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狂魔 第746节
“去年,史密斯专员曾提供了一份情报,说三元重工在黄河西试验了一款爆鸣发动机,它采用高能爆破诈药作为燃料,利用爆破产能的冲击波做功···”
北美高级研究计划局的科研人员说完,亮出毛熊的一款发动机。
造型犹如打蛋器,手柄输出动力,头部的8个管道类似加特林做功。
“它又叫脉冲爆震发动机,简称PDE。”
“结构简单,技术不难,但对材料要求非常高。”
“其尺寸可根据需求定制,适用范围十分广泛,造价成本较低,可在零速度下使用,燃烧效率高,高速性能优越,推重比几乎是传统航空航天发动机的2倍,高达20,马赫数范围约0~10,飞行高空可进入外层太空,推力范围0.5kg~50000kg···”
“由于结构简单,维护成本的难度,肯定更低。”
“因此相比超音速涡轮发动机,它的整体造价,有可能便宜75%。”
“但这是毛熊时期的参数。”
“我们必须获得一枚三系潜射导弹,解构之后,才能确定三元重工是不是量产了这玩意,又对哪些方面进行了改进和升级。”
“如果确定三元重工搞出了脉冲爆震发动机,接下来在航空航天领域的竞争,我们将会失去大量优势。”
老布病重,军工复合体群龙无首,石油大王不得不亲自出面坐镇。
但87岁高龄,再加上多次更换心脏和长期服用排异药剂,石油大王的身体状态,并不比病重的老布,好到哪里去。
然而波音、雷神、格鲁曼等公司之间,存在非常激烈的竞争,也存在难以化解的矛盾。
如果不出面,军工复合体很难同心协力的对待三元农业,联邦资本更无法在紧急情况下,果断的给予反击。
比如在诺顿湾兜圈的F22,若想对J14开火,需要层层上报。
拉姆斯菲尔德得到消息,又需要深思熟虑。
现在就非常简单。
石油大王直接下令,F22当场攻击。
然后引出了两条大鱼。
石油大王闭目沉思片刻,“这是小鱼,我想知道,有没有大鱼,也就是三系核潜艇,要知道,这是核对峙的最关键一环,没有这玩意,有和平世界也无所谓。”
(A和B都有核弹,A对B动手,B对A反击,A幸存三分之一,B全军覆没,A获胜,但如果B有潜艇,二次核打击降临,A全军覆没。)
技术人员回应道:“目前暂时没有情报表明三元重工建造了潜艇,但根据以往情报,三元重工拥有制造核动力潜艇的能力。”
“这么说,谁也不知道墨西哥湾、阿拉斯加湾、西海岸、东海岸···有没有三系潜艇?”
“目前水下探测技术分为声学和光学,但无论哪种,都需要部署大量的浮漂和岸站,最近几年海盗横行,我们在全球部署的探测装置损毁较多,尤其南部海域,几乎被东方渔民打捞的干干净净,再加上水下探测存在精度和灵敏度问题,对体型较小的装置难以捕捉···”
石油大王没有仔细倾听啰里八嗦的解释,其沉思片刻,拿出通讯器,编辑信息,发送给余三元。
“这一局你赢了,接下来换我,目标:明日岛(拉特曼诺夫岛)。”
···
当第五舰队与阿拉斯加岸基导弹系统,分别将六枚AGM-109舰载巡航导弹,和三枚弹道导弹射向明日岛的一刹那。
白令海→楚科奇→勘察加半岛→千岛群岛→西塔卫星→海参崴→梅河口→丹东港→西塔星链→新泰数据中心。
弹幕反导系统瞬间被激活。
无需警戒雷达,也无需火控雷达。
拉特曼诺夫岛和勘察加半岛的战斗单位,立刻将飞弹密集阵发射出去。
它们将会在最合适的时机,在美式导弹的飞行路径上,用石墨纤维和电磁脉冲构成的幕墙。
与此同时。
战斗信息途径‘白令海→楚科奇→勘察加半岛→千岛群岛→西塔卫星→海参崴→梅河口→丹东港→西塔星链’,传达到新泰数据中心。
坐在电脑前的数千名农妇,根据共享的视野,在白令海地图上绘制美式导弹的飞行参数,并传达给五角楼。
但署名不是3D鸟瞰图,而是基于三元通信网实现的三系感知作战系统。
换句话说,城镇中心旗下的单位,压根用不着三元通信网和三系感知作战系统。
之所以搞出三元通信网和三系感知作战系统,完全是为了让自然人看懂自家的武备,以及令自家拥有通信业务。
再换句话说,大当家在3D鸟瞰图中做个标记,城镇中心的战斗单位知道要干啥。
自然人,比如西非21囯集团的空部上将老何,肯定收不到指令。
···
三分钟后。
美式导弹距离明日岛仅350公里。
三系飞弹密集阵也来到美式导弹的前端,双方相距5公里。
几乎毫秒之间。
三系飞弹密集阵在天空中绽放,形成幕墙。
美式导弹避之不及,硬生生冲进去,随后接连被引爆。
···
余阳回复信息,“给我阿拉斯加?”
石油大王:“···”
第448章 胜利者的投票
五角楼。
会议室的大型屏幕上,正在播放北美侦察机和军事卫星从多个角度拍摄的录像。
画面中。
凌空绽放的花火,斑斑点点的石墨,瞬间过载的电流,遮掩大片天空的幕墙,骤然殉爆的美式导弹···诸多要素混合在一起,犹如莱坞军事大片,满满的全是科幻。
这令北美高级研究计划局、世界顶级军事顾问兰德公司,以及北美军部参谋们、NSA众多情报人员,集体呆愣当场。
虽然联邦资本已经多次遇到三元农业的弹幕反导系统,也知道这套系统确实可以拦截导弹。
但亲眼目睹其拦截过程,众人依旧感觉不可思议。
因为这非常非常不合理。
或者说,美式导弹的直径不到一米,烟花碎末若想实现拦截,必须在空中形成一个均匀的分米级密集阵,
问题是,烟花爆破后,碎末会跟随惯性从爆破点向四周扩散,1秒后,爆破中心肯定出现大面积空白。
若想补充这个空白,必须用第二个烟花进行补偿,接着再用第三个补偿第二个···以此类推,层层叠加,才会构成存在10秒~3分钟的EMP幕墙。
然而这种技术,不仅需要大量运算,还需要极高的射击精度、100%可以爆破的导弹、稳定的导弹装药。
一旦某个环节出现错误,EMP幕墙就会出现漏洞,导致拦截失败。
所以弹幕反导系统理论可行,但以人类目前的科学技术、工业水平、制导手段,实现它的概率几乎为零。
“他们是怎么做到的?”
NSA负责人问出了所有人心声。
几乎同时。
由北美四大显卡矩阵联合构成的联邦数据中心,飞快处理视频中的信息。
先逐帧截图,再用蓝色虚线连接石墨碎片,然后用红色虚线代表电流过载,进而形成动态效果···
短短十数秒,图片中的花火就被虚拟线条描绘成一堵直径20公里,厚度1.3公里的圆形墙体。
在这里面,代表花火的点状标记,密密麻麻,数以万亿计,它们互相间距却仅有20厘米,有的随同惯性坠落,有的随同惯性上升,有的燃尽消失,也有的迅速补位···
它们的运动轨迹、电流强度、存续时间等等,均是一组数据,从而导致四大显卡矩阵都出现了轻微卡顿。
但如果没有这种分布式布局,同步并行处理的显卡矩阵,如果没有‘利用渲染原理对现实场景进行统计’的大模型,北美肯定得不到如此详细的可视化数据。
或者说,联邦资本可以搞懂弹幕反导系统,完全是因为不惜成本跟着余三元搞了显卡矩阵。
“如果没有显卡矩阵,我绝对会认为这是奇迹、神迹、不可思议的外星技术。”
北美高级研究计划局的科研人员感叹着,放大屏幕上的图片,“传统的反导系统,一个是点对点拦截,犹如两根铅笔在空中相撞,容错率极低。”
“一个是末端爆破,利用无数破片对目标进行拦截,犹如向一根飞来的铅笔,喷洒粉末,容错率较高。”
“三元农业的弹幕系统,类似后者,但加入了EMP机制,利用过载电流构成一种类似渔网的静电区域,犹如在铅笔前进的方向,竖起一道可以触发引爆装置的空气墙,几乎不需要统计容错率。”
“我们若想突破这道墙,首先需要为高超音速导弹更换主动引爆机制,其次需要更换抗干扰、防电磁脉冲的制导系统。”
科研人员说完,调出今年NASA在太平洋试验的X-43型高超音速无人验证机,“把它改造成巡航导弹,用NB-52B母机送到白令海,然后在2.9万米高空加速到9马赫,再切到距离海面100米高度进行突防···余三元试探我们,我们也必须试探他们,否则错过这次,后续我们很难摸清他们的发展方向。”
众人闻言,严肃的点点头,随后看向石油大王。
余三元的弹幕反导系统成本极高,目前只部署在核心区域,并且非紧急时刻不会使用。
现在对方将其部署在白令海,北美肯定要不惜一切代价的寻找漏洞。
石油大王瞅着余三元的回信,面无表情的收起通讯器,坐在轮椅中闭目养神。
许久。
“第一局,余三元想要阿拉斯加,我们被动参加这场游戏,虽然我们输了,导致J14依旧在诺顿湾闲逛,但我们可以不给他阿拉斯加。”
“第二局,我们主动发起游戏,如果余三元毫不犹豫的答应下来,我们又输了,难道我们真要给他阿拉斯加?”
NSA负责人知道阿拉斯加是石油大王的基本盘,首先表明态度,“不可能,他在想屁吃!”
其余众人猛地反应过来,纷纷怒骂余三元。
石油大王不喜不悲,“第二局,我们赢了还好,如果再输,我们肯定要付出一些东西,否则余三元绝对不会善罢甘休,甚至有可能令白令海事件进一步恶化,要知道,勘察加半岛有三十多架J14和对应的Y8pro max加油机,难不成你们想看它们飞到自由女神像上空?”
众人:“···”
又过了许久。
兰德公司负责人开口道:“洛克菲勒先生,在当前局势中,我们本就非常被动,所以余三元才会狮子大开口,再三索要阿拉斯加,但我们不可能给他···我的意思是,既然他想要的,我们无法兑现,何必执着于筹码?我们完全可以先打再说,等到赢了,或者输了,随他开条件,我们全都答应下来,避免事件进一步恶化,然后讨价还价,谈就是了,一年不成,那就两年、三年、五年。”
石油大王眼神一亮,“非常不错的建议。”
···
X-43A型高超声速无人验证机,本就是试验机,拥有多款结构和数不清的零配件,改造成超高音速巡航导弹并不难。
上一篇:御兽:能看到进化路线的我无敌了
下一篇:四合院之十分快乐的年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