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从五八年开始 第519节
只要价格便宜,快速打开市场,让老百姓接受自己创建的炸鸡拼配,哪怕将来有人仿造出自己做出来的炸鸡,也抢不走自己的生意。
而且想要在国内大量销售物美价廉的炸鸡,赢得口碑,必须要有自己的鸡肉供应渠道。
现如今国内养殖的各种土鸡并不适合制作炸鸡。
一旦自己有了配套的养鸡厂,自己给自己供应源源不断的鸡肉,不仅可以缩减采购成本,节省采购资金,还能保证原材料不受别人控制。
见岳父岳母跟媳妇儿对自己提出来的新想法都没有任何意见,王东也不废话,继续开口。
“媳妇儿……”
“养鸡不仅需要成本,还需要不少的土地……”
“我打算这两天去四九城周边村子看看,能不能租一块地回来建养鸡场……”
“顺便还要找一些外资企业,想办法引进一些白羽鸡鸡苗……”
“据我了解,国外炸鸡用的基本都是白羽鸡……”
“养殖三个月就能出栏……不仅肉质鲜嫩,非常适合制作炸鸡,养殖成本还非常低,出肉率也非常高……”
“明天我准备出去一趟,先把养鸡场的地给搞定了……”
…………
石口公社,现在叫石口镇,四九城西北方向大约五十多公里的一个偏远象征。
改革开放以前,因为公社人均耕地不足,老百姓又只有种田这一个挣钱渠道,导致当地老百姓生活特别贫苦。
改革开放以后,虽然把土地分给老百姓,大大增加老百姓的种田积极性,但土地数量只有那么多,粮食产量再高也只够当地老百姓不饿肚子。
想让大家过上好日子,仅靠种地这条路肯定走不通。这种情况下,镇政府不得不鼓励老百姓走出家门,通过去四九城打工来增加收入。
尽管如此,当地老百姓过的日子仍然非常凄苦。
毕竟这里的老百姓基本没有文化,哪怕进城打工也只能从事最底层的劳力工作,不仅辛苦,收入还非常低。
这样做也就让大家日子比原来稍微过得好一点儿。
张书记是原来的公社主任,在石口镇前前后后呆了整整十年,没人比他更想把公社发展起来,让老百姓富裕起来。
但石口镇要耕地没有耕地,要矿产没有矿产,想要让老百姓增收的难度太高。
头发都快愁白了,仍然没有一点儿头绪。
“书记……”
“我们的招商引资有成果了……”一个中年人火急火燎冲进张书记办公室,连门都忘了敲。
听到“招商引资”四个字,下意识就要发火的张书记直接蹭一下从椅子上站起来,盯着对方很严肃问:“李镇长……”
“招商引资可是开不了玩笑的大事儿,你没哄我……真有人来咱们石口镇这个穷山沟搞投资……”
被称呼为李镇长的中年人深呼吸一口气后回答:“书记……”
“这点儿分寸我还是有的……”
“我有个亲戚住在四九城,年前去四九城走亲戚,被人家带到一个叫东君饭店的地方吃饭,刚刚来找我的那个老板自称自己是东君饭店老板。”
“只要对方身份没问题,投资我们石口镇的资金肯定没有问题。”
“东君饭店在四九城总共有十个分店,员工加起来差不多有一千人,每个月都能挣好几万块钱,随随便便可以掏几十万块钱投资我们。”
“既然人家看上了咱们石口镇,而且还主动找上门而来,咱们今天说什么都要把这个金主给留下来。”
别说投资几十万,要是有人能在石口镇投资十几万,甚至几十万块,张书记晚上做梦都能笑醒。
赶紧往门口走:“这人在哪里……快带我过去……”
“顺便跟我介绍一下这个东君饭店……”
镇政府非常简陋的会议室内,张书记见到了主动招来的王东,见到王东的第一反应是对方太年轻。
要不是人家带着一个副手,开着一辆四轮汽车,张书记打死也不相信这么年轻一个人会是四九城的百万富翁。
简单寒暄后也不废话,直接朝王东问:“王老板……”
“不知道你看上了我们石口镇什么东西,想要投资什么?”
王东想了一下回来:“张书记……”
“跟您说句实话……我看上石口镇的就是这里山清水秀,足够偏僻,短时间内很难受到外界干扰……”
“至于投资……”
“我本来是想在这里建一个大型养鸡场……”
“简单考察以后,决定多建几个养殖场……甚至还能跟镇政府和下面的村民合作建厂,大家一起挣钱……”
听到养鸡场三个字,张书记脸上明显闪出一抹失望。
在他眼里,王东要建立的养鸡场规模再大也只会养几千只鸡,对整个镇子的发展并不会带来多大益处。
还没来得及接话,王东的声音再次传到他耳朵:“养鸡场需要最少一个山头,必须一次性租三十年,五年时间付一次租金,地方我们都选好了,只要镇里面点头,我们马上就能付钱,同时开始搞建设,争取一个月内完成所有基础建设,一个月以后就开始引进鸡苗……”
王东趁着说话的功夫,直接拿出已经做好标记的一张地图。
张书记脸上的失望表情直接被震惊取代,看着地图上画出来的圆圈,瞪大眼睛反问:“王老板……”
“你确定地图上没有标错,你想把石牛山跟周边五百多亩的荒地全部租下来……”
“总共加起来差不多两千亩地……一个养鸡场能用到这么大一块地吗?”
王东笑着回答:“一般的养鸡场肯定用不上,但我要建的养鸡场可不是一般养鸡场……”
第729章 画大饼……第二更
“不是一般的养鸡场……”听到这几个字,张书记失望的脸上重新露出一副期待表情,马上问。
“王老板你打算建一个多大规模的养鸡场……”
“日出栏五千只鸡,按照三个月的养殖期限,养鸡场必须常年保证四十五万只鸡的规模。”
“按照一个大棚养殖一千五百只鸡来计算,总共需要三百个大棚。”
“一个工人管理三百个大棚,这个养鸡场光招工都需要一百五十人。”
“除了少量管理人员,剩下的工人我都会在当地招。”
“另外,这还只是专门养殖白羽鸡的养殖场……”
“我还打算建一个养殖蛋鸡和走地鸡的养殖场。”
“规模虽然不如白羽鸡养殖场,但也需要几十个工人。”
“还要建一个养猪场,规模大约三千头……”
“一个养羊场,规模同样是三千头……”
“总共需要的工人数量应该在三百人左右……”
“如果一个家庭有一个人来养殖场上班,这几个养殖场最少能带领当地三百户老百姓致富。”
“除此以外,我还可以跟当地老百姓签订收购协议……”
“由养殖场给大家提供猪仔,羊仔,鸡仔,鸭仔,老百姓负责将他们养大,达到收购标准后统一送到养殖场进行收购。”
“如果养一头猪,减掉各种饲料跟粮食后能挣五十块钱,一家人三头猪就能增收一百五十块钱。”
“要是养五头猪就能增收两百五十块钱。”
“四九城好多国营工厂,正式工每个月的工资才三十多块钱,养五头猪就相当于人家大半年的收入。”
张书记明显被王东画出来的大饼给震惊到了。
瞪大眼睛,考虑了好一会儿才带着满脸不相信反问:“王老板,你没有哄我……”
“真打算在石口镇建这么大规模的养猪场,养鸡场,养鸭场……”
“这可不是几万块就能搞定的事儿?”
“而且你一次性养这么多鸡鸭跟肥猪,能销售的出去吗?”
“要是卖不出去,养再多也会砸手里,还不如不养……”
王东很自信回答:“张书记放心……”
“没那个金刚钻不揽瓷器活……”
“我在四九城开了四个大饭店,还有两个饭店正在筹备中,马上就能开起来。”
“初步统计,一个分店每天要消耗最少五十只鸡,两头猪,两头羊,五十只鸭。”
“遇到节假日,消耗量还要翻倍……”
“真要是说出来,这些养殖场出栏的肥猪,走地鸡,鸭子,山羊还不够东君饭店每天的消耗。”
“但钱不能让我一个人都挣了,所以才决定让当地老百姓跟我们一起养殖牲畜。”
“石口镇的耕地少,但山地多,我们可以组织老百姓在山里多种一些抗旱的红薯,包谷,洋芋……专门用来喂猪,喂鸡,养羊……”
“至于那几十万只白羽鸡……”
“我既然敢养,那肯定已经考虑好了笑话渠道,保证不会砸自己手里。”
“投资的话你们尽管放心,肯定不会少镇政府跟当地老百姓一分钱……”
张书记没有立刻接话,而是把目光转移到李镇长身上,见他很小心朝自己点了点头,随即开口:“既然王老板都这么说了,我这个书记要是还不答应,那就要成石口镇的罪人了。”
“五百亩荒地不适合耕种,按照每年五块钱一亩的租金租给你……”
“剩下一千五百亩是山地,年租金是三块钱一亩,一年的租金全部加起来总共七千块钱,五年就是三万五千块钱。”
“只要王老板拿出这三万五千块钱,镇政府马上就能跟你签合同,总共三十年时间,五年时间付一次租金。”
王东显然早有准备,王书记话一说完就朝身后副手点点了点。
副手打开架在鸽子窝的一个皮包,很利索从里面掏出三十五沓大团结,一沓一千块,总共三万五千块钱。
张书记再一次被吓得目瞪口呆,没想到王东这么有钱,竟然随身带着好几万块钱。
半个小时后,一份为期三十年的租赁协议直接出现在王东手里,意味着王东的养殖大业从这一刻开始正式展开。
“张书记,李镇长……”
“不管是养鸡场还是养猪场,都需要进行大量的基础建设……我虽然把石牛山给租了下来,但在石头镇还是人生地不熟,更不知道在哪里可以找到专业的建筑施工队……”
上一篇:同时穿越:在诸天成为传说
下一篇:四合院:从当医生开始的火红年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