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穿越架空 > 主神:从月入五千到资产千亿

主神:从月入五千到资产千亿 第1623节

  不过也许是害怕这么大的项目关注度高,做坏了砸招牌,用友那边也反复强调这个项目难度极大,建议智翱三思。

  这种高度定制化的项目,首先就需要甲方各个部门深度介入,充分提需求。但部门越多、需求越多,兼容起来越复杂,最后很容易得到一个极其臃肿极其复杂极其难用的系统,毫无使用价值。

  乙方这边也有问题:ERP这种系统,不是你做好流程设计就行的。不同行业不同部门差别极大,需要乙方有相当优秀的人才与丰富的经验。否则甲方的诉求你就听不懂,直接万事皆休。

  有这样一家企业,能同时实现与智翱所有部门的高效沟通吗?没有。

  这就意味着,用友自己是搞不定的。项目到了一定阶段,一定需要其他领域的数字办公系统企业加入进来。

  甲方一大堆部门,各有各的诉求;乙方一大堆同行,各有各的风格。整个项目组将臃肿不堪、效率低下,在一次次冲突与失败中陷入瘫痪,最后的结局大概率就是草草散伙。

  乔木完全能够想象这个场景,能够理解对方的担忧。

  不过他还是决定撸起袖子试一次,因为他对这个项目有一定的信心:智翱在这方面有天然优势。

  他一直倡导充分深入的跨部门沟通与协作,包括财务、人事、后勤这些部门的人,都要深入到其他部门一线去。

  因为只有真正了解其他部门的工作与决策思路,才能真正做好后勤服务。否则一切配合都只是浮于表面。

  所以智翱最不缺的就是能够充分沟通、无缝衔接进行跨部门高效合作的员工。

  在这个目标庞大的项目中,如果智翱这个甲方能够保持稳定与高效,用友等乙方自然能事半功倍,项目成功的概率也会大幅提升。

  彭峰带队进入事业群没多久,就对智翱员工的跨部门工作能力表示惊叹。

  他发现事业群中的智翱员工,完全没有那种有事推给乙方的甲方心态。相反,他们对任何工作都有着极强的沟通与推动欲。

  例如一个部门突发奇想提一个需求,他还没来记得反馈自己没太听明白,智翱内部已经率先开始讨论了。

  旁听讨论的结果往往只有两种:要么他在对方的讨论中深刻理解了对方的诉求,并给出可行的方案。

  要么就是对方还没等他参与进去,自己就讨论出了理论上可行的大致方案路径。

  这种甲方,别说他是头一次见了。他向公司汇报,上面领导都不信,还以为他被惊人的预期合同额蒙蔽了心智,替甲方洗地呢。

  密集经历这种情景后,他对这个项目的态度,也由最初的不看好、明显敷衍,转变为谨慎乐观。

  之所以还要“谨慎”,是因为一个项目光甲方给力不行,乙方更得给力,毕竟他们是执行层。

  执行永远比方案更宝贵、更复杂,这是亘古不变的道理。

  所以他保持谨慎乐观,因为他对自己的团队没信心,更对未来会加入的其他乙方同行没信心。甚至说实话,他对自己都没什么信心。

第1281章 你是否愿意接受他成为你的……股东?

  乔木并没有让做完自我介绍的彭峰分享用友的项目方案或思路,而是让对方入座后,自己主动道:“关于这个项目,我有一些新想法,需要先告知贵方。

  “我希望万务留痕系统能改用联盟链方案。”

  听到这话,盈创的各位高管们面面相觑。其中一人试探着问:“乔总,贵司的招标文件上要求的是私有链……”

  整个招标文件的技术要求都是围绕私有链这个大前提提出的,他们的标书与技术方案同样是在这个基础上进行的。

  现在突然说改方案?虽然相比私有链,他们在联盟链上更有经验,但整个技术方案都要推倒重来,之前的预算和报价肯定也作废了。

  “那个作废了,”乔木非常坦诚,“如果真按招标方案来,我们现在也不会坐在这里了,对吧?”

  “暗暗”提醒对方根本没资格中标,也没立场提标书后,不等身旁的李春霞看过来,他又话锋一转:

  “当然啦,我明白你们的顾虑。项目周期与预算肯定要推倒重来,报价也是一样。”

  他语气温和地说:“这方面你们不需要有所顾虑。我认为‘一分钱一分货’是贸易最基本的道理与规则。我们要求的是优质服务,自然会为优质服务支付相匹配的市场溢价。”

  “大家对此有什么疑问、顾虑,现在都可以提出来。”他自始至终都没问对方是否要重新考虑这个项目,仿佛笃定了无论他怎么折腾,对方都一定会坚持参与。

  “乔总,你们是想向其他企业推广这套万务留痕系统吗?”李盈第一个问题,就问出了关键。

  确实如乔木所想,她自始至终也没动过“要不要重新评估项目可行性”的念头。反而在乔木提出如此不合理的新要求后,立刻开始分析对方的目的与需求。

  “没错,我们确实想对外推广这套系统,所以只能使用联盟链,”乔木朝李盈露出赞许的笑,“不仅如此,这套联盟链还必须提供足够强大的标准接口和API,此外可能还需要一系列相当复杂的中间件,数据同步工具也必须具备足够高的兼容性。”

  乔木脸上带着温和的笑容,李盈却已经笑不出来了:这些任务先不说工作量如何,她完全能够想到,其中很多东西市面上都没有,肯定需要他们自己研发!

  区块链的工具研发……那可是万本一利的活儿啊!没有大厂出于战略需求不计回报地砸钱,没有任何一家中小企业与实验室,敢深入这个领域。

  “当然啦,整个项目的运营模式也要做出改变。”

  之前的计划是项目结束后,项目组解散,各方只提供长期运维。如果智翱需要新的功能,那再签新的合同。

  可一旦万务留痕系统要做成公开的系统,就需要持续不断的功能开发与拓展,才适配各个产业各个行业甚至各个企业。

  其中模块化、定制化,甚至零代码定制化都是必不可少的。但它们不是万能的,只能帮助节省一部分人力。

  长远来看,这个项目将常态化运营下去。

  “因为涉及对外推广,我给你们提供两个选择。”乔木继续阐述自己的想法,或者说通知。

  “第一个选择是成为这个项目的合作伙伴,共同经营、风险共担。未来如果万务留痕系统能够赚钱,你们也能从中受益。但如果亏了,你们也要共同承担亏损。

  “第二个选择就是维持当前乙方的身份,不承担任何风险,也不享受任何收益。当然,我不会对合同到期后的续约做任何承诺。”

  听到这番话,不止盈创的高管们目瞪口呆,就连李春霞也毫不掩饰自己的惊讶:这个决定乔木都没和她提起过。

  李盈则犹豫着问用友的彭峰:“彭经理,不知贵公司的决定是?”

  彭峰扭头看了乔木一眼,见对方没反对,直接说:“我们公司昨天正式决定就成为项目合作伙伴一事,邀请智翱进行谈判。”

  盈创的高管们瞬间哗然:虽然对ERP市场了解不深,但他们有常识,常识告诉他们,万务留痕系统就是智翱这个年轻创始人自己任性的玩意儿,绝无推广、盈利的可能。

  用友高层疯了?还是说这家智翱的背景比他们想的还深?或者更简单点,这套万务留痕系统,背后也许有官方的态度?

  不,这种系统,如果真的有官方属意,怎么着也该让一家央企参与并主导,还轮不上一家刚成立不到一年、八竿子打不着的无人机公司。

  李盈依然犹豫不决,她没有追问彭峰决策理由是什么,这种事情对方就算知道也肯定不会告诉她。

  她干脆直接问乔木:“乔总,据我所知,ERP系统本身就是高度差异化的,大公司内部,不同部门之间都天差地别。ERP+区块链,到目前为止都只限于财务与采购领域。您为什么会觉得万务留痕系统能够得到推广、实现盈利呢?”

  乔木没直接提起了智翱正在制作的劳动者关爱项目与《劳动者权益报告》,以及未来更加野心勃勃的劳动者关爱标准。

  他丝毫没有隐瞒,直言智翱希望将这套标准打造成一个全球化的标准,成为智翱面对同行时坚不可摧的护城河、面对供应商与合作伙伴时挑选最优质合作者的重要标尺、面对消费者时一张流芳百世的企业名片。

  这方面也无需隐瞒。劳动者关爱项目是阳谋,但凡稍有标准认知的大企业高管,未来看到《劳动者权益报告》的瞬间,就会意识到智翱的用意。

  就如同影像大师发布会上,智翱提出无条件开源I&A系统,并邀请产业各方与监管部门共同组建标准协会时,在场所有产业人士立刻就能明白智翱的打算。

  但明白是一回事,有没有勇气跟,是另一回事。高风险伴随高收益,不代表高风险必然有高收益。什么高风险?大部分人都血本无归,才叫高风险。

  所以乔木不仅不担心这件事被透露出去,他甚至会很高兴看到那些视智翱为劲敌的同行,在这方面与智翱竞争、同行。

  从那一刻起,那些企业将不再是智翱的竞争对手,而是它的同志。

  乔木的阐述让盈创的一众高管瞠目结舌,他们甚至觉得智翱这位创始人是个被一两次小小胜利轻易冲昏头脑的傻子。

  一款轰动市场的产品,就让你看不清自己到这种程度了?这是喝了几斤啊?甭管喝了几斤,这都几个月了,也该醒醒了吧?

  李盈却听得心潮澎湃、顾盼生辉。她那身极贴合身体曲线的女款小西服下,胸口绵延跌宕;看向乔木的视线中更是眼波波流转,眸光潋滟。

  十个男人中,有八个忧国忧民、六个野心勃勃。但既心怀天下,又雄心壮志,还敢为人先的男人,如凤毛麟角。

  旁边的李春霞心中叹息,低下了头,假装没有注意到智翱这边人人都看得清清楚楚的一幕。

  乔木却不躲不闪,只是迎着李盈那光彩夺目的明媚双眸,四目相对下却神色如常地继续说:

  “我不会狂妄到以为只靠智翱就能实现这个计划,所以我需要志同道合之人,需要战友、同志。

  “首要任务就是将智翱现在与未来的供应链企业纳入其中,智翱会以准入门槛与合规加分两种方式,鼓励供应商与合作伙伴主动拥抱万务留痕系统,并一点点适应、接纳劳动者关爱项目。

  “除此之外,智翱也会积极邀请其他企业共同参与劳动者关爱项目,共同制定标准。并且努力游说各国政府与国际组织,实现共创、共建。”

  “当然,智翱不会强制要求任何供应商接受一套并不成熟的标准,所以盈创即使决定在项目中只承当乙方身份也没有关系,”乔木朝李盈微微点头示意,“李总无需现在就做决定,可以会后和你的股东与高管们从长计议。”

  李盈几乎用尽全身力气,才没让自己当场脱口而出“我要和你合作”这足以让她在两家公司高管面前直接社死的话。

  她努力让自己冷静下来,以一个企业家而非小女人的角度,思考、分析这件事。

  然后她就察觉到了一个问题:“乔总,按照您最新的构想,盈创在万务留痕项目中所要承担的任务大幅增加了,还涉及了区块链技术的底层研发。”

  她坦率地说:“目前为止,国内区块链高端人才还很稀少,产业格局很不成熟,研发工作的风险极大,而且几乎不具备盈利的可能性。所以几乎所有研发工作,都是大企业在背后资助。只靠盈创自己,根本无法承担。”

  李盈的坦诚吓了在场高管一跳,和她并排而坐、没有看到她刚才看向对面乔总的眼神,此刻大家普遍觉得她实诚过头了。

  但她丝毫不担心自己的坦诚相待,会让乔木感到失望,会让智翱决定将盈创踢出局。

  所以她继续往下说:“而且坦率来说,万务留痕与劳动者关爱这两个项目确实前景广阔,但其中的风险也并非盈创这种小公司能够承受的。

  “所以,就算盈创真的有意向成为万务留痕项目的合作伙伴,我们恐怕也无力同时承担技术研发与项目商业运作的双重风险……”

  “李总很冷静,不像彭经理,我跟他讲完我的构思后,他差点就要单膝跪地、对我宣示效忠了。”乔木开了个玩笑。

  彭峰难为情地笑了笑。身为打工牛马的他,当时确实听得心潮澎湃,激动得一度语无伦次。

  “这件事情我已经替你考虑过了。”

  乔木身子微微前倾,郑重地问李盈:“李总,如果盈创有意成为智翱的长期合作伙伴,为了我们共同的事业,你是否愿意接受智翱的注资,是否愿意接受我成为你的股东?”

  听到这番话的瞬间,心脏的轰鸣声充盈了全身,李盈感觉自己的脸颊已经烧起来了。

第1282章 李盈

  乔木这次行程,把该交代的事情都交代妥了,之后盈创内部如何商议决策,就不是他该关心的事情了。

  入股盈创一事是他经过深思熟虑后决定的。

  他选择盈创,并非只是因为李春霞的关系,主要还是因为目前绝大多数有研发实力,能满足智翱需求的区块链大厂,反而不会陪着他“发疯”。

  用友是个例外,这家企业财务状况非常稳定,并不缺钱,这些年内地ERP市场也趋于饱和了,对方更在意的是寻找新的战略方向。

  智翱的“狂想”给他们提供了一个非常有趣的视角。哪怕这个项目最终失败了,从中积累的经验也是无价之宝。

  但区块链大厂不需要这么激进,ERP开发非常重视一手经验,一个开拓型的项目,你又没有亲自参与,是有着天差地别的。

  但区块链不需要。等智翱成功了,他们有样学样、照猫画虎就是了。

  所以亲自扶持一家区块链企业,反而成了智翱的最佳选择。

  开完会,大家又闲聊了一阵,缓解了之前有些紧张的气氛后,乔木顺理成章接受了李盈的宴请。

  饭桌上大家觥筹交错、酒酣耳热,氛围越来越热切,不少人明显喝多了。

  乔木并未阻止,为了让下属们放松一下,他自己就接受了盈创众多高管的敬酒,来了个被动打圈。

  因为智翱政策上态度上都不反对员工出于个人习惯爱好喝大酒。

  毕竟智翱内部的同事关系已经颇为紧张了,要是下了班还把规矩定得死死的,还追求公私分明、讲究道德遵从,那就太没有人情味儿了。

首节 上一节 1623/1799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诸天影视世界从繁花开始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