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娱从一夜爆红开始 第198节
“行。”
徐铭说完看着郭凡,郭凡也看着他。
“完了?”郭凡疑惑。
“完了。”
徐铭点点头。
“那我回去继续剪片子了。”
郭凡叹了口气,心中抓狂。
还不如等他剪完片子再告诉,现在心里惦记着,难受啊。
……
一月底。
徐铭回归剧组已有半个月。
片场所在的贵州小县城逐渐热闹起来。
外出务工人员都在陆续返回。
去年华夏城镇化突破50%,大量年轻人开始离乡务工,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的现象变得稀松平常起来。
而在片场,徐铭坐在监视器后,跟宁昊商量着。
“提前两天给大家放个年假吧,回去歇个五天再集合,反正大家伙过年都有自己的事情要忙。”
他要去参加春晚,保强、秦海露过年都有活动要跑。
倒不如放个年假,也算成人之美。
“你是资方,你说了算。”宁昊笑道。
“那就这么定了,待会儿你跟大家宣布一声,等明天我请大家提前吃顿年夜饭就各回各家各找各妈。”徐铭干脆道。
他也打算回趟老家,待个一天两天,再带着父母一起去京城参加春晚。
嗡~
宁昊闻言,拎起大喇叭发出一声刺耳啸叫。
然后从中传出他的声音:“大家都静一静啊。”
“徐总刚才跟我说要给大家放个一周的年假,明天他请客吃顿饭咱们剧组就可以就地解散了。”
轰!
这则消息不亚于在剧组投下一枚核弹。
年假在影视行业那叫一个稀罕。
多得是大过年还在拍摄的剧组,停一天就是一天的费用。
“徐总大气。”
“徐总我要给你生猴子。”
“徐总,我、我的直肠很温暖……”
噫~
众人立马远离最后一位发声的男性。
答应我,屁股就用来好好拉屎好吗?
嘻嘻哈哈一阵。
徐铭口袋里的手机震动起来,他一边朝安静的角落走去,一边接了起来。
“徐导。”
“铭仔,我这边手头事情都忙得差不多了,准备开始选角工作,座山雕的人选你有想法吗?”徐可问道。
“全凭您做主。”
徐铭姿态摆得很正,自己就是个主演,对方才是导演。
有些权力该让渡还得让渡出去。
“呵呵,你是编剧,你对座山雕这个角色肯定有了解,给个建议,不用太顾及我的感受,我心胸还没那么小。”
徐可笑吟吟着,花花轿子人人抬,对方给他面子,他自然也会还回去。
真论起来,徐铭身兼三层身份,投资人、编剧、主演。
在剧组说话比他好使。
“我的想法是座山雕形象尽量脸谱化,显得越奸诈非人越好,这点可以用特效化妆和数字技术进行夸张化处理。”
“那就要考虑到在特效妆容下,哪个演员能把人物给依旧演得传神,让我来说的话,首推梁佳辉老师。”
徐铭对徐可版本的《智取威虎山》,座山雕的印象比主角张涵宇要深得多。
甚至是在看完电影许久以后,才得知座山雕居然是梁佳辉饰演。
一丁点痕迹都没看出来。
怪不得梁老师绰号千面影帝,从来只有起错的名字,没有叫错的外号。
“座山雕脸谱化?”
徐可的注意力却在徐铭前半段的想法上。
他脑海原本就有这么个隐隐约约的想法,经对方这么一点醒,顿时变得具体起来。
一时间,语气都有些激动:“通过特效妆容确实可以做到你说的那个方向,最好是将座山雕的形象给装扮成人形猛禽,就以秃鹫为意象。”
“鹰钩鼻、深眼窝、毛发稀疏一些,土匪某种意义上也的确跟食腐动物重合,梁佳辉的话,也足以驾驭这个角色……”
“你接着忙,我先跟团队讨论一下可行性和执行的方案。”
说完,电话挂断。
徐铭听着手机里的忙音,不禁摸了摸鼻子。
心中为徐可团队的成员默哀一番。
料想这一讨论,就得加班到过年了。
“徐老师,宁导问您多长时间可以投入拍摄?”工作人员跑过来道。
“现在就回去。”
徐铭收起手机,把精力放回到眼下的《无名之辈》上。
第200章 八零后的偶像
吉省,前营村。
一辆商务车开进村里。
紧跟着徐铭回村的消息,就跟长了翅膀似的飞往十里八乡。
“咋还是这么瘦?”
徐母捏了捏儿子瘦削的脸颊,心疼道。
“我要吃成个胖子,哪个粉丝还会喜欢我?现在都是小姑娘追星,老看重长相了。”徐铭瞎胡扯道。
他一本正经地解释上镜胖三斤,母亲根本不会理解。
倒不如胡咧咧来的干脆。
“那确实是,咱这附近大小姑娘天天念叨着你,哎,你啥时候带对象回来?”徐母问道。
一旁闷不吭声抽烟的徐父闻言也看了过来。
儿子事业有成,就剩下婚姻大事让他们惦念了。
“时间倒好说,我正愁着带哪个,带谁不带谁都是麻烦。”徐铭继续扯淡。
只是这次当妈的却深信不疑。
自家崽子德行,她再了解不过,祸害小姑娘这事儿保准干得出来。
“你还带哪个,咋不上天呢?我告诉你啊,你现在也是那叫啥公众人物,别乱搞男女关系。”
徐母说着就忍不住伸手揪儿子耳朵。
徐父不紧不慢地添柴加火道:“以前有个姓迟的明星,就唱《铁窗泪》那个,就是乱搞男女关系被抓进去。”
听到现成的例子,徐母狠下心揪住徐铭耳朵。
“哎呦,妈,轻点,我开玩笑的……”
徐铭本来还想重温下母子曾经的互动,哪曾想母亲来真的。
疼得直咧嘴。
“我来的不是时候啊。”
一大汉站在门口,一脸尴尬,赫然是村长贾长海。
“长海,来了,快坐。”
徐母见外人到来,立马松开手,对外还是要给儿子面子。
“我就不坐了,过来是给你们提个醒,铭儿回来的消息十里八乡都传遍了,我估摸着待会儿咱村得挤满人。”
贾长海顿了顿,“还有咱县里的干部,恐怕打秋风的不少,你们当心点。”
俗话说人怕出名猪怕壮。
徐铭这出名程度,已然到了野猪王的水准(徐铭:您多冒昧啊)。
都知道这小子挣钱,一张张大嘴嗷嗷待哺呢。
“听我的没错吧,之前隔壁李婶串门,我就知道这事儿瞒不住,抓紧走吧,被堵着就算了,您儿子还得大把往外掏钱。”
“不然乡里乡亲的,我要一分不掏,说不准传什么闲话。”
徐铭不怎么回家乡的原因,就有这方面的因素。
上一篇:华娱:开局硬怼张伟平
下一篇:人到三十,我家的豪门日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