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从五八年开始 第485节
第675章 无可救药(第二更)
媳妇儿陈君就是从轧钢厂车间出来的,对车间里的情况了如指掌。
在生产车间,不仅那些人数众多的学徒工跟正式工喜欢磨洋工,那些技术工人,甚至中高级技工同样喜欢磨洋工。
因为同一等级的技术工人在轧钢厂都拿一样的工资,别人每天成产十件产品,你每天生产十五件产品,那不就亏了吗。
时间一长,导致那些勤勤恳恳的员工也在工作中故意放慢生产速度,防止自己生产效率太高,显得别的在工作中偷懒而被工友针对。
面对这种情况,车间主任虽然很生气但却没法儿管。
毕竟一个车间所有人每天都只生产十来个产品,总不可能说整个车间一百多号工人都在偷懒。
真要是把这句话给说出口,主任就别在这个车间混了。
陈君当年还跟自己师傅提过这件事儿,想着师傅足智多谋,也许能想到办法解决这个不良风气。
结果师傅也没有办法。
用师傅的话来说,轧钢厂的工资制度是国家制定的,谁也改变不了。
只要大家的工资是一样的,就改变不了这种生产气氛。
想了好一会儿后,陈君忍不住长叹一口气,看着自己老公继续问:“那这方面可以让私营轧钢厂降低多少生产成本?”
“最少两成!”王东很肯定回答。
媳妇儿点点头,显然是接受了王东的解释,然后就带着满脸疑惑继续问:“第三个方面呢?”
“管理成本太高,导致轧钢厂的生产成本比私营轧钢厂高了差不多两成。”
见媳妇儿一脸疑惑,似乎没有明白过来,王东直接解释:“外面一个五百人的私营轧钢厂,正常情况下只有一个厂长,几个车间主任,再加几个管理销售跟财务的干部。”
“减掉生产工人,剩下的管理人员全部加起来也许都不到三十个人。”
“你再看看轧钢厂:每个车间都有一个车间主任,两个车间副主任,他们一般不从事生产,只进行管理……”
“车间上面还有技术科,维修科,生产处……”
“所有技术人员跟干部,干事加起来最少有两百人……”
“后勤部门就更不用说了……零零散散加起来四五百人肯定是有的。”
“除了这些科室,轧钢厂还有保卫处,厂领导,办公室,财务科,人事科……这里面的干部跟干事加起来两百人应该是有的吧。”
“整个轧钢厂不从事生产的干部跟干事全部加起来就算没有一千人也差不了多少。”
“而轧钢厂现在的规模已经降到不足八千人,意味着每八个人里面就有一个不从事生产,但却要拿高工资的干部跟干事。”
“外面的私营轧钢厂最少十五个人里面才有一个不从事生产的干部跟干事,相差了整整一倍。”
“轧钢厂的管理成本自然就上去了。”
“而这些管理成本最后肯定会加到产品的生产成本里面去。”
“这就导致私营轧钢厂的生产成本又比轧钢厂低了一成多。”
“我没猜错的话,私营轧钢厂的原料成本也应该比轧钢厂低一些,但低不了太多,就没算进去。”
“总的来说,只要稍微控制一下,外面私营轧钢厂的生产成本轻轻松松就能比轧钢厂低五成。”
“这么大的成本差距,你觉得轧钢厂可以竞争得了人家吗?”
“现在人家的产量有限,轧钢厂还能吃一些他们吃不下的残羹剩饭。”
“等那些私营轧钢厂的规模越来越大,产量越来越高,那时候的轧钢厂很可能连残羹剩饭都吃不到,只能等死。”
听完王东解释,媳妇儿陈君除了沉默还是沉默,一句话也不想多说。
因为自家男人说得有理有据,自己找不到任何反驳理由。
至于改变……
基本是不可能的。
就说管理成本,轧钢厂近千人的干部跟干事靠轧钢厂吃饭,里面好多人都是干部身份,直接辞退肯定是不可能的,只能外调。
但四九城就这么大,没有哪个单位可以容纳得了好几百个干部跟干事。
再说一说轧钢厂里面的生产设备,没人不想换新设备,但需要钱。
轧钢厂每个月的收入刚刚可以维持工人工资,靠他们自己去换新设备显然是不可能的。
上级部门虽然有钱,但现在各行各业都百废待兴,需要大笔资金,基本一分钱当成两分钱再花,刀刃上的钱都不够花,更别说给轧钢厂换新设备了。
这么一分析,轧钢厂就好像一个无药可救的病人,只能一点点等死。
…………
前院西厢房。
没了老大闫解成跟老二阎解放两家人,阎家一下子就空了。
只剩老两口跟还没有结婚的老三和老四。
因为闫解成跟阎解放每个月只给他们二十块养老钱,阎富贵的工资又不高,加上四九城现在的物价越来越高,本来就很抠门的阎富贵现在变得更加抠门儿了。
之前闫解成跟阎解放还没跟他们分家时,每个月都会往家里交四十块钱生活费。
阎富贵虽然会从里面贪污不少钱,但四十块钱毕竟摆在那里,为了不让儿子跟儿媳妇儿说闲话,隔三差五都会买点儿肉回来开荤。
自从老大跟老二和家里分家以后,阎家半个月都难得吃上一顿肉。
每顿饭吃几个二合面馒头,吃几碗粥,几根咸菜,全都被阎富贵算得一清二楚,谁都不能多吃。
搞得老三跟老四和家里关系也变得越来越僵。
阎富贵也感受到了儿子跟闺女的不满,但他已经抠门儿到了无法自拔的地步。
面对家里的变化没有任何解决办法,只能破罐子破摔,脸上笑容也变得越来越少。
之前四合院儿邻居一提到他两个儿媳妇儿在东君饭店上班,收入有多高,阎富贵嘴角就忍不住翘了起来。
现在听到邻居陷入自己两个儿媳妇儿的话,阎富贵全当耳旁风,就跟没听到似的,甚至还有点儿生气。
因为他总觉得两个儿子跟自己分家是两个儿媳妇儿怂恿的。
第676章 四合院儿现状(第一更)
而此时此刻,被阎富贵恨上的两个儿媳妇儿已经当上东君饭店城南分店的组长跟副经理。
特别是他的大儿媳,因为做事儿果决,胆子大,心细,直接被任命为城南分店前厅副经理,手底下管着四五十号人。
两个儿子虽然还在轧钢厂工作,但家里已经买上自行车,每天骑着自行车上班,好不自在。
当然,这些都是阎富贵不可能知道的事情。
因为两个儿子每次回四合院儿给他们送养老钱的时候基本都是给完钱就走人。
哪怕阎富贵两口子拉着他们想多聊一会儿,他们也聊不了几句话就变得无话可说。
当阎富贵想要打听他们现在住在哪里,买了多大房子,如今两个儿媳妇儿在东君饭店的工资是多少时。
闫解成跟阎解放两兄弟就跟商量好似的,直接选择闭嘴,生怕自己再被阎富贵算计。
这就导致阎富贵两口子跟两个儿子分家整整半年时间都没搞清楚两个儿子现在住在哪里。
不过这一切都是阎富贵自己造成的。
算计来算计去,最后把父子之间的亲情都给算计没了。
如果他不改掉自己现在的抠门儿跟算计性格,早晚有一天,还在家里生活的老三跟老四也会忍受不了他的算计而离开四合院儿,那时候的他可就真会变成孤家寡人。
虽然生养了四个小孩儿,但却没有一个小孩儿愿意跟他一起生活,伺候他养老。
当然,这些都是后话。
…………
唐大山作为王东徒弟,仍然以厨师长的身份把持着总店后厨,每个月的收入都超过三百块钱。
除开王东这个老板,他在四合院儿的收入绝对是最高的。
媳妇儿于莉已经晋升为总店前厅副经理,收入也暴涨到每个月两百块。
不到半年时间,两口子就存下来两三千块钱。
之前为了买四合院儿花光的家底一下子就补回来不少。
这段时间两口子已经开始谋画装修家里的那套四合院儿,日子可以说是越过越好。
反观后院黄龙飞的境遇则要差很多。
也许是因为当初拒绝王东加入东君饭店这件事儿,师徒二人的关系开始慢慢变淡,到现在已经直接没了来往。
虽然黄龙飞靠着王东教他的手艺成为轧钢厂一食堂班长,每个月都能拿到四五十块钱工资。
媳妇儿也在轧钢厂混得风生水起,每个月可以拿到三十多块钱工资。
但在每个月收入超过五百块的唐大山两口子面前,那点儿收入显然是小巫见大巫。
因为前段时间买了一套分给轧钢厂领导的家属楼,两口子直接一夜回到解放前,不得不重新攒钱,不然将来子女上学的钱都没有。
不过现在四九城的物价越来越高,轧钢厂的工资标准又没有往上涨,两个人想要攒钱显然不是那么容易。
几年前,他们一家五口人每个月只需要不到三十块生活费就够了。
两口子的月收入加起来八十多块钱,一个月最少能存五十块钱。
如今四九城物价飞涨,一家五口每个月的生活费都要五十多块钱。
再减掉平时一些乱七八糟的用度,每个月能存下来十五块钱就不错了。
看着唐大山跟何雨柱家的日子越过越好,每个月都能拿到好几百块钱的收入,黄龙飞媳妇儿心里那个嫉妒简直没法儿用言语来形容。
不止一次怂恿自己男人去找王东,想要进东君发电工作,但都被黄龙飞以没脸去见王东给拒绝了。
两口子为此闹了好几次矛盾。
王东对这件事儿也是一清二楚,但并没有丝毫插手的意思。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选择,既然已经做出最终决断,那就要为自己的决定负责任,不管这个决定是对的还是正确的。
而且通过这件事儿王东也看出黄龙飞是个优柔寡断,没有长远眼光,而且什么都听媳妇儿的人。
如果他媳妇儿在人品跟性格上面没问题,王东不介意帮她一把,毕竟这个黄龙飞曾经是自己的徒弟。
上一篇:同时穿越:在诸天成为传说
下一篇:四合院:从当医生开始的火红年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