起码不再硬性要求所有外部投资都得是合资公司后,港商也熟悉了内地建立起信任感,他的存在感就瞬间消失。
谁都不愿多个中间商分钱分股份。
所以他才大力发展自己的销售规模来保证继续需要他,这就是开天眼的好处,不会现在被各方捧着就飘飘然以为永远都这样。
现在他对陈文亮点醒的,也恰恰是这种未来。
走私佬平时各种撺掇、收买、怂恿、打通各环节人物,肯定擅长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威胁利诱加攻心共情,这会儿居然觉得自己有点道心不稳,哎哎哎,怎么成了你反过来说动我:“哪有这么容易……”
让卫东才是做销售的好不好,立刻如跗骨之蛆的贴身紧逼:“我这段在大马,一直在跑码头,现在最主流的集装箱船都是三四万吨级,载箱量不超过三千个,你说有没有可能下一代船型飙升到五千甚至上万个集装箱?”
刷小视频都应该有印象,有那种船员生活的日常记录,从未离开过商州的断手老保安对这类视频都看得津津有味。
所以脑海中是记得那种集装箱装得都溢出来,整整齐齐码放得就像吃自助餐比人高的餐盘那么夸张。
跟他现在到码头看见的集装箱船完全两码事,现在真就是个斯文小姑娘吃自助餐,亏!
陈文亮对外行啼笑皆非:“你以为想做大就做大,这种三四万吨级叫巴拿马型,全球都以这个为标准,因为巴拿马运河的船闸只有那么宽,大了没法通过,不能在花旗东西两岸间切换,怎么进入国际航运市场?”
哦哦哦,外行让懂了。
从二战后花旗积累的世界霸主地位太强大了。
大到整个海运市场都是在为花旗服务,能不能被航运市场青睐,都要以花旗为标准。
让卫东甚至瞬间能反应,后来为什么货轮可以做大,不就是因为内地崛起吗?
倒不是说内地能掰腕子,而是专跑中美太平洋航线的超级货轮,根本不需要通过巴拿马运河。
甚至包括运到欧洲经过的那个什么运河,都没巴拿马这么限制吧。
可能对全国各地人讲解船闸是怎么回事都有点抽象。
恰恰就是商州、江州、鄂昌这些三峡周边的就一点通。
当然这种大船型规模泛滥,反过来又刺激巴拿马运河不得不改进船闸扩大尺寸,那都是三十年后的事,让卫东肯定注意不到。
但确实都跟东大崛起有莫大关系,保证东大的货轮可以直达薪乡。
让卫东下蒙汗药:“陈老板,你既然在朝着内地做生意,就知道这个内地市场有多大,我每天生产上百万包卫生巾,上万条牛仔裤,十万瓶洗发水、化妆品,都卖精光,你要一辈子都做走私买卖见不得光,被那些大佬排挤,那是你的命,但我就不愿一辈子卖腊肉,几年下来我现在就有这个内地最先进的码头,你是行家,知道这个码头意味着什么,我还有国家集装箱公司三成股份,我特么是要打天下的人,搞什么走私,你要一辈子搞这个,以后我们就别联系了。”
说到后面都有点霸气凛然的味儿了。
其实是被上午开始毒辣的日照晒得有些暴躁,赶紧躲到天台阴凉处。
但可能就是这点火气,把陈文亮的火头子点燃,能做到这份儿上的肯定聪明、狠劲都不缺,被一帮老家伙排挤肯定不是一天两天,连让卫东这么个外人都看出来,走私佬肯定还是胆大妄为的:“淦!那东少你能拿出什么筹码帮我呢?”
让卫东就不知道他这个淦是跟女儿那样的口头禅,还是答应承诺要干了。
但细细罗列:“为什么我说未来一定会有大船型呢,内地会拼了命的做外贸生产,我这个码头就是为了朝外面拼命输送货物,往哪送,花旗和欧洲,东瀛轮不到我,沪海那边沿海就送了,我们主要就是朝着北美、欧洲送,如果你能提前张罗准备大船,你就想想这收益吧。”
陈文亮都有点肝儿颤,你特么是真敢想啊:“东少,你知不知道一条几万吨的货轮造价多少?”
让卫东鼓励别人上阵是肯定要递刀的:“卧槽,你做生意全都是实打实的全出款?你不会拉杠杆,不会找银行担保借贷,不会找保险公司降低风险?”
陈文亮才有点呐呐:“我是走私啊……正规银行、保险公司肯定不接我们的单,只有地下钱庄才敢接,那利息是能做的吗?”
让卫东就像个狗头军师:“这就是为什么我要劝你做正行,你有了现在的规模人手,再做熟悉的正行不是天经地义吗,你的船我给你上集装箱上线路,这么说吧,每年我有一万辆左右的花旗汽车配件,两万辆汉斯汽车配件进口,超过一百万台电脑出口到花旗、东南亚、上百万台显示器、几十百万条牛仔裤,这仅仅是我自己的生意,我全都给你,然后只要走我的码头集装箱,全都给你!”
陈文亮终于惊叹了:“每年三万辆车?!你才是最大的进货商啊,真的假的!”
让卫东嘿嘿笑:“当时你到平京去找我,见到我那个地方就是平京汽车制造总厂,我是那的合资厂副总,你忘了当时芭芭拉和花旗副统领的合影了?现在的总经理其实是我马仔,每年一万辆切诺基的配件进口,我要的就是专跑花旗到内地,然后从内地到欧洲,去特么的巴拿马!”
陈文亮开始有点信了。
大货轮一年也就跑几趟来回,一船装三千个集装箱,和装一万五千个的区别,就问赚不赚吧。
现代货轮大几倍,用的人还是那么多,油料甚至都不会翻几倍,安全系数甚至更高。
答应自己先去考察论证下。
让卫东就叫他到沪海接电脑货的时候,可以考察下自家在沪海的规模,老子都是在外滩坐头排的地位了,还跟你走什么私!
沪海桑塔纳去看看,那就是你未来的客户!
把个走私佬鼓舞得激情满满。
第621章 你画完了吗,我来
但要说懂集装箱的,还得是林望复。
不为别的,新坡加可不就是因为集装箱才独立起来的。
整个新坡加的发展史,就是集装箱产业的诞生、崛起历史。
让卫东还给老方打电话说了声,伍曦一提醒他就懂,起码得让自己汇报过的两方都知道对方,才不会出错。
别把人撂半道儿上。
又站在屋顶远眺了一会儿那空荡荡的码头和寥寥无几的几堆集装箱,再给沪海那边的老章和吴生云打电话聊了几句。
然后才收起半米多长的拉杆天线回办公室,林望复果然还在接连拨打电话,叮嘱自己在新坡加的帮手,刚在槟城招纳的人手,去召集那些晶圆厂的专家,准备到这边来出差。
让卫东就觉得还要修两栋专家公寓,全都住五星级酒店还是太奢侈了,又不是投资商,开源节流的思路不能丢。
顺口跟池世明聊起自己怂恿走私佬搞大集装箱船的思路,意思是:“你现在多少在跟德叔这个级别打交道,可以了解下,他们多少都有做集装箱货轮的生意,我从上面的战略文件里看到,中美贸易肯定会催生大集装箱船,谁能抓住这个机会,对未来肯定有巨大帮助。”
他肯定不会把宝压在这么个走私佬身上。
池世明也有特点:“嗯嗯嗯,带话烘托气氛肯定没问题,我会想方设法的,但我不会参与这个,玛德,你说没错,詹妮那个二哥已经开始在挤压我了,卧槽,上次我回HK居然有妞儿来勾搭我,我很怀疑是她二哥指使的……”
让卫东笑得差点断气,因为詹妮确实是那种无心做事的白富美,但深得德叔喜爱,跟池世明搭档起来恰恰就是一个能刨业务,一个能做业务,顿时把几个兄长的生意抢了不少!
所以池世明就是来找老大要支持:“你帮我给德叔、还有这二哥带话烘托下,我特么只是借着詹妮上路,那点资金支持,我在内地背靠我们自家大军团作战,关他屁事!”
让卫东提醒他尽快把江州针剂厂也就是沈翠月以前守住那座老厂的地块开发了:“市里面肯定需要有些房改典型,不能老用我,你搞起来是你的名声,你跟詹妮二哥的冲突主要在沪海,你别跟他正面打,蒲东和开发区的地产针锋相对的我来,你全力以赴把国际社区搞好,这是我们的项目,德叔也占不到多少边,但未来绝对名气巨大,你这年纪轻轻操盘手的地位就有了。”
池世明还是有点惊诧:“我的天,两百万方,我现在只有五千万,还是港币!”
按照目前土建成本价已经飙升到近千元左右每平方,光造价就是二十亿。
让卫东不着急:“又不是叫我们直接砸两百万方的资金,一栋栋来,近百栋建筑呢,慢慢来,关键是整体要有规划,整个社区要有档次,这就是沪海对外的脸面。”
池世明抓耳挠腮时,林望复电话打完了,让卫东就起身:“走,都跟我去开会,看看内地老爷们开会什么样儿。”
林望复就安静的跟着若有所思。
池世明也不吭声,明显脑子里转悠的全都是房地产。
让卫东出来果然是虞晓秋已经跟人办公室主任,约好了召集开会,有些还要从码头赶过来。
所以到会议室等了会儿,才把二十多人的规模凑齐,甚至还多了几位地方上的领导。
这局面是真罕见。
就这里本来是个荒凉的渔村,嗯,跟那边鹏圳是个渔村一样。
老方慧眼识珠的认定在鹏圳这么个经济特区城市边,还要有个工业特区,所以才申请要求在这里搞码头、工业区一大片,算是鹏圳下属区。
属于他这边自己开发的企业管辖区,包括五星级酒店、码头、油料仓库啥的都是自己管理。
但刚开始搞这种开发区之类,各级都不熟练。
譬如江州经济开发区就是直接属于市里面直管,哪怕那片区域本来属于江南区,区长也没管辖权,老唐跟区长是平级的各管各,于是也没矛盾,虽然江南区被挖走一块还相互支持协助。
粤东这边民风还是强悍,老方还是粤东人,自然也没这种问题。
现在坐下来,等的过程中就有人提这些事。
让卫东内心才卧槽,本来想带着两员大将装个逼,结果现在是逼宫吗?
只不过现在他也是久经沙场,脸上稳得住,目光凝视旁边墙上巨大的世界地图、全国地图、鹏圳地图、码头开发区地图。
脑海里面转悠拿什么来忽悠人。
就是忽悠。
这是他从尤启立那学到的第一招。
上一篇:和女神同居后,我激活了奖励系统
下一篇:从零开始开荒,打造最强部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