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从五八年开始 第439节
“逼得不说,光盖这两栋楼的花费我估计都不会少于一万。”
“加上饭店里面的装修,还有其他成本,就算没有两万块也差不了多少。”
“你确定你能拿得出这笔钱……”
“别到时候我帮你把手续办下来,街道下属的施工队也给你安排了,最后你却没有钱给工人们发工资,那最后倒霉的可就是我这个街道主任。”
王东很自信回答:“周主任,你应该清楚我家里的情况……”
“十多年前我就是轧钢厂后厨主任,正科级干部……”
“还是轧钢厂仅有的一个六级厨师,工资加上各种补贴照旧突破一百块钱一个月,平时有空还在外面接一些高档宴席,每年的收入都在一千五百块钱以上。”
“我媳妇儿不仅是轧钢厂工程师,还是轧钢厂技术科副科长,每个月的工资加补贴同样超过一百块钱,年收入也在一千五百块以上。”
“加上我小姨子的收入,我们家每年都能存最少两千块钱。”
“十多年下来,我们家的存款早就突破两万块钱。”
“如果上面允许我在四合院儿原址上盖五层,甚至六层的房屋,那就更好了。”
“钱方面周主任你尽管放心,肯定不会缺大家。”
听到王东说他手里的存款超过两万块,第一反应是震惊,但很快就释然了。
王东两口子的工资水平摆在那里,因为四九城实行票据制,对于很多工资高的人来说平时有钱也花不出去,要是没能存下这么多的钱反而有问题。
想到这儿,周主任脸上笑容就更浓了,马上接话。
“行……”
“我就按你的要求去上面申请。”
“重建的两栋楼越高越好……”
“重建手续申请下来你就去联系设计院,尽快把设计图纸搞好。”
“到时候街道下属的施工队一边进行施工,一边采购材料,争取两个月内把房子建好。”
…………
周主任显然在上面有着不小的人脉,加上王东重建的两栋楼如果真成了,并且把饭店开起来,搞不好这个饭店就能成为四九城数一数二的大饭店。
而自己作为街道主任,面子上也光荣。
加上王东在辖区范围内开饭店确实能给街道增加大量工位,还能带动不少税收,周主任干起来特别起劲儿。
不到三天就办完所有手续。
王东预想中的两栋四层大楼也变成了正副两栋五层大楼。
王东根据后世饭店模式,把前面一栋五层大楼设计成主楼,一层设计成大堂,每个大堂可以摆三十桌酒席,既可以接待零散客人,也可以用来办宴席。
“二三两层设计成中等包厢,每个包厢可以摆五到十桌酒席。”
“四层则全部设计成小型包厢,每个包厢摆一到三桌酒席。”
“五层暂时空着,等将来时机成熟后装修成会议厅。”
“主楼跟副楼之间建一栋两层高,且连接主副两栋楼的办公楼,一层全部装修成饭店厨房,二层装修成饭店办公室。”
“副楼全部空置,等将来饭店规模扩大以后再视情况进行装修。”
在“钞能力”的作用下,不到十天,整个饭店的设计图纸就出现在王东手里。
从空中俯瞰而下,整个饭店就好像一个巨大的工字。
不算备用的副楼,光主楼就能一次性招待一百多桌客人。不说是四九城最大的饭店,但肯定排在前面。
第606章 王东成了肥羊?(第二更)
此时此刻,街道下属的施工队已经开始清理四合院儿里面的废墟,平整场地,采购并且运输各种建筑材料。
现在不同于后世的机械化,大部分材料的转运都需要靠手工。
两栋房子说起来并不高,以后世建房子的速度,一个多月就能完成所有主体修建,工人也只需要几十个。
但现在不行。
光清理四合院儿里的废墟,街道施工队就动用了上百人。
按一天一块的工钱进行计算,每天光发工资都要一百多块,一个月就是三千多块。
加上装修,所有工期加起来差不多三个月,光工资这一项就要花掉王东整整一万块钱。
幸亏王东除了存下来的两万多块钱工资,还在三年物资紧缺时期从那些遗老遗少手里挣了不少钱,不然还真没资本开这么大一个饭店。
随着饭店建设慢慢走入正轨,王东来四合院儿的次数也开始慢慢变少,但并没有因此而清闲下来,反而变得越来越忙碌。
开饭店不止需要场地,还要大量的原材料,这些都要王东这个老板去跑。
幸亏王东在轧钢厂兼任了一段时间的后勤处长,知道四九城哪里可以大批量的采购到价格便宜的粮食,猪肉,各种蔬菜。
这几天他惟一做的就是到处寻找货源。
随着四九城市场慢慢开放,周边农村也不再抓投机倒把,越来越多的老百姓把自家种的粮食蔬菜,养的老母鸡,下的鸡蛋,甚至喂的年猪……送到四九城销售,导致四九城各种物资直接呈现出过剩状态。
相对服务不怎么好,价格还比较高供销社跟菜市场,四九城老百姓更愿意从农民手里购买更加便宜的粮食,蔬菜,鸡蛋。
甚至还出现一些人专门跑到农村收购蔬菜跟鸡蛋,自己运到四九城加价销售。
尽管如此,他们的销售价格也比供销社更加便宜,而且服务还特别的好。
这么一来,供销社跟肉联厂的销售压力就来了。
因为随着市场的放开,好多单位都开始自负盈亏,效益好,员工的福利待遇就好。
要是生产效益不好,员工的福利待遇就会变差,甚至慢慢发不出工资。
听说王东的饭店开起来以后,每天都需要采购两三百斤猪肉,一两百斤猪肉,一两百斤鱼肉,上千斤各种蔬菜,鸡蛋……周边几个供销社主任瞬间就把他当成救星。
“王老板……你一定要去我们供销社采购蔬菜,粮食,鸡蛋,各种调味料,猪肉跟鸡肉和鱼肉……”一个供销社主任直接开门见山说出自己想法。
“我保证给你最低的价格……”
旁边另一个供销社主任听完就不干了,马上接话:“王老板,老谭可以给你什么价格,我的供销社就给你什么价格。而且保证每天给准备的猪肉跟各种蔬菜都是最新鲜的。”
“到时候我专门安排一个售货员跟你进行对接,把每天最好,最新鲜的蔬菜跟各种肉类给你挑选出来……”
“我们供销社有汽车,我还能送货上门……”
“你每天下午只需要把第二天的蔬菜跟各种肉类的需求量告诉我就行了,我保证第二天早晨八点之前给你送货上门。”
“老陈你疯了……”
这个供销社主任话刚刚说完,另外两个供销社主任就露出一副震惊表情,看傻子一样看着刚刚说话的李主任。
在他们看来,供销社是国营单位,他们几个主任的级别虽然不高,但也都是干部。
能主动找过来跟王东谈价格,已经够给他面子了。
结果老陈倒好,不仅给他最低的价格,还提供送货上门,并且把供销社最好的蔬菜跟各种肉类卖给王东……
这不是自降身份吗。
几个主任纷纷朝刚刚说话的陈主任露出一副鄙夷表情,觉得这个陈主任把供销社的脸都给丢尽了。
在他们眼里,供销社成立几十年来,一直都是别人看供销社的眼色,求着供销社买东西。
现在形势虽然变了,但也没必要一个供销社主任低三下四去求一个饭店老板来自己供销社买东西。
面对同僚的质疑,陈主任除了苦笑,并没有解释什么。
他已经从上级那里听到不少风声,随着市场越来越开放,私营业主越来越多,卖的东西越来越广泛,供销社的经营压力也会越来越大。
想要在自负盈亏中保证供销社收入,让自己从众多供销社里面脱颖而出,最好的办法就是提升销量,保证供销社所有员工受益。
但这并不是动动嘴巴就能办成的事儿。
他也去私营业主手里买过东西,给他的最直观感觉就是对方服务非常好,没有一点儿供销社销售员的高傲架势。
在他们那里买东西完全就是一种享受。
加上他们卖东西的价格便宜,稍微有点儿理智的老百姓都会选择在他们手里买东西。
唯一缺点就是他们卖的东西太单一,没有供销社那么齐全。
比方说有人家里来客人,想要备齐一桌子饭菜,必须要跑好多家商铺才能凑齐。
但如果来供销社,一趟就能凑齐所有材料。
这应该算是供销社对比那些商贩仅剩的一个优点。
但如果供销社的经营模式跟销售员的服务质量不发生改变,材料齐全这个优势给供销社带来的客人也会慢慢减少。
毕竟外面卖东西啊的商贩还在不断增加,商贩的实力也在增加过程中,搞不好哪一天外面那些商贩卖东西的种类也会越变越多,到时候供销社仅有的一点儿优势也没了。
陈主任决定对自己所在供销社进行一些改革。
他改不了销售价格,但可以改销售员的服务态度,让手里的销售员跟街上那些商贩一样,认真服务每一个顾客,让他们有一种宾至如归的感觉。
只有这样,顾客才会忽略价格上的微小差距,选择来供销社买东西。
但这个想法显然是不被其他主任接受的。
陈主任也没指望其他主任能理解自己,他现在只希望自己的服务态度能打动王东。
只要拿下王东这个大主顾,有这个大主顾做支撑,陈主任就能继续在供销社按自己想法进行改革。
第607章 易中海怂了(第一更)
王东显然更加满意陈主任的服务。
而且他能以供销社主任的身份屈尊给自己送货,这足够证明对方诚意,当即决定从陈主任那里采购所有蔬菜,粮油,猪肉,鸡肉,鸡蛋……
但王东的话并没有说死。
一旦陈主任供应的蔬菜跟猪肉在质量上发生问题,饭店有换供应商的权利。
就在王东到处寻找饭店供货商时,四合院儿已经闹翻了天。
今天早晨,轧钢厂广播正式宣布王东从轧钢厂离职的消息。
除了知道内情的唐大山跟黄龙飞几个人,四合院儿其他令居都被这个消息给震惊到了。
上一篇:同时穿越:在诸天成为传说
下一篇:四合院:从当医生开始的火红年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