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神:从月入五千到资产千亿 第205节
最后通牒都无法传达给通牒对象,还有什么用?
此事只好不了了之。
现在的十四番队,基本就是两位四席说了算。他们也习惯了队长副队长彻底失踪、三席偶尔会出现但也什么都不想管的日常了。
现在乔木进入这个项目,除非他违反规定跑去虚圈惹事儿,否则唯一等着他的,就是繁杂的队务。
当然也可能有中央四十六室的质询与呵斥。
他才不去触这个眉头呢。
《犬夜叉》就不用说了。
虽然项目负责人王琳和柯羽都说过随时欢迎他去玩儿,但他对这种除了战斗就是战斗的项目实在提不起兴趣。
真想战斗的话他直接就去《鬼灭之刃》了,不比你这个刺激?
他倒是很想进去搞事情,但间隔时间太短的话,效果其实是非常有限的。
他上次搞出来的事情,总需要发酵一段时日,让奈落和桔梗各自把该想的事情想清楚,他才好决定下一阶段的行动方案。
《叛逆的鲁鲁修》距离正式剧情还有很多年呢,他现在进去实在不知道能做些什么。总不能去考个公务员打入神圣布列塔尼亚帝国内部吧?
《大剑》还被锁定着,谁都进不去,不知道到底是个什么情况。说不定和《叛逆的鲁路修》类似,是被判给某个人当专属镜像了。
他可没忘记那位“受人所托”向他示警的男性大剑No.4克洛诺斯。
对方肯定不是组织的人,更不隶属于两大超深渊,还警告他有三个变异者在找他,说明也不是变异者的人。但整个岛屿就这么些势力。
思来想去,他当时就产生了一个大胆的念头:拜托对方的,很可能是某个调查员!
以他当时的情况,那个项目中唯一可能站在他一边的,也就剩下那群同事了。
所以,某人,或者某个兴趣小组深耕那个项目,最终成功将之收入囊中,是很有可能的。
而且就凭他上一次的体验,这个破项目就是能进去,他也不想去。
最后就是《魔兽世界》。
这个没啥可说的,他现在还在等公司对唐蒙方案书的批准,在此之前他进去了也找不到太多事情可以做。
倒不是说一点都找不到,而是很多剧情都不是他有资格掺和进去的。
一不小心可能就要惹一身骚。
倒不如少整些乱子,安心把现在这个计划好好推动下去。
做人不能太贪心。
于是乎,乔木明明有四个项目能够继续,偏偏他哪个都不称手。他也只好重新对着项目列表,筛选个最好是短平快的新项目了。
但他还是低估了杨主任搞事情的能力。
或者说,他低估了分部主任对干涉事业部事务的热衷与决心。
对方直接把他和孙朝阳叫到一起,提出了自己的想法。
“带着他们执行组队任务?”乔木眉头紧皱地看向孙朝阳,后者也是一脸惊讶,还带着几分迷茫。
杨主任显然没和对方提前通气儿,可能是觉得不是什么拿不上台面的事儿,没那个必要。
他的提议很简单:两位P5带着七位P2,做个零风险的组对项目。
这样一来,既能让新人长长见识,激发他们的积极性,也能增进同事关系与感情,还能提高团队协作能力,为将来分部的集体项目做准备。
没有,大同分部这一轮的广告投放真的超级给力,他们已经凑够七名试用工了,可以试着召唤神龙了。
“档期怎么协调?我保底还没做呢,”乔木随便找了个理由,又问孙朝阳,“你做了吗?”
孙朝阳摇头。
春节月份、五月和十月放嗨假,然后摆烂拖延,是调查员的常态。
再勤奋的调查员,也不会选这三个月勤奋,就仿佛这三个月是调查员神圣不可侵犯的安息月。
除非是培训项目,又遇到了冯硕那种该下地狱的变态负责人。
“我上周就和他们打招呼了,让愿意参加的人把这周空出来。如果你们两个没问题的话,可以定下周一24号。这样就算出了问题,31号还能补救。”
杨主任想得倒是挺周到。
“我俩能搭?”乔木还是有些疑虑。
调查员不是凑在一起就能合作的。
抛开性格不说,调查员的能力五花八门,擅长的项目类型、个人的行事风格,也都各不相同。
甚至是不同的道德标准,很多时候也会成为阻碍,甚至会导致矛盾和决裂。
这次,孙朝阳倒是主动开口了:“我的能力是身体任意部位变成弹簧,擅长倾向于探险的冒险类项目,而且我不喜欢做主导者。”
弹簧果实;不喜欢战斗,但能够承担风险;不抢指挥权。
看来对方终究还是给杨主任面子,配合对方的要求了。
乔木也实在找不到拒绝的理由,而且他也没必要拒绝对方。
毕竟对方不是拿主任身份压他们,而是和他们商量,至少该给的尊重是给到了。
乔木也只好点头:“那我没意见。不过麻烦您跟他们讲清楚,我俩不是来当保姆的,他们最好自觉一些。”
P5的权威与尊严是不容挑战的,哪怕那些试用工都有P7及以上的面试官罩着,也不代表他们能狐假虎威。
杨主任偷偷地松了口气,立刻露出了发自内心的笑容:“瞧你说的,他们谁敢给你俩添麻烦,你们就放开了收拾他,凡事有我呢!”
他就怕乔木年轻气盛不给脸,但既然对方这么上道,他自然也要投桃报李。
那些P2能留下几个还不知道呢,就算留下来了,是跟着大同分部走,还是满脑子想着尽快去投奔面试官,也是个未知数。
他怎么可能为了几个未知数,去得罪大同分部唯一的两位干将,还让自己的嫡系心寒?
“具体项目的话,我有个想法,明天会上细说。不过事先声明,我不是要干涉你们,只是提个建议。如果不合适,直接否决就好了,不要有负担。”
杨主任的分寸,总是拿捏得让人很舒服。
第194章 五个试用工
周三的临时会议,七个试用工只来了五个。
倒不是另外两个不给面子或者毫不上进,而是他们都不想执行有风险的项目,包括但不限于战斗类、探险类和犯罪类的,等等。
不过大部分调查员在初期都会面临理想与现实的差距:
你想执行某类型的项目,不代表你能执行。
说白了就是天赋和能力的问题。硬着头皮上,结果就是绩效长期垫底。
虽然公司不解聘正式调查员,但长期低收入,大部分人也没法接受,最终的结果还是自己辞职。
当然也有一些有一技之长,能够申请转岗。不过这种人很少就是了。
转岗,往往是给那些有功劳或苦劳的调查员的,大部分时候都是执行中高风险项目的特权。
零风险低风险的非战斗类项目,很难享受到这种权利。
而黯然辞职的调查员,能够抹除强化的,就抹除强化修改记忆,重新进入社会。
强化抹不掉又不适合回归普通职场的,大部分都是去外围的配套企业。
像这些试用工,几乎所有人都没什么资格取得强化,所以被淘汰后,基本都逃不过清除记忆的下场。
为了避免被淘汰,他们或早或晚都要学会向现实妥协,放弃自己感兴趣却没才能的项目类型,去尝试其他类型,乃至于一些危险或冷门的项目,指望能够捡漏做出成绩。
乔木的面试官范鸿,当初就是如此。
他最初感兴趣的其实是青春类和校园类项目,最终在被解聘前夕,听取了自家面试官的意见,选择了冷门的恐怖类项目,展现出傲人的天赋,然后一飞冲天。
那两个没来的试用工,未来可能也要面对现实——当然也可能不需要,只要能力足够强。
而来了的这五个,也不见得是有觉悟的。他们更多还是抱着长见识、和未来的上级拉近关系的心思。
很多东西,不到最后关头,面试官是不会讲的——极个别除外。
就是到了最后关头,相当一部分面试官也不会讲:这个人不符合他的胃口,他何必多费口舌?
他们终究是来为公司挑选人才、为自己挑选潜在盟友的,不是来当人生导师的。
试用工个人的利益,并不在他们的考虑范围之内。即使在,也被排在最末尾了。
只有对极了他们胃口的P2,才会得到他们的倾力培养。
P10及以上甚至有一项特权,可以为某个不合格P2作保,将试用期再延长三个月,帮助对方进一步适应,提高转正的概率。
只是大部分人都极少用。因为P11已经是最高管理层了,按照公司规定,他们不得与任何员工兴趣小组有至少明面上的瓜葛。
五个试用工依次作了自我介绍。
喻文军,就是本次分部应聘的过关第一人,那个在家里蹲了两个月的应届生。
说起这个事儿,他还挺自豪。
因为他自忖是那种极度讨厌变化的人,如果那两个月找到工作了,很可能即使看到公司的招聘广告,也不回过来。
他没注意到,在他说这话的时候,在场的两位领导和两个P5,相互交换了眼神,都已经在心里给他打叉了。
极度讨厌变化,就意味着过度保守、不敢冒险,做什么都中规中矩。这种人,除非在某个方面天赋宜宾,否则几乎不可能出成绩。
所以说,职场不是你家,说话要过脑子。
喻文军自己对此倒是毫无察觉,他目前侧重的是武侠类,不过还没遇到任何“机缘”。
刘洪,28岁,大专学历,加入公司前,是某街道派出所的辅警。
他只比喻文军晚了两天,几乎可以说是一批进来的。
他是杨主任很看好的潜力股,原因无他:灵活。
他最开始选择的方向是悬疑类,毕竟辅警出身嘛。
但他很快就发现,自己是辅警不是刑警,自己擅长的是说好话调解邻里矛盾,而不是采集证据抽丝剥茧。
于是他在入职半个月后就果断调整了自己的侧重方向,因为自己对历史兴趣浓厚,私下一直在看各类历史题材作品,就改到了历史和古装类。
这两个类型要求的往往不是个人战力,而是人在大环境下的适应能力。
而且这两类也不怎么吃天赋和个人经历。
上一篇:诸天影视世界从繁花开始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