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这个导演实在太纯情

这个导演实在太纯情 第440节

  “是跟我没什么关系,但如果能蹭一次闭幕式红毯,也算是一次宣传了。”

  “啧啧……你竟然用了蹭?”

  “蹭怎么了,那是老娘应得的。”范小胖把烟掐灭,翻身骑在苏槿身上,道:“苏槿,你有没有适合我的文艺片子,能拿欧洲三大奖的那种。”

  “你当欧洲三大奖是大白菜,说拿就拿。”

  如今这个时代,演员升咖最快的方式,就是拿主流奖项的影帝影后。

  一旦你拿奖了,可以说一朝成名天下知,片酬、商演、代言、戏约瞬间翻倍,甚至翻好几倍。

  范小胖希望拿奖,那是因为四旦双冰就她一个人没有主流奖项傍身,演技一直被人诟病。

  《手机》的百花影后不算,圈内人都知道那是华宜公关的结果。

  不过,好像范小胖十月份就能拿到一个国际A类电影节的奖项了。

  “你是不是演了一部片子叫《观音山》?”

  “对,李玉导演执导的,怎么了?”

  “这片子应该能拿奖。”苏槿神秘莫测地说道,李玉对范小胖可谓是真爱,她的《苹果》也是找的范小胖。

  “拿个毛线,戛纳都没有入围,之前的柏林也没有入围,威尼斯估计也没戏。”

  “你别只看欧洲三大啊!看看其它的。”

  “哪个?”

  “东京国际电影节。”

  “东京?”

  “对,叫你制片人主攻这个奖项,你应该能拿到最佳女主。”

  “为什么?”

  “天机不可泄露。”

  “说说嘛,我为什么能拿到这个奖项?”范小胖撒娇卖萌,两团丰盈也乱颤起来。

  “你别晃了。”

  范小胖一愣,朝着苏槿的视线看过去,饶是她身经百战,也不由得老脸一红。

  “流氓。”

  “我是流氓,你就是女流氓,衣服都不穿。”

  “滚。”

  范小胖继续求苏槿,又是撒娇卖萌,最后苏槿同意了一下。

  但是,他正准备说的时候,手机铃声突然打断了他。

  拿起手机一看,发现是个陌生号码。

  接通之后,对面自称戛纳官方人员,通知他参加后天晚上的闭幕式典礼。

  这是代表着他能获奖,具体哪个奖就不得而知了。

  “闭幕式的电话?”

  “嗯,你没有接到电话吗?”苏槿说完,就反应了过来,自己说了一句废话。

  范小胖整个下午都和他待在一起,接没接电话,他还是知道的,只是一时间没有反应过来。

  范小胖怔怔的,虽说不在意,但知道确定答案的时候,心里还是涌现一丝失落。

  ……

  与此同时,还在等待最后大奖揭晓的国内记者团,接到了韩小夕的邀约。

  这帮人激动的跑了过去,他们也是消息灵通的,知道《日照重庆》没有接到闭幕式电话。

  这就代表着《日照重庆》颗粒无收,那就意味着韩小夕或者王小帅可能要搞事情。

  他们的猜测很正确,韩小夕确实要搞事情。

  《日照重庆》海外版权卖的不行,即使后面举办了一次酒会,还是卖的不行。

  本指望拿奖之后,冲一波销量,现在没有奖可拿,自然要搞一波事情,炒作一下。

  不过,韩小夕确实很愤怒,《日照重庆》的投资可不低,不是之前范小胖猜测的1200万,是1500万。

  面对媒体记者,当面开大,怒喷王小帅,一点也没有之前的和睦。

  昨日,正值王小帅的生日,她还包了一架游艇,给王小帅庆生呢!

  “第一版样本剪出来后,有点傻眼了,我看了十分钟就出来了。

  好好地位一部商业属性浓郁的电影,居然楞是给整成一纪录片,就看见不停走路了,哪有什么商业元素。

  作为投资人,在我这,电影首先是我的产品,然后才是他的作品。”

  “除掉海外卖片,国内票房至少也得5千万元,才能让我回收成本。”

  韩小夕还说,王小帅要想彻底转型商演导演,必须要解决“余毒未消”的问题。

  什么余毒?就是电影作品首先是投资人的作品,然后才是导演的作品,你要给投资人挣钱。

  王小帅对此作出回应:“我选择严肃电影,从根本上来说,也不是我不想拍商业电影,主要还是个人的原因吧,因为我不是很喜欢那种和大家一样的感觉。

  如果走进一片经济作物林,看到周围全是同样的作物,我会感到很乏味,我更喜欢做这片土地上的一个珍稀物种。

  而且,商业片也不是那么容易,不是想做就能成功的。”

  瞧瞧,瞧瞧这嘴脸。

  王小帅拉投资的时候,可是拍着胸部保证,要做一部商业电影。

  可结果,就是按照自己的喜好做。

  不仅如此,事后,他还发微博说:“电影一定要自己掌控!跟业余的较劲实在太累!”

  这是暗讽韩小夕不懂电影,真是搞笑,人家是北影出身,做了多年编剧,还能不懂电影?

  这件事闹的很大,国内媒体大量报道,网友也是激烈讨论。

  支持的有,不支持的也有。

  支持的就说什么,王小帅不要脸,即当婊子,又立牌坊。

  不支持的则说什么,市场需要文艺片,观众需要文艺片,理想主义被打压。

  你看,咱们又被代表了。

  反正是双方各执一词,吵的不可开交,韩小夕的炒作目的算是达到了。

  有媒体记者找到苏槿,询问他的看法。

  对这事,他也有所耳闻,不用记者解释,斟酌了一下措词,回答道。

  “坚持自我是值得鼓励的,但电影是服务大众的艺术,也要服务于投资人,不能由着自己的想法来。

  过分强调自己所谓的理念,搞得晦涩难懂,自命清高,还不如直接拍DV自己在家欣赏算了。

  所谓严肃电影,说白了就是文艺片,说的那么高大上干嘛。

  文艺片对于一个成熟市场来说,是必不可少的,是电影的基石,但商业片也很重要,特别是我们国家电影产业正处于高速发展时期。

  这就好比物质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只要投资人赚钱了,才有钱去投资文艺电影。”

  “苏导,你作为首屈一指的大导演,请问如何平衡商业和艺术?”

  “你这个问题问的很好,很有深度,从我决定当导演的时候,我就在想如何平衡商业和艺术。

  不过,到现在我也没有想明白,如果后面我想明白了,我会告诉你们。

  对了,或许你们可以去问问一某导演,他拍了二三十年电影,想必有独特的见解。”

  苏槿说完,就把这个抛之脑后了,但这帮人竟然有人真的去找了老谋子,还有人去找了陈诗人,冯裤子也有人去找了。

  关键是,这三人都一一回答了。

  老谋子:“用视觉奇观承载文化内核,商业元素包裹艺术表达。如《英雄》以色彩叙事平衡票房与美学,核心留白给观众解读空间。”

  陈诗人:“以哲学思辨重塑类型片,商业壳里藏文人魂。如《无极》借奇幻外壳探讨虚实,台词留诗性,但节奏需向市场妥协。”

  冯裤子:“用集体记忆撬动共情,大场面底下埋人性褶皱。如《集结号》商业催泪弹里塞进个体创伤的挣扎,眼泪和票房一起炸。”

  南方周刊对于网络热点很敏感,他们有预感这个话题会爆,紧急派人采访其他导演。

  姜纹、高群书、李小婉、宁昊、杨青、乌尔善等等知名导演都采访了。

  此外,他们还派人去采访了几个港台大导演,如李按、侯孝贤、吴白鸽、陈木胜……

  还有,他们还采访了几个著名制片人,如韩三坪、黄嘉强、钟丽淓、陈止希……

  之后,他们制作了一个专题发表了出去,瞬间登上了各大平台热搜。

  其它媒体看到这,悔恨不已,大腿都拍红了,怪不得人家能在新闻界混的风生水起,吃香喝辣的,而他们只能捡剩下的残羹剩饭。

  话题是他们发起的,但自己愣是没有想到制作一个专题。

  网友各种讨论,想看看哪位导演最会装逼,然后发现最喜欢装逼的苏槿,竟然不知道如何平衡商业与艺术。

  这不是扯淡嘛!

  谁不知道苏槿的第一部电影《心迷宫》,商业与艺术就结合的很好,怎么会不知道呢!

  “有没有一种可能,就是有没有一种可能,不知道才是最大的装逼?”

  “卧槽,我悟了……”

  “我也悟了。”

  “+1。”

  “+10086。”

  “话说,你们都悟了什?我怎么一点都看不懂。”

  “老弟,有没有听过一句话,无形装逼,最为致命?”

  “卧槽,感谢老哥,我也悟了。”

  “苏百亿不愧是装逼界逼王,太特么的会装了,这次我是真的服了。”

首节 上一节 440/467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华娱:第一导演财阀

下一篇:躺平的我,才华被明星老婆发现了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