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岛枭雄:从送东风快递开始 第35节
不用考虑!我许江以后就跟着老板你了!你让我干啥就干啥!”
月薪3000块,一年就3万6了,简直是秒杀身边所有人了!
今后他儿子想喝友谊商店里面进口的果味奶,他许江再也不用扣扣索索了!管饱!
叶东升看着许江离去的背影笑了笑,这家伙好像是有点误会了。他要许江可不是做他个人的司机,而是他们东风快递的司机!
这几天下来,许江展现出了对整个关内的熟悉,这一年多的士司机真不是白干的!
按照叶东升的设想,他们东风快递的派送快递员每个人都有自己负责的片区,只分发自己片区内的快递,这样效率会高一些。
但是关内这么大,免不了会有些快递位于偏远难送的位置,那这部分快递就需要一个机动组来派送了。
为了保证及时送达,机动组肯定是要配一辆车。而许江,就是叶东升看中的机动组司机,到时候这些难送的快递全都交给他来。
而且许江这人胆子大,能扛事。机动组跑偏远地区路上少不得碰到一些路费恶霸,那许江的作用可就出来了!他是真敢把人当场崩了的!
所以说这3000块月薪,叶东升觉得非常值!
随后叶东升又想到了今天买下的店铺,50万这个价,别人也许觉得很高,但他一点都不觉得亏。
要知道这位置离罗湖口岸极近,是真的如陈泰所说,是聚宝盆,能下金蛋的母鸡!
过去受限于罗湖桥通关流程,每天进出的客流量是有上限的。
但是现在随着新的联检大楼建成,效率大大提高,这个客流量的上限翻了好几倍。
也就是联检大楼刚盖成还不到一个月,要不然再过2个月,等到进出的客流量激增,陈泰这个老狐狸肯定能意识到他这些店的真正价值。
要知道这些过关来的很多都是消费能力很强的港人和老外。到时候再想花50万盘下这两家店,就不可能了!
实际上往后几年是京海发展最快速的阶段,房价也是飞速上涨。等到4年后,万科开发出第一个住宅——天景花园,售价超过了2800/平。比现在京海的均价翻了好几倍!
当然,他叶东升买这块地不是为了屯着涨价,主要还是为了东风快递。
这位置本身就在三个区中心,能最快拉到店里完成分拣,也方便快递员骑车配送。
要是万一他们接送快递的货车突然抛锚了,也不用吭哧吭哧修个半天在那里等着,直接就能靠人从关口拖过来。
现在蛇口和罗湖两个站点的店面都搞定了,接下来装修不提,还要购置一些资产,比如起码3辆运输快递的货车。
还有最重要的一件事情,招聘快递员!
“18-45岁,身体健壮,识字,能吃苦耐劳,熟悉关内地形,优先招收退伍兵……”
阿华一一读着招收快递员的要求,然后好奇地问道:“升哥,你们这么厉害,大陆这边退伍兵都找不到工作吗?”
王建国直接答道:“要是分配工作能轮得到我们,我哥他们也不会跑到港岛去了!”
听到这个,叶东升就叹了口气,工作机会的多少是和经济相关的,但是现在大陆的经济水平其实根本容纳不了百万大裁员。
当然,也解决了一小部分人的就业,给分配了工作,不过根本轮不到他们。他叶东升还是个连级呢!
王建国拍着阿华道:“我给你说,就我们侦察大队的大队长,钟跃民,营级干部,放你们港岛那边起码也相当于个高级警司,他转业的时候还被当地的小虾米刁难呢!更别提我们了!”
阿华闻言暗暗咋舌,高级警司都找不到工作!
叶东升优先招收退伍兵,一方面确实是想要照顾下自己人,毕竟都是部队下来的。另一方面退伍兵也真的适配快递员这工作,尤其是侦察兵,对于地形几乎可以说过目不忘,完全不存在路痴这种情况。
而且不管是身体素质,还是吃苦耐劳,当兵的都绝对靠谱!
武力值这方面更是不用说,谁敢劫道那真是太岁头上动土了!毕竟现在可是能随身带枪的!
招聘告示已经贴出去了,就等着应聘的一一找上门吧。
……
“东风快递?快递员?”
张伟民看着眼前这份招聘告示,心中念头丛生,不由就走了进去,见到里面正有一个穿着军装的兵哥哥握着一个青年的手连连道谢:
“同志,太感谢你了!我这回来几个月都不知道该干啥,家里都快愁死了,谢谢你们!你们还缺人吗?我去联系我那些战友,他们肯定都愿意来!”
叶东升笑了笑:“行,你去吧,我这还有10个空缺名额。不过你记住,一定要识字的,侦察兵优先。”
“好好好!我明天就把他们带过来让你挑!”说完,军装的兵哥哥就兴冲冲走了。
叶东升坐在桌子后面伸了个懒腰,今天一天的时间基本就把人招齐了,其中一大半都是退伍兵,剩下的10个空缺名额想必明天一下就能补齐。
“你好,你们是港岛公司?”
叶东升抬起头一看,面前是一个皮肤黝黑,身材精瘦的青年。
“是的,东风快递,港岛公司。”
“请问你们这招收的快递员,是不是就是邮递员?”
“没错,你可以这么理解。”
“那你们这每个月给多少工资?”
叶东升伸出两根手指:“每送一个快递,2块钱。”
“2块!!!”
张伟民眼珠子都凸出来了。
不是嫌少,而是太多了!
现在他每天从早送到晚,少则百封,多则两三百的信件,一个月到手的工资才48块。
这要是1个快递2块,岂不是他一天送24个,就能赚到他现在一个月的收入!
张伟民有些不可置信地问道:“你没说错吧?不是2分,是2块?!”
“对,就是两块。”叶东升已经习惯了类似的惊讶。
张伟民兴奋地黝黑的面庞都有点酡红了,他也听说过港岛人给的工资高,但也没想到竟然会这么高!
不过他还是谨慎地问道:“那,那多久送一次?每天都有活吗?”
按照他的想法,2块一个的邮件,这不是每天都有的吧!
叶东升笑着答道:“放心,每天每个人最起码要送10个快递。”
“10个!”
每天10个,一个月600块!
张伟民这下再也绷不住了:“招我啊!我愿意!!”
叶东升轻轻敲了下桌子上摆的招聘要求:“你符合这些要求吗?当过兵吗?我们优先录取退伍士兵,刚才走的那位明天要带他们战友来的。”
张伟民激动地喊道:“我肯定行!我就是邮递员!”
这下轮到叶东升愣住了:“你是邮递员?!”
“对啊!我都干了快4年了!我今天没穿制服,不信我回去把衣服穿过来给你瞧瞧!”
“不是不是,你等等。你是邮递员,你还愿意来我们这儿?”叶东升疑惑地看着眼前的青年。
他当然知道邮递员是最适配做快递员的,无缝上岗。但是他压根就没想过去挖邮递员,因为根本挖不动!
这年头大陆通信不发达,大家联络都是靠写信,因此邮递员是很受人尊敬的职业。而且邮递员属于国家邮政局工作人员,有正式编制,相比普通老百姓的薪资待遇也都好不少,妥妥的铁饭碗。
以目前大陆的普遍观念来说,编制分量极重,基本上不会有人愿意丢掉邮局的铁饭碗来跟着他的东风快递打工,哪怕收入高。说不定没几个月公司就没了呢?
张伟民露出一抹苦涩的笑容:“我真是邮递员,不过是,临时工……”
叶东升露出诧异之色,不应该啊!据他了解,这年头应该还没有所谓编外、外包、辅工这类玩意儿啊!
PS:钟跃民:《血色浪漫》
非常郁闷,今天又被关了,某两部剧不能写。
前两章的配角人名都改了,大家知道是谁就行了,本书不涉及到电视剧剧情,只有正常商业竞争。
至于大家担心书崩的问题不会,我主线快递还是稳的,只不过查到的一些东西不能写了,按照正常商业来写。可千万别弃书了,那我才真要崩了!
最后,下周一要开始竞争推荐了,提前求下周一的追读,本书能走多远就看下周了,拜谢各位大佬了!orz!!!
第48章 筹备
80年代还延续着计划经济体系,几乎除了农民外的所有职业,不管是工人、司机,还是医生、厨子,只要进了单位就有了编制,没有失业的说法,干到退休为止。更没有什么临时工。
所以叶东升很是纳闷,怎么邮政还会有临时工?
他拉过一张椅子让这位邮递员同志坐下,很是好奇:“如果方便的话,能不能给我讲讲你怎么会是临时工呢?”
张伟民坐下后叹了口气:“您知道知青返乡吗?”
知青返乡叶东升当然知道了。从79年开始,已经有大批下乡的知青想方设法返乡回城,上面也采取了默许态度,到了80年10月1日上面正式通过了支持知青返乡的政策,地方配合帮助解决返乡知青就业问题。
“我是在政策下来后返回京海的,本以为会解决就业问题,回来才发现当时已经滞留了大批知青。
就业办把我们几十个人塞到了邮政,但是邮政前两年已经接收过一批知青了,根本不要我们。
我们几十号人连带着家属每天去闹,后来邮电局的副局长出面,勉强同意留下我们,但是没有编制,说是让我们先干着,等一些老员工退休,编制空出来,我们就有机会顶上去了。”
叶东升恍然大悟,不过还是问道:“那后来呢?80年到现在也快5年了吧,还没转成?”
张伟民苦笑着摇摇头:
“最开始我也是满怀希望,头一年工资都没有也浑身都是劲头,想着顶多两三年也就转正了。
没成想碰上了国家进行机构精简,再加上人家老员工都是把编制留给自家儿子,根本就轮不到我们。这一等就是4年多……”
叶东升听完唏嘘不已,时代的一颗尘埃,落在个人头上,就是一座山。
返乡知青的工作难问题,前些年还引起过社会的广泛讨论,但也都随着时间平静了下来。
在80年代,如果没个单位,没个工作,那就融入不了集体,那就是大家眼中的异类,那就是盲流!
所以尽管张伟民只是临时工,第一年连工资都没有,他们全家也都支持他留在邮政。
但是现在一晃都快5年了,张伟民现在对转正已经绝望了,他也不想什么编制不编制了,这几年京海的发展告诉他,能多赚到些钱才是硬道理!
他也曾想过下海,想过做个体户,想过打工。但是送了快5年的邮件,他现在觉得自己除了送信什么都不会,他能干什么呢?
今天见到的东风快递一下就让他心动了,邮递配送这是他干了5年的老本行啊!
如果真的如这位老板所说,那他在这里1年的收入顶在邮政的10年了!
叶东升伸出手道:“你要是愿意来,我们东风快递十分欢迎!”
“谢谢!谢谢!”张伟民连忙起身握着叶东升手。
上一篇:同时穿越:全是抽象乐子人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