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娱05,我们的科幻电影宇宙 第411节
曾担任华夏中子衰变研究项目的首席科学家,凭借该研究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提名,之后又负责良湘高能加速器工程,堪称华夏国内微观粒子领域首屈一指的顶尖物理学家。”
“他的才华的确极为出众,”陈昂微微点头,“不过相较于我,还是稍逊一筹。”
“陈昂吗?他被抓起来了?哎,实在太可惜了!”
镜头一转,特事部门的办公室里,史强与王劲嵩所饰演的中年丁仪正坐在沙发上,面前摆放着热气腾腾的茶水。
“我至今都还记得第一次与他见面的情景,说实话吧,在和我同龄的科研人员当中,极少有人能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特别是在学术层面能让我由衷认可的更是寥寥无几,而他算是其中之一。”
“不错,你能看得懂这些计算稿?看来你们这个项目并非一无是处,至少有个聪明人。”
年轻的丁仪手脚麻利地打开两把折叠椅,冲陈昂和林云扬了扬下巴,示意他们坐下。
“您就是丁教授吧?”林云礼貌地问道。
“我是丁仪。”丁仪也给自己打开一把折叠椅,大大咧咧地坐下。
林云直入主题:“我们这次慕名前来,是有个国防项目,想请您负责理论部分,给我们提供支援。”
丁仪神色淡然,不置可否。
他随手拿起一旁茶几上的烟斗,从玻璃瓶里捏出一撮烟丝,慢悠悠地装进大烟斗,点火,深深嘬了一口,吐出长长的烟气,这才漫不经心地开口:
“研究什么?”
“球状闪电。”陈昂言简意赅地回答。
“很好,如果是那帮人派你们来羞辱我的,那他们得逞了。”丁仪的脸色瞬间冷了几分。
“要不您先了解一下我们这个项目?”林云说着,就准备打开带来的笔记本电脑。
丁仪却摆了摆手,态度坚决得很:“不必了,我是微观粒子物理学家,又不是电气工程师。”
林云心里一沉,有些泄气,再加上一开始印象就不太好,她心里反倒觉得,没能邀请到这位丁教授,似乎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这时,一直安静坐在旁边的陈昂突然开了口:
“确实,以丁教授您在微观粒子领域的深厚造诣,加入我们这样一个小团队,属实有点大材小用。
而且我记得,您的中子衰变研究在国际上引起了不小的轰动,听说还差点拿了诺贝尔奖?那真是太可惜了。”
“别提诺贝尔奖了,”丁仪冷笑一声,“要不是它,我也不至于落到现在这步田地,成了个闲人。”
“这是怎么回事?”陈昂追问道。
“还不是因为我说的几句话。
去年在欧洲,一个电视论坛上,主持人问我作为本届诺贝尔物理奖最有力的竞争者,有什么感想。”
“您怎么回答的?”
“我就实话实说呗,诺贝尔奖这东西,从来就没授予过卓越的思想,它青睐的不过是匠气和运气,就像因为光电效应获奖的爱因斯坦。”
“确实如此。”陈昂点头表示赞同。
“是吧,而且到了今天,诺贝尔奖也就是个年老色衰、没了姿色的婊子,全靠花哨的包装和复杂的手段来讨好学界。
老实说我从没想过要得奖,我对诺贝尔奖根本不感兴趣,研究物理本身带给我的乐趣,可比它大多了。
只是国家在这个项目上砸了巨资,硬要塞给我,我也推脱不掉。”
“丁教授您这……”
陈昂和林云对视一眼,都被这位的大胆言论惊到了。
“那您也不至于因为这个辞职吧?”
“他们说我不负责任、哗众取宠,实际上不过是坏了某些人的好事。”
丁仪神色平静,又吐出一口烟气。
“道不同不相为谋!那些家伙把我当异类,我走就是了,只可惜了我那些研究。”
或许是因为性格都有些古怪,林云这会儿对丁仪的看法倒是有了很大转变。
“既然丁教授您现在手头没什么研究项目,那不如加入我们,总比在这儿干坐着强,不是吗?”
丁仪没说话,起身走到窗前,背对着他们抽起烟来,把烟气都吐向窗外,像是怕熏到客人,又像是在无声地表达想要结束话题、送客的意思。
林云有些无奈,正打算放弃。
这时,陈昂却又说道:
“电子不也是微观物理学的一部分吗?而且球状闪电似乎还还涉及到了更深层次的量子领域。”
“做科研,‘似乎’这种词还是别用了。”
丁仪依旧面朝窗户,但这次没有沉默不语。
陈昂接着说:
“军方目前确实暂停了雷电武器的研究,但这只是暂时的。
从他们之前在同类型试验系统上的投入就能看出,上面还是很重视这项研究的。
目前我们正在找新的突破口,球状闪电就是个不错的想法,不过这也意味着,这项研究需要的投入更大。
军方和我们短时间内都没法全面开展相关工作,但我们可以先做理论准备,构建几个数学模型,从不同的理论角度和边界条件入手,把基础打牢,等条件一成熟,马上就能着手相关实验。”
丁仪再次沉默了,陈昂继续自顾自地说着:
“或许球状闪电研究不属于基础科学,可它有很大可能应用到武器领域。
为国铸剑,铸剑总得有原材料和熔炉吧。
搞研究可不是光靠一支铅笔、一张纸就能成的,尤其是微观粒子领域。
我听说,国家没把超大型加速器和强子对撞机列入新的科技五年规划。”
“人们都说那是无意义的劳民伤财。”
丁仪终于按捺不住,转过身,目光灼灼地看着陈昂。
“所以,以后咱们的物理学家只能继续去日内瓦,当乞丐、当苦力,就为了人家能施舍点可怜的试验时间。”
陈昂顿了顿,接着说:“虽然和您接触时间不长,但我能看出来,丁教授的腰杆子硬得很,绝对弯不下去。”
丁仪听到这话,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
“我可不是你们以为的那种自负之人,不过你这话我爱听,腰我也确实弯不下去!”
“这么说,您是答应加入了?”林云眼睛一亮,惊喜地问道。
“如果连我都不行,你们还能找谁呢?”丁仪嘴角上扬,露出一丝自信的笑容。
至此,球状闪电武器研发团队,算是彻底聚集齐了,戈壁上的研究所前,十几名满怀信心的年轻人,勾肩搭背,笑得格外开心,留下了一张珍贵的照片。
“当时他可以算是我们团队中最重要的人之一了,如果说那个项目我的功劳有六成,他的功劳起码能有四成。”
王劲嵩所饰演的中年丁仪用手指着从银幕画面变成的照片,说道。
“呐,这个就是他,长得当然没我帅,不过头脑很聪明,什么都是一点就透,一学就会,很难相信他之前竟然那么多年都没能在学术界混出头。”
“他之前是在藏拙吧?”
作为老刑侦,又在特殊战线工作了这么久,史强一听丁仪的描述,就给出了相应猜测。
“谁知道呢,反正在那之后,他就出国跨专业攻读博士学位,再然后就是以辉煌集团首席科学家的身份在学术界出了名,但我们一直未曾联系过。
对了,你们找我过来,就是为了他?”
史强摇摇头。
“不是,是因为国际局势方面的原因,上面想要问一下,我们的‘晨光’,可以投入实战吗?”
“‘晨光’?这项目当初不是你们暂停的吗?现在问我干什么?”丁仪没好气地说道。
史强露出苦笑。
“丁教授,当初这项目启动的时候,我还在只是个小兵呢,这可怪不到我头上。”
“我觉得我们该给这次的武器研发项目起个代号。”会议室里,林云提议道。
“直接叫‘球闪’不久行了。”丁仪满不在乎地说着。
“那怎么行,我们是有规矩的,武器研发的代号可不能那么随意。”
“那你觉得叫什么好?”陈昂问林云。
她笑容很是灿烂。
“‘晨光’怎么样?清晨刺破黑暗的第一缕阳光!”
团队众人连声道好,在人员齐整之后,他们也立刻开始行动起来,将全部精力都投入到有关于球状闪电武器化的项目中。
而要完成这个项目,首先就是搞清楚球状闪电是什么,该如何在实验室人工生成它,这样才能进行下一步的武器化。
这其中丁仪负责球状闪电最为基础的物理理论研究,提供相关数学工具。
陈昂将注意力聚焦于球状闪电本身,借助华夏军方的力量四处奔波,寻找自然界中有可能出现的球状闪电,尝试着近距离观测它。
至于林云,她主要是负责整个项目的后勤保障工作,无论是资金还是资料,只要是有益于项目的东西,她都能想办法弄来。
他们三人,可以说是这“晨光”项目最为稳定的金三角,在团队众人的一齐努力下,项目的进度也一种喜人的速度在往前推进着。
可是科学研究,很多时候也不是一帆风顺的,球状闪电这个课题,在全球都属于最前沿的内容,不知多少学者在上面折戟沉沙,想要破解这个难题,光靠一腔热血可不够。
第516章 灯塔启示
电影的节奏,从来都是起起伏伏才有意思,平铺直叙,一马平川,总少了那么一些趣味。
所以在团队集结完毕,历经最初的顺遂时光后,“晨光”项目恰似一艘航行在波涛汹涌大海上的船只,很快便撞上了暗礁,陷入了困境。
在漫长的半年里,陈昂和丁仪如同不知疲倦的苦行僧,一头扎进查阅典籍、核算数据、设计实验的无尽海洋中。
每一次满怀期待地开展试验,收获的却总是令人沮丧的失败。
日子一天天过去,窗外的树叶黄了又绿,绿了又黄,他们的面容在高强度的工作与接连不断的挫折中,迅速变得沧桑起来,原本光洁的下巴上,也冒出了一层短而杂乱的胡须。
林云作为整个项目的掌舵人,压力更是如山般压在她的肩头。
团队每运转一天,便如流水般消耗着大量资金,更别提那价格不菲、犹如吞金巨兽般的实验设备与材料了。
长时间的操劳与精神上的高度紧绷,让她的神色也憔悴了许多,原本明亮的双眼如今也布满了血丝,透着深深的疲惫。
“不行,这个数学模型完全错误!这儿的数据对不上,那儿的推导逻辑也有问题!”
上一篇:震惊!我竟觉醒了空间异能
下一篇:都市纯阳真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