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穿越架空 > 四合院:我!享受缺德人生

四合院:我!享受缺德人生 第367节

  阎埠贵拉肚子的事情,可没这么快结束的。

  不远处的废墟已经开始平整了。

  这不今天就有大惊喜等着他们。

  最初有人发现了石门。

  接着有人发现了通道。

  事情到了这里……街道办和派出所自然第一时间到了现场。

  “地下有东西!”

  “地下有密室!”

  “地下有宝藏。”

  “地下有宝贝。”

  清理废墟的大多数是南锣鼓巷的临时工,很打一部分是大妈。

  有便宜占大家都来,遇上一点新奇的事情,自然传的特别快。

  街道办让大家别说都没用。

  派出所封锁消息也没效果。

  这就是巷口CBD情报中心的威力,如同一阵风吹出了南锣鼓巷。

  .................

第218章 疯狂的石头,盗圣率先出击(求全订)

  消息是封锁不住了。

  因为现场的人太多。

  消息短短时间就从南锣鼓巷流出去.

  也就意味着整个四九城都可能知道。

  在南锣鼓巷九十五号院边上有宝贝。

  步向东去上班,办公室里都在议论。

  “听说了没有,有人建房子挖地挖到宝藏。”

  “我七舅姥爷说,一面墙就是各种翡翠啊。”

  “我靠!真的假的啊,敢问你七舅姥爷是?”

  “嘿,南锣鼓巷的燕小六就是我七舅姥爷。”

  “有点乱。我就想知道有没有人捡到宝贝。”

  “……”

  庄大强偷偷摸摸的问道:“主任,听说你们那个胡同挖出大宝贝了?”

  “艹,挖出宝贝就挖出宝贝呗,偷偷摸摸的干嘛,又不是你的宝贝。”

  步向东还真不怎么关心。

  他已经是最大的赢家了。

  剩下的那些翡翠确实之前,但是不能太贪心。

  “嘿嘿,我的大宝贝在裤裆,您想看看吗?”

  步向东:“……”

  TM的。

  说着说着。

  车轱辘就碾我脸上了。

  “看你大爷。你组织开个会,把《红星轧钢厂》期刊的意见收集一下。”

  “没问题,那步主任你呢?”

  “百忙之中我抽空眯一下。”

  庄大强:“……”

  主任!

  您当真是摸鱼人的楷模啊。

  轧钢厂讨论这个事情,可不仅仅是企划办啊,几乎各个科室都在讨论着。

  倒不是都想去寻宝之类的。

  自古宝藏就是一个大噱头。

  人们总是对宝藏密藏之类的充满了好奇心。

  当然要是可以,也想去批判性的研究一下。

  ...............

  流言比较多。

  外面压力就给到了派出所和街道办山上了。

  交道口派出所,陈贵陈所长是比较担心的。

  “地下的宝贝现在还没处理,可能招来宵小之辈。我建议是直接封存,等上级领导的指示。”

  “陈所长,虽然这是您的辖区,但是这里也是街道办的地。上级领导要是叫我们相机行呢?”

  对于陈贵而言,是不出事就成。

  派出所又不管修房子不管就业。

  但是范金友显然有自己的算盘。

  他也想进步。

  但是缺机会。

  范金友提出了一个大聪明计划。

  在街道办内大手一挥——

  范主任决定冒险一次。

  “这里本来是要修一个院子,上面还让我们自筹资金。街道办的财务紧张。这倒是一个机会。”

  “范主任,难道上头拨钱了?”

  “没有,要理解组织的难处。”

  一众干事都默然不语。

  是你自己好大喜功啊。

  说是要解决辖区内的住房问题,上面才让我们修院子。

  要是修好了是你的政绩,修不好……我们跟着受累啊。

  “故宫的老师来看过。说是墙上的石头是老坑种翡翠,露天窗的那块,成色比故宫也都好~ˇ 。”

  众人还是没什么波澜。

  宝贝再好也是国家的。

  开始只是新奇一下,帝王绿翡翠还不如绿黄瓜诱人呢。

  宝藏对于普通人而言看看就好,实惠还是能过日子的。

  “宝贝现在还镶嵌在石壁里面,暂时取不出来,我们可以做一个展览,一次收五毛钱门票。”

  众人都是问号脸。

  我们的大主任是异想天开。

  我们是街道办啊。

  搞展览那是博物院的事情。

  .................

  范金友感觉在座的都是庸才。

  还想进步。

  想个嘚啊。

  这么好的想法居然没人呼应。

  他范金友不是庸才。

  “只要名气打出去,到时候别说修院子,街道办的集资房都顺便解决了。

  “所以办个展览,这是利国利民得好事啊。我话说完了,谁赞成谁反对。”

  本来心不在焉的众人听到集资分房精神了。

  反对?

  还反对个嘚。

  要是能分房就能解决掉很多人住房的心病。

  谁管他怎么折腾,甚至都能主动积极配合。

  “既然没人反对,展览计划我去申报。大家要行动起来。”

  传闻,南锣鼓巷住着一位巨富。

  因为躲避战乱把财富深藏地下。

  东城区一向是历代显贵的住处,所以这说法大家都没反对。

  有人说是明朝。

首节 上一节 367/397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国运三角洲:一声花来,全员红温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