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穿越架空 > 四合院:从五八年开始

四合院:从五八年开始 第522节

  两个老的,老大媳妇儿留在家里种地。

  刚准备出发去四九城打工,镇政府领导竟然来到村子,而且领头的还是镇长,说村子旁边的石牛山被四九城来的一个大老板报了,要在村子旁边建养殖场,需要人去做工,自带粮食,一天一块钱工钱。

  那些去四九城打工的邻居都挣不到一天一块钱的工资,在家门口就能挣到一天一块钱的工资,这怎么可能。

  大家伙儿的第一反应就是不相信,老李一家也不相信。

  但因为这些话都是镇长亲口说出来的,尽管大家内心充满怀疑,还是决定试一下。

  陈家两个儿子跟老爹当场报名。

  眨眼功夫,五天时间就过去了。

  这几天父子三人一直在石牛山工作,要么在山脚坡地上平整土地,要么当小工……每天都非常辛苦,连带着中饭都比平时多吃了两个包谷面饼子。

  要是这几天没有挣到一分钱工资,他们三个人不仅白干了,还多吃掉大量不少粮食,真正的赔了夫人又折兵。

  “都听好了……”就在父子三人犹豫着在这儿做事儿是否靠谱,明天还要不要在这儿继续上班时,管事儿的一个中年人突然走到他们面前喊话道。

  “今天是我们老板跟大家约定好发工资的日子……”

  “老板说了,为了让大家按时下班,今天下午提前半个小时放工,都去财务室排队领工资……”

  “现在就可以过去……”

  父子三人瞬间变得激动起来,特别是拿到十五块钱工资以后,三个人脸上直接乐开了花儿,高兴的嘴巴都快合不拢了。

  老爹毫不犹豫做出决定:“老二……”

  “你跑得快一点儿……”

  “现在就去镇子上买一斤猪肉,五斤白面回来,咱家今天晚上吃猪肉馅儿饺子……”

  “我前两天听说四九城来的大老板要在这开一个大规模养殖场,光工人就要招两三百人,每个月工资最少有三十块。”

  “我跟你哥一会儿找人打听一下,说不定养鸡场建好以后,你们兄弟两个人可以直接在这里上班,就不用去四九城打工了……”

  …………

  晚上七点多,老陈家六口人终于吃到今年的第一顿白面饺子。

  酒足饭饱,老爹立刻把自己打听到的消息说出来:“老大,老二,我已经打听清楚了……”

  “四九城过来的大老板确实要在这里开一个大型养殖场,并且还会在本地招三百个工人……”

  “但镇子里面也有要求,一家人只能有一个人进养殖场工作……”

  “所以半个多月后,你们兄弟二人只有一个人可以进养殖场工作……”

  “我这个当爹的也不好偏心谁去养殖场工作,谁不去养殖场工作,只能你们自己商量。”

  老二还没有结婚,几乎没有犹豫就做出决定:“爹……”

  “阳子再有几个月就要上小学了,大哥的压力非常大,还是让大哥进养殖场工作吧……”

  “我还年轻,而且还没有结婚,也没啥牵挂,能出远门去四九城拼上两年,说不定挣的钱比在家门口上班还要多。”

  老爹心里显然也是这么想的,老二话刚刚说完脸上就露出一副赞同表情,刚准备做决定,一旁沉默的老大突然插话:“爹……”

  “这个机会还是让给老二吧……”

  见媳妇儿瞪大眼睛,不断拉扯自己衣服,给自己打眼色,让自己不要把工作让出去,老大就跟没听到似的,继续开口。

  “老二还没有结婚……”

  “有了这个工作,肯定很容易就能找到媳妇儿。”

  “我当年结婚几乎把家里的钱都给花光了,不能什么好处都占,所以这个工作必须给老二。”

  “不然事情传出去,别人还会说爹你偏心,有好处只想着我这个老大,不为老二考虑。”

  “我儿子都六七岁了。老二就比我小四岁,现在连对象都还没有,不能再等下去了。”

  “等他进了养殖场工作,每个月能领到三十多块钱工资,我们也好给找媳妇儿。”

  “至于阳子上学……”

  “我在养殖场还打听到一件事儿……”

  “养殖场不仅会在石牛山自己养殖鸡鸭,肥猪,山羊……还跟我们签订收购合同,给我们提供猪仔,羊仔,让我们帮忙养猪,养羊,甚至养鸡……”

  “只要达到标准,养殖场全部高价收购……”

  “我听养殖场里面的员工介绍……如果我们在地里多种一些红薯,洋芋,包谷用来喂猪,帮养殖场喂一头猪就能挣最少五十块,一只羊挣二十块……”

  “石牛村别的没有,就是山多,荒地……”

  “咱们家人多,地少,最少能喂六头猪,六只羊,一年到头挣四五百块钱肯定没问题,收入并不比二弟在养殖场工作少……”

  “所以我想留在家里养猪,养羊……”

第731章 新的问题

  “养五头猪,那得吃多少粮食啊……咱家十亩地收获的粮食才刚刚够口粮,哪儿有多余的粮食去喂猪……老大你可不要乱搞,老话说得好,一口吃不了大胖子,咱们就算真要养猪也应该慢慢来……”老爹心中似乎并不怎么认可自家老大的想法,皱着眉头一脸担忧提出自己反对意见。

  对于老爹的担忧,老大似乎早就想好了解决办法,再次开口:“爹……”

  “口粮不够吃咱们就出钱买……”

  “现在一斤白面虽然涨了不少,但也只要两毛多。”

  “养一头猪就能挣最少五十块钱,要是养得肥一些,挣六七十块钱都没问题,一头猪挣回来的钱就能买三四百斤白面。”

  “咱家那些坡地虽然贫瘠,但一亩坡地种出来的红薯,洋芋,包谷,足够养活一头猪……”

  “只需要分出五亩坡地就能养活五头猪。”

  “三亩好田种包谷当口粮,剩下两亩坡地还是用来种红薯跟洋芋,五头猪吃不完就晒成红薯干存起来,留着明年多喂两头猪。”

  “爹你要是觉得口粮还是太少,喂不了五头猪跟五只羊……”

  “村里不是还给我们分了几十亩的山地吗……”

  “里面有一半都是荒地,犄角旮旯还是能开出不少零散土地,加起来凑个两三亩肯定没问题。”

  “虽然没法儿用来种包谷,但完全可以用来种洋芋跟红薯……”

  “实在不行咱们还可以用种草,大不了到时候多养几只羊……”

  老爹似乎被自家老大给说服了。

  几年前生产队分地时,除了十亩旱地跟坡地,还分了几十亩的山地跟荒坡。

  那些荒坡虽然没法儿开垦成良田,但石头缝中间还是能开出不少小块儿土地,用来种红薯跟洋芋肯定没问题。

  洋芋跟红薯都可以用来喂猪,洋芋藤跟红薯藤可以用来养羊。

  哪怕种包谷的包谷杆切碎以后也可以用来养羊。

  这么一算,只要提前规划好那一块地种什么,保证几头猪跟几只羊不断口粮,老大确实可以留在家里通过养猪跟养羊来发财致富。

  越想越觉得这件事儿的可行性非常高,当即做出决断:“行……”

  “就按老大说的办……”

  “大半个月后老二进养殖场上班,老大留在家里养猪,养羊,养鸡……”

  “等石牛山上的养殖场建好以后,我就跟老大去垦荒,把那些石缝中间的杂草全部清理掉,一个月后就可以开始种红薯。”

  “十来亩地的红薯,土地再怎么贫瘠,一年下来收个一万多斤红薯肯定没问题,别说养五头猪,就算再来五头猪咱们也能养大……”

  …………

  四合院儿前院儿。

  王东刚一从石口镇回到四合院儿就把自己关在屋子里,紧锁着眉头陷入沉思。

  随着手里的产业越来越多,王东渐渐有了无从下手的感觉。

  他虽然经历了后世网络轰炸,知道很多发财的办法跟方向,答案毕竟只是个厨师长,脑子里只有管理酒店,经营酒店那一套办法,对于怎么经营好一个养殖场,怎么确保养殖场里的几十万只鸡,几千头猪不发生意外,怎么源源不断孵化小鸡仔……全都一窍不通。

  俗话说:隔行如隔山。

  面对一个完全陌生的领域,哪怕王东来自后世,也感觉到巨大的管理压力。

  东君饭店位于四九城内的几个分店有自己制定的各种规章管理制度,只要安排的职业经理人不是太水,严格执行自己制定的规章制度,就能保证饭店正常营业,源源不断给自己赚钱。

  哪怕饭店在经营过程中发生什么意外,他也可以通过后世的经验跟办法第一时间将其解决。

  养殖场不一样,这是一个完全陌生的领域。

  现在养殖场还只是处于筹建阶段,没有完全成立,每天都有数不尽的问题等着他去解决。

  等养殖场完全成立以后,自己要面对的问题肯定更多,而且还有好多问题是专业性问题,就算王东来自后世,没有电脑跟手机可以查阅资料的情况下,他也想不出任何解决办法。

  这种情况下,王东第一次感受到手中人材不足所带来的巨大问题。

  但人才不同于其他东西……

  他需要自己去发现。

  不像养鸡场机场入住的那些白羽鸡,只要肯出钱就能买回来。

  “东子……我听妈说你一回来就把自己关在屋子里,是出什么事儿了吗?”媳妇儿陈君突然走到身后,抱着王东脖子满脸担忧问。

  媳妇儿已经怀孕了,顶多还有两个月就能生产,王东的第一反应就是不想拿这些乱七八糟的事儿去打扰她。

  但媳妇儿又是那种不达目的不罢休的人,面对她的再三追兵不得不开口。

  “老婆……”

  “在石口镇建养殖场面对的各种问题实在是太多了,层吃不穷……”

  “好多问题我原来都没有接触过……”

  “感觉肩膀上的压力越来越大……”

  “想找个人咨询一下都找不到……”

  “这样继续下去,养殖场迟早要出问题。”

  “到时候不仅咱们投进去的钱会打水漂,在四九城开快餐店的计划也会被打乱……”

  “我想找几个懂养殖场的人来帮我,但你也知道我没有读过书,虽然在轧钢厂当过几年干部,但接触的都是一些后勤方面干部,完全没接触过有关养殖的人才……”

  “想找人都没有目标……”

首节 上一节 522/524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同时穿越:在诸天成为传说

下一篇:四合院:从当医生开始的火红年代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