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华娱05,我们的科幻电影宇宙

华娱05,我们的科幻电影宇宙 第403节

  或许有的人会说这有些异想天开了,难不成星河影业还能帮每个人拍电影。

  那当然是不可能的,但影视创作这玩意,本身也是有门槛的,而星河集团如今的平台化,其实是努力在将这门槛变得更低。

  就好像写作,在过去,写作是掌握在文人手中的武器。

  封建时代早期,别说是写作了,就连识字都是只有达官显贵才能享受的特权。

  然后是纸张和印刷术的出现,让教育惠及到更多人,但那时候能够识字、写作,将思想传播出去的,最少也得是寒门富户。

  再然后是宋、明之世,文官集团和儒家思想鼎盛时期,教育进一步惠及广大群众,小门小户甚至是平头百姓也能有识字学习的机会。

  虽然这种机会很小,但那个时候,更多民间的科技、知识总算是开始落于笔端,造就了当时的繁荣。

  接着便是近代时期,汉字的简化与拼音,全民教育的普及,让越来越多的人能够识字、认字、写字。

  当然,即便是现代,写作和输出思想这种事情,也只是在千禧年以后,甚至是10年以后才开始大面积普及。

  毕竟文化的普及与扫盲是一个浩大且劳累的工程,当初老人家号召知识青年到农村去,到田间去,正是预见了国家兴盛的过程中,广大农民群众需要扫盲,需要学习,如此才能跟上国家飞速发展的脚步。

  只可惜这件事情……

  但努力终究是没有白费的,释经权或者话语权,终究不再只是掌握在少部分知识分子手里。

  教育的普及让七、八十年代涌现出了一大批出身底层的文学创作者,而到了新千年以后,互联网这种工具的出现更是让广大群众都有了更方便、更便捷、更廉价的发声渠道。

  群众们可以在互联网上输出自己的观点,或许这些观点中有好有坏,良莠不齐,但文学创作好歹算是进入了群众时代,形成了“人民的文学”盛况。

  同理,影视文化的发展过程,其实也和文学类似。

  因为对于资金、人才和渠道的高依赖性,影视作品的创作无疑要比文学创作更难,这可不是仅仅识字和有一支笔就可以完成的。

  所以过去的影视制作往往都依赖于国营电影厂体系,再然后就是民营影视公司。

  但无论是前者还是后者,对于普通人来说影视作品的创作无疑都是一件遥不可及的事情。

  即便他们很可能有不错的想法、创意和点子,也很难在现实中实现,除非他们是一开始就考入文艺学院,否则想要以圈外人的身份进入这一行,无疑要花费大量的时间成本和经济成本,而且还不一定能保证成功。

  而星和影业的平台化,无疑就能缓解这个问题。

  虽然以星河影业目前的能力,还无法让影视制作这种权利惠及到每一名群众,但它能帮助更多有志于此的年轻创作者获得更多的机会,减少试错成本。

  特别是一些优秀的作者,年轻的导演,想跨行业发展的演员、幕后工作者。

  可别小瞧了这一点,像是饺子、郭帆、冯骥这些未来能在文化产业上取得优秀成绩的人才,其大学学习的可不是电影、动画、游戏的相关专业,他们都属于跨界型人才。

  而他们这还只属于是成功者,那些同样是跨界想要进入影视创作这一行,结果却失败了,或者是有这想法,却没能实施的人中,是不是也有人才被埋没了呢?

  如果他们能在起步阶段,遇到星河影业这样的扶持者、帮助者,会不会情况就不一样?

  或许这种扶持的成功几率很低,百不存一,但能有一个成功,再出现一个像是饺子、郭帆、冯骥这样的人才,再出现《流浪》、《哪吒》、《黑猴》这样的优秀作品,对于华夏文化行业来说,对于星河影业来说,都是一件幸事。

  而且这也是文化产业发展的大势,时代的浪潮浩浩汤汤,推动着一切向前,从来不以个人意志为转移。

  就算没有王皓,没有星河影业,大势也不会改变。

  就好像数字摄影机的出现取代胶片摄影机,后世人手一部手机,也一样能拍大片。

  还有剪辑软件的普及,特效软件的普及,配音软件的普及,后世的抖音、B站就可以看到,民间一样有高手,很多小作坊的作品,一样不输于大制作,大导演。

  甚至于随着AI的出现,文字生成图片,图片生成视频,就更是让影视作品伴随着创意形成井喷。

  所以王皓也只是顺势而为,未来终将会实现“人民的电影”、“人民的影视剧”,人人都有可能成为影视创作者。

  星河集团也只是乘此东风东,将手中成熟的电影工业化体系升级到下一阶段,做那个卖铲子的人罢了。

  至于说这个过程中星河影业或者星河集团会不会有什么损失?那倒不至于。

  王皓率领集团高层在视察星河影业的过程中,就发现了公司的平台化改革状态十分良好。

  得益于【星河电影宇宙】10年的成功,目前星河影业属于是华夏影视行业第一股,其市值已经突破了1500亿,几乎是华谊兄弟市值的三倍多。

  而这些通过股市融来的钱,自然是被用来购买了好制片网、星斗文化等能够帮星河影业实现平台化的公司。

  如此这些公司背后的星河集团,亦或者说是王皓获得了实打实的金钱,而星河影业借助着数次并购,打出了平台化的概念,自然也促使股民和投资机构对其信心暴涨,再次将星河影业的股价向上推高。

  可以预见的是,等到2月份王皓的新电影《球状闪电》上映,星河影业的市值必然将会超过乐视网,夺下“创业板一哥”的称号。

  当然,若是想要实现“人民的影视”这一理想,仅仅是只有星河影业这一影视创作平台可还不够。

  好的影视创作只是相当于内功,亦或是美酒,可酒香还怕巷子深,想要推动时代浪潮快速前进,他们还需要修炼外功。

  所以在视察完了星河影业的平台化改革,提出部分意见,同时对公司成员的努力成果给予鼓励后,王皓等人便来到了另一个项目组进行视察。

  这个项目组目前是星河集团的重点研发部门,保密程度极高,所以能跟随王皓一起前来的,都是高层管理者中的核心。

  当他们跟着王皓一起来到这个研发团队时,也看到了这些从今日头条核心部门抽调过来的技术精英所开发出的产品,一个面向年轻人群体,基于移动互联网市场的短视频社交软件。

  是的,星河集团为星河影业配备的伙伴就是“抖音”。

  如果说实现“人民的影视”这一理想,星河影业影视制作平台是一条腿,那么抖音短视频传播平台好就是另一条腿。

  长篇影视项目的创作,从来都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相比之下,对于新人来说,短片、短视频、短剧和微电影无疑是个更好的选择。

  那么有了这些作品,肯定也需要上线进行播放,赚取流量和金钱。

  这方面光是靠星河集团的星空视频网,肯定是不合适,毕竟这网站主要定位还是长视频,所以开发一个像是抖音这样的移动互联网短视频平台,自然就成了星河集团的首要选择。

  在王皓前世,也有一个名叫“抖音”的APP软件,亦或者说王皓计划让公司开发这样一个软件,那也是受到了前世抖音成功的影响。

  毕竟那可是华夏国内唯一一个成功出海,在全球都拥有不俗影响力,甚至还逼得美国政府恶意针对的移动互联网软件。

  其原本属于是张一鸣的今日头条所孵化出的同系列产品,在王皓前世,是于2016年9月上线,同年12月正式更名为抖音短视频(简称“抖音”)。

  之后仅花了7个月的时间,就超越长年稳居第一、在短视频领域已经深耕3年的“老大哥”快手。

  再然后于2018年爆发,从2017年12月的6900万月活一举冲上了1亿月活,这个过程只花了一个月,并且保持持续的增长。

  等到2018年10月,抖音国内日活跃用户(DAU)已经突破2亿,月活跃用户(MAU)突破了4亿,可以说是顺利在BAT三大巨头眼皮子底下杀出了一条血路。

  而如今,张一鸣没有了今日头条,这抖音,他似乎也没有了。

第508章 最后一块拼图

  说起短视频平台,抖音其实也并非是首创。

  星河集团既然想要进入这一赛道,不可能不进行前期的调研,而在移动互联网短视频赛道里,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在国外,其实都早已有老玩家了。

  像是2011年,移动互联网刚刚兴起的时候,程一笑就创立GIF快手,生产搞笑动图,以微博、人人网社区作为应用场景,在上面快速传播,完成了初始用户积累。

  之后2013年,快手从工具转型为短视频社区,正式改名为“快手”,主打 UGC内容。

  直到今年,也就是2016年,快手用户已经涨到3亿,在三四线城市积累了大量用户。

  而除了快手以外,国内类似的短视频平台还有不少。

  2013年8月,一下科技推出秒拍,将短视频的固定时长确定为 10秒,该平台凭借微博的流量优势,吸引了众多明星和网红入驻。

  2013年9月,腾讯微视上线,把短视频时长设定为8秒,它是腾讯早期布局短视频领域的重要产品。

  2015年,模仿Dubsmash的对嘴表演工具小咖秀上线,凭借明星效应迅速走红。

  Vine:2012年6月诞生,以6秒为固定时长的短视频平台,是全球范围内最早的移动短视频平台之一,它在2013年被Twitter收购,曾在美国市场掀起短视频热潮。

  Dubsmash:14年11月发布,是德国开发的对嘴表演工具,其玩法为用户选择声音、配合表演并分享视频,它在欧美市场迅速走红,是如今国际上具有代表性的短视频平台。

  Musical.ly:2015年由上海团队创立,主要面向北美市场,以音乐短视频为核心,支持用户进行对嘴表演和创意剪辑。

  Flipagram:美国短视频应用,2014年上线,支持用户将照片和视频配上音乐制作成短视频。

  这些平台在短视频发展初期起到了重要作用,它们通过不同的功能和运营模式,推动了移动短视频的普及。

  只不过后来随着抖音在借鉴这些平台经验的基础上,结合算法推荐和社交属性迅速扩张,很多国外的短视频平台都被其所收购,抖音最终也成为了全球领先的短视频平台。

  当然,那是王皓前世,如今2016年才刚开始,因为他这么一个小蝴蝶扇动了翅膀,华夏很多方面都发生了改变。

  像是他提前创立今日头条公司,张一鸣的创业之路就有了改变,自然也不可能再去创办抖音。

  不过抖音的成功,也并不一定非张一鸣不可。

  虽然提到抖音这个软件,最为人所津津乐道的就是它的大数据推荐算法,按照很多人的想法,这应该是抖音的核心科技。

  但实际上抖音的推荐算法发展是一个技术迭代与战略决策共同作用的过程,其核心在于算法团队的技术突破与张一鸣的战略决策相结合,而非单一人物的成果。

  况且抖音的推荐算法也是有其行业技术基础的,并非是从零开始完全独立研发,它是基于互联网推荐技术的长期积累。

  从20世纪90年代通过用户行为数据匹配相似用户,如亚马逊早期推荐逻辑的“协同过滤”技术。

  到2000年后基于文本、图像等内容特征推荐,如早期新闻聚合平台的“内容推荐”。

  再到2010年后神经网络模型提升复杂特征处理能力,如Google的深度神经网络广告推荐的“深度学习”。

  如此抖音在继承传统推荐技术的基础上,结合移动互联网特点,最终实现了三点创新。

  “王董,您看,这就是我们目前在原有推荐算法上的三个新改良。

  首先是这个‘实时反馈机制’,它可以通过收集到的用户滑动、停留、点赞等行为数据,运用深度学习算法和实时反馈算法,毫秒级更新形成针对用户个人的推荐模型,点对点绘制‘动态兴趣图谱’。

  如此就能精准捕捉用户兴趣,实现“千人千面”的内容分发。

  然后是在这个‘多模态融合’,它可以将视频的视觉、听觉(音乐)、文本(字幕)等特征全方位整合,突破单一维度推荐的局限性。

  还有这个‘冷启动优化’,按照王董您当初在项目开发初期要求的‘技术普惠’产品哲学,为了达成‘让普通人的内容也能被看见’的理念,我们专门调整了算法的公平性设计,建立起‘公域流量池’机制。

  通过这种机制,“种子用户”的行为数据可以快速为新内容/账号定位受众,让新创作者和优质内容能够更容易突破圈层,便能解决传统推荐系统中的冷启动难题……”

  抖音开发团队的负责人滔滔不绝地向王皓以及集团高层管理者介绍着有关于软件的各种信息,王皓在一旁也是听得频频点头。

  至少目前来看,星河集团开发的抖音,和他前世的那款抖音,区别并不大,都是利用高效的内容匹配机制和高准确度的推荐算法提升用户粘性和留存率,形成软件运行中“内容-用户-流量”的正向循环。

  甚至得益于星河集团本身强大的经济与技术实力,这次他们开发抖音算法的过程中,不仅有着庞大的工程师团队,还有业内顶尖的算法科学家与架构师一同协作。

  有了他们的存在,星河集团这一版的抖音,实际上已经是极其成熟的产品,几乎有着原时空2018版抖音90%的完成度。

  “目前我们的软件已经完成了大范围内测,也发现并解决了运行中的各种BUG。

  后续我们团队要做的,一个是软件正式上线后,继续根据运营情况进行算法优化。

  这方面我们也有了几个目标,一个是开发基于注意力机制的排序模型,可以用于提升用户兴趣预测精度。

  另一个是引入强化学习(RL),实现‘探索-利用’平衡,在满足用户已知兴趣的同时,推送多元化内容。

  当然了,我对我们的抖音也很有信心,相信在很短的时间内,它就能取得极好的成绩。

  所以如何支撑千万级甚至是亿级日活用户的实时计算,解决分布式计算、模型压缩等工程难题,也是接下来需要我们所攻克的。”

首节 上一节 403/516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震惊!我竟觉醒了空间异能

下一篇:都市纯阳真仙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