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穿越架空 > 四合院:从五八年开始

四合院:从五八年开始 第393节

  秦淮如跟往常一样做好晚饭,等棒梗跟易中海一回家就可以吃饭。

  今天正好是他们一周一次的加餐时间,秦淮如买了整整半斤猪肉回来,跟土豆一起炖了一大盆,隔老远都能闻到浓烈的肉香味。

  小当跟愧花两个人坐在桌子旁边,眼巴巴看着盆子里的猪肉炖土豆,口水都快流出来了,但却不能吃。

  贾张氏也看得直流口水。

  要不是担心易中海跟秦淮如两个人不给自己养老,她早就把盆子里的猪肉全塞进自己嘴里。

  “妈……哥哥跟后爸怎么还不回来,我都快饿死了……”小当眼巴巴看着桌上的猪肉炖土豆道。

  贾张氏一如既往的重男轻女,毫不客气骂道:“饿了就给我喝水。”

  “桌上的猪肉炖洋芋是给棒梗跟你后爸吃的,不是给你这个赔钱货吃的。”

  “不知道棒梗在轧钢厂挣钱养活你们吗,才这么一会儿就等不及了,赔钱货就是赔钱货。”

  看两个闺女脸上全都露出了委屈表情,但却不敢说一句反驳话,秦淮如不得不站出来,瞪着贾张氏道:“妈……”

  “你胡说什么呢?”

  “小当跟愧花也是我秦淮如的闺女,是贾家的孙子,怎么是赔钱货了。”

  “今天妈给你们做主,一会儿大哥跟你后爸回来了,一人可以吃两块肉。”

  贾张氏虽然很怕秦淮如朝自己发火,但一想到小当跟愧花一会儿可以吃四块肉,当场就不干了。

  棒梗跟易中海要上班挣钱,他们两的肉量不能减少。

  那秦淮如许诺小当跟愧花的四块肉八成是从自己嘴里抢食。

  半斤猪肉能分到自己嘴里的本来就只有那么几块,要是被小当跟愧花分走四块肉,那自己还吃个屁。

  硬着头皮反驳:“就他们两个赔钱货还想吃四块肉,想屁吃呢。”

  “顶多给他们一人一块肉。”

  “就算他们是贾家孙子也是赔钱货,将来早晚都要嫁出去,吃那么多干什么。”

  “怀如你就是太惯他们了。”

  “要我说他们现在都没必要去读书了。”

  “不仅浪费钱,还浪费时间。”

  “有那个功夫不如留在家里帮我们糊火柴盒,一个月还能挣四五块钱。”

  面对贾张氏新一轮咒骂,这一次秦淮如没有马上反驳,因为他被每个月多挣四五块钱的利益给迷惑到了。

  一个人糊火柴盒帮自己多挣四五块钱,两个人就能帮自己多挣钱十块钱,那自己今后每个月就能存二十五块的私房钱,一年就是三百块钱。

  等将来易中海老了,没钱了,自己最起码能存三千块的私房钱。

  到时候就算失去易中海,自己也能靠这三千块过上好日子。

  加上现在的老百姓对读书并没有那么的渴望。

  在他们眼里,有一个将来可以传给子孙后代的工作比读书好得多。

  除非将来可以考上大学,或者考上中专,还有机会被政府分配工作。

  不然你读再多的书也要自己去找工作。

  运气好的话能在短时间内找到工作,运气不好的话等三四年,甚至四五年都不一定找到工作。

  届时还会直接被街道送到乡下当知青。

  面对实实在在的利益,加上继续读书不一定会给自己带来好处,秦淮如犹豫了。

  但当他看到小当跟愧花充满渴望的眼神后,秦淮如心里一震,还是决定让她们继续读下去。

  想了一下回答:“妈……”

  “小当跟愧花在学校的学习成绩不错,说不定将来还能考大学,要不还是让他们继续读下去吧?”

  贾张氏没好气回答:“继续读下去对我们贾家有什么好处。”

  “就算她将来考上了大学,受益的也是她将来的老公跟婆家,对我们贾家有什么好处,难道你还指望她将来结婚后从婆家拿钱补贴娘家不成。”

  “再说了,大学是那么好考的吗。”

  “听说现在好多学校都乱了,不管成绩再好,初中毕业都要去下乡当知青,到时候还怎么考大学,考中专。”

  “与其在学校浪费时间,浪费钱,还不如留在家里糊火柴盒,多挣几年钱。”

  “等年龄到了,街道让他们下乡的时候,还能自己攒一些钱带到乡下去,免得饿肚子。”

  “要是现在不挣钱,等她们将来被街道送到乡下当知青,没有粮食吃的时候,可都要指望怀如你一个人给他们寄钱。”

  “我这是体谅你这个当妈的,不是不让他们两个小的继续读书。”

  “到时候留在家里糊火柴盒,挣五块钱,上交三块钱给你们妈,自己留两块钱。”

  “要是每个月能挣六块钱,那就能留三块钱,一年就能攒三十多块钱。”

  “你们现在距离下乡还有四年时间,可以攒一百多块钱。”

  “到了乡下,这一百多块钱够你们过好几年的好日子。”

  “要是没有这一百多块钱,等将来到了乡下,你们挣的那点儿共分肯定连肚子都吃不饱,万一饿死在乡下那就惨了。”

第534章 小当的决定(第一更)

  听完贾张氏分析,秦淮如坚持想让两个女儿继续上学的念头又开始松动了。

  其中最说动秦淮如的那句话是:小当跟愧花将来下乡以后自己还要掏私房钱去养活他们,否则两个闺女就会饿死在乡下。

  秦淮如知道贾张氏这句话并不是夸大其辞。

  棒梗虽然没有下乡,但周围四合院儿有不少年轻人下乡当了知青。

  本以为到了乡下以后可以靠挣工分换取粮食来养活自己,真实情况却是大相径庭。

  下乡的年轻人都只有十几岁,从没干过农活,在乡下拼了命也只能挣到最少工分。

  当地老百姓天天挣满公分都才只能让家人不饿肚子,那些下乡的年轻人只能拿到他们一半的工分,又都是吃饭长身体的时候,工分换的那点儿粮食连吃饱都难。

  为了不让子女饿肚子,几乎每家每户都在给下乡知青寄钱,寄粮票,免得他们在乡下因为饿肚子而发生意外。

  小当跟愧花都是女孩子,同样没有干过农活,等他们将来下乡,还真需要自己这个当妈的给他们寄钱,寄粮票。

  那自己好不容易攒下来的私房钱可就没了。

  也许是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缘故,小当跟愧花两个人也都非常自私,且对钱非常敏感。

  听到留在家里糊火柴盒挣到的钱可以留下一部分,他们在学校也听说过下乡的日子有多么苦,要是没钱没票就寸步难行。

  特别是女孩子。

  要是没有家里人支援,想要在乡下活下去,只有嫁给当地人一条路可选。

  小当跟愧花自认为自己是高高在上的城里人,将来肯定也要嫁给城里人当媳妇儿,打心底看不起农村人,说啥也不愿意自己下乡期间因为活不下去而嫁给乡下人。

  互相对视一眼就做出决定。

  同时老张秦淮如:“妈……”

  “我们觉得奶奶说得对。”

  “反正读书跟不读书将来都要下乡,与其在学校浪费时间,还不如回家糊火柴盒挣钱。”

  “而且现在学校乱糟糟的,上学也学不到什么东西。”

  秦淮如虽然也被贾张氏说动了,想把两个闺女留在家里挣钱,但他作为当妈的,并不好直接做她们的决定。

  见两个闺女主动提出不上学,心里非常高兴,但还是装出一副关心表情反问:“你们可想好了……”

  “一旦退学,再想上学可就难了。”

  小当跟愧花纷纷点头:“我们想好了。”

  “留在家里多整点儿钱,等将来下乡时手里有钱就不用嫁给当地人。”

  秦淮如点点头:“行……”

  “既然你们两个决定了,我明天就跟你们去学校办理退学,这个书咱们不读了。”

  如果王东在这儿,肯定会发出一声惊呼,没想到自己穿越后连带着小当跟愧花的人生轨迹都改变了。

  原剧中。

  贾家因为吸血何雨柱,再加上易中海这个八级钳工的帮衬,家里从来没有缺过钱,哪怕后来小当跟愧花下乡当知青,也是何雨柱经常给他们寄钱,寄票。

  所以小当跟愧花一直没有辍学,恢复高考以后,好想还有人考上了大学。

  如今两个人连初中还没上就辍学,几年后还要下乡当知青,等将来恢复高考,本事再大也不可能考小学文化考上大学。

  当然,这些都是后话。

  …………

  几个人说话功夫,门口终于响起棒梗跟易中海的脚步声。

  贾张氏赶紧迎出去,生怕自家乖孙下班太晚发生意外。

  结果出门就看到棒梗的疲惫身影,皱着眉头,脸色苍白,浑身上下没有一点儿精神气儿。

  旁边的易中海也满脸疲惫,皱着眉头,一副不爽的样子。

  贾张氏被吓了一大跳,赶紧冲到棒梗旁边,满脸焦急问。

  “乖孙……”

  “你这是怎么了,今天怎么回来这么晚,还搞成这个样子。”

  说完后不等棒梗解释就把目光转移到易中海身上,带着质问语气反问:“老易……”

  “我把乖孙交给你,你就是这么照顾他的。”

  “一天不见怎么就变成这样了,你这个后爸是怎么当的。”

  坐在饭桌旁的秦淮如也听到贾张氏惊呼,还以为棒梗出了啥事儿,赶紧带着小当跟愧花跑出来。

  看易中海满脸疲惫站在门口,面色苍白,没有一点儿精神气儿,秦淮如还以为两个人在下班路上出了什么大事儿,赶紧迎过去。

  “老易……棒梗,你们怎么搞成这样,是出什么事儿了吗?”

首节 上一节 393/570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同时穿越:在诸天成为传说

下一篇:四合院:从当医生开始的火红年代

推荐阅读