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从五八年开始 第489节
“保证不会把咱们的养老钱给弄没了。”
“明天你去市场买点儿肉回来,再买上一瓶好酒,我要请许大茂来家里吃饭。”
“老大跟老二被自己媳妇儿怂恿着跟我们分家,咱们将来的养老靠他们肯定靠不住,只能想办法靠咱们自己。”
“要是能挣上一大笔钱回来。”
“不仅咱们的养老有着落了,说不定老大跟老二看在这钱钱的份儿上还会主动回来找我们,讨好我们。”
“真到了那时候,我就让老大跟老二和他们的媳妇儿离婚……”
“竟敢窜说两个儿子跟我们分家,我阎家要不起这样的儿媳妇儿。”
听到家里挣钱以后可以把老大跟老二给逼回来,天天念道几个孙子的媳妇儿彻底被阎富贵说服了,马上接话:“老头子,你是一家之主,我都听你的。”
…………
后院儿刘海忠家。
去年的这个时候,刘海忠正式从轧钢厂退休,开始过他的养老生活。
但因为长时间对自己几个儿子实行棍棒教育,三个儿子跟他的关系一点儿也不亲。
几乎都是前脚刚刚结婚,后脚就跟他分家搬了出去。
到现在,后院儿西厢房就住着刘海忠两口子。
往日热闹的刘家也因为三个儿子的分家而变得冷清起来,因为父子之间关系非常差,几个儿子很少回家,一年到头都难得热闹一次。
跟阎富贵相比,刘海忠在轧钢厂的工资要高得很多。
但因为刘海忠没有阎富贵那么抠门,平时也没有那么多的算计,导致刘海忠手里的存款竟然还没有阎富贵多,只有不到三千块。
以四九城现在的物价,加上刘海忠每个月从轧钢厂领回来的养老金,为此老两口的养老生活还是没问题的。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也许是因为三个儿子经常不回来看自己的缘故,刘海忠也在不知不觉中放弃了让三个儿子帮忙养老的念头。
所以面对四九城越来越高的物价,刘海忠这段时间也开始谋划怎么多挣点儿钱,防止物价越来越高以后,手里的养老钱不够自己养老。
为此还专门跑到几个私营轧钢厂,看看他们需要不需要老锻工,毕竟他的技术摆在那里。
就算体力因为年龄越来越大而下降不少,给那些私营轧钢厂当技术指导还是没问题的。
许大茂突然回到四合院儿,让刘海忠看到另一个挣大钱的办法。
看到许大茂第一眼的时候,哪怕刘海忠平时见多识广,仍然被许大茂的一身行头给吓到了,脑子里的第一反应就是许大茂在外面挣了大钱。
考虑到许大茂在四合院儿的关系跟自己一直不错,随即就冒出了让许大茂带着自己一起去外面挣大钱的念头。
而且这个念头一出现就没有消散下去的意思,始终徘徊在他脑子里。
见自己男人从看到许大茂那一刻起就一直坐在椅子上想着什么,也不说话,二大妈满脸都是焦急表情。
好几次想要开口打断陷入沉思的刘海忠,话到嘴边儿他又咽了回去。
自从三个儿子陆续分家以后,刘海忠脾气也变得越来越暴躁。
之前还只对三个儿子大打出手,现在遇到心情不好的时候连媳妇儿都会挨打。
二大妈生怕自己打断刘海忠思绪,引起刘海忠不满,最后被他打一顿。
一直到外面天黑,刘海忠才从沉思中反应过来。
见桌子上已经摆好饭菜,一边吃一边朝二大妈道:“老婆子……”
“明天记得去菜市场买两斤猪肉,一只老母鸡,一瓶酒回来,我要请许大茂这小子吃饭……”
…………
此时此刻,正在爹妈家吃饭的许大茂并不知道自己已经成了四合院儿的香饽饽,好几个邻居打算请他吃饭。
面对老爹许富贵的再三追问,许大茂正在向他们介绍自己是不是真在外面发了大财。
“爹……”
“你放心,我没在外面乱搞……”
“就是跟一帮人在做外贸生意……”
“花钱买别人进口回来的外国商品,然后送到内地贩卖,赚取差价……”
“不是每个地方都像咱们四九城这么发达,好多地方,一个县城的收音机加起来都不到一百台。”
“我以一百二十块钱的价格从贩子手里买回来一批收音机,送到那些县城最少能卖一百五十块钱,甚至一百六十块钱。”
“跑一趟随随便便就能挣回来几百上千块钱。”
“现在儿子挣回来的钱差不多有一万块了。”
“就是人手有些不够,就想回来看看能不能找一两个帮手。”
“有了帮手,我就能一次性买几十台收音机送到内地去卖……甚至还能买一些电视机去卖,那才叫挣的多。”
“卖出去一台电视机随随便便就能挣一百多块钱。”
“我有个认识的兄弟,跟我一样做外贸生意,人家现在已经挣了十多万块钱,连摩托车都开起来了,不像我现在都还骑着自行车……”
“听说再跑几趟挣回来的钱就能买一辆小轿车了……”
“我的目标是明年也买一辆小轿车回来,带着你们在四九城兜风,让左邻右舍都知道你们生了个出息的儿子。”
第682章 这是走私(第一更)
四合院儿还是有着不少怀揣一夜暴富美梦的人。
在这些人眼里,许大茂可以在外面发大财,穿上一身价值一百多块的行头,只要他们搞清楚许大茂发财的办法,他们也能在外面发大财。
就算没本事发大财,能让许大茂带着一起去外面挣大钱也行。
从第二天开始,许大茂就成了院子里的香饽饽。
今天中午阎富贵请吃饭,今天晚上刘海忠请吃饭,后天中午李家请客……连贾家秦淮如都在儿子棒梗的怂恿下请许大茂吃了一顿晚饭。
三天以后,许大茂在外面发大财的原因终于被大家伙儿给探听到了。
唐大山第一时间找到王东:“师傅……”
“我打听到了……”
“许大茂说自己靠做外贸发的财……”
“改革开放以后,港岛那边儿来了大量电子设备,有收音机,有电视,还有自行车……”
“他从沿海贩子手里低价购买这些进口的收音机,想办法送到内陆县城加价卖给老百姓。”
“运气好的话一台收音机就能赚三十块钱,一台电视机就能赚上百块钱。”
“不到一年时间,许大茂就通过做外贸挣了上万块钱。”
“我听说前院儿的阎富贵,后院的刘海忠,还有好几个邻居,都想跟着许大茂一起去做外贸。”
“贾家也想跟着许大茂去做外贸,挣大钱……”
“但贾家没钱,又不想错过这个发财机会,棒梗决定辞掉自己现在的工作,给许大茂当员工,跟着许大茂一起去做外贸,在沿海跟内陆之间倒卖那些电子设备。”
“噗嗤……”
正在喝茶的王东直接把喝进嘴巴里的茶水给喷了出来,瞪大眼睛朝唐大山感慨:“许大茂这小子还真敢说……”
“他知道什么叫外贸吗?”
“咱们国家虽然已经成立了外贸局,但一般人根本接触不到外贸,真正能做外贸生意的基本都是一些国营大工厂。”
“许大茂连公司跟工厂都没有,很可能连外贸局的大门都进不了,就他还想做外贸生意,这怎么可能。”
“这种说法也就能忽悠忽悠院子里那些没文化,但又想发大财的邻居……”
唐大山对王东的话深信不疑。
王东在四九城连开四个大饭店,手下员工已经超过千人,比四九城好多国营工厂里的工人都要多。
加上东君饭店在四九城的名声越来越好,给地方上解决了大量就业岗位,不说街道主任,连四九城的几个区长他都见过。
在唐大山眼里,不说区长,连街道主任都是普通人高不可攀的干部。
师傅能经常见到区长,肯定知道很多自己不知道的国家政策。
所以王东说许大茂在外面做外贸生意是忽悠人的,那就一定是忽悠人的,马上问。
“师傅……”
“如果许大茂不是靠做外贸生意发的财,那他是通过做什么生意发的财。”
“走私……”王东想了一下回答。
“我没有猜错的话,许大茂在沿海那些商贩手里购买的收音机,电视,自行车,应该都是从港岛那边儿走私过来的。”
“如果是通过正常渠道进口的收音机跟电视机,一台能赚十多块钱就不错了,绝对赚不到许大茂说的那么多钱。”
“从港岛走私回来的收音机不需要交税,挣的钱自然就多一些。”
“这不就是原来的投机倒把,犯罪吗?”唐大山瞪大眼睛惊呼道。
“确实是犯罪……”王东点点头。
“不过现在到处都在搞改革开放,想方设法儿的让老百姓挣钱,做生意的私营企业也越来越多,只要不做的太过份,小打小闹,就算有人查到了也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但如果许大茂走私的规模越来越大,赚到的钱越来越多,甚至影响到海关受益,最后被工商部门跟公安部门给盯上,那就麻烦了?”
听完王东解释,唐大山脸色直接变得凝重起来。
想了一下回答:“师傅……”
“那我估计许大茂这一次肯定会被盯上。”
“之前他一个人在外面走私,顶多贩卖几千块钱收音机跟电视,加起来也就几十台的样子。”
“接下来许大茂的走私规模肯定会越来越大。”
“我听说咱们前院儿的阎富贵直接掏了三千块的养老钱入股,让许大茂去做外贸生意,也就是师傅你说的走私。”
“后院刘海忠也掏了两千块钱。”
“加上四合院儿其他邻居,许大茂最少搞了一万块钱。”
上一篇:同时穿越:在诸天成为传说
下一篇:四合院:从当医生开始的火红年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