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穿越架空 > 主神:从月入五千到资产千亿

主神:从月入五千到资产千亿 第793节

  但哪怕这一麻,也不是他能理解的。

  “至于您能得到什么,我刚才已经说过了,”乔木继续说,“我的公司,未来的业务主要集中在两个领域,技术研发,与稀有原料供给。”

  “例如?”孔敬东眉毛一扬。

  他确实对新起点内部的真相并不了解,但作为长期技术合作方,他对新起点的商业模式,尤其是配套商的情况很了解。

  那些所谓的配套商,更像是给新起点当佣人,干一些没有技术含量的杂活儿,赚取微薄的利润。

  更不用说这个圈子,基本都被新起点内部人员的关系把持着,非常典型且猖狂的商业腐败。

  所以他才瞧不上。

  “例如室温超导材料,”乔木洒出一勺鱼饵,“当然,不止这个。”

  室温超导……

  超导,就如同可控核聚变一样,是几代人共同的终极梦想。

  而且同样遥不可及。

  目前人类最先进的超导应用,正是几个月前,于武汉竣工并投入试运行、全长120km的高温超导磁悬浮轨道。

  设计时速500km,单节车厢载重量80吨。

  他也关注了,所以知道很多没有公开的信息:近一个月的试运行状况非常不尽人意,运行成本、故障率等多项重要指标完全失控。

  基本就差程序上宣告失败了。

  究其原因也很简单:这套高温超导轨道,想要正常运行,环境温度必须低至-196℃以下!

  要知道,地球自然界最低温度,也才-98℃。

  这种苛刻的运行环境,至少以当前的社会科技实力,想要成功商业化,还是太难了。

  -196℃,都已经可以被称为“高温超导”了。

  更别说常温下使用的“室温超导”,至今都只存在于人类的幻想中。

  眼前这个年轻人,能拿出室温超导……而且不是技术,更不是原理,而是成品的材料!

  可以直接拿来实验、投产、创造效益的材料!

  果然很符合那家公司的风格啊……孔敬东心中叹息。

  再看面前的年轻人,他才明白对方为什么有底气敢找他做天使投资人了。

  新起点的绝大多数配套商,他都瞧不起,但有个别是例外。

  就他掌握的信息,个别配套商,能够偶尔向新起点提供相当惊爆眼球的科学技术转让,或者长期向新起点供应某些匪夷所思的商品。

  也只有这类公司,能让他多看一眼。

  但多看了也没用,无论技术还是商品,都是专供新起点的。就算最终要交给他们这些社会企业,也必须是通过新起点。

  他就算投资了,也不可能提前拿到。

  所以,如果是年轻二十岁的他,听到这个消息,肯定会激动得原地跳起来,再和对方拜把子。

  哪怕自己得不到,他也清楚此事对整个国家乃至人类文明的价值。

  身而为人,就该为此事感到激动。

  可惜现在的他已经五十多岁了,他悲哀地发现,即使相信对方没吹牛,他也一点都激动不起来。

  原因很简单:满汉全席做得再好,他又吃不到,激动个什么劲?

  “你能把材料卖给我?”他明知故问。

  “当然不能,所有技术与原料,都会以一个议定的价格卖给新起点,”乔木摇头,“之后新起点要怎么处置,就和我无关了。”

  孔敬东冷笑:“说来说去,我作为投资人,不能直接受益;还掌握不了定价权,控制不了利润。我为什么要投这笔钱?”

  “真的不能吗?”乔木笑了。

  他也向前世讨价还价那样,翘起二郎腿:“配套商与新起点之间需要谈判的点,除了收购价以外,还有供货量。而后者,是我说了算!”

  “你?”孔敬东并不相信,也没打算惯着对方。既然在商言商,那自然要争取己方的利益最大化。

  他毫不犹豫地拆穿对方:“按你这么说,你们公司所有供货商,都可以拿供货量来要挟公司了。”

  “他们不行,”他摇头,“供货量定不了,独家经营权就谈不下来。每多拖一天,其他配套商找到开发方法并截胡的可能性就越高。”

  这是新起点压榨这类配套商的重要手段:只有谈妥了,签了合同,才有独家经营权。在此之前,所有得到消息的配套商,都有机会截胡。

  迫于压力,所有配套商都会接受公司给的条件。

  当然,考虑到配套商积极性的问题,公司也不会做得太难看,利润还是相当可观的。

  不过再可观,也是和其他几类配套商相比较。至少乔木看不上那点小钱,所以他才没自己直接掏钱,而是一定要找个天使投资人,把事情搞复杂。

  “他们不行,但你不一样?”孔敬东有些好笑,又有些感慨。真是年轻人独有的自信与傲气啊。

  “当然,我不一样。”

  他露出了傲然的笑容,又以怡然而又自信的口吻说道:“我开发的商品,就只有我能拿到,换谁来了都不行!所以,是我说了算!”

  这就进入孔庆东的盲区了:他并不清楚那些技术与商品,是如何“开发”出来的。

  也就无从判断对方所言的虚实。

  但他也不掩饰,直接看向自己的女儿。就算对方不能直接给他建议,至少能了解对方的态度。

  他也不怕女儿帮着外人坑自己,几百万的小事儿,犯不上。

  更不怕女儿是被人忽悠了,真要是那样,还是那句话:就当是教育投入了。

  而孔玲此刻的反应……却非常平静。

  没有惊讶、疑惑,更没有赞同、欣赏,当然也没有他最怕看到的崇拜、痴迷。

  但他太了解自己这闺女了。这种平静,就意味着,她打心眼儿里认可对方的话,已经到了认为“这是常识”的地步了。

  ‘真的?!’

  乔木的千言万语,也比不上孔玲此刻的反应,给孔敬东带来的震撼更大。

  孔玲在商业经营、企业管理方面毫无才华,更毫无兴趣。但不代表他的丫头就是那种只存在于影视剧中的富家傻白甜。

  越是富人,越会注意教导孩子什么是江湖险恶、人心叵测。

  所以他一向很信任自家闺女不会轻易吃亏,这才是过去多年他放养孩子的底气所在。

  现在,他可以确定,自家女儿,对这个乔木的能力,已经信任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

  以至于这么一个高中学历、20岁的小年轻,说自己能拿捏新起点,她作为新起点中层员工,竟然毫不犹豫地信了!

  此时此刻,孔敬东这位产业巨擘,终于抛开了“接近对方以保护女儿”的念头,开始认真考虑起这起合作的可行性与潜在价值。

第751章 抢劫不如这个

  “星海重工本就是国内重机产业的翘楚、领头羊,现在还在大举投入智能物流产业。此外还有传言,星海重工试图进入新能源汽车与电力领域。

  “如果能够在这种划时代的材料上,哪怕只掌握一丝丝的话语权,对星海重工的转型而言,几乎都是百万吨货轮级别的推动力吧?”

  乔木的侃侃而谈,并没有让孔敬东有丝毫情绪波动。

  他比对方更清楚室温超导的价值,毕竟两人之间,他才是专业的。

  他也很清楚,对方不是在给他上课,而是在提醒他,人家也很清楚这东西对他和星海的价值,劝他不要压价太狠。

  他没问你还能开发出什么这种蠢问题,只关注于核心的一点:“只说那个室温超导材料,出货量有多大?”

  “经过精炼的精矿石,周产能至少五百吨。”乔木毫不犹豫地打了个一折。

  “五百吨……”孔敬东微微蹙眉。

  这又进入他的知识盲区了,毕竟这个现在根本就没有室温超导,理论、技术、产品,全都是一片空白。

  很多科学家甚至认为,这玩儿压根不可实现。

  所以他完全无法理解,精矿是什么,五百吨又是多少。

  见状,乔木又进一步解释:“初步估算,精矿的市场价值为,每公斤1500万美元。”

  听到这个数字,孔敬东沉默了。

  除了这家伙疯了以外,他想不出对方骗自己的理由。

  骗他投资的七百万吗?

  可这笔钱又到不了对方手上,而是会直接从星海重工的账户,转入新起点的账户。

  而且他早就打听过了,虽然不知道眼前这个年轻人具体是做什么的——就像他也不知道自己女儿的工作是什么。但多个熟人都肯定地告诉他,这个乔木,近几个月,可以说是声名鹊起。

  不止是新起点内部,更是整个行业。

  可以说,整个行业,现如今都在高度关注此人。

  怎么看都不应该是骗子。

  就算是骗子,能骗到全行业的关注,应该也瞧不上他这点钱。

  这一次,就连孔玲都吓到了。

  “这么贵?!哪个项目……”

  “啪!”话没说完,她以近乎扇耳光的力度,一巴掌拍在自己嘴上,狠狠捂住。

  然后伸出另一只手,死死按住自己的后脖子。

  乔木有些无语地看着对方。孔敬东也一脸茫然,不明白女儿为什么反应这么激烈。

  她只是摇着头支吾了几声,似乎是在表达“我今天打死也不开口了”的意思。

  孔敬东已经进入工作模式了,不再理会女儿奇怪的举动,认真思索起来。

  “一千万,我要80%的股份,管理层也由我方派出。产量也由我方决定,你必须尽力配合。你可以拥有分红的一票决策权,且获得合资公司的全部利润。”

  他开出了一个自己这辈子也没开出过的优渥条件。

  简单来说就是,新起点付给合资公司的钱,刨去经营成本,剩下的他一分不要,全给对方。如果有扩大经营需求,需要的钱,他额外再掏。

  在他看来,这几乎是一个任何人都无法拒绝的条件。

  先不说那个精矿究竟是否值每公斤1500万美元,就算值,新起点也不会接受这个报价。

首节 上一节 793/1799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诸天影视世界从繁花开始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