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高考后,人生开始随心所欲

高考后,人生开始随心所欲 第567节

  谈起孩子的教育,宁海峰的话也多了起来,“涵涵小时候就是在农村上的小学,初中就在乡镇,高中才到了县城,基础不太好,很吃亏,现在安安他们两个,起步就是县城的小学,以后会好很多,市区德诚小学,我也不敢想。”

  “那如果我打算送岁岁和安安去德诚小学呢?”

  “小临,你对我们家很好,我们都受之有愧,不能这样。”

  宁海峰摇了摇头,他深知自家对许临已经是高攀了,让许临帮忙处理岁岁他们两个读书的问题,这种人情又太大了。

  “叔叔你得换个角度想问题,涵涵天资不差,按照基因遗传方面的知识来说来说,岁岁安安两兄妹,未来也不会差,平台高一点,他们未来就走的远一点,德诚小学,就是市里最好的选择。”

  许临:“而且德诚小学的环境更好,师资力量更加雄厚,岁岁他们起步就不会低,也比县城读书高很多。”

  说到孩子教育,宁海峰一阵沉默,因为许临说的确实有道理。

  他怎么可能不想把孩子们送去这所小学?

  他前天帮市区的一户人装热水器,这户人的孩子就在德诚小学上一年级,正好他家也有两个小孩准备读小学,一时间双方就聊了起来。

  对方说到师资力量、教学环境,再有那些基础设施,而且,他们家孩子上初中,也能直接去市区里最好的两所初中,有了初中保证,后面上市里最好的重点高中也会概率更大,对此宁海峰一阵羡慕,这些都是县城的小学比不了的。

  “叔叔,你觉得怎么样?”

  许临问他。

  “但我们不是那边市区的人,上不了那边的小学。”

  “这点我搞定就行。”

  宁海峰还是思维被局限了,他可能不知道有个东西叫走关系,或者不敢想。

  “小临,是不是要送钱?”

  宁海峰忽然问。

  “不用,一毛钱都不用花,总之,叔叔,我搞定就行。”

  其实已经搞定了,不过许临没说。

  他今天是先斩后奏。

  但是,宁海峰会感激他。

  只要他脑回路正常。

  对于家长而言,孩子的教育,大于一切,只要不是那些短见和低认知的家长,都知道教育的重要性。

  “那怎么能搞定?”宁海峰心想,要是花钱能去,他把积蓄拿出来给许临了。

  “叔叔,这两天给你回复,放心,不用花钱,到时候正常交学费就行。”

  许临也不扯那么多,很多事说不明白,宁海峰不知道许临的能量能夸张到什么地步。

  许临说了这件事之后,今天晚上,他们一家五个人,只有岁岁和安安两兄妹睡得香。

  宁海峰和吴秀琳不太睡得着,两人在讨论这件事。

  “小临是不是在走关系啊?”

  吴秀琳说:“我听我一个同事说,他亲戚进德诚小学,就是走关系,她认识那里的学校领导。”

  “不懂啊,小临对我们家太好了,我都不知道怎么还。”

  宁海峰辗转反侧,他是一个很典型的农村出来的老实巴交的人,欠了别人的东西就想着怎么还。

  但宁海峰不知道另一套规则,那就是,他只需要把岁岁和安安培养好,让他们的成长可视化,未来成为优秀的人,对于许临而言就足够了。

  许临相对他们而言,是更高层社会的人,思考问题的维度和他们不在一条线上,至于让他们报答什么,许临真的看不上,他要的是,一个更长期的未来成果,相当于,他把两兄妹弄进一所很不错的小学,这叫因,将来,他们成为更加优秀的人,是果,许临享受其中看他们成才的结果,在许临看来,他只是在随手做一件有意义的事情,今天我随手种下了一棵树,未来,这棵树,成为了参天大树。

  吴秀琳说:“但是我也很想让岁岁和安安去更好的小学呢,不然像涵涵那样,太吃亏了,而且我也是小学老师,我那所小学,那些学生调皮捣蛋的很,上课了,班里乌泱泱的吵闹,很久才能安静下来,如果岁岁他们在这里上学,还怎么学好呢?”

  另一边,宁玉涵也忐忑。

  “老公,你想帮岁岁他们去德诚小学上学?”

  “不是想,已经搞定了。”

  “啊?搞定了?”

  “我一个电话打给校长,他帮我搞定了,过段时间,直接去报名就行,以后他们两个就在德诚小学上学,而且我开车探了路,速度不快,开电动车送他们早晚上下课,估计也就40分钟,来回八十分钟这样吧,也不用住宿。”

  许临:“听我的就行,你想啊,县城的小学,生源质量不行,他们两个又长的好看,万一被欺负怎么办?去市里最好的小学,就没那么多复杂的问题了。”

  “那你是不是花了很多钱?”

  “一毛钱都没花,那个校长就是一个贪污的,我吓吓他他就给办了,妈的这吊毛不给办的话,明天就能把他给撸了。”

  “贪污的?”

  “不然你以为谁都是好人吗?那帮人,全部拉出去枪毙,多的不说,十个有五个都不会是冤枉的。”

  许临枕着双手,悠哉悠哉,“听我的就行,岁岁他们的教育一定要弄好,以后也许两个江都大学呢!”

  “是就好了。”

  身为姐姐,宁玉涵当然也想他们两个上最好的大学。

  “不过那也是十二年后的事情。”

  宁玉涵忽然想到这个,她看着许临,“老公,你说,十二年后,我们会怎么样?”

  十二年,那得多么漫长的一段岁月?

  宁玉涵算了算,十二年后,她都三十二岁了。

  她上个月生日,现在她已经二十岁了。

  “别的不说,我们的小孩肯定会打酱油了吧!”

  那我们的孩子应该叫什么名字呢?

  宁玉涵忍不住想。

第260章 农村小日常

  第二天中午,许临就接到了刘昌华的消息,说是岁岁安安他们的入学问题已经搞定。

  九月份直接去报名就行。

  一切尘埃落定,许临中午也跟宁海峰两夫妇提了一嘴这件事。

  这对于许临而言并不算什么,只能说是一件非常简单的事情。

  但对于宁海峰两夫妻而言,却是一件大事。

  下午宁海峰开车去市区工作,他今天有四户人要上门,让他安装一些设备。

  宁海峰是技术工,加上为人实在,名气出来了,那些住户也互相推荐,以至于他那些单子,接都接不完,吃香的很,甚至上个月宁海峰就收入了两万余,要知道这只是一个不起眼的小县城,很多体面的高中老师,一个月扣除杂七杂八的钱,到手也才两三千。

  不过宁海峰没有飘的意思,他这收入,只有吴秀琳知道,对外一个人都不说。

  再说,后面两个小孩还得上学,也需要花钱。

  宁海峰文化水平不高,但他深知教育的重要性。

  以后有大把用钱的地方。

  而且,以后宁玉涵出嫁,总得要嫁妆吧?

  这边两广地区,彩礼要么没有,要么就意思意思一下,男方家里一两万给女方这边,后面女方家里还得退回去,给小夫妻经营家庭的,习俗一般都是这样,卖女儿这边是非常少见的,传出去那得被周边戳脊梁骨。

  宁海峰的想法是,后面自己这边不能少了嫁妆,这样也是为了宁玉涵嫁过去,让婆家重视一点。

  所以,以后有很多地方要花钱。

  今天宁海峰很晚才回去。

  七点多,才从最后一户人的家里出来。

  他心血来潮,特地开车在德诚小学路过,他在门口这里看了许久。

  心想以后岁岁安安在这里上学,起步高了,想来也能走得很远很远。

  激动之余,宁海峰开车都有点飘了的感觉。

  “小临,你对我们家太好了,我都不知道感谢你。”

  回到家,宁海峰忍不住道。

  “没事。”

  许临没放在心上,这会他正在逗两个小孩玩。

  “叔,明天我们去村里待几天。”

  “好好好,村里凉快一点,就是现在八月份了,你要是上个月来,我们家里还种了不少荔枝树呢。”

  “八月份,荔枝过季了吧?”

  “对啊,过季了。”

  “不过我们家还有番石榴,明天回去了,让涵涵带你去就行,这个季节刚合适,是那种红心番石榴,味道很好吃。”

  “听起来很不错,到时候我看看。”

  今晚,翁婿俩聊了挺久。

  时间来到第二天。

  众人收拾了一下东西,许临就开车带着宁玉涵还有岁岁安安回去了,至于吴秀琳,在县城里面给宁海峰帮帮忙,孩子有宁玉涵他们看着,吴秀琳也很放心。

  “回家咯!”

  车上,岁岁和安安都很开心,两人都在车后座这里玩。

  宁玉涵也在后座看着他们两个。

  “差点忘了,还要买点东西。”

  许临在一处小集市停车。

  “买什么?”宁玉涵疑惑。

  “烟啊,到村里了,小卖部那里,见到男的就分一根烟,这叫打入内部。”

  “哦。”

  宁玉涵不说什么。

首节 上一节 567/635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华娱:当导演改志愿开始

下一篇:神豪:相亲遇绿茶,我反手送领导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