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只想送快递,你非让我入编? 第59节
一言至此。
谢东奎认真了一些,仔细的翻看报告。
孙长兴用尽量精简的语言,陈述了整个项目的过程。
功劳全部都在晨盾的头上。
谢东奎看完之后也有些愣神。
你说这是军民融合吧……
确实是。
可就是有点不对劲。
今天讨论的主题是融合不错,但具体讨论的是军用技术对民用行业的指导作用。
是军转民。
“你这倒是融合,但谁能想到是民转军啊?”
孙长兴开始高深莫测了起来:“所以啊,我才没在会上发言,因为这事儿没有普遍代表性。”
“那确实,如果真是这样的话,属于是开先例了。”
“谢副主任,您接着往下看,还有个项目。”
随着孙长兴的指引。
谢东奎又翻了几页。
“关于超材料隐身图层的重大成果论述?”
看到这个标题。
谢东奎不禁面露喜色。
这个问题是目前科工委的攻关重点。
各部门年内一直都在协调。
一点成果都没有。
搞的谢东奎也有些焦头烂额。
“突破了?”
“嗯呐,而且不是理论,是实践。”
“好家伙,你们论证三处开天眼了?”
“和我们关系不大,还是民营企业的功劳。”
“民营企业开天眼?”
一言至此。
谢东奎有些诧异。
无比认真的翻看了接下来的报告。
你说一款无人机有民营企业的功劳。
惊喜但不意外。
东边不亮西边亮嘛。
可这超材料技术,不是那么好突破的。
科工委为这玩意儿费了老大功夫。
钱也掏了,人力也投入了,就是不见回报。
看完报告。
谢东奎的内心都有些难以平静。
“这些都属实吗?”
“一点假都不带掺的,张副主任和材料所的赵工亲自去考察的。”
“还都是一个公司搞出来的?”
孙长兴的笑容终于咧到了耳朵根子。
“所以我动摇了,国运不国运的我不知道,但我们论证三处的运是真的好,挡也挡不住。”
第47章 撑把伞
“你这报告搞得我都有点动摇了。”
谢东奎很想喜怒不形于色,保持威严。
可他忍不住啊。
这样的报告谁看谁不摇啊?
孙长兴能理解谢东奎的感受。
前些日子他们论证三处整个单位的状态都是这样。
在家里坐着,吃着火锅唱着歌。
然后就突破了。
“可说呢,陈晨太突出了,最重要的是他的腰间盘还不突出。”
“怎么个意思?”
“他很年轻啊,和我儿子一个岁数。”
“乖乖,少年天才?”
“对头,有时候我都觉得运气不足以解释,我生怕运气在这用光了。”
此时,一直在旁边没有参与对话的张明瑞提了一嘴:
“没事,有国足平衡的,这个月又输了两场,又到荣誉之战了。”
“要真是这样我还真放心了,把规划外援的钱都花在晨盾上,起码还能见到回本。”谢东奎笑道。
说的是玩笑,可孙长兴听完一惊一乍的。
“那可不行,那我们可指望不上。”
“看看看,一提到钱就急眼。”
孙长兴撇撇嘴,心说可不得急眼咋滴?
我搁这铺垫了大半天。
又是国运,又是报告的。
你以为我就是说说而已啊?
“谢主任,您也看到了,晨盾的成果很显著。”
“但他们还是个刚起步的初创公司。”
“需要一些扶持。”
谢东奎没有丝毫的迟疑:“扶!必须扶,你就说你们的想法吧!”
“我设想是从产业技术上扶持,我们装备部能力毕竟有限,希望您从全局上协调点人手,最好是航空口的专家。”
“这个能答应,回去我斟酌个名单,你们也可以提建议。”
孙长兴眼看人家答应的很利索,便再次加码。
“还有就是政策上,毕竟是民营企业,很脆弱的,证照啦税务啦条条框框特别多。”
“证照我能解决,生产资格的审查和批示尽管提交报告,该批我不耽搁。至于税务这些,不是一个系统的事儿……”
谢东奎思虑片刻。
下了决心。
“这样吧,我让民口配套办公室去对接一下,尽量解决,还有吗?”
张明瑞立刻举手:“还有就是钱的事儿,晨盾还好,启光那边资金不太充裕,您看是不是能用一下国防工业大基金?”
“好家伙,你们是把我当许愿池了?”
孙长兴和张明瑞目光殷切。
趁热打铁的道理他们是懂的。
都已经给人给政策了,给点钱也不是不可以。
谢东奎也知道掉进了坑里。
一般情况下。
他是不会轻易松口的。
可是今天手里这份报告分量太重,值得。
“行,数额我不做保证,但是我会替他们协调资金的事儿。”
孙长兴还想蹬鼻子上脸,再申请点什么玩意儿。
刚要张嘴。
谢东奎的助理小跑过来,像是有什么事情要报告。
这也给了谢东奎喘气的机会。
他立刻转移话题,转过头看着助理,严肃问道:“查清楚了吗?”
“查清楚了,是十七局的人,打着国防工业的旗号,从临海市局带走了一个人,所以地方有怨言。”
说话间。
助理把手里的文件递交上去。
这是刚刚打印出来的,还带着温度。
上一篇:知道错了?不,你们是知道怕了!
下一篇:让你模拟犯罪,你模仿极盗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